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Based on the instantaneous pressurization and depressurization produced by high-pressure single pole-cylinder pump and valve, the effects of the continuous processing on the peroxidase (POD) activity in wax gourd juice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cessing factors such as pressure, temperature, pH and processing time are important to the POD activity. POD in crude juices could be inactivated apparently above 50 MPa(pH 4.6, 35℃, 4 min), and activated at 20 MPa (P< 0.01). Its remarkable inactivation could also be observed at 45 and 55℃ (20 MPa, pH 4.6, 4 min), and the evident activation appears at the material temperature 35℃ (P< 0.01). The pH 3.0 could destroy POD almost completely (20 MPa, 35℃, 4 min), while pH 6.0 could not influence apparently the POD activity in crude juices(P> 0.05). In addition, the rules of POD activity along with the treatment time are variational under different processing pressures. The higher the treating pressure is, the shorter the processing time is needed to inactivate POD.  相似文献   

2.
方亮  江波  张涛  李伟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43-10844
为探讨超高压中温协同处理对猕猴桃果汁品质的影响,分别将过程压力控制在2004、006、00 MPa,温度305、0℃,保压时间15 min,对鲜榨猕猴桃果汁产品进行处理。研究发现,超高压中温协同加工技术对猕猴桃果汁有很好的杀菌效果,30℃4、00 MPa压力下猕猴桃果汁即可达到商业无菌;同时对果汁的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电导率基本无影响,对Vc和色泽影响较小。并且,压力升高所造成的果汁品质的损失远小于温度升高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木瓜蛋白酶超声法提取工艺及其酶学性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00 W,超声处理时间200 s,果浆质量分数30%;经超声波强化提取,酶活力提高到原先的1.71倍;在以酪蛋白为底物、pH 7.5和40℃条件下,木瓜蛋白酶的Km值和Vm值分别为1.4709 mg.mL-1和5.5252μg.mL-1.m in-1;最适温度为70-80℃,最适pH值为5.4-6.6;该酶在40℃以下,pH为5.4-6.0时酶活力相对稳定;EDTA、Cys和Vc对酶活力具有激活作用,CuSO4和ZnC l2具有抑制作用,而KC l、NaC l、CaC l2、MgSO4对酶活力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营养配伍理论、二次高压均质和喷雾干燥综合技术,研发出金银花枸杞固体饮料生产的关键工艺技术。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预处理+水煎煮法浸提原料,经真空浓缩、25MPa二次高压均质后进行喷雾干燥(条件参数为进料预热温度60℃,喷雾压力0.3MPa,进口温度180℃/出口温度80℃,进料速率60mL/min,进料浓度15%),可得到色泽均匀、速溶性好的金银花枸杞固体饮料。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低聚木糖在食品杀菌过程中的热稳定性变化。对低聚木糖采用4种杀菌法,即,常温杀菌,巴氏杀菌(缓冲液控制pH值2.0~8.0,温度65℃,加热30 min),高温杀菌(缓冲液控制pH值2.0~8.0,在常压60~100℃下加热15 min)和高压杀菌(121℃,加热10~60 min),通过DNS测定法测定低聚木糖的OD值,研究了低聚木糖在4种杀菌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巴氏杀菌(pH值2.6~7.0),高温杀菌(pH值5.0~7.0)和高压杀菌(pH值3.0~6.8)时,P70低聚木糖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当P70低聚木糖作为添加剂添加到一般食品中时,在pH值4.2~7.0,在巴氏杀菌、高温杀菌、高压杀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瞬变高压条件下β-乳球蛋白的变性规律。[方法]以鲜牛乳为原料,通过瞬变高压处理后β-乳球蛋白的SDS-PAGE和巯基含量检测,考察压力水平、进料温度、处理时间对β-乳球蛋白的影响。[结果]瞬变高压处理可导致β-乳球蛋白发生凝聚和解聚;20~60 MPa范围内随着压力的提高,β-乳球蛋白的凝聚作用增强,但过高的压力(80 MPa)会导致其产生解聚作用;25~45℃进料温度的影响结果与压力类似;而2~8 min处理时间的影响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消除β-乳球蛋白的致敏原及高压技术在牛乳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仙客来叶斑病是近几年在甘肃兰州等地新发生的叶部病害,经常规分离培养后根据其病原菌形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鉴定其主要病原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该菌在10~35℃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 低于5℃或高于35℃时不生长.在pH4~9的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为pH为6.病菌致死温度为54℃10 min.分生孢子在10~40℃、相对湿度81%~100%和pH4~9的范围内均能萌发,其中在25℃、pH 6和相对湿度90%条件下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复合酶分步水解鸭血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血是家禽屠宰业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开展鸭血的综合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确定了先木瓜蛋白酶水解再风味酶水解的复合酶分步水解工艺。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先用木瓜蛋白酶在温度60℃、加酶量6000 U/g底物、底物浓度6%(w/v)、pH 6.0的条件下水解1 h,再用风味酶在加酶量6000 U/g底物、温度40℃、pH 6.0的条件下水解2 h,风味酶分两次加入,前1 h加入一半的酶,后1 h加入另一半的酶,在此条件下水解液中氨基酸百分含量可达16.23%。  相似文献   

9.
对虫生真菌四脊裸胞壳(Emericella quadriclineata)Dh菌株产淀粉酶的条件及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孢子浓度为1.5×106个/mL的PD培养液中恒温(25±1)℃振荡(120 r/min)培养3.5 d,菌丝生物量最大达5.1 mg/mL,产淀粉酶量达272.42 U/mg;培养液初始pH4~6最有利淀粉酶的产生,产酶量为1 377.20~1 528.99 U/mg菌丝.淀粉酶活性在50℃,pH 6.0条件下最高.在pH4~7范围内20℃下处理20 min或在pH4~7范围内37℃下处理1 h酶活较为稳定,保持在65%以上.40℃下处理20 min酶活保持90%以上.60℃和70℃下处理20 min,酶活保持在50%以下.在70℃下处理80 min,剩余酶活仅为11.70%.一定浓度的Cu2+和Ba2+有利于酶活提高;同时Mg2+,Fe2+,Ca2+,NH4+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依次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不同温度及pH条件对玉米秸秆低温高效降解复合菌系的玉米秸秆分解稳定性及菌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完善菌系培养方法,促进其应用开发利用。【方法】以低温高效降解复合菌系GF-20为研究对象,在10℃条件下连续继代培养45代、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连续继代培养15代,分别获得多组不同代数(F)、不同温度(T)和pH(P)条件下的菌系。测定各复合菌系发酵液pH、玉米秸秆降解率及纤维素酶活,评价复合菌系的玉米秸秆分解稳定性;利用PCR-DGGE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菌群组成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在10℃条件下经连续继代培养40代和在温度4-30℃、pH 6.0-9.0条件下继代培养获得的不同复合菌系发酵液pH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趋近中性;玉米秸秆降解率在27.59%-32.53%,除F40显著高于F5外,其余无显著差异;纤维素酶活性呈高代菌系大于低代菌系,温度4-10℃和pH 6.0-9.0条件下,对复合菌系产酶有促进作用,纤维素酶活为1.34-1.84 IU·mL-1;复合菌系的纤维素酶在较低的温度和较宽的pH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温度和pH稳定性,酶促反应温度15-30℃和pH 4.0-9.0内仍保持80%以上的纤维素酶活力;复合菌系F5-F45、T4-T30和P6.0-P9.0的DGGE条带差异不显著,表明菌系的菌种组成稳定;而在偏酸(pH=4、5)和偏碱性(pH=10)条件下继代培养,复合菌系秸秆降解率和纤维素酶活均显著降低,菌种组成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性质与功能稳定性。PCR-DGGE共检测到18个条带,其中关键菌株分别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Azonexus hydrophilusdAzospira oryzaeArobacter cloacaeCellvibrio mixtusBacillus tequilensisClostridium populeti subsp. Mixtus和Clostridium xylanolyticum。【结论】复合菌系GF-20在温度4-30℃、pH 6.0-9.0条件下经过多代继代培养,仍然保持了较高的玉米秸秆分解活性和菌种组成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马立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265-4265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CO2)萃取猕猴桃籽中的α-亚麻酸,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2 MPa、萃取温度38℃,萃取时间90 min,分离釜Ⅰ温度45℃,分离压力7~8 MPa,分离釜Ⅱ温度40℃,分离压力5~6 MPa、CO2流量1.2~1.8 m3/h 在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下,猕猴桃籽中α-亚麻酸的平均萃取率为20.91%,猕猴桃籽混合脂肪酸中α-亚麻酸的含量高达60.91%。  相似文献   

12.
蜂花粉CO2超临界萃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蜂花粉。[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法和方差分析,研究萃取温度和萃取压力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蜂花粉超临界CO2萃取最佳条件: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0 MPa、分离1温度40℃、分离1压力7 MPa、分离2温度35℃、分离2压力5 MPa、萃取时间3 h。[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养蜂生产及蜂产品加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型马铃薯低酒度饮品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发酵型马铃薯饮料的加工工艺和最佳配方。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糖化工艺:95℃,pH为600,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为15μ·g-1,液化60min后,降温60℃,pH值调整为450,添加糖化酶150μ·g-1,糖化40h。利用中性蛋白酶分解,添加05%酵母25℃发酵120h,经过滤或不经过滤调配后,制得营养丰富的低酒精度饮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无核白葡萄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为无核白葡萄干加工过程中褐变问题的解决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McIlvaine缓冲液从无核白葡萄中提取PPO,研究了反应温度、pH、底物浓度、酶液用量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该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了其催化邻苯二酚的催化动力学方程及其参数。【结果】以10 mmol/L的邻苯二酚McIlvaine溶液为底物时,无核白葡萄PPO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5 ℃,最适反应pH为6.0。在最适作用条件下,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分别为45 mmol/L和500 U/min。该酶在温度低于25 ℃时,能在60 min内保持较稳定的活性,30~60 ℃的高温处理只能破坏其部分活性,在70 ℃条件下保温处理10 min可使其活性全部丧失。【结论】高温短时处理能够破坏无核白葡萄的PPO活性,因此高温处理可在葡萄干加工的前处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高压与温度处理对鲜切生菜及其货架期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学杰  叶志华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2):4660-4667
【目的】鲜切生菜存在微生物安全问题,通过开展高压与温度的协同研究,以获得鲜切生菜的冷杀菌加工技术,并确定高压处理对鲜切生菜货架期微生物的影响。【方法】在5℃、15℃、25℃下,采用高压50、100、200 MPa分别处理鲜切生菜5 min、20 min,检测鲜切生菜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数量;并在确定的温度、压力与时间下,开展高压处理后鲜切生菜货架期(4℃,6 d)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变化研究。【结果】压力(50-200 MPa)与保压时间(5-20 min)在降低鲜切生菜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方面具有极显著的协同作用(P<0.01),但温度(5-25℃)在高压杀灭鲜切生菜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方面没有产生协同作用,200 MPa处理20 min,鲜切生菜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量下降最多,分别降低了0.42 log CFU/g和0.71 log CFU/g。货架期间(4℃),尽管高压处理的鲜切生菜的菌落总数与对照一致,均随着货架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到第6天,不论高压还是非高压处理(对照),菌落总数均增长了1.0 log,但高压处理的鲜切生菜的菌落总数增长速度高于对照;高压处理的鲜切生菜的大肠菌群数量在货架期间下降较快,到第6天时未检出,而对照仍然存在9%的大肠菌群。【结论】高压处理可显著降低鲜切生菜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数量,但温度(5-25℃)没有产生协同作用;4℃贮存6 d期间,高压处理鲜切生菜的大肠菌群被显著抑制,但菌落总数增长超过对照;与其它加工技术相似,在鲜切果蔬加工方面,高压需要其它与产品品质及安全有关的因素如耐高压的品种、HACCP等的协同作用,以保证产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李金海  赵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31-16833
为探究生活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采集毕节当地市售西瓜经去瓤留皮提取其中的果胶.通过试验探索了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法提取西瓜皮中果胶的试验过程中的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投料比及pH等对萃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时间为15 min、萃取压力8.5 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12 L/h、投料比为1:5 g/ml及pH等于2的条件下,西瓜皮中果胶萃取率最高达12.1%.  相似文献   

17.
嘎拉苹果多酚氧化酶性质及其抑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嘎拉苹果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对其最适反应pH值、最适反应温度、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了抗坏血酸(Vc)、NaCl、柠檬酸、蔗糖、柠檬汁和橘子汁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嘎拉苹果PPO的最适反应pH值为6.0,最适反应温度是45℃,在80、90、100℃分别处理280、240、200s时完全失活.NaC...  相似文献   

18.
通过平板培养测定菌落形成单位数(cfu值),研究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的抗逆性。结果表明:菌株在pH 5~11范围内均可生长,pH 6~9为适宜菌株生长的范围;该菌株有较强的耐盐性,0.4%~0.8%NaCl对菌株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0℃和50℃处理10~60 min对孢子的存活影响较小,55℃处理30~60min和60℃处理10~60 min对孢子的存活影响较大;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与80%多菌灵、10%吡虫啉相容性较好,两种农药对菌株的EC50分别为2.31 mg/mL和8.82 mg/mL,而菌株与70%甲基托布津、4.5%高效氯氰菊酯和10%苯醚甲环唑相容性较差,EC50分别为0.25、0.10、0.86 mg/mL。  相似文献   

19.
龙眼焦腐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眼焦腐病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G riff.&M aub l]是龙眼果实贮藏期焦腐病害的病原菌.本试验观察了龙眼焦腐病菌的形态特征和为害果实症状,研究了温度、pH、湿度、C源、光照对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眼焦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0℃,最适pH为6.0-7.0;产生子座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6.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5℃,最适pH为5.0-8.0.分生孢子的萌发要求高湿度,其萌发率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提高,在水中的萌发率可达88.5%,而在相对湿度低于86%时孢子不能萌发.蔗糖、葡萄糖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蔗糖有利于子座的产生;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和甘露醇均可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连续光照有利于分生孢子器的产生.菌丝体的致死温度为52℃(10 m 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3℃(10 m in).  相似文献   

20.
马冬梅  潘峰  张焕春  陶国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024-12025
[目的]研究植酸酶在猪饲料中的应用条件。[方法]采用钒钼酸法测定植酸酶活力,研究植酸酶活力及时间、温度和pH等因素对饲料中植酸酶作用的影响。[结果]各样品溶液的OD平均值分别为0.241、0.245和0.220。总磷量平均值分别为1.6948、1.7229和1.5516μmol/g,酶活平均值分别为5891.78、5743.00和5171.89IU/g。植酸酶的最适温度为55℃。50~65℃下饲料中植酸磷的降解率接近100%,40℃下其降解率为80%。4h后植酸磷的降解率为80%,5~6h后植酸磷基本被完全降解。pH值为2.5和5.5时植酸酶的活性最强;pH值为7.0时,植酸酶的活性很低。在温度为55℃和pH值为5.5的条件下,5h以上植酸酶对植酸钠中植酸磷的降解率为60%-100%;在温度为40℃和pH值为2.5的条件下,4h后其降解率为60%。[结论]该研究为植酸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