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我市全面推广了茭白挖沟条栽法,实行了茭菜、茭油(油菜)、茭粮间作套种,不仅有利于节省用工、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减轻病虫危害、提早茭白上市期、提高茭白单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仅以1987年我市将墅乡5040亩茭白田为例,间作套种面积已达到2716亩,约占美白种植面积的53.9%,比一般栽培可增加产值22.6%。 一、挖沟条栽的规格及方法 一般在上一年挖好沟,沟宽30~35厘米,深30厘米左右,两沟相距(即畦宽)100~120厘米。栽种前在沟内施足基肥,翌日将选苗破墩后的茭白移栽于沟内,穴距27~30厘…  相似文献   

2.
双城的白帮油菜适应性强,生长期较短,抗寒耐贮抽苔晚,省工易种,适合早春大棚清种,套种。一般4月5日定植,20日最晚月末全部采收,基本不误大棚黄瓜,西红柿的定植。能够增加一茬菜,合理利用棚后二十多天的时间,是增加大棚收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多年生宿根植物芦笋根系发达、入土较深,需要较大行距的生长特性,同作时提高全年土地利用率及早期复种指数,依据化感作用原理总结出了芦笋间作套种的原则、间套作最佳时期及间套作作物种类的选择条件,阐明了芦笋间作套种栽培的特点及其注意的问题。例如:主要利用幼苗移植后的1~2年内及植株长大后的秋冬休眠与早春采笋时间段,进行全年或秋冬、早春茬套种;利用草莓、大蒜、洋葱等蔬菜根系较浅、植株矮小,较为耐寒的特性,与芦笋进行全年或秋冬茬间作;利用生菜、小白菜、油菜等蔬菜生育期短、早熟性突出的特性,与芦笋进行早春茬套种;还重点介绍了上述几种芦笋间作套种模式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提高芦笋产量、品质及土地利用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孟文  路平 《蔬菜》1991,(4):15-15
我县陈官屯乡连续几年黄瓜、大蒜套种,亩产黄瓜5000公斤以上,亩产蒜头500公斤。等于纯赚一茬大蒜,延长黄瓜收获期20多天,直至立秋前,补充了黄瓜收获的淡季。立秋后又可播种一茬大白菜,实现露地一年三茬菜,全乡推厂面积达1700亩。一、黄瓜与大蒜套种的相互影响大蒜苗子旺盛生长期在4、5月份,6月下旬收获;黄瓜4、5月份苗子小,6月上中旬瓜  相似文献   

5.
1空间差法 利用温室的有效空间和温室的立柱。进行高矮作物、藤蔓作物配套栽培生产。主要栽培方式有:黄瓜隔畦栽培芹菜;黄瓜隔畦育菜苗;大架番茄套种小白菜、油菜;温室内搭设2-3层架床。从事蒜苗立体生产。  相似文献   

6.
佛手瓜间作套种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手瓜间作套种效益高726000陕西商洛地区林业花卉盆景科研中心刘海林佛手瓜又名合掌瓜,原产墨西哥,5年来,引进我区试种成功。据测定,佛手瓜蛋白质的含量与黄瓜相当,钙和维生素是黄瓜的2~3倍,铁是黄瓜的4倍。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无病虫害,不用任何农药...  相似文献   

7.
江汉平原是国家优质粮食、优质棉花和双低油菜重要生产基地,也是湖北省西瓜主产区。种植西瓜对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市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土地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江汉平原西瓜生产的突出特点是间作套种,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推广了“麦//瓜-稻”这种水旱、粮经作物配套种植的优化模式.并获得原荆州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西瓜间作套种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蔬菜日光温室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3种类型的日光温室中进行了4种种植模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种类型的日光温室在最冷的1月份最低温度均能保持在4℃以上,以当前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流行的CK型日光温室保温效果最好;4种种植模式中以A(黄瓜→套种油菜或蒜苗→番茄→平菇)、B(黄瓜→套种油菜或蒜苗→黄瓜→番茄→蒜苗)两种效益最高,平均年产鲜菜每公顷分别为494t和405t,年纯收入分别为53万元和54万元。适于北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大葱生长期长,喜欢土质疏松、透气、湿润的沙质土和充足的光照,生长期喜肥水而怕涝怕病,耐热而且又较耐寒,但不宜连作,前茬作物避免为蒜、韭菜、圆葱,可同粮食作物等进行间作套种。笔者根据当地栽培经验,认为大葱要取得高产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浙江缙云县利用大棚茭白栽培的空档期,在大棚行间套种丝瓜,探索总结出了秋茭—大棚夏茭—丝瓜的立体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既为茭农增加一季丝瓜收入,套种的丝瓜枝蔓又能为高温期的茭白遮荫降温,有利于茭白生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667 m2产值14 800元。  相似文献   

11.
大葱生长期长,喜欢土质疏松、透气、湿润的沙质土和充足的光照,生长期喜肥水而怕涝怕病,耐热而且又较耐寒,但不宜连作,前茬作物避免为蒜、韭菜、圆葱,可同粮食作物等进行间作套种.笔者根据当地栽培经验,认为大葱要取得高产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疆南疆四地州果树间套作种植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开梅  江伟  王柏柯 《北方园艺》2016,(12):209-210
对新疆的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州4个地州果树间作(套种)模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地果树间作(套种)平均覆盖率达到85.7%,以粮棉果复合为主,间作模式多样,范围广、规模大,实现了667m~2均效益的最大化;但随着果树树冠的增大,间作套种农作物产量逐年降低,已经影响到了农民收益的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3.
<正>果园间作套种是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为生态果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笔者在分析果园间作的可行性与优势的基础上,将常用的间作作物进行分类,并补充实践应用的案例,最后从不同方面提出间作的注意事项,对于果园间作套种实践模式整体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14.
刘桂丽 《北方园艺》2016,(16):209-210
正佛手瓜(Sechium edule)属葫芦科佛手瓜属植物,形状如佛手,故名佛手瓜,起源于墨西哥和中美洲热带地区。近年来,佛手瓜在山东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形成了临朐佛手瓜栽培基地、沂源县佛山瓜栽培基地等。2013年"临朐佛手瓜"获得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为了提高佛手瓜栽培效益,现结合山东的气候特点及生产实际,采用套种、间作栽培技术,在山东多地形成了塑料大棚早春茬黄瓜套种佛手瓜再间作生菜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探求温室蔬菜发展的方向 ,优化种植结构 ,提高温室栽培的经济效益 ,我们进行了黄瓜与蒲公英、苋菜的间作栽培技术研究。黄瓜间作蒲公英 ,6 6 7m2 产黄瓜 5 2 0 0kg,蒲公英 12 0 0kg,总产值 14 0 0 0元 ,比黄瓜单作增效 34 %;黄瓜间作苋菜 ,6 6 7m2 产黄瓜 5 10 0kg ,苋菜 90 0kg ,总产值 12 90 0元 ,比黄瓜单作增效 31%,现介绍如下。1 黄瓜与蒲公英间作技术1.1 黄瓜品种与播期黄瓜宜选早熟、丰产、优质、抗病品种 ,如长春密刺等。 10月中下旬播种 ,黑籽南瓜嫁接育苗 ,大温差培育适龄壮苗 ,11月下旬至12月初幼苗具 3叶 1心 ,株…  相似文献   

16.
苹果园合理间作套种,兼顾苹果园资源、环境、效率、效益的综合性,把握苹果园间作套种原则,规模化间作套种农作物、中药材和其他作物等模式,建立苹果生产生态农业体系。本文探讨了豆科、鼠茅草等绿肥,甘草、半夏等中药材以及冬小麦、西瓜等农作物在苹果园生态系统中间作套种技术要点生态效应和经济收益,研究发现,这些间作套种模式可促进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峻峰  张树彬 《食用菌》1992,14(4):29-29
塑料大棚栽培黄瓜,在我县是4月上、中旬定植黄瓜苗,棚内变温幅度大,湿度高,很适宜栽培榆黄蘑。为了充分利用大棚有限的地面,间作榆黄蘑,近两年来我们进行了棚内黄瓜与榆黄蘑间作试验,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瓜菜》2019,(8):151-152
河南省是我国种植朝天椒面积最大的省份,种植面积逾13万hm2。随着朝天椒的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种植模式由单一栽培发展为间作套种模式。间作套种模式能合理利用空间和资源,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笔者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早春大棚西瓜-鲜食朝天椒间作套种模式进行了介绍,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幼龄苹果园间作套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树栽植后的1~4年,枝量小,树体间空间较大,可充分利用空间进行间作套种,以增加收入。静宁县自1980年开始发展苹果产业以来,就开始进行间作套种试验,经30多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了多种间作套种模式,为幼龄果园管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蔬菜巧间作胜过施农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堂 《蔬菜》2004,(12):37
研究和实践证明,把蔬菜与某些作物通过间作、套种或混种等形式合理搭配种植,往往可以控制或减轻某些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收到“不施农药,胜施农药”的效果。1.玉米与辣(青)椒间作由于玉米的遮荫作用,辣椒日灼病和病毒病比单作田减少72%;玉米与青椒隔行种植,可使青椒病毒病减轻56.9%。2.玉米行内种黄瓜可使黄瓜花叶病减少61.6%。3.玉米间作白菜由于田间气温比单作田降低0.5℃,地面温度降低2℃,可使白菜病毒病减少20%以上,白斑病减少18%,白菜软腐病、霜霉病的发生也明显减轻。4.马铃薯与大蒜间作可使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受到抑制。5.冬瓜与番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