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园土壤养分和施肥状况是决定果园产出率的基本因素,不仅对果树产量和品质有直接影响,并且对果农的收入水平也会有重要影响。作者对近年来我国苹果园施肥技术、土壤营养诊断与元素研究、苹果园水分研究和苹果园管理技术等进行了综述,旨为苹果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实施有机肥与化肥合理配比施用是实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选择。苹果园生草在提高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苹果产量与品质等方面均有促进作用。秸秆覆盖技术是秸秆肥料化的直接体现。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对果业健康稳步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根据苹果园的具体情况,积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尽快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果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影响苹果产业竞争力的区域经济环境因素,以陕西省为例,运用德菲尔法计算出该区域苹果产业竞争力指数,然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区域经济环境因素对该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陕西省苹果产业竞争力的经济环境因素按其相对重要性依次为区域经济实力、政府对农业扶持能力、境外资本流入水平。  相似文献   

4.
苹果产业是静宁县支柱产业之一,全县果园总面积已达到6.75万hm2,占耕地面积的68.7%,果品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80%以上,果品产业真正成为助农增收、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和标志性产业。但传统的苹果种植方法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静宁苹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无公害生产是世界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近年来我国苹果产业重大变化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苹果产业破解外贸绿色壁垒、发展外向型果业的重要措施,是提高食品安全性的关键环节。文章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近年来静宁县苹果园大面积推行的苹果生产集成优化技术和经验,对静宁县苹果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 国外苹果园种植覆盖作物已有70多年历史,早期人们的目的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后来许多学者把它引入到植保系统中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广东省曾用保留柑橘园野生藿香蓟保护增殖捕食螨从而有效控制了柑橘叶螨危害。山东省用果园覆盖干草法控制苹果腐烂病的发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对苹果园种植覆盖作物的植保效应进行了研究,现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6.
以干旱盐碱区矮化密植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行间生草刈割覆盖模式、地布覆盖模式,以果园清耕为对照,连续进行2年处理,第3年秋季测定果园0~60 cm土层土壤pH、容重、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等理化性质;分析生草刈割覆盖、地布覆盖2种覆盖模式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相公庄村苹果园进行走访调查,分析了郁闭果园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苹果郁闭园改造方法,对指导当地生产、提高苹果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昭通市是南方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至2009年苹果面积已达到1.67万hm^2,产量30万t,产值4.2亿元,苹果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为了更有效地提高种植管理水平,节省生产成本,2006年至2009年我们开展了苹果园生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苹果园生草方法简单易行,能提高苹果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对昭通市苹果生产有较大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果园生草后可以维持果园生物多样性、提高果园系统的稳定性、实现果园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的收支合理、有序,因此,是一种科学的符合自然规律的土壤管理方式。结合我国苹果产区的自然资源和生产形式,我国苹果园生草制度的技术模式以"行内清耕或覆盖、行间自然生草(+人工补种)+人工刈割管理"为宜。该模式行内保持1.5~2米不生草,行间其余地面生草,既保证树体根系集中分布区疏松通透,又实现大部土壤区域覆盖植被,避免果园土壤  相似文献   

10.
选择在林芝市建造西藏苹果园标准化试验示范园,通过园地选择、园区规划、土地整理、定植等技术措施对采用标准化建园后苹果的生长势、结果性状等进行研究,分析传统建园与标准化建园对苹果生产的影响,总结集成了一套标准化建园技术体系,通过开展不同苹果品种生产试验,得出适宜西藏苹果种植区域和苹果生产性状。通过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研究,有效提高了西藏苹果园区的生产水平,解决了西藏农业生产中建园质量差、结果生产滞后、果园苗木成活率低等问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做大做强临沂市苹果产业,使其在振兴乡村经济中产生更大的效益,在调查临沂市苹果种植区域、生产管理、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临沂市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科技支撑能力不够强、机械化水平比较低、产业化经营水平不够高等问题,并从推进苹果园区转型升级、研究并推广现代栽培模式与配套技术、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与产业化经营水平4个方面提出了临沂市苹果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对策,以期为提升临沂市苹果整体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苹果是温带性的水果是新疆林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伊犁地区有充足的水源,适宜的光照,足够的养分。因此也是适合苹果生长的地方之一。首先要明确本地区苹果产业发展的趋势。弄清楚当前苹果产业发展的状态和存在的种种问题,在做出相应的措施。目前伊犁苹果栽培的技术不够先进,管理的方式也不正确,再加上病虫害对苹果的危害和施肥方式的不恰当。导致了苹果产量的减少。苹果产业成下降趋势。所以下文就提出了苹果园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使伊犁苹果产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耕作和残茬覆盖对果园土壤保蓄水能力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以耕作(深松、翻耕、免耕)为主处理,覆盖(秸秆覆盖、无覆盖)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翻耕无覆盖为对照,对比分析了土壤水分贮量、土壤酶活性、苹果产量及品质等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玉米秸秆覆盖与间隔深松相结合,可以增加苹果园土壤的蓄水和保水能力,降水7 d后测定1 m土层贮水量比免耕不覆盖多62.47 mm,苹果收获后1 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比免耕无覆盖多9.2%;土壤酶活性增加,特别是表层土壤,效果更加明显(P<0.01);苹果百果重有所增加,比免耕不覆盖百果重增加了16%。在渭北旱源苹果生产基地,采用秸秆覆盖加间隔深松技术能起到较好的保蓄水作用,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及蔗糖酶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苹果树腐烂病是延安南部地区苹果园主要的病害之一,随着延安南部地区苹果树龄的增大,腐烂病发生越来越严重,对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苹果园的第一大病害,为了控制腐烂病蔓延,对腐烂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平凉是我国苹果的优势产区,在全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苹果产业是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平凉苹果产业下一步要制定目标科学、措施可行的发展规划,牢固树立有规模、有质量,围绕实现适宜区全覆盖的战略目标,迅速掀起新一轮果产业建设高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是南疆苹果园一种重要害虫,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论文旨在明确农田景观配置与组成对苹果园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的影响,为解析南疆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趋势及灾变机制并制定种群区域治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2020年,在阿克苏地区共选择...  相似文献   

17.
苹果园地表覆盖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地面生草、地膜覆盖、地面覆草和清耕处理4种地表覆盖方式,对苹果园土壤含水量及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北省果园的最适覆盖方式为地面覆草。普通推广的生草法模式不适合河北省干旱少雨的生长环境,并且在缺水季节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壤更加缺水和干旱。  相似文献   

18.
临猗县极适宜苹果栽培,苹果栽培已成为一项支柱性产业,但仍有部分苹果园,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果农失去信心,甚至出现了砍树毁园现象,直接影响了苹果产业化的发展进程.我们于2000~2002年进行了提高低产红富士苹果园产量和质量的技术研究和示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褐斑病是苹果树生长期一大病害,危害苹果树的叶片和果实,严重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对苹果产业影响极大。本文总结了苹果园褐斑病发生规律、大发生原因,并提出详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苹果的价格不断攀升,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果农种植苹果的积极性和信心。果农也在果园管理方面不断增加投入,特别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投入较大。文登区因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而成为苹果的重要产地之一,苹果产业也因此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但苹果园区病虫害问题比较突出,并成为影响果农收益的重要因素。本文围绕苹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问题给出了几点防治建议,以期能为提高苹果病虫害防治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