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EDTA对重金属胁迫的缓解效应,以猴头菇为试验材料,人工模拟Cd2+胁迫(20 mg/L)处理下,添加不同质量浓度EDTA对液体培养过程中猴头菇菌丝干重及3种胞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在液体培养4 d达峰值;羧甲基纤维素酶及漆酶活性于12 d达高峰。添加20 mg/L、40 mg/L EDTA能显著提高镉胁迫下猴头菇液体培养菌丝3种胞外酶活性及菌丝干重(P<0.05),且以40 mg/L EDTA处理组酶活性及菌丝干重最高。结论:40 mg/L EDTA能有效缓解Cd2+对猴头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提高菌丝生长量和胞外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白金针菇为试验材料,人工模拟Hg(1 mg/L)污染,研究水杨酸(SA)对在Hg胁迫下金针菇液体培养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影响,为中度Hg污染培养金针菇的原位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SA能提高Hg胁迫下金针菇胞外酶的活性,对还原糖、蛋白质含量影响起到重要作用,各种胞外酶活力峰值出现在第12~15天;中高质量浓度SA(≥50 mg/L)能显著地提高金针菇在Hg胁迫下胞外淀粉酶、愈创木酚酶的活性,培养液中还原糖含量随着胞外酶的浓度变化而变化;中低质量浓度SA(≤20 mg/L)能显著地提高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漆酶的活性,相对电导率、酸度和蛋白质含量均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中低质量浓度SA可以缓解重金属汞对金针菇菌丝的生长抑制作用,且以20 mg/L SA为最理想的缓解中度重金属对金针菇毒害。  相似文献   

3.
以香菇菌株808为试材,研究了赤霉素对培养第9天~第17天香菇发酵液中的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漆酶3种胞外酶、胞外蛋白质活性的变化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第15天和第17天多糖以及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淀粉酶在不添加赤霉素时酶活性达最高,最高达29.26 U;羧甲基纤维素酶在0.2 mg/L赤霉素浓度下酶活性最高,最高达31.50 U;漆酶在3.0 mg/L赤霉素浓度下酶活性最高,最高达30 U;3种胞外酶的最高值均出现在第15天左右.蛋白质浓度在2.0 mg/L赤霉素浓度下最高,第11天达高峰0.048 mg/mL; 2.0 mg/L赤霉素浓度下胞外多糖含量最高达23.64 g/L,1.0、2.0 mg/L赤霉素浓度下菌丝干重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808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不同热胁迫起始时间、胁迫温度、胁迫持续时间和恢复培养时间对香菇液体发酵胞内和胞外多糖总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L9(34)研究促进香菇多糖生物合成的最佳热胁迫条件。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热胁迫温度、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和静置恢复时间4个因素对香菇多糖生物合成均有影响,正交试验筛选的最佳条件为热胁迫温度40℃,热胁迫起始时间为液体发酵第7.5天,胁迫持续时间9h,热胁迫后25℃静置恢复18h,在此条件下,香菇液体发酵产物多糖含量(胞内和胞外多糖总含量)为4.25g/L,是未做热胁迫处理多糖总含量(2.67g/L)的1.6倍。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镉胁迫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了解茶树菇菌丝对镉的耐受性及富集情况,通过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镉对茶树菇菌丝进行胁迫试验,测定其菌丝的生长速度、镉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镉处理对茶树菇菌丝生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当镉的质量浓度为0~0.1 mg·mL-1时,茶树菇菌丝中SOD、POD、CAT的酶活性增强;当镉的质量浓度大于0.1 mg·mL-1时,菌丝受重金属镉的毒害较大,超过了茶树菇自我保护的限值,且镉富集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含镉限值(≤0.2 mg·kg-1)。此次研究结果可为人工控制茶树菇重金属镉含量提供参考,同时为茶树菇的质量安全检测提供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雪里蕻幼苗叶片细胞保护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外源SA处理可明显降低雪里蕻幼苗叶片细胞MDA含量,提高游离脯氧酸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通过对各生理效应指标的综合评定,100mg/L SA缓解雪里蕻幼苗盐害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日本楤木为试材,设置镉(Cd)(1、5、20、50mg/kg)、铅(Pb)(100、500、1 000、1 500mg/kg)、锌(Zn)(100、500、1 000、1 500mg/kg)单一及复合胁迫共8个处理组,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中镉、铅、锌对日本楤木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Cd+Zn和Pb+Zn胁迫下可溶性蛋白质随重金属浓度增大而降低,其余胁迫均先升高后降低;Zn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处理浓度增大而升高,其余胁迫下则先升高后降低;单一胁迫下MDA含量均随处理浓度增大先降低后升高;CAT活性在单一胁迫下随处理浓度增大而增强,复合胁迫下则先增强后减弱;单一胁迫下POD活性均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除Cd+Pb外,其余复合胁迫组均随处理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邱昌恩  江涓 《食用菌》2002,24(5):5-6
通过研究6-苄基腺嘌呤(6-BA)对香菇菌丝体两种同工酶和四种胞外酶活性的影响,来探索6-BA影响香菇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代谢水平上,6-BA主要是通过激活香菇菌丝体一些胞外酶活性来增强其营养代谢从而促进香菇生长发育;同时6-BA可提高香菇菌丝体蛋白质、核酸含量,而促进其合成代谢,在分子水平,6-BA对香菇生长发育有关的基因表达且调控作用,它可以诱导促进或抑制香菇生长发育有关的酶或蛋白质的合成,其临界作用浓度为1.5mg/100mL培养液。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低温胁迫下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梨花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新梨7号、玉露香花器官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其喷施25、50、75、100 mg/L ALA溶液,以喷清水作对照,置于-2℃低温环境下处理3 h后,测定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100 mg/L ALA处理显著提高了新梨7号花器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SOD、POD、CAT活性,显著降低了相对电导率,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75 mg/L ALA处理显著降低了玉露香花器官相对电导率,50 mg/L ALA处理提高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25、50 mg/L ALA处理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CAT活性、MDA含量无显著变化;对8个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构建综合评价模型,结合花器官形态,确定了缓解新梨7号、玉露香花器官低温伤害的最佳ALA浓度分别为100、50 mg/L。  相似文献   

10.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敏感型番茄“田园六号”为试材,采用水培法,研究了培养液中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SA)(10、50、150、300 mg/L)在100 mg/L NaCl胁迫下,对番茄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增加了SOD活性,提高了MDA、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了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50 mg/L SA处理后,MDA含量较只有NaCl处理的降低21.35%,而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则分别提高了14.15%、74.30%和33.71%,并有效缓解了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和根系活力的下降,其缓解程度高达26.88%和82.03%.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雪里蕻幼苗叶片细胞保护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外源SA处理可明显降低雪里蕻幼苗叶片细胞MDA含量,提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通过对各生理效应指标的综合评定,100mg/LSA缓解雪里蕻幼苗盐害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硝普钠(SNP)、亚精胺(Spd)和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麻黄幼苗根系生长和氧化损伤的影响。采用营养液水培的方式,分析3种外源物质处理对麻黄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 mmol/L的NaCL胁迫下,麻黄幼苗中质膜过氧化指标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代谢产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降低,根系活力也呈下降趋势。经不同浓度的SNP、Spd、SA处理后,一定浓度的硝普钠(SNP)、亚精胺(Spd)和水杨酸(SA)能够提高麻黄幼苗的抗盐能力。3种外源物质缓解效果为:SA(50 mg/L)>SNP(0.1 mmol/L)>Spd(0.25 mmol/L)。施用水杨酸(SA)50 mg/L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14.30%,可溶性糖含量增加35.58%,脯氨酸含量增加65.5%,MDA含量降低42.11%,根系活力增加18.17%。  相似文献   

13.
以镉超富集植物孔雀草(Tagets patula L.)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SA,0.1、0.2、0.3、0.4 mmol·L-1)对镉胁迫下孔雀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孔雀草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外源SA(0.1~0.3 mmol·L-1)增强了孔雀草的抗逆性,但高浓度SA(0.4 mmol·L-1)对孔雀草植株缓解作用明显降低.其中0.1 mmol·L-1 SA处理能显著提高镉胁迫下孔雀草叶片叶绿素含量;0.3 mmol·L-1 SA处理能显著提高镉胁迫下孔雀草叶片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的含量;0.2 mmol·L-1 SA处理能显著降低孔雀草叶片丙二醛含量;0.4 mmol·L-1 SA处理对孔雀草叶片各生理指标缓解作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底物、末端产物对离体银杏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苯丙氨酸处理浓度高于2.5mmol/L时抑制酶活性,低于2.5mmol/L时促进酶活性,诱导酶活性最强的是1.25mmol/L苯丙氨酸处理。4个浓度的反式肉桂酸处理都能抑制酶活性,100mg/L反式肉桂酸抑制酶活性作用最强。3,5-二氢肉桂酸除100mg/L微弱地增加酶活性外,其余都抑制酶活性,抑制酶活性最强的为200mg/L3,5-二氢肉桂酸处理。阿魏酸除100mg/L浓度增加酶活性外,其它浓度处理都降低酶活性,50mg/L抑制酶活性最强。4个浓度的4,5,7-三羟黄烷酮(Naringenin)都能抑制酶活性,其中,6.25mg/L抑制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以低温敏感型的菜豆品种“热那亚”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在菜豆幼苗长出2叶1心时,设置CK(常温对照)、LT(低温处理)、25SA(低温下喷施25 mg·L-1SA)、50SA(低温下喷施50mg·L-1SA)、75SA(低温下喷施75mg·L-1SA)、100SA(低温下喷施100mg·-1LSA)6个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菜豆幼苗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以期为研究菜豆抵御寒冷胁迫的能力和培养耐寒性强的菜豆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低温下喷施50mg·L-1SA对提高菜豆幼苗的抗寒性效果最佳,提高了菜豆幼苗在低温下的生长指标、相对含水量、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以及内源水杨酸含量,降低了相对电导率、MDA含量、■产生速率。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叶面喷施壳寡糖对葡萄幼苗抗低温胁迫的影响,以2个月苗龄、5片叶的"赤霞珠"葡萄营养袋扦插苗为试材,叶面喷施0(对照)、50、100和150 mg/L壳寡糖3 d后进行人为低温(0℃±1℃)胁迫,对低温胁迫3 d内不同处理的植株受冻率、叶片抗低温胁迫生理指标及活性氧代谢关键酶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0和150 mg/L壳寡糖提高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质膜ATPase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了植株受冻率,并且以100 mg/L表现更优。50 mg/L壳寡糖处理提高了过氧化氢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降低了植株受冻率,但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综合效果比100和150 mg/L处理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感染卷叶病毒的酿酒葡萄品质,试验以感染卷叶病毒的‘蛇龙珠’葡萄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不能显著抑制葡萄叶片中卷叶病毒的侵染,但可以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提高果实中转化酶活性,促进糖分积累;葡萄谢花后20 mg/L水杨酸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Rbuisco)活性,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升高,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果实中转化酶活性,提升果实品质。因此,葡萄谢花后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可以通过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和果实中糖分积累相关酶活性来提高感染卷叶病毒葡萄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以1%NaCl胁迫黑麦草后,喷施1002、00和300 mg/L的水杨酸(SA),测定5 d内黑麦草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MDA)、脯氨酸含量(Pro)、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喷施水杨酸对黑麦草的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够提高脯氨酸含量,降低细胞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提高细胞SOD、POD、CAT等多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因此喷施水杨酸能够提高黑麦草抗渗透胁迫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对黑麦草的抗盐性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最佳有效处理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19.
孙天国  沙伟  张建 《北方园艺》2010,(11):39-41
试验研究水杨酸(SA)对镍(Ni)胁迫下甜瓜幼苗膜系统、光合系统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i胁迫下甜瓜幼苗的SOD、POD、CAT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上升,叶绿素含量下降;水杨酸处理显著提高了Ni胁迫下甜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游离脯氨酸、MDA含量;水杨酸能够减轻Ni对甜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扦插盆栽苗为试材,研究硒对水分胁迫下葡萄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硒在葡萄抗旱栽培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葡萄光合作用逐渐下降.水分胁迫条件下,葡萄叶面喷施一定浓度(0.5~1.5 mg/L)的亚硒酸钠均能提高叶绿素含量,但以0.5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处理效果最好,可以缓解水分胁迫对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当葡萄叶面喷施低浓度(0.5 mg/L)的亚硒酸钠时,能缓解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重度水分胁迫以前胞间CO2浓度(Ci)的下降,同时还能促进重度水分胁迫以后胞间CO2浓度(Ci)的升高;当喷施高浓度(1.0~1.5 mg/L)的亚硒酸钠时,会促进这些光合相关指标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