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研究60Co-γ辐射对干旱胁迫下无芒雀麦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50,100,150,200,250,300 Gy剂量60Co-γ辐射无芒雀麦干种子,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为渗透胁迫测定无芒雀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长度和主根长度。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PEG-6000是无芒雀麦诱变种子萌发期的最佳干旱胁迫质量浓度;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无芒雀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芽苗期在辐射剂量为200 Gy以上时,芽苗、主根长度均呈下降趋势,且主根的生长受到极度抑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分析了14 Mev快中子辐射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3种禾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快中子辐射对3种禾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快中子辐射降低羊草种子的萌发能力并且抑制其幼苗生长,快中子辐射剂量越大,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幼苗苗高和根长减少的幅度越大,辐射剂量为3.54×1012个·cm-2时的发芽率为26.3%,仅为对照的40.65%。低剂量辐射提高无芒雀麦种子萌发能力,促进幼苗生长,而高剂量辐射抑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在试验辐射剂量范围内老芒麦种子的发芽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y=-2.775x2+14.245x+75.775,R2=0.638 1),高剂量辐射提高种子活力并促进幼苗的生长。本研究初步认为,羊草和无芒雀麦适宜低剂量辐射处理,辐射剂量应小于3.60×1011个·cm-2,而老芒麦适宜高剂量辐射。  相似文献   

3.
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萌发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2h时达最大值0.1363g/h,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为种子原重量的83.66%.在不同温度处理下,扁穗雀麦种子在25~30℃恒温条件下萌发相对较好,发芽率达97%,发芽指数较高.25℃萌发条件下活力指数最大,为679.41,其次为30℃.胚根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胚芽为25℃.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后确定扁穗雀麦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当温度降低到10℃或升高到40℃时,种子发芽受阻,发芽率均为0.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浸提液对受体牧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生物检测法,研究紫花苜蓿根、茎、叶、土壤浸提液对蒙古冰草、红豆草、新麦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紫花苜蓿根、茎、叶、土壤浸提液对不同受体牧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很大,根、茎、叶和土壤浸提液对无芒雀麦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而对蒙古冰草、新麦草、红豆草、紫花苜蓿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醉马芨芨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根、茎、叶水浸液在0.2,0.1,0.05,0.025 g·mL~-1浓度下对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部位水浸液对无芒雀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指数、胚根长、芽长、根芽重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化感效应的敏感性为发芽势萌发指数萌发率。水浸液的化感效应表现为叶茎根,水浸液的化感作用在高浓度(0.2 g·mL~-1)下对无芒雀麦种子萌发具有显著抑制性,但其他浓度间具有一定波动性,整体化感效应表现出随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宁夏干旱区行距与播量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行距为20,30,40和50 cm,副区播量为10,15,20和25 kg·hm-2,利用灰色关联度以及回归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行距对潜在种子产量和发芽势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P<0.05);播量对实际种子产量、潜在种子产量和发芽势有极显著影响,对发芽率影响不显著;行距和播量对实际种子产量、潜在种子产量和发芽势有极显著交互作用,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影响不显著。行距30 cm和播量15 kg·hm-2处理的种子产量最高;行距30 cm和播量20 kg·hm-2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均最高;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可得,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提高主要由生殖枝数实现。综上所述,为求得宁夏干旱区无芒雀麦最高种子产量和最优种子质量应将行距设为30 cm,播量设为15~2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温度及盐胁迫对7个野生观赏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地区采集的7个野生观赏草种子为试验材料,设6个恒温及7个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研究了温度及盐胁迫对其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以期为野生观赏草引种驯化和繁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0~35℃恒温范围内,7个材料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发草(天祝)、发草(渭源)和芨芨草(武威)为25℃,狼尾草(宁县)、芨芨草(兰州)和书带苔草(渭源)为20~25℃,云雾苔草(渭源)为20~30℃。NaCl溶液浓度在0~1.1%内,7个野生观赏草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胚芽和根长、鲜苗重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0.7%NaCl重度胁迫下,7个野生观赏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胚芽和根长、鲜苗重6个指标显著低于对照(P0.05)。NaCl溶液浓度为0.9%时除狼尾草(宁县)和发草(天祝)种子可以萌发外,其余材料种子未萌发。用发芽率、发芽指数、胚芽和胚根长、幼苗鲜重6个指标的相对值作为7个野生观赏草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值,7个野生观赏草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强弱依次为:狼尾草(宁县)发草(渭源)发草(天祝)芨芨草(武威)芨芨草(兰州)书带苔草(渭源)云雾苔草(渭源)。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的化感潜力,试验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25%、50%、75%、100%)的少花蒺藜草种子水浸提液对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梯牧草(Phleum pratense)及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种子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种子水浸提液对3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影响。少花蒺藜草种子水浸提液对无芒雀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但对其根芽比有显著影响;少花蒺藜草种子水浸提液对梯牧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影响不大,但对根芽比影响显著(P〈0.05);少花蒺藜草种子水浸提液对冰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及根芽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100%水浸提液浓度下发芽率仅为18.6%,比对照组低56.8%,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6.7%、3.24,比对照组分别低39.3%、8.94。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呼伦贝尔天然草地野生牧草种子萌发特性,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5、20、25、30 ℃)对不同地区采集的扁蓿豆、斜茎黄芪和野火球3种野生牧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和分析野生豆科牧草种子各项发芽指标。结果表明:野生豆科牧草种子萌发率普遍较低,不同温度条件下对3种野生豆科牧草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扁蓿豆种子和野火球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均随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在30 ℃时发芽指标最高;斜茎黄芪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随温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25 ℃时发芽指标最高。扁蓿豆种子活力指数在温度为20 ℃时最大,为14.53;斜茎黄芪活力指数在不同温度下为4.89~7.11,活力指数最高温度为25 ℃;野火球种子在30 ℃下活力指数最高,为18.04。综合考查各项指标,3种野生豆科牧草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 ℃。该试验结果为呼伦贝尔天然草地野生牧草种子萌发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湘杂芒2号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远缘杂交新品种湘杂芒2号(Miscanthus sinensis×lutarioriparia)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发芽床、光照、贮藏条件、带颖壳与去颖壳等处理对芒属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湘杂芒2号种子在15和45℃条件下不发芽,在变温条件下(20℃/30℃)发芽率最高,为96%;纸上发芽的平均发芽率最高,为94%;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差异均不显著;在4℃的冰箱冷冻和在室温下非密封保存1年后,平均发芽率超过85%,而在-20℃条件下保存1年后萌发率为0;种子去颖壳后发芽率由66%提高到86%.该结果能为芒属植物种苗繁殖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不同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耐盐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和盆栽幼苗培育法,在NaCl和Na2SO4复盐溶液7个盐浓度梯度下(0.4%~1.6%),比较分析了5种禾本科牧草种子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胚根胚芽比、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在NaCl和Na2SO4复盐溶液5个盐浓度梯度下(0.3%~1.5%),比较分析了5种禾本科牧草幼苗的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运用隶属函数评价、分析盐胁迫对不同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为牧草耐盐性鉴定、耐盐育种和盐碱地牧草栽培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5种禾本科牧草在萌发期和苗期耐盐能力排序依次为:垂穗披碱草细茎冰草、老芒麦扁穗冰草无芒雀麦。  相似文献   

12.
设置不同等渗梯度(0MPa、-0.4MPa、-0.6MPa、-0.8MPa、-1.0MPa)模拟研究生理干旱(采用NaCl模拟)与土壤干旱(采用PEG模拟)对华北驼绒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0MPa)相比,轻度NaCl胁迫(-0.4MPa)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无显著影响,中度胁迫(-0.6MPa)使三者均大幅增加,重度胁迫(-0.8~-1.0MPa)使种子平均发芽率、发芽指数显著降低但对幼苗活力指数无明显影响;轻度和中度PEG胁迫(-0.4~-0.6MPa)对发芽率、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幼苗活力指数,重度PEG胁迫(-1.0MPa)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对幼苗而言,NaCl胁迫对其无明显影响,但轻度、中度、重度PEG胁迫使根长度均显著增加。总而言之,两种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极为不同,轻度、中度生理干旱促进种子萌发,重度生理干旱抑制种子萌发,而土壤干旱胁迫对萌发无明显影响;两种胁迫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主要与二者能否促进根系生长有关,生理干旱不影响根系生长,土壤干旱促进根生长。  相似文献   

13.
无芒稗种子种苗形态特征及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无芒稗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精密电子天平称重、数码照相、游标卡尺测量、解剖图像、室内种子萌发等方法,研究了无芒稗种子和种苗的形态特征参数和无芒稗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无芒稗种子为颖果,水分含量为10.689%时种子平均千粒重只有4.14 g。种子椭圆形,淡棕色,表面光滑有光泽。无芒稗种子长平均为2.92 mm,宽平均为1.85 mm。无芒稗种子萌发受光影响较强,在无光的条件下发芽率很低,在有光的条件下发芽率较高,是典型喜光种子。发芽率受温度的影响极为明显,在28℃时发芽率最高,达到75.6%,萌发特性是典型的喜温牧草种子。无芒稗种苗的初生形态是胚根胚芽均为先端尖锐的棒状伸出,胚根先于胚芽产生,胚芽由胚芽鞘包裹,经过3天后第一片剑形真叶顶破胚芽鞘外展。实生苗根为须根型,叶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叶片上的叶脉为平行叶脉。  相似文献   

14.
聚乙二醇引发对几种牧草种子发芽率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应用聚乙二醇(PEG)引发法探讨了不同引发渗透势、时间处理对无芒雀麦、苏丹草、沙打旺、小冠花、紫花芷蓿等牧草种子萌发和活力和有性在适宜处理下供试种子发芽速度、发芽率及活力指数分别显著高于对照;PEG的引发作用还表现为提高活力效应大于提高发芽率效应,学表明,低渗透势(-0.1、-1.2、-1.5MPa)引发处理对提高发芽率无作用;但处子早期萌发的效应对于沙打旺和小冠花种子的2仍很强烈,对苏丹草种子则  相似文献   

15.
以乌苏1号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cv.WusuNo.1)为材料,研究灌浆期喷施GA.对无芒雀麦农艺性状和种子产量的影响.以清水(CK)和浓度分别为10、20、30和40 mg/L的外源GA3叶面喷施处理灌浆期的无芒雀麦,并测定处理后无芒雀麦的分蘖数、叶长、叶宽、株高、生殖枝、小穗数、花序长、种子数、千粒重和产量等指标.结果 表明:叶面喷施低浓度GA3,显著增加了无芒雀麦种子数、小穗数、千粒重及产量,其中喷施10 mg/L外源GA3对提高种子产量最为明显,较对照增产35.94%.  相似文献   

16.
任小燕  柳迪  潘平新  马彦军 《草原与草坪》2021,41(5):131-138,147
为筛选出较耐盐碱的枸杞种源,用浓度为0、50、100、150、200、250、300 mmol/L的NaCl和NaHCO3对不同区域野生枸杞种子萌发进行胁迫处理,测定种子萌发指标.结果 表明:两种盐胁迫下3个区域的枸杞种子起始发芽时间随盐浓度的升高而推迟,除相对盐害率呈上升趋势,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相对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相对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两种盐对枸杞种子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且NaHCO3强于NaCl;3个种源野生枸杞种子的耐盐性强弱顺序为:定西>兰州>临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提高羊草种子萌发率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以东北羊草和吉生1号羊草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发芽床(盆栽和培养皿)及硫酸浸种(50%、60%、70%、80%)处理,测定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简化活力指数,并利用隶属函数对羊草种子萌发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硫酸浓度增加,供试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总体呈先降后升的变化,80%硫酸处理下,东北羊草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简化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吉生1号羊草(P<0.05);盆栽处理下的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高于培养皿处理。运用隶属函数评价得出,东北羊草萌发特性强于吉生1号羊草。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促进干旱胁迫下无芒雀麦种子萌发的最佳外源褪黑素(MT)处理方法,本研究以不同浓度(0~200μmol·L-1)的MT分别对无芒雀麦种子浸种处理12 h,24 h和48 h,探究处理浓度与浸种时长对干旱胁迫(23%PEG-6000)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MT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无芒雀麦种子的萌发指标,隶属函...  相似文献   

19.
沈禹颖  李昀 《草地学报》1999,7(4):293-299
在实验室对多年生黑麦草、野大麦、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碱茅种子在0、21、66、110、150、200、267、334、445mmol/L NaCl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除长穗麦草以外,种子发芽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胚根、胚根、胚芽长及鲜干重则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种子发芽期耐盐性为长穗偃麦草〉无芒雀麦、碱茅〉多年生黑麦草〉野大麦。在温室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野大麦、无淮麦和长穗偃麦草在0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西藏野生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品种的耐盐能力,明确其耐盐浓度范围,为开发利用披碱草属种质资源和我国盐碱地的改良提供基础,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法,以不同浓度的NaCl作为西藏野生披碱草种子萌发的培养液,分析了西藏野生披碱草种子发芽率、盐害率和发芽势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拉萨达孜和那曲巴青野生披碱草种子的相对发芽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那曲索县、林芝工布江达和山南浪卡子野生披碱草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下降;拉萨达孜野生披碱草种子在盐浓度为0~1.0%时均有较高的发芽率,最适宜盐浓度为0~0.6%。西藏5个地区野生披碱草中,萌发期比较耐盐的有拉萨达孜、那曲巴青野生披碱草,而山南浪卡子和林芝工布江达的野生披碱草种子耐盐性较差。说明NaCl对披碱草种子萌发有较大影响,且不同地域野生披碱草受NaCl胁迫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