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1%比例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应激安,可使雏鸡对抗中等强度激原刺激,血液学指标无明显变化;使育成鸡在遭受高强度激原刺激时,降低应激损害,减少应激死亡。同时,应激安可使雏鸡肉料比提高13.86%,蛋鸡产蛋率提高9.23%,蛋料比提高13.99%。中草药添加剂应激安表现出良好的抗应激和提高鸡生产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部分养殖户都清楚"预防重于治疗"的理念,但还有人不明白"保健重于预防"的含义,误认为预防就是保健。治疗是指消除机体临床症状;预防是指减少致病因素损伤机体的风险;保健是指提高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多年来,伟嘉一直推广"营养保健、健康养殖"的理念。保健不同于预防用药,添加免疫营养物质、微生态制剂、中草药、高活性微量元素等配合疫苗的免疫效果,从提高抗体水平、保护肠道黏膜、抗应激等多方面改善体况,且保健用药,投入和产出比更高。  相似文献   

3.
应激是指动物为克服环境和管理的不利影响,在生理上和行为上所作出反应的过程,目的在于克服应激因子的危害性,以保持体内平衡,是动物体内的一种适应机制和非特异性防御反应。但应激刺激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机体就会逐渐失去应付能力,从而出现衰竭现象,陷入病理状态,以至降低生产性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当前集约化养猪生产中,对家畜的应激能力进行调控,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用10日龄家鸡雏鸡和贵妃雏鸡进行急性冷应激(12h、24h)、慢性冷应激(3d,7d)实验(比常温低10℃),宰杀后比较两种雏鸡消化器官的变化。结果表明:急性冷应激期间,两种雏鸡消化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及溃疡现象.冷应激3天到7天后,家鸡雏鸡消化器官出血、溃疡现象仍比较严重,而贵妃雏鸡消化器官充血、出血以及溃疡现象基本消失。结果提示贵妃雏鸡比家鸡雏鸡抗冷应激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金属硫蛋白(MT)在动物的健康、疾病以及生长性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MT能参与畜禽体内微量元素Cu、Zn等的代谢,可利用MT来评价动物机体Zn的营养状态;MT具有抗应激的作用;MT有重金属解毒作用,在高铜、高锌日粮的促生长机理中发挥重要作用;MT促进动物机体生长发育;此外,MT在Se对动物机体的各种生理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1热应激对能殖母猪的影响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做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使动物体内产热与散热失衡,导致体内一系列生理与机能上的不良反应。该病为夏季多发病。能繁母猪对热应激相当敏感,其发病率较高,在温度达到26℃时就受到影响,使其生产性能不同程度下降。一是热应激改变了能繁母猪内分泌机能的正常  相似文献   

7.
通常将小鸡出壳后1~6周龄期间定为育雏期,而一般3周龄内雏鸡正常周死亡率应为0.5%以下。但是种蛋是否带菌、雏鸡抗应激抗病能力强弱、饲养管理是否科学等原因直接影响着雏鸡的死亡率。现将引起雏鸡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应激是动物机体受到体内外非特异的有害因子(应激原)的刺激表现出的机能障碍和防御反应,是指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异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适当的自然应激可使机体逐步适应环境,提高生产性能。应激过度,即动物体受到长时间高强度的应激刺激时,就会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如生产性能下降,发病率高,甚至造成死亡。近年来,由于饲养方法、环境等因素,国内大多数养猪场均不同程度受到应激因素的影响,给广大养殖户以及养猪业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在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 C 在家禽体内能参与多种代谢,如叶酸代谢,能刺激造血功能;促进铁制剂吸收,有利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成熟;参与胶原纤维的合成,加速伤口的愈合;促进体内抗体形成,增加白细胞吞噬作用,增加机体抗感染能力;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 C还是最有效的抗应激反应制剂之一。家禽虽有合成维生素 C 的能力,但在养禽实践中,常存在着多种应激因素,导致维生素 C 的合成减少或消耗增加,从而造成机体新陈代谢障碍,引起生产性能降低,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在家禽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C,一般都能收到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北京某鸡场一肉用种鸡育成群爆发球虫病过程中死亡率、用药情况和克粪便卵囊数的记录分析发现,用药不科学是引起球虫病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应采取防重于治的方法,特别是在雏鸡早期就开始添加抗球虫药并采用逐级递减给药法预防球虫病。  相似文献   

11.
以健康白凤雏鸡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应激强度(比正常低5℃和10℃)和不同应激时间(急性、慢性和冷适应阶段)对白凤雏鸡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转酞酶(γ-GT)、葡萄糖(GLU)、钙(Ca)、磷(P)、尿素氮(BUN)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急性应激阶段(24 h内),雏鸡血清中LDH、CK和γ-GT等酶活性在应激1~2 h内显著上升,统计结果显示,冷应激强度和持续时间明显影响白凤雏鸡的血液生化指标(P0.05)。冷应激显著激活了血清钙离子震荡波动,明显加强了白凤雏鸡体内糖代谢及能量供应,通过代谢强度增加以抵抗应激刺激,且随应激强度增加机体动员幅度加大。应激15 d后,机体还未完全适应。结果提示,白凤雏鸡对冷应激易感,血清LDH、CK活性可以作为白凤雏鸡的冷应激检测指标。本研究结果为冷应激研究和做好应激条件下珍禽的饲养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为团头鲂健康养殖及免疫防控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对健康无损伤的团头鲂进行快速捕捞应激,检测其鱼鳔、肝脏、肾脏、肠道、心脏、肌肉、脑、脾脏及头肾组织中Nrf2、Keap1和Bach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快速捕捞所产生的应激对团头鲂体内肠道和肝脏产生较明显的应激反应,Nrf2、Keap1和Bach1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对脑、肌肉、肾脏等器官的应激反应无显著影响。快速捕捞应激对团头鲂机体整体抗氧化防御系统影响不大,不会对其机体产生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在给1日龄雏鸡腹膜腔内注射稳定的油包水佐剂,预防雏鸡对白痢病的自然感染获得成功以后,又对24只2日龄雏鸡进行了试验。在雏鸡腹膜腔内注射稳定的油包水佐剂,经一定时间后,应用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测定鸡体内T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并用腹水和实质脏器涂片测定其它免疫活性细胞的变化情况,以探明前者试验结果的内在原理。  相似文献   

14.
<正> 使用要求现在常用的复合维生素,其产品说明中推荐的添加剂量,是根据家禽不同生长阶段对维生素的最低需要量。实际应用中,按照推荐标准生搬硬套是不行的,因为不同条件下家禽对维生素的需要差异很大,而应根据鸡的周龄、季节和饲养管理情况的不同,随时进行调整和补充,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1.育雏前期即开食至1周龄期间,应多添加倍量的维生素C,以增强机体机能,减轻应激,增强机体对病原的抵抗力,促进雏鸡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5.
二、科学用药讲方法适时预防疾病疾病具有特定的易感日龄、发病季节及环境条件等,根据这些情况应有针对性地用药。如预防雏鸡白痢应于雏鸡7日龄前开始,预防雏鸡球虫病应于21日龄前开始,在气温变化大的季节应注意预防鸡的霉形体病和大  相似文献   

16.
焦子珍 《新农村》2022,(1):35-36
1.断喙应激的预防 蛋用雏鸡采取1日龄精细断喙,可减少饲料浪费,降低产蛋期啄癖发生和死淘率.目前,通用的雏鸡断喙方式主要有电灼断喙和红外线断喙.其中,电灼断喙使用电烙铁,容易造成喙部出血和伤口感染,断喙整齐度差;而红外线断喙使用高强红外线光束,喙部当时不脱落,不会造成伤口感染,对雏鸡损伤程度较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断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开发中药防治畜禽沙门氏菌病,根据沙门氏菌病中兽医辩证进行中药组方,为今后畜禽养殖减抗限抗的替代疗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检测复方板蓝根口服液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扫描电镜观察菌体形态变化。试验选取150羽1日龄雏鸡,随机取出30羽做空白组,其余120羽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制备雏鸡感染模型。将感染雏鸡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中药预防组,每组30羽。观察雏鸡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于治疗后1、3和5 d检测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实时荧光PCR检测禽β-防御素6 (avian beta-defensin 6,AvBD6)和鸡Toll样受体15 (chicken toll-like receptor15,ChTLR15)在雏鸡小肠中的转录水平。【结果】体外试验结果显示:MIC和MBC分别为62.5和125 mg/mL;扫描电镜下可见菌体出现溢缩,断裂形成许多残体,形状不规则。中药预防组可降低雏鸡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预防组和中药治疗组均可降低IL-1β和TNF-α含量。而ChTLR15和AvBD6在感染初期表达量高,治疗后期趋于正常。【结论】复方板蓝根口服液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杀菌机制是通过改变菌体的形态结构使细菌丧失活性。试验证实复方板蓝根口服液可有效预防雏鸡沙门氏菌感染,并能有效降低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新生雏鸡出壳后,在移盘、注射、装盒、运输及到达鸡舍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遇到各种应激因素,而雏鸡的各种生理机能均不健全,这个时候如果管理不当,易对雏鸡造成损害,对于日后的生产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应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小心细致地做好各种应激因素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观察了不同的时间的低温饲养加浸水应激及浸水应激后不同时间对海兰雏鸡胃肠道粘膜损伤的情况。结果表明:即刻观察雏鸡在低于正常饲养温度5℃时加浸水应激后造成胃肠道充血现象并不严重;而浸水应激后不同时间却对雏鸡产生相对较强的影响,特别是冷应激后1~2h胃肠道充血比较严重,与冷应激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冷应激,否则易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免疫日龄及抗体的健康雏鸡发育的健状与否对免疫有着直接的关系,幼龄鸡因发育不完全,对抗原的反应很弱,在通常情况下1—10日龄的雏鸡抗力弱于10—15日龄的雏鸡;另外机体的壮弱直接影响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雏鸡健壮,免疫力就强,反之免疫力就差;还有呼吸道疾病,球虫病、大量贫血性疾病等,也会影响抗原产生相应的抗体。二、母源抗体 1、免疫母鸡通过卵黄传给下一代的抗体,一般是:①1—3个月生的卵,孵化雏10—12日龄母源抗体效价为1:16—1:32倍;②4—6个月生的卵,孵化雏10—12日龄母源抗体效价1:4—1:16倍;③8—9个月生的卵,孵化出的雏鸡10—12日龄母源抗体效价1:2—1:4倍。 2、免疫基数不同,效果也不一样:①母源抗体1:16倍的雏鸡,免疫后10天,抗体效价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