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西双版纳州种猪场1981—1984试验的小耳猪育肥屠宰的140头资料,进行胴体性状遗传参数估测及几个活体性状与瘦肉率相关分析。小耳猪主要胴体性状的遗传力,胴体长0.22,背膘厚0.76,眼肌面积0.62,瘦肉率0.38,腿臂比0.51,腿肉率0.96,腰肉率0.87。瘦肉率与达60公斤体重日龄,膘厚,眼肌面积,腿臂比,腰肉率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35,-0.33,0.92,0.69和0.86。几个活体性状与瘦肉率通径分析结果,活体背膘与瘦肉率的通径系数为-0.1766,与眼肌面积的通径系数为0.5031,与达60公斤日龄的通径系数为0.3421。因此,选择这几个性状有可能改善小耳猪的瘦肉率。  相似文献   

2.
5头雅南公猪与22头雅南母猪的56头后代,在相同条件下,估测肥育性能、胴体性状和体态结构的遗传参数。结果是:膘厚(0.0177)、板油重(0.1115)、肩胸重(0.1201)的遗传率值偏低;胴体瘦肉率(0.8012)、胴体长(0.8459)、平均日增重(0.7770)偏高,其余性状与国内地方品种估测值接近。眼肌面积、腿臀重与腹围之间呈极强烈的遗传负相关(-0.9774、-0.6835)。体长与眼肌面积、瘦肉率间呈极强烈的正遗传相关(0.9004、0.5003)。与膘厚、腹围呈极显著负遗传相关。通过性状相关的通径分析,建立了间接估测胴体瘦肉率的“最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根据1977-1982年宁乡猪肥育试验资料,计算了肥育与胴体性状的表型和遗传参数,表明在较低饲养水平下,宁乡猪肥育期平均日增重仍可达350克,且肥育能力较强。肥育期日增重、胴体长、胴体前宽、后腿比例、眼肌面积、瘦肉率等的遗传力较高(0.4701-0.8077),宰前活重的遗传力较低(0.1397),屠宰率、膘厚遗传力低于国内外资料。花板油比例及肥肉率的遗传力估值分别为0.5755和0.2238,属国内外首次报道,表型相关值及遗传相关值与国外资料有很多不同特点,反映了宁乡猪边长边肥、体型短宽的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性状混合模型和多性状混合模型估计了568头体重为70~115 kg的杜洛克猪的饲料转化效率的遗传力及其与生长性状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料重比(feed conversation ratio,FCR)和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的遗传力分别为0.38和0.20。饲料转化效率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较高(0.90)。FCR与各生长性状间表型相关及遗传相关都高于RFI与生长性状间的相关,尤其是FCR与日增重之间的相关为-0.47。RFI与所有生长性状的表型相关都接近于0,与背膘厚(back fat,BF)呈一定的正遗传相关(0.15),与眼肌面积(loin eye area,LEA)和瘦肉量(lean meat content,LMC)呈较高的负相关(-0.37和-0.48),与日增重之间的相关则接近于0。综上,杜洛克猪70~115 kg体重饲料转化效率指标具有中高等遗传力,与生长性状有一定的遗传相关,尤其是FCR,因此使用该阶段测定数据计算FCR或RFI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杜洛克种猪体尺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并评估其与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为目标群体的遗传评估奠定基础。利用SAS软件对影响各性状的非遗传因素(场、年季和性别)进行固定效应分析,利用DMU软件和动物模型REML方法估计体长(BL)、体高(BH)和管围(CC)的加性遗传方差,计算各性状的遗传力,并估计体尺性状与达100 kg体重日龄(AGE)、100 kg体重活体背膘厚(BF)和30~100 kg料重比(FCR)的遗传和表型相关。结果表明,场、年季和性别效应对各性状影响均达显著水平;BL、BH和CC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274、0.352和0.160;窝效应值变化范围介于0.184~0.221之间;体尺性状间遗传和表型相关变化范围分别为0.552~0.674、0.100~0.568;体尺与生长性状的遗传和表型相关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411~0.083、-0.333~0.039,在杜洛克种猪育种中,可通过对体尺性状的间接选择来加快杜洛克种猪生长性状的遗传改良进展。  相似文献   

6.
用四川本地猪28头、外种猪12头及其二元杂交猪86头和三元杂交猪头36共计162头,研究了胴体瘦肉率与胴体部分分离性状及胴体度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应用胴体部分分离性状特别是三大块骨肉率及腿臀骨肉率,估测胴体瘦肉率的精确性极高(R>0.98,Sy.x<1.0),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胴体全分离法;应用胴体度量性状主要是最大膘皮厚、6-7肋膘皮厚及最后肋骨处距背中线6.5厘米的眼肌厚和膘皮厚估测胴体瘦肉率的精确性也高(R>0.9,Sy.x<2.3),且简单易测可用于实际估测;品种间性状的平均数、标准差以及间接性状与胴体瘦肉率的简单和复相关系数均存在显著差异。杂交猪的标准差及简单和复相关系数大于纯种猪。总群体的标准差及的简单和复相关系数均高于单一品种,品种效应显著,且在胴体度量性状与瘦肉率的相关中品种效应较大,在胴体部分分离性状与瘦肉率的相关中则较小。  相似文献   

7.
猪部分免疫性状与生产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通城、瑞典长白(下称长白)、英国大白(下称大白)纯种以及长大通和大长通三元杂种猪的161头个体的部分免疫性状与其生产性状(生长、胴体、肉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下:(1)免疫性状与生长性状间的相关:迟发性超敏反应(DTH)、红细胞数(RBC)、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总蛋白(TP)与日增重呈弱负相关,r值在-0.17~-0.35之间(P〈0.05);DTH、IgG、TP与达上市体重日龄呈弱正相关,r值在0.20~0.25之间(P〈0.05)。(2)部分免疫性状与胴体性状间的相关:DTH分别与胴体长、胴体斜长、胴体净重、腿臀比率和腿臀肉骨率呈弱负相关,r值在-0.18~-0.25之间(P<0.05);与板油率和内脂率呈弱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P〈0.01),0.22(P<0.01)。RBC、TP与胴体长、肋骨数、眼肌面积、胴体净重、屠宰率、腿臀比率、腿臀肉骨率间呈弱负相关,r值在-0.16~-0.36之间(P<0.05);与三点背膘厚均值、6~7肋间背膘厚、10肋背膘厚、板油率、内脂率性状间呈弱正相关,r值在0.18~0.35之间(P<0.05)。TP与胴体斜长和屠宰率呈弱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P〈0.01)、-0.24(P<0.01)。IgG与屠宰率和胴体净重呈弱负相关,r=-0.17(P〈0.05)。(3)部分免疫性状与肉质性状间的相关:DTH、TP与滴水损失呈弱负相关,r分别为-0.26(P〈0.01)和-0.19(P<0.05)。RBC与系水力呈弱正相关,r=0.34(P〈0.01),TP与大理石评分呈弱正相关,r=0.20(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免疫性状与生长、胴体性状间呈不利相关,与肉质性状间呈有利相关。  相似文献   

8.
应用动物模型BLUP方法估计猪个体育种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华中农业大学养猪科学研究所的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Ⅳ系 1986~ 1992年期间测定资料 1747条、繁殖性能资料 5 2 0条和系谱资料 ,对日增重、背膘厚、边膘厚、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 6个性状进行了详细的遗传统计分析。用非求导的REML方法 (MTDFREML软件 )估计了这些性状的不同遗传模型条件下的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系数和表型相关系数。用BLUP方法 (PEST软件 )估计这些性状的育种值 ,并计算遗传进展。日增重、背膘厚和边膘厚遗传力分别为 0 .41、0 .47和 0 .42 ,日增重和背膘厚两性状间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分别为 0 .0 2和 - 0 .0 2 ,背膘厚和边膘厚遗传相关为 0 .99。而繁殖性状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的遗传力分别是 0 .0 9、0 .12和 0 .2 1。日增重、背膘厚、边膘厚、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遗传进展分别为 3g/d、- 0 .14mm、- 0 .13mm、0 .0 13头、0 .0 2头和 0 .0 3kg。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Ⅳ系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 ,经 6个世代的选育 ,主要性能指标均取得一定遗传进展  相似文献   

9.
《江西农业学报》2022,(2):126-129
选择57月龄左右阉割的土种杂交商品猪111头,分别测其瘦肉率、热胴体重、背膘厚度等指标。分析了猪胴体的基本性状及其相关性,并以瘦肉率(y)为因变量,其它指标为自变量,建立了胴体瘦肉率的回归拟合方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方程y=60.453+0.0971x10-0.2551x9-0.2432x5(R2=0.7342,RMSE=1.55238)能较好地预测胴体瘦肉率,倒数37月龄左右阉割的土种杂交商品猪111头,分别测其瘦肉率、热胴体重、背膘厚度等指标。分析了猪胴体的基本性状及其相关性,并以瘦肉率(y)为因变量,其它指标为自变量,建立了胴体瘦肉率的回归拟合方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方程y=60.453+0.0971x10-0.2551x9-0.2432x5(R2=0.7342,RMSE=1.55238)能较好地预测胴体瘦肉率,倒数34肋背膘厚(x5)、臀中肌垂直至背中线的最薄处膘厚(x9)、臀中肌末端垂直到脊髓管边缘处膘厚(x10)被选入方程,经实际生产验证,此模型准确度较高,方程可靠。  相似文献   

10.
湖北白猪活体性状与胴体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湖北白猪新系90头样本的活体性状的9个变量与胴体性状的10个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得出了决定两组性状间相关性的三对典型变量。湖北白猪活体性状与胴体性状之间的相关主要是由:腹围,臀宽及活体膘厚与板油率密切相关。胸围,胸围,臀长,臀围与屠宰率及后腿比例密切相关,体长,胸围与瘦肉率和肥肉率间的较强相关所决定的。分析表明:湖北白猪新品系具有前胸开阔,腹部紧凑,臂部丰满,背膘薄的特点。选育中要加强  相似文献   

11.
淮南猪肥育与胴体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类分析法将淮南猪的肥育与胴体性状分成肥育期日增重、宰前活重、胴体重、胴体长;板油比例、花油比例、肥肉率;屠宰率、背膘厚、皮厚;后腿比例、瘦肉率四类。并分别以肥育期平均日增重、肥肉率、屠宰率、瘦肉率和后腿比例为典型性状。这与采用其它方法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温氏某育种场大白猪主要生长性状遗传参数,并探讨不同背膘测定方法的变化(从A超到B超)以及终测体质量的变化(从达100 kg体质量日龄到达115 kg体质量日龄)对育种的影响。【方法】利用DMU软件和单/多性状动物模型计算了达100 kg体质量日龄(AGE)和100 kg体质量背膘厚(BF)的加性方差和窝效应方差,计算各性状遗传力,并分别评估了在只有终测体质量100 kg左右(AGE-100)或只有B超(BF-B)情况下,2016年新测定个体估计育种值(EBV)与正常遗传评估EBV的泊松相关和秩相关。【结果】AGE和BF遗传力分别为0.21和0.41,窝效应分别为0.27和0.15,单/多性状模型基本保持一致;此外,在去除终测体质量115~130 kg内数据或A超测定数据的情况下,新终测个体EBV与正常情况计算EBV的泊松相关分别为0.96和0.94,秩相关分别为0.96和0.92,单/多性状模型基本保持一致。【结论】调整背膘测定方法比调整终测体质量对选种影响小,应该重新选择校正公式。  相似文献   

13.
选择5~7月龄左右阉割的土种杂交商品猪111头,分别测其瘦肉率、热胴体重、背膘厚度等指标。分析了猪胴体的基本性状及其相关性,并以瘦肉率(y)为因变量,其它指标为自变量,建立了胴体瘦肉率的回归拟合方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方程y=60.453+0.0971x10-0.2551x9-0.2432x5(R2=0.7342,RMSE=1.55238)能较好地预测胴体瘦肉率,倒数3~4肋背膘厚(x5)、臀中肌垂直至背中线的最薄处膘厚(x9)、臀中肌末端垂直到脊髓管边缘处膘厚(x10)被选入方程,经实际生产验证,此模型准确度较高,方程可靠。  相似文献   

14.
猪胴体性状的方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固定模型对北京猪Ⅱ系二至四世代103个个体的胴体性状做了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效应对所研究的胴体重、屠宰率、体斜长、平均背膘厚、背最长肌、后肌比例、瘦肉率等6个胴体性状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年度效应对体斜长、背最长肌和平均背膘厚有极显著或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宁乡猪的肥育与嗣体性状分成了三类,第Ⅰ类为平均日增重、宰前活重、胴体长、胴体前宽,第Ⅱ类为屠宰率、膘厚及眼肌面积,第Ⅲ类为瘦肉率、肥肉率、花板油比例。从这三类性状中选出的典型性状分别为宰前活重、屠宰率及肥肉率。这与采用其它方法分析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聚类分析方法在家畜选种工作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以杜洛克猪主要生长性状为研究对象,评估不同时间跨度、相同个体估计育种值(EBV)的准确性和排名的差异。利用DMU软件和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了主要生长性状的方差组分,并计算性状的遗传力;划分不同时间跨度,包括2年、3年、4年、5年和全部数据,评估验证群体个体的EBV准确性及其与利用全部数据时评估育种值的秩相关。结果表明,115 kg体重日龄(AGE)、30~115 kg日增重(ADG)、115 kg体重背膘厚(BF)、115 kg体重眼肌面积(LEA)和综合体型评分(BCS)的遗传力分别为0.22、0.16、0.38、0.30和0.09,除BCS外,均为中高遗传力性状。固定方差组分情况下,AGE、ADG、BF、LEA和BCS的EBV准确性变化范围分别为0.62~0.64、0.56~0.59、0.72~0.73、0.67~0.69和0.49~0.53;不固定方差组分情况下,各性状EBV准确性变化范围分别为0.64~0.65、0.51~0.59、0.61~0.73、0.67~0.69和0.42~0.53;不同条件下,秩相关均较为接近。利用群体全部数据计算方差组分作为先验值,优于利用阶段数据方差组分估计值时EBV准确性;不同时间跨度下,EBV排名差异较小,可适当缩小数据取值时间范围。  相似文献   

17.
1.选择胴体瘦肉率高的猪种胴体瘦肉率遗传力高.因此.无论是引入的国外品种还是地方猪种.在选种时.都应重视胴体瘦肉率这一指标的选择。据凋查.猪的膘厚与胴体瘦肉率关系极为密切.一般来说.膘厚的猪胴体瘦肉率就低.胴体脂肪的含量就高。相反.膘薄的猪胴体瘦肉率就高。脂肪含量就少。因此.对猪体膘厚进行选择.就能达到选择肉猪胴体瘦肉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湖北白猪优质系,选取自杂交一代开始到第三世代各阶段共379头猪只的生长肥育资料和75头猪只的屠宰测定资料,进行了生长肥育和胴体性能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白猪优质系90kg左右体重的屠宰率可达75%,瘦肉率可达59%,肌内脂肪含量也在3%以上,说明选育群生长肥育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分析表明,湖北白猪优质系的结束体重与结束日龄、全期日增重、背膘厚和前期日增重有较大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53、0.35和0.31;屠宰体重与屠宰率和眼肌面积相关程度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39和0.33.与瘦肉率、脂率、板油率和肌内脂肪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9、0.22、0.18和0.21:瘦肉率与脂率、板油率、胴体膘厚和肌内脂肪有较高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66、-0.47和-0.35,与眼肌面积有较高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这提示选育工作要注意兼顾瘦肉率和肌内脂肪的选择.结果还表明,湖北白猪优质系的最适上市体重为90 kg.  相似文献   

19.
杂种猪胴体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杂种猪瘦肉率与其它胴体性状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剖析,并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瘦肉率与脂率、皮率、背膘厚、屠宰率、宰前重及胴直长的表型相关都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在这些性状中,脂率和皮率是影响瘦肉率的最主要因素。以瘦肉率为依变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79.4467+0.0712X1-0.1413X2+0.1678X4-0.8237X5-0.9611X6  相似文献   

20.
对以嘉兴黑猪为母本的多元杂交商品猪胴体瘦肉率进行了相关性状的分析。杂交猪不同生长阶段胴体瘦肉率的曲线表明,60~65及90~95kg活重是曲线变化的两个转折点,从本文的结果看,适宜屠宰体重似可放宽至95kg左右。对12个杂交组合及4个纯种猪的胴体瘦肉率进行的最小二乘分析表明,不同的组合水平、不同的父本间,瘦肉率均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杜洛克为最佳父本,其次是大约克及长白,苏白虽有杂种优势,但效果最差。用体尺指标及屠宰性状对胴体瘦肉率进行了估测,建立的最佳回归方程表明,易于度量且与胴体瘦肉率有着密切关系的性状分别为胴体重、大腿重、背膘厚、眼肌面积及胴体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