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有8个“30米”的规定:1.转弯时,应在距弯道前50m~30m的地方减速、鸣号,靠道路右侧通行。2.距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30m以内路段,不准停车。3.车辆通过桥梁时,要在距桥头50m~30m的地方注意桥头规定的载重量和宽度、高度、速度等标志,减速慢行。4.通过铁路道口时,应在距交叉道口处30m~50m的地方换入低档或中速档。5.夜间通过交叉口时,在距路口100m~30m的地方将远光灯改为近光灯。6.夜间行车,前车需与后车保持30m以上的安全距离。7.夜间…  相似文献   

2.
礼让三先。这是每个驾驶员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会车时,双方都应主动减速、鸣号让路。夜间会车,应在距对面来车150米以外关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不准持续使用远光灯。  相似文献   

3.
转弯和会车是每一位驾驶员行车中经常经历的驾驶过程,而转弯和会车中,若驾驶员不注意常会发生交通事故。 1.转弯 车辆转弯时,驾驶员应做到:减速、鸣号、靠右行。转弯时,车辆要产生离心力,而离心力的大小与车辆总质量成正比,与车速的平方成  相似文献   

4.
受地形、地物、交通情况和气候的影响,车辆转弯时驾驶员必须注意8种不同情况的操作。(1)弯道上转弯:要自觉做到“减速、鸣号、靠右行”。弯道上有行人和车辆等障碍物、路面倾斜或打滑时,必须提前减速,低档通过,必要时开小灯行车。不许在连续弯道上争道抢  相似文献   

5.
每当落日黄昏时,路上行人、骑车人匆匆往回赶,驾驶员也不免“归心似箭”,加快行车速度,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保证黄昏时行车安全,驾驶员应注意以下要点:△集中精力,仔细观察,提高警惕,并做好随时制动应付紧急情况的准备。△加强对机车灯光及照明装置的检查和维护保养,保持良好的照明;若灯光及照明装置有故障,应及时维修,严禁“瞎眼”上路。△克服急躁心理,严格限制车速,加大车间距离,尽量避免超车,特别是在通过路口、集镇、街道以及视线盲区时,更应注意减速、鸣号,应提防穿浅灰色衣服(或赤膊)不易看清的行人突然横穿公路。△长途行车途中…  相似文献   

6.
出车之前,检查车辆要周祥。夜间会车,远改近光切勿忘。马达一响,集中精神别乱想。鸣了喇叭,仍要注意人动向。起步之前,观察鸣笛再前往。通过岔道,慢行观察莫莽撞。行车之中,中速行驶理应当。转弯之前,减速鸣号靠右方。交通拥挤,不可莽撞往前闯。会车之前,礼让三先讲风尚。遇到障碍,提前处理心别慌。超车之际,没有把握不勉强。见到路标,执法规定记心上。通过城镇,注意行人和车辆。下坡行驶,不许熄火挂空档。夜间行车,注意仪表和灯光。人穿马路,减速鸣号为妥当。雨雪路上,路滑要把车速降。途中停车,选择地段不违章。运输途…  相似文献   

7.
(1)起步要慢。车辆启动后起步时,驾驶者要看清车辆前后左右情况,鸣号、慢加油门、慢松离合踏板,使车辆平稳慢慢起步。否则,如果高档大油门起步,不但增加油耗、缩短使用  相似文献   

8.
(顺口溜)出车之前 ,检查车辆要周祥。马达一响 ,集中精神别乱想。起步之前 ,观察鸣笛再前往。行车之中 ,中速行驶理应当。交通拥挤 ,不可莽撞往前闯。遇到障碍 ,提前处理心别慌。见到路标 ,执行规定记心上。下坡行驶 ,不许熄火挂空档。人穿马路 ,减速鸣号为妥当。途中停车 ,选择地段不违章。需要倒车 ,确认安全再挂档。刮风天气 ,注意行人横穿路。两车同行 ,行车距离应适当。夜间会车 ,远改近光勿要忘。鸣了喇叭 ,仍要注意人动向。通过岔道 ,慢行观察莫莽撞。转弯之前 ,减速鸣号靠右方。会车之前 ,礼让三先高风尚。超车之际 ,没有把握不勉…  相似文献   

9.
一、起步停车慢 起步时,驾驶员要看清车辆前后左右的情况,鸣号、慢加油门、慢松离合踏板,使车辆平稳慢慢起步。 二、交叉路口要慢遇到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铁路、道路与桥梁、道路与  相似文献   

10.
<正>(1)起步慢。车辆正常启动后,起步时,驾驶者要看清车辆前后左右情况,鸣号、慢加油门、慢松离合踏板,使车辆平稳慢慢起步。否则,如果高档大油门启动,不但会增加油耗,而且在旁边有其他车辆停放或有非机动车、行人通过时,起步过急会刮(撞)其他车辆和行人,同时还会使车  相似文献   

11.
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在道路上行驶,因受地形、建筑物、交通设施及障碍物等的影响,使驾驶员对前方将要驶入的区域观察不到或不能直接看到,这些观察不到的区域称之为视线盲区。视线盲区是交通肇事的多发点。对此,驾驶员要特别谨慎小心,千万不可麻痹大意,应注意以下事项。(1)在将要驶入视线盲区时,应提前减速慢行,以便遇到突然情况时,能够缩短制动非安全距离。(2)靠右行驶,特别是左转弯时,要尽量将转弯半径打得大一些,以便减小视线盲区。(3)在驶入视线盲区前,应先鸣号,以便使盲区内的车辆和行人能尽早做好提前避让准备。(4)在装载的货物超长、超…  相似文献   

12.
农用运输车(以下简称农用车)的运输作业性能介于汽车和拖拉机之间,比方向盘式拖拉机、手扶式拖拉机更具有灵活、快捷的特点。拖拉机驾驶员改驾农用车后,要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农用车的技术性能,作业时要精神集中,沉着机智,注意观察路面行人和车辆的动态,根据不同的路面状况、气候变化和交通条件,及早采取预见性的安全措施,达到安全、高效、低耗的目的。1.起步(l)农用车在平在路面起步时,应仔细观察周围情况,特别要注意左右后视镜。起步时,先鸣号,再根据机车载重情况,踏下离合器踏板,选择适当的挡位,在放松离合器踏板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1)起步慢.车辆正常启动后,起步时,驾驶者要看清车辆前后左右情况,鸣号、慢加油门、慢松离合踏板,使车辆平稳慢慢起步.否则,如果高档大油门启动,不但会增加油耗,而且在旁边有其他车辆停放或有非机动车、行人通过时,起步过急会刮(撞)其他车辆和行人,同时还会使车辆受损,缩短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城镇、集市须注意小城镇、集市的街道狭窄,行人大都不懂或不习惯遵守交通法规,加之各种非机动车、人畜混杂,因此,驾驶车辆通过时,应特别注意:(l)控制车速,主动礼让,尽量不要超车;遇会车时,及早选择好停车地点,以免阻塞交通。(2)密切注意车辆、行人及...  相似文献   

15.
农用潜水电泵的使用与保养在每年潜水电泵使用的高峰时期,经常会发生故障,不仅造成损失,而且耽误时间,因此,使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使用条件1.水泵的第一级叶轮应浸入动水位1米以下,机组浸入静水位以下不得超过70米,其底部距井底不小于5米;2.水温不高...  相似文献   

16.
保护事故现场车辆发生事故后 ,应立即停车 ,并观察现场全貌 ,确定现场范围。在事故双方人员或其他人员协助下 ,共同用白灰或沙石、树枝、绳索等把现场标围封闭 ,并注意看护 ,禁止无关车辆和行人进入。标围现场时 ,应尽量做到不妨碍交通。若要在事故现场抢救伤员 ,应标记伤员的原始位置。抢救财物时 ,也要注意保护现场。在保护现场过程中 ,还要注意防火、防爆、防盗和防抢 ,避免再次发生事故。抢救伤员车辆肇事 ,如发现有人受伤 ,应立即进行抢救。如果受伤者伤势较轻 ,应暂留在现场等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如果伤势较重 ,应及时拦阻过…  相似文献   

17.
一慢:起步慢 拖拉机起步时,驾驶员要看清拖拉机前后左右情况、鸣号、慢加油门、慢松离合器踏板,使拖拉机平稳慢慢起步。如果大油门急速起步,一时方向难以控制,可能与邻近的车辆、非机动车和行人发生刮擦。  相似文献   

18.
汽车和运输型拖拉机 ,运输途中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常常遇到一些不利于安全行车的因素 ,若处理不当 ,就会带来严重的事故隐患。行车中遇到浓密大雾怎么办 ?雾中行车 ,应根据视距 ,适当减低车速 ,打开防雾灯和前后小灯及示宽灯。一般应靠路的右侧行驶 ,但为了安全不要靠路边太近 ,以防与路边行人及其他障碍物发生碰撞。行驶中要适当多呜喇叭 ,以引起行人和其他车辆注意。听到来车喇叭声时 ,应立即鸣号作出反应。会车要间断开、闭灯光示意 ,以免互相撞车 ,尽量避免超越前车。雾特别严重时 ,可使用刮水器或撑开挡风玻璃 ,以利改善视线。遇到浓…  相似文献   

19.
汽车和运输型拖拉机,运输途中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常常遇到一些不利于安全行车的因素,若处理不当,就会带来严重的事故隐患。 行车中遇到浓密大雾怎么办?雾中行车,应根据视距,适当减低车速,打开防雾灯和前后小灯及示宽灯,一般应靠路的右侧行驶,但为了安全不要靠路边太近,以防与路边行人及其他障碍物发生碰撞。行驶中要适当多鸣喇叭,以引起行人和其他车辆注意。听到来车喇叭声时,应立即鸣号作出反应。会车要间断开、闭灯光示意。以免互相撞车,尽量避免超越前车。雾特别严重时,可使用刮水器或撑开挡风玻璃,以改善视线。遇到  相似文献   

20.
伊。==。。。。。碍土 上 警告标志共42种,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其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顶角朝上。其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25)傍山险路b (26)村庄27)堤坝路△眇△一..j遗一△一△一△△~企。..盛一众△一金△一△一△一△一A。斯△△一△一△一△一△。Ⅲ全△△△△△28)隧道3_)路面不平 (32)过水路面△△△△△33)有人看守 铁路道口34)无人看守 铁路道口 *铁镕谨口∞米*《铁路道n:∞*n Ⅲ铣蹄道口1 50米处f35j斜杠符号△△△△37)注意非机动车 (38)事故易发路段 (3g)惺行 (40)施工△△△△41)注意危险 a t右绕行 b^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