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耕作制度使地表裸露、土层疏松、蒸发强烈,是引起风蚀、水蚀的主要原因。在探索改变耕作技术以控制水土侵蚀的实践中,以免耕播种、机械深松、测土配方、精良播种等技术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成为重要的技术措施。通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对作物生长、产量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麦类作物实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传统耕作相比,减少地表雨水径流和蒸发,增加土壤雨水渗透率,增强了农作物的抗旱性,提高了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能力,为克什克腾旗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及恢复生态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曹洁  赵士杰 《农机化研究》2013,35(3):180-183
内蒙古正镶白旗草场类型复杂,沙化退化严重,亟待恢复草原生态,选择该地具有代表性的高平原干草原草场,通过建立试验对比田,探讨和研究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恢复天然草原生产力。通过对传统耕作种植牧草与保护性耕作补播牧草的效益分析表明,1hm2干草产量可增加21%,植被覆盖率增加20%~30%。保护性耕作技术可减少地表雨水径流和蒸发,增加土壤雨水渗透,增强牧草的抗旱性,提高了干旱地区牧业生产能力,为该地可持续发展以及恢复生态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施免耕、少耕,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四项技术内容:一是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免耕就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少耕包括深松与表土耕作,深松即疏松深层土壤,基本上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可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二是将30%以上的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天然草牧场)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通过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可进一步推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保护性耕作是依托机械将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实施硬茬播种和施肥的耕作技术。其技术实质是依靠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少耕免耕,保持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风蚀和地表水分蒸发,减少劳动力、机械设备和能源的投入,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一、推广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一)保护性耕作具有节本增效的作用保护土壤,培肥地力,不断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传统的耕翻作业  相似文献   

6.
实现智能化是提升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作为智能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发展迅速。本文首先从接触式、机器视觉式和GNSS式三种免少耕播种自动导航技术入手,阐述了自动导航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的应用现状;然后对作业参数监测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地表秸秆覆盖率的快速检测技术、免少耕播种机播种参数监测技术及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面积监测技术;之后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免少耕播种机漏播补偿控制技术和作业深度控制技术。最后在总结自动导航与测控技术在保护性耕作中现有应用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保护性耕作机具自动导航技术、作业参数监测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机具作业控制技术三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扰动,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麦积区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适于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一、试验条件及内容试验地选择在保护性耕作核心示范点的花牛镇稼禾佳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百顷塬基地15亩对比示范田中,主要开展小麦茬种小麦,设置免耕、少耕和传统耕作对照三种处理三次重复九个小区对比试验。每个试验点设免耕区(Ⅰ)、少耕  相似文献   

8.
一、肯定成绩, 深刻认识发展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保护性耕作是以秸秆覆盖地表、免少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 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减少秸秆焚烧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作用。发展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9.
1保护性耕作技术1.1保护性耕作主要技术内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四项技术内容:一是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免耕就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合分析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意义作用,提出保护性耕作技术概念,是泛指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以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中国国情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方向,以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