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定化啤酒酵母废菌体吸附Ni^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新型生物吸附剂,研究了啤酒酵母废菌体制备的生物吸附剂对水中重金属Ni^2+的吸附作用;为了增强啤酒酵母废菌体吸附Ni^2+的能力,对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包括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酵母添加量、Ni^2+起始浓度这5个条件对酵母菌吸附Ni^2+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固定化,啤酒酵母吸附Ni^2+的能力有所提高。pH值对啤酒酵母菌吸附Ni^2+的影响较大,最适pH值为6。在20-40℃,温度对吸附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以炭化处理后的水竹为吸附剂,研究了竹炭对水中Cu2+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初始Cu2+浓度、温度、接触时间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并对其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数值拟合。结果表明,在溶液pH值为5,竹炭用量6 g/L,初始Cu2+浓度120 mg/L时,吸附基本达到饱和,饱和吸附量为6.24 mg/g;在温度为20~35℃时,竹炭对Cu2+的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采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式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竹炭对Cu2+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式,吸附反应过程遵循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改性高岭土对水中磷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由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84-15785
[目的]探讨改性高岭土吸附磷的规律和最佳吸附条件。[方法]先取一定量的高岭土加入含Al3+和Mg2+的溶液,制备成改性高岭土,然后在6mg/LKH2PO4的水溶液中,加入改性高岭土,恒温振荡一定时间,静止过滤,分析滤液中磷的含量,计算磷去除率,研究pH值和改性高岭土用量对磷吸附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时间对磷去除时间的影响。[结果]改性高岭土对磷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其最佳吸附条件为:pH值为5~7,反应时间控制在30min,吸附剂的合适投加量为4g/L,在此条件下,磷的去除率超过80%。改性高岭土对磷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以化学吸附为主。[结论]改性高岭土吸附磷效果好,运行操作稳定,吸附磷后的高岭土还可作为农田肥料,实现了废水治理和污染物磷资源化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得较为理想的花生壳粉作为吸附剂吸附水溶液中Cd^2+、Pb^2+的吸附条件,为花生壳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花生壳粉为主要原料,对含Cd^2+、Pb^2+的模拟废水进行了吸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pH值、废水中Cd2+及Pb2+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均能影响花生壳粉对Cd^2+、Pb^2+的吸附效果。在Cd^2+、Pb^2+初始浓度均为30 mg/L、pH值为6、搅拌2 h、花生壳粉的投加量为0.25 g的条件下,Cd^2+、Pb^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2%、90.0%。[结论]花生壳粉对Cd^2+、Pb^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式。  相似文献   

5.
选用柠檬酸对油菜秸秆进行化学修饰,制备了一种新型吸附剂,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行为,并对吸附的最佳条件(吸附剂投加量、Pb2+溶液浓度、pH值、吸附时间、温度)进行了探讨在吸附剂投加量为1.2g/L,Pb2+溶液浓度为200mg/L、pH值为5.3、吸附时间为4h的条件下,柠檬酸修饰油菜秸秆对Pb2+的吸附效率可达98%;温度对于修饰后秸秆对去除Pb2+无明显影响。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以单分子层吸附的Lang-miur模型能更好地描  相似文献   

6.
杨树落叶对Cd(2+)的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瑾  王福禄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84-13488
[目的]研究杨树落叶作为一种价廉、高效的重金属吸附剂的可行性。[方法]用杨树落叶吸附模拟废水中的Cd2+,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如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生物吸附剂的量、溶液温度和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Cd2+的初始浓度从50 mg/L增大到500mg/L时,落叶对Cd2+的最大吸附量从20.0 mg/g增长到201.2 mg/g。当溶液的pH从3增大到11时,落叶对Cd2+的吸附量逐渐从30.9 mg/g增大到40.5 mg/g。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dlich 2种吸附等温线模型对Cd2+的吸附过程进行拟合;用一级动力学模型、二级动力学模型和内扩散模型对Cd2+的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模型适合描述树叶对Cd2+的吸附过程。[结论]落叶对Cd2+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是较为理想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液插层复合法以木质纤维素和蒙脱土为原料,成功的制备了新型木质纤维素基纳米复合吸附材料(LCMT)。研究了LCMT去除水体中Mn~(2+)时的吸附剂用量、Mn~(2+)初始浓度、pH值、温度和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84 g/L的Mn~(2+)水溶液中,温度为70℃,溶液pH值3.80,时间为40 min,吸附剂LCMT用量为0.100 0 g时,LCMT可达到最大吸附量55.23 mg/g。吸附动力学曲线可用准二级动力学速率方程进行拟合,Langmuir等温线可以很好的拟合吸附平衡数据。FTIR和SEM/EDS分析结果表明,LCMT表面富含有大量的活性功能基团,LCMT对Mn~(2+)的吸附过程主要是单分子层的表面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厌氧颗粒污泥对四环素的吸附去除机制,考察了微生物活性、厌氧颗粒污泥量、溶液pH值、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吸附四环素效果良好,去除率可达90%以上;在25℃时,厌氧颗粒污泥对四环素的最大吸附量为2.94 mg/g.厌氧颗粒污泥对四环素的吸附符合Langmuir型等温线.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对Cu^2+的吸附特性,本文利用批量平衡吸附实验法研究了大肠杆菌对Cu^2+的吸附动力学及影响细菌吸附Cu^2+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溶液pH、Cu^2+始浓度、细菌初始浓度。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的Zeta电位随着溶液中离子强度和Cu^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说明大肠杆菌对Cu^2+的吸附主要是通过静电引力作用;在Cu^2+初始浓度为0.01mmol·L^-1的背景溶液中,吸附开始很快,到1h时即达到最大;pH值显著影响大肠杆菌对Cu^2+的吸附,在pH值为6时,其吸附量达最大;大肠杆菌对Cu^2+吸附量随着菌体浓度、Cu^2+浓度增加而增加,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很好模拟该吸附过程,吸附比率随着Cu^2+浓度增加而降低。通过对细菌吸附重金属的特性研究,为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去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利用真菌Neosartorya hiratsukae(M7)的冻干菌体吸附溶液中Cu2+的特征。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菌体的主要官能团,分别从动力学、等温吸附2方面进行试验,并研究了溶液pH值、Cu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体富含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吸附的最适pH值为5.0;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方程进行描述,菌体对Cu2+的最大吸附量为10.03 mg/g;菌体吸附Cu2+的过程进行得很快,30 min内可达到平衡吸附量的78.6%,吸附在3 h内达到平衡,吸附过程可用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R2=0.998)。  相似文献   

11.
刘静静  陈天虎  彭书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35-21936,21939
[目的]探索纯蒙脱石处理含锌废水的因素与效果。[方法]从蒙脱石提纯入手,进行纯蒙脱石处理含锌废水的试验研究,探讨纯蒙脱石对含锌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确定纯蒙脱石去除水中Zn2+的工艺条件,并研究纯蒙脱石对Zn2+的吸附等温曲线。[结果]纯蒙脱石对含锌废水处理效果主要受振荡速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投加量等因素影响。温度为30℃时纯蒙脱石对Zn2+的吸附等温曲线更符合Langmuir方程和BET方程,相关系数均为0.986 9,最大吸附容量39.00 mg/g。在该试验条件下,纯蒙脱石对水中Zn2+(20ml,Zn2+浓度均为50 mg/L)达到最佳去除效果时的工艺条件为:振荡速度150 r/min,吸附时间60 min,溶液pH值6.10,此条件下Zn2+去除率达到85.3%。[结论]该研究为应用蒙脱石开发污水处理新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壳聚糖对溶液中腐殖酸的去除效果,探讨反应进行时间、pH值、壳聚糖初始浓度、腐殖酸初始浓度、各金属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壳聚糖去除溶液中腐殖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壳聚糖吸附腐殖酸的重要因素,适宜pH值是6;初始吸附过程非常快,壳聚糖的浓度为20mg·L-1,吸附20 min时去除率即达到84.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5~150 mg·L-1),Ca2+、Na+、K+的存在对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是比较微小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拓宽钾长石的利用途径,以合成氧化锌对哈密钾长石进行改性,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X射线能谱分析方法对钾长石改性前后的变化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改性钾长石添加量、Pb~(2+)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改性钾长石吸附溶液中Pb~(2+)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改性钾长石的增加,其对Pb~(2+)的吸附量呈下降趋势,但去除率呈增加趋势;Pb~(2+)质量浓度对吸附量有很大影响,吸附量随Pb~(2+)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大;溶液pH值为1~5时,改变pH值对改性钾长石吸附Pb~(2+)的影响显著;在240 min时吸附量趋于稳定。通过Langmuir、Freundlich和Redlich-Peterson等温方程进行拟合,发现Freundlich和Redlich-Peterson方程能较好的描述吸附过程。动力学和热力学拟合结果显示,双常数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最好,表明Pb~(2+)的扩散速度是决定其吸附速率快慢的关键;△H0,表明Pb~(2+)在改性钾长石上的吸附为吸热过程,提高温度有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G0,表明吸附为自发进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水铁矿对As(Ⅲ)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工合成的水铁矿为吸附材料,研究水铁矿对三价砷离子的吸附特征,探索试验过程中吸附剂的添加量、温度、pH值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都可以很好的拟合吸附量与三价砷初始浓度之间的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可达到显著水平;水铁矿对三价砷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5%;35℃下的吸附量均比25℃大;水溶液的pH值对水铁矿吸附三价砷有很重要的影响,pH<8时吸附量与吸附率随着pH上升而增加,pH=8时达到最大,pH>8时,其吸附量与吸附率随pH上升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天然黄铁矿作为填充PRB的活性反应材料,修复U(Ⅵ)污染地下水的吸附机理,通过静态批试验研究了初始pH值、初始铀浓度和接触时间对天然黄铁矿吸附U(Ⅵ的影响,并分析了吸附过程中的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黄铁矿对U(Ⅵ)的吸附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都能较好拟合,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粒径越小的黄铁矿吸附效果越好;在试验范围内的pH值中,pH=7~8时,U(Ⅵ)的去除率最高,其吸附量与去除率呈相反趋势;根据SEM和XRD结果推测,黄铁矿对U(Ⅵ)的吸附主要为表面吸附。  相似文献   

16.
以柚皮为原料,在环氧氯丙烷 NaOH的作用下发生交联反应,制备得到交联改性柚皮粉,研究影响交联改性柚皮粉对水溶液中Cu2+吸附效果的重要因素,并测定其对Cu2+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改性柚皮粉对铜离子的吸附受吸附温度、pH值、吸附剂用量和时间等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5,吸附时间90 min,吸附剂投入比例3 g·L-1。在实验条件下,改性柚皮粉对Cu2+的吸附等温线与Longmuir方程具有很好的拟合性,吸附反应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17.
改性竹炭对氨氮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硝酸对竹炭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吸附能力.研究竹炭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等因素对改性竹炭吸附氨氮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竹炭吸附氨氮的机理.实验表明:竹炭的表面化学性质和表面结构特性分别影响其化学吸附能力和物理吸附能力.改性竹炭相对于未改性竹炭,其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量G、比表面积S、孔比容积Vp明显增大,氨氮的最高吸附去除率由20.1%提高至82.2%,吸附平衡时间由未改性时的6 h缩短至4 h.氨氮在竹炭上的吸附等温方程可与Freundlich模型较好拟合.竹炭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 等因素对改性竹炭吸附能力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锰改性沸石去除水中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火明  邓慧萍  商冉  赵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56-7158
[目的]研究MnO2改性沸石去除水中Pb^2+的效果。[方法]比较沸石改性前后对Pb^2+的静态平衡吸附量变化,着重考察吸附时间、pH值、干扰离子、竞争离子以及有机物对去除Pb^2+效果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MnO2改性沸石对Pb^2+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平衡吸附量由改性前的29.88mg/g提高到39.42mg/g。MnO2改性沸石对Pb^2+的吸附速度快,吸附60min后吸附量可达饱和吸附量的80%以上。pH值对MnO2改性沸石去除水中Pb^2+有很大影响,在pH=7时,去除效果最佳,达97.51%。水中干扰离子、竞争阳离子和有机物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PPb^2+的去除效果;随干扰物质浓度的升高,MnO2改性沸石对Pb^2+的去除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当干扰物质和水样中Pb^2+浓度相当时,MnO2改性沸石可对Pb^2+保持很高的去除率,在95%以上。[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有效地去除饮用水中的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章安  曾艳  张明青  张鹏  邵淋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55-20457,20494
[目的]研究曝气池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对Pb2+、Zn2+、Cu2+的吸附能力。[方法]以曝气池活性污泥提取的胞外聚合物(EPS)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吸附时间、pH、EPS投加量、不同初始金属浓度以及Pb2+、Zn2+、Cu2+3种金属离子共存等因素对其吸附Pb2+、Zn2+、Cu2+的规律。[结果]吸附时间对EPS吸附Pb2+、Zn2+、Cu2+的影响均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去除率不断增加,分别在30、60和20 min处达到吸附平衡。pH对其的影响均表现为在酸性条件下随着pH的上升,去除率先上升后又下降,当pH=6时,去除率均达最大,分别为52.17%、39.83%和65.45%,之后去除率均随pH的升高先下降后上升。随着EPS投加量增加,Pb2+的去除率先增大后降低,其吸附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Zn2+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均逐渐减少,而Cu2+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均逐渐增加。随着初始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EPS对Pb2+、Zn2+、Cu2+的吸附量均逐渐增加,而去除率均逐渐减小。3种金属离子共存时,EPS对Pb2+的去除率随着EPS投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Zn2+的去除率是逐渐降低的,Cu2+的去除率先降低后上升,当EPS投加量〉17 ml后,Cu2+的去除率远远高于Pb2+和Zn2+。[结论]该研究为含重金属废水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甲醛改性花生壳吸附水中Cu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壳为原料,以甲醛为改性剂,对花生壳进行改性制备吸附剂,并用其吸附水溶液中的Cu<'2+>,考察溶液中的pH值、Cu<'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粒径、温度及改性花生壳用量等因素对Cu<'2+>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98 K、Cu<'2+>初始溶液浓度为25 mg/L时,在改性花生壳用量为5 g/L、溶液pH值为5.5、吸附时间为7 h的条件下,Cu<'2+>吸附量最大,达2.16 mg/g;改性花生壳对Cu<'2+>的吸附主要受颗粒内扩散过程的控制;在试验温度下,改性花生壳对Cu<'2+>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焓变>0,反应吉布斯自由能<0,表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