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采用透明膜和黑色膜覆盖培育杨树苗木,既能提高土壤温度,又能调节土壤水分,从而提高了苗木生长量,覆透明膜与黑色膜对照相比,树高生长量分别提高66%和46%.  相似文献   

2.
不同保护措施对青海云杉幼苗安全越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云杉育苗中,研究了幼苗冬季不同保护措施覆盖树叶、麦草、地膜和沙土对冠层温度和湿度、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覆盖不同保护措施能够提高其冠层温度和湿度,其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均有提高。其中,覆盖树叶的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最高,2013~2015年成活率分别为85.81%、89.25%和95.42%,较对照CK分别提高了73.53、70.71和74.19个百分点,苗高、针叶数和主根长分别为14.06cm、13.60个/株和16.55cm,较对照CK分别提高了7.24cm、6.50个/株和8.30cm,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利用接有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和彩色豆马勃3种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接种体的2年生日本落叶松移植苗木,进行大面积山地人工造林。结果表明,不同菌根化苗木造林成活率、树高年生长量等各项生长指标,均比对照有大幅度提高,其造林成活率为92.6%~98.7%,比对照提高6.2%~9.0%;保存率提高6.3%~9.9%,树高、地径年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0%~35.3%和2.1%~33.5%.  相似文献   

4.
采用黑膜覆盖进行杨树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黑膜覆盖能够明显提高苗木质量,显著降低育苗成本.与常规育苗对照相比,黑膜覆盖苗高平均高出46 cm,成活率提高8%,育苗成本节省53%.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35种激素处理和不同喷施次数对苗木生长的影响,选择出春季根外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以A3、B4两种处理效果好,平均苗高生长量、平均地径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1.1%和14.9%;夏季以A4、E2两种处理为好,当年苗高、地径、次年苗高生长量、次年地径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0.3%和35.5%、25.3%和6.5%、39.3%和23.0%、31.9%和19.1%;秋季以A3、B4两种处理为好,平均苗高生长量、平均地径生长量分别提高32.8%和19.1%。育苗成本比普通容器苗提高0.5%~4.0%,不同季节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制的多功能环保型土壤膜化剂和普通聚乙烯地膜(PE膜)覆盖的方式探讨了其对红松移栽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膜化剂的红松移栽苗栽植密度与对照相同,能够达到PE膜的2倍,保存率达到95%以上,明显高于PE膜.覆盖膜化剂的红松移栽苗第一年高生长能够达到4.7 cm,相比对照提高了14.6%;且地径第一年生长量达到0.33 mm,为对照的3.3倍.覆盖PE膜虽然能够显著提高红松移栽苗第一年地径生长量,但是与膜化剂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杉木分级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杉木不同苗木级别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及苗木在一年中的生长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Ⅰ级苗成活率为78·8%,保存率为97.72%,Ⅱ级苗成活率为86.5%,保存率为94.8%,Ⅲ级苗成活率为90.O%,保存率为90.11%;Ⅰ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152.6厘米,Ⅱ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126.9厘米,Ⅲ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89.4厘米;苗木在一年中出现二次高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和10月,其中7月份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9.55%;地径在一年中有三次生长高峰,分别出现于3、5、9月份,其中5月份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0.08%。  相似文献   

8.
日本落叶松苗根化苗木造林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接有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和彩色豆马勃3种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接种体的2年生日本落叶松移植苗木,进行大面积山地人工造林。结果表明,不同菌根化苗木造林成活率,树高年生长量等各项生长指标,均比对照有大幅度提高,其造林成活率为92.6% ̄98.7%,比对照提高6.2% ̄9.0%,保存率提高6.3% ̄9.9%,树高、地径年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0% ̄35.3%和2.1% ̄33.5%。  相似文献   

9.
针对辽东地区山杨苗木繁育问题,研究了不同作床方式、播种量和覆盖技术措施对出苗率和苗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辽东山区山杨育苗最好采用高床育苗,1年生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达到27.5 cm和0.53 cm;播种量以每667 m2播种0.5 kg为宜;不同土壤质地的不同覆盖措施,其出苗率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尤以树叶覆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林业生产上开始试验和应用无色薄膜覆盖育苗,已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效果。但覆盖无色膜后,圃地还有杂草生长,为找出能抑制杂草生长的地膜,1983年我所开始用黑色地膜进行杨树扦插育苗试验。1984年与市塑料研究所合作使试验趋于完善。两年来的试验证明,覆盖黑色薄膜能有效地抑制杂草、增加土壤的温湿度,促进苗木生长和提高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1.
对1年生长白落叶松苗木进行根部环刻和直接用ABT生根粉3号浸根两种处理,然后进行移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比对照的成活率分别提高20%和7%,一级苗率增加15%和11%,并提高了苗木生长量。  相似文献   

12.
观光木一年生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对观光木一年生苗的生长规律及其不同播种期对观光木苗木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是:观光木1年生播种苗高生长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速生期苗高、地径生长量均达到全年最大,分别占全年总生长量的72.8%和45.3%。冬播与春播对观光木场圃发芽率差异不大,分别为56%和55%,但冬播能提高苗木的生长量和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3.
干旱缺水是新世纪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也是缺水严重国家之一,节约用水成为共识。而在苗圃生产中,用水量较大,因此,开展节水抗旱苗木培育技术的研究,既节约水资源,又可降低育苗成本,在今后的苗圃以及林业生产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选用辽育1号杨和荷兰64号杨作为育苗试验树种,采用覆黑色膜、覆V型黑膜、覆白色膜和未覆膜四种不同处理,测定不同杨树幼苗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苗木生长等指标。结果表明:覆膜区比未覆膜区地温增高0.5-7.5℃,土壤含水量增高2.84%-13.28%,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分别提高9.02cm和1.28mm。由此可见,覆膜不仅具有增温、保墒的作用,同时可提高苗木生长量,覆膜对杂草的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展黑色地膜覆盖对闽楠苗苗木生长及抑草效果的影响研究,为提高闽楠造林效益、降低造林成本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针对1年生闽楠苗布置了黑色地膜覆盖试验,开展了移栽成活率、苗木生长量、抑草效果、不同土层控水控温效果进行单株调查和采样分析。[结果](1)黑色地膜覆盖下闽楠移栽成活率达88.6%,明显高于对照67.1%;(2)闽楠苗生长高峰期是在5~8月,黑色地膜覆盖处理下苗高和地径生长均超过对照36.46%和25.34%;黑色地膜覆盖对闽楠苗6月份苗高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对7、8月份的地径影响极为显著;(3)黑色地膜覆盖对5月、7月和9月份杂草生长的抑制作用极显著,对6月、8月杂草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平均每月杂草量单位面积减少85.59%;(4)覆盖处理下,夏季10 cm土层内平均含水率高于对照29.67%,秋季10 cm土层内平均含水率高于对照18.81%,秋季表土土层的土壤含水率达到极显著水平,5 cm土层含水率达到显著性差异。(5)黑色地膜覆盖下0~20 cm土层内的地温高于对照,5 cm土层土壤地温增温效果最好,比对照增温8.3℃,增幅26.88%。[结论]黑色地膜覆盖保水控温能力强,能显著提高闽楠苗木质量,同时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3种不同遮荫度(遮荫度为50%的黑色遮荫网、遮荫度为80%的黑色遮荫网和不遮荫即对照)对24月龄云南红豆杉苗木生长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遮荫度为50%的黑色遮荫网对云南红豆杉苗木的苗高、地径、茎鲜重、枝鲜重、地下部分鲜重、主根径、主根长7个生长指标表现最佳,可在云南红豆杉苗木初期培育生产中大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苗木生根复合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以往造林时苗木根部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多因素、多树种正交试验研制出一种新型苗木生根复合剂。黑松山地造林试验表明,用其蘸根后比不做任何处理的苗木,成活率提高31.7%~46.7%,苗木当年生长量提高18.4%~24.0%。  相似文献   

17.
假植对北美鹅掌楸生长量的影响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美鹅掌楸苗木立即定植和假植后定植的苗木高、枝下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进行了对比分析显示:假植对北美鹅掌楸苗木的高、枝下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影响极显著,其平均生长量分别是立即定植的北美鹅掌楸苗木相应平均生长量的69.16%、66.12%、62.63%和29.84%。北美鹅掌楸不宜假植,移苗后最好立即栽植。  相似文献   

18.
农用黑色地膜农用黑色地膜与透明膜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在膜中加入一定量的专用炭黑,使其几乎不透阳光,将其用于覆盖栽培,具有抑制杂草生长、增温、保湿、防止水土流失,使用后易于回收等优点,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该项技术针对炭黑在树脂中的分散等问题,从改善炭黑自...  相似文献   

19.
在砾质粗砂土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栽植过程中,为了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苗木生长量,研究了栽植沟不同防渗处理对土壤肥力、土壤相对含水量和苗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沟塑料薄膜防渗后均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相对含水量和苗木生长量,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相对含水量和根系密度随着栽植沟防渗面积的增加而提高,主根长度随着栽植沟防渗面积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处理中沿栽植沟沟底中线预留25 cm间距不覆盖塑料薄膜处理(处理2)的苗木主根基部粗度、胸径、冠幅和株高最高,分别为14.20、8.47、138.12和152.48 cm,较对照(CK)不做任何防渗处理的主根基部粗度、胸径、冠幅和株高分别提高了70.67%、89.73%、24.66%和33.16%,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20.
谢环素 《绿色大世界》2009,(7):55-55,60
马尾松苗木切根造林,其一苗木采用切根蘸红泥浆溶液后上山造林,其二苗木采用切根蘸2%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后上山造林,应用2种不同方法对苗木进行处理,对造林后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处理造林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比用红泥浆溶液处理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能提高12%,当年林木平均抽梢提高4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