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渭北旱地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可使油菜籽产量达到1740.0kg/hm^2,较露地冬油菜增产510.0kg/hm^2,玉米平均产量为6228.0kg/hm^2,基本与同类地区单种地膜玉米产量持平,该技术是渭北干旱地区的一种高闹效种植模式,可在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是近几年来我县川水地重点推广的一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其示范、推广面积已经发展到666.67hm^2,一般马铃薯产量27000-33000kg/hm^2,玉米产量6750-7500kg/hm^2,其经济效益较好。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盐源县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居全县粮食作物首位,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遍及全县34个乡镇,主要分布在海拔1250~2800m的范围。其中杂交玉米19.5万亩左右,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97.5%。因此,搞好我县杂交玉米高产创建及良种引进与推广,规范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于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畜牧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甘蓝套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赤峰地区属于我围北方春玉米种植的黄金地带.年播种面积占水浇地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70%以上。所以玉米增产不增收已成为制约本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矛盾。我们本着稳定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摸索出了甘蓝套作玉米一年两作两收的高产栽培技术。几年来全镇的玉米种植中有20%采取了甘蓝套作玉米的栽培方式,并推广到了松山区的其他乡镇,我镇常年推广面积达133.3hm^2以上,年增收200万元以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盐源县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居全县粮食作物首位,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遍及全县34个乡镇,主要分布在海拔1250~2800m的范围。其中杂交玉米19.5万亩左右,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97.5%。因此,搞好我县杂交玉米高产创建及良种引进与推广,规范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于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畜牧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玉米又是一种能  相似文献   

6.
辣椒是姚安县主栽蔬菜种类之一,坝区、半山区、山区均有种植,且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6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153.3hm^2。过去由于生产中存在品种晚熟、低产、不耐肥、种植技术落后、种植规模小等问题,制约了生产水平的提高。辣椒生产要形成产业,获得较好效益,必须走无公害高产栽培之路。姚安县于1997年开始研究示范推广辣椒高产栽培技术,经过10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辣椒间种玉米地膜覆盖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甘薯是惠安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45万hm^2,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1.1%,素有“甘薯县”之称。2004年惠安县引进试种甘薯新品种“金山291”,2005年在东园镇、紫山镇、张坂镇示范推广,表现综合性状突出。现将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沐川县地处川南盆周山区,玉米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历年播种面积8.4万亩,仅次于水稻。2011年3月中旬农技部门在大楠镇新场村4社推广地膜玉米套姜黄高产栽培的探索,示范面积110亩,以点带面,全镇种植上千亩。秋后收获,实现了玉米姜黄双丰收。  相似文献   

9.
宁南山区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宁南山区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使固原县黑城乡2000年种植的200hm^2地膜玉米平均产量由3a前的8301.0kg/hm^2提高到10576.5kg/hm^2,增产27.4%,部分田块产量达到15000.0kg/hm^2,它是宁南山区提高玉米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论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玉米对于稳定全国粮食总产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概述了东北三省的玉米栽培现状,分析了传统玉米栽培技术和新型玉米栽培技术,并提出了新型地膜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玉米地膜栽培技术是贵州省思南县近年来广泛推崇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之一,它对思南县玉米种植经济收入有较大的影响。然而,根据一段时间的调查不难发现,在思南县玉米地膜栽培过程中,仍旧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地膜栽培技术的有效实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从思南县玉米地膜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玉米地膜栽培技术在思南县玉米栽培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地膜水萝卜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目前已在天水市秦城区太京镇湾子村大面积推广,折合产水萝卜9.0万kg/h舻~10万kg/hm^2,收入3.6万元/hm^2-4.5万元/hm^2,折合玉米产量9.0万kg/hm2~1O.5万kg/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玉米与马铃薯均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采取地膜马铃薯双套玉米的栽培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光、热、水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是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的良好栽培技术。本文通过介绍该栽培技术,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平山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3万hm^2,主体作物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小麦种植面积1.6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1.46万hm^2,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90.59%。钾作为肥料三要素之一,对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模式是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和土地利用率.介绍了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配置方式、精细整地、施足底肥、选用良种等一系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韩凤华 《吉林农业》2011,(10):110-110
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是玉米栽培史上一项重大改进,具有早熟、增产、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收等优势。近年来,随着地膜玉米栽种面积的扩大,栽培技术不合理的现象日益突出。本文根据实验和考察,重点探析了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期对农户的增产和增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栽培技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为了实现玉米的增产和质量的提高,就必须对现有的栽培技术进行改进。下面笔者将主要针对地膜玉米技术问题进行分析,谈谈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问题对玉米栽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曲靖地区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16.67万hm^2左右(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100万hm2的16.7%),总产近10亿kg,占全年粮食总产的41%。玉米生产在整个农、牧、渔业经济发展中起着积极重大的推动作用玉米单产的高低直接左右着总产的实现,提高单产是实现总产的基础,推广应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是提高单产的关键,是保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玉米地膜栽培在高寒山区具有成本低、收效快、节省劳动力等优点,是大幅度提高单产的一项新技术,也是解决大小春矛盾的一项有效措施。阐述玉米地膜栽培技术要点及玉米地膜栽培推广技术措施,以期为山区推广种植地膜玉米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马家庙村自2004年开始推广地膜大蒜与鲜食玉米连作模式,面积逐年扩大。到2005年种植面积达18公顷。平均每667米2上茬产蒜薹330千克,干蒜头1250千克,收入2930元。下茬产鲜玉米1500千克,收入950元。全年667米2收入达388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一、地膜大蒜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