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章就现有的可调节负荷基本定义及主要分类进行了简要阐述,探讨可调节负荷的数字化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和现有的关键技术,论述可调节负荷的数字化建设有益效果和预期成效,对县级电网的负荷调节能力提升工作提出建议。伴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发展与清洁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传统“源随荷动”的平衡模式逐渐转化为“源网荷储”的协同互动模式。国家发改委、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以来,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立足诸城整县开发现状,创新“政策、管理、技术”三个引导,打造县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上的五大突破、管理上的六项首创、技术上的七个率先,全力破解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政策之困、管理之困和安全之困。建设背景2022年3月,国网诸城市供电公司受两大背景因素驱动,率先在山东省内启动新型电力系统县级建设。一是适应自身新能源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3.
<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促进能源转型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电网连接着电力生产和消费,处于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平台。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强化电网资源整合,加强企业上下联动,以源网荷储协调发展为主线,着力解决电网发展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4.
正4月2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京召开"助推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国家电网新能源云发布会",继发布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加快抽水蓄能开发建设6项重要举措之后,围绕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再出新举措,以实际行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努力当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先行者、推动者、引领者,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基于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践行“节约的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理念,基于同期线损和理论线损,结合丽水电网实际,构建“两维、四要、八步”线损管理新模式,实现线损率大幅下降,提高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有效支撑电网清洁低碳转型与经营管理提升,为国家层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2021年12月8日,江苏首个县域新型电力系统数据中心--连云港市赣榆县域新型电力系统数据中心建成投运,这标志着赣榆区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步入快车道。赣榆区供电公司研究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支撑,推进配网“一张图”体系建设,探索构建气象监测、消纳预警、可观可测、群调群控的源网荷储全息感知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运用数字化技术,全力打造赣榆新型电力系统数据中心。在中心建设、系统功能设置、整县光伏模块设置、美丽乡村模块设置等一直走在江苏省电力公司系统前列。推出赣榆地区能源总览、整县分布式光伏管控、碳排放量检测、电力“鹰眼”环保监测、零碳美丽乡村等功能,助力政府开展政策规划、能源企业管理、碳排放监测、能源生态管控等工作,推动社会整体能效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电专委会主任委员孙吉昌,多年以来心系三农、情注农电,始终对农村电力事业发展怀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面对“双碳”战略目标,他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在能源领域制定的一系列新政策,密切跟踪和研究能源转型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新型能源体系的发展方向,精心筹划,组织专家和科研团队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为建设新型农村配电网,赋能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5月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召开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专家研讨会,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公司科技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别介绍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计划和新型电力系统研究成果。各位院士和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提出意见建议。辛保安指出,电网连接着电力生产和消费,处于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平台。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9.
<正>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是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分布式智能电网的理论和发展路径非常有必要。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其中,新型能源体系以能源安全为基础,以低碳化为方向,以电气化为路径,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5月15日,南方电网公司在广州发布《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举行数字电网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专家研讨会。会上,南方电网公司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步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建设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电网。预计2030年前基本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确保新能源高效消纳和电力可靠供应。《白皮书》提出,南方电网公司将加快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企业园地"栏目近期将重点宣传电网企业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建设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电网,加快推动"新电气化"进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及典型经验。同时,该栏目还刊登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创新、电网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优质服务等企业管理方面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欢迎广大电力工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2.
正4月2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京召开"助推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国家电网新能源云发布会",继发布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加快抽水蓄能开发建设6项重要举措之后,围绕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再出新举措,以实际行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努力当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先行者、推动者、引领者,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驻会副主任欧青平,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邵勇共同启动国家电网新能源云上线运行。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二十大以后,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已成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最大的市场,但在广袤的乡镇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滞后,已成为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同时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也提出: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作为电动汽车的能源补给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高效应对新需求布局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显得愈发重要。  相似文献   

14.
国网浙江海宁市供电公司充分运用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先行探索经验,通过构建源网荷储四侧灵活资源规范建设体系,提升配电网灵活性,将配电网按电压等级划分不同层级并解构为最小自治单元,建立“一态一策”应对机制,实现资源按层级最小单元状态调控,开发建设基于“三层三态三策”功能架构的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实现配电网“分层分区、自治平衡”,制定一套适合县域配电网“从传统配电网向数智新型电力系统演进”的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着力提升配电网抗扰能力和综合能效水平,形成了县域数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建设的路径——数字化牵引的“资源+控制”体系,并以海宁尖山新区为核心示范区试点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农村光伏台区安装“数字化”系统,农民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安全又低碳;企业安装了能耗监测系统,绿色低碳转型中实现了电气化;电力调度员不再“盲调”,一个指令远程监测和控制新能源并网……如今在贵州,电力大数据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让生活更“智慧”,让天更蓝、地更绿,让发展质量更高、成色更足。变化背后,是贵州电网公司不断加强科技攻关,拓展数字应用,在将生态建设融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各环节、全过程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羊场乡纳木村分布式智能电网示范区是南方电网重点科技项目和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方电网贵州电力科学研究院以数字化技术助力“分布式智能电网”在盘州市羊场乡纳木村落地示范,该示范区同步被确定为南方电网柔性配网示范区和贵州电网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示范区主要面向农村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和高品质可靠供电需求,新型网架结构、多种控制模式和系列数字化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欧丽 《农电管理》2024,(1):67-68
<正>根据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部署,全面服务“川渝高竹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建设发展要求,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市北供电公司”)围绕新区“两区一城”发展定位,以将新区打造成“能源互联网企业的试验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示范区,实现‘双碳’目标战略的先行区”为目标,依托网格化、数字化转型,在新区实施高质量一体化供电服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示范性的典型经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电动农机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掘起,“一源多用”的提出是解决新能源电动农机季节性闲置、利用率低、无法与农网新型电力系统互动融合等问题的创新发展模式,具有用能清洁环保、数智化程度高、易于组网的现代化技术特征。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农机“一源多用”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电气化发展进程,促进乡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利用,有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新型微电力系统。因此,创新“一源多用”共享技术发展模式不仅是新能源农机电气化发展的内在需要,其多维利用效能涌现机制更是方兴未艾的产业技术问题,具有共享化、绿色化、集约化的优势。本文针对新能源电动农机“一源多用”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实施路径、商业模式等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面向国内农机、农业、电力、电网等相关相关从业人员开展网络问卷调研,从“一源多用”技术发展潜力和农网农机融合认知态势等视角,基于调研结果,研究了“一源多用”赋能农网农机融合的农机电能替代潜力、应用场景、综合效益等,分析了“一源多用”的实施路径和商业模式,提出了“一源多用”创新供能模式赋能农网农机融合的关键技术和扶持政策建议。结论表明:(1)新能源电动农机“一源多用”作为农业现代化新技术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创新优势,其技术发展、应用场景、实施路径、商业模式等均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2)设施农业等凭借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和相对完善设施基础条件,最具有率先实现全程电动化发展的可能,新能源电动农机“一源多用”可以提高乡村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能力,促进农机农网的融合互动和乡村新型微电力系统的构建,加速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对落实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等战略具有积极意义。(3)未来仍需开展新能源电动农机和电网融合互动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和应用研究,加快完善农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可持续且多方共赢的良性商业模式、加大力度引导建立适用且可操作的扶持政策等仍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电网公司紧扣“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聚焦主责主业,明确了围绕“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在此战略引领下,按照“3060”的目标,明确提出落实“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实施路径和重点任务。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提出了“13223”的发展思路,最首要的就是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新能源并网和消纳要求,支撑分布式资源、储能、充电桩等交互式设施广泛接入配电网,解决目前配电网感知装置覆盖不足、本地通信协议多样、数据利用不足、分布式资源管理无序等诸多问题,提出将先进数字技术与配电网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配电网数字化转型。文章从配电网物联感知体系现状、感知体系布局和典型数字应用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利用数字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配电网业务,制定配电网数字化转型整体方案;最后对配电网数字化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及关键技术进行探讨,为下一步配电网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