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鳜幼鱼配合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精制饲料蛋白质梯度法,以鱼粉蛋白和酪蛋白为蛋白源,测定鳜幼鱼配合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试验期平均水温21℃;试验鱼为平均尾重159±22g幼鳜;试验饲料蛋白质含量梯度为0%—499%;养殖30天后采用直线回归和抛物线回归计算初步确定,鳜幼鱼配合饲料蛋白质最适含量为447%—458%。对饲料蛋白质含量与饲料蛋白质利用率、饲料系数和投饲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滁州鲫夏花鱼种适宜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蛋白梯度饲养法对滁州鲫夏花鱼种的蛋白质适宜需要量进行研究。试验饲料共分7个蛋白梯度,蛋白质含量为30%~45%,实验结束后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等为指标,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加以分析,认为滁州鲫夏花对饲料的最适蛋白质需要量为42.5%,适宜范围为41.0%~43.5%。  相似文献   

3.
<正> 一、鱼类对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鳟鱼对蛋白质的需要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在水温高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要适当增加。Delong和Haver(1958)指出,在8.3℃水温环境下大麻哈鱼对蛋白质需要为40%,在14.4℃时则需要55%。能势和新井(1972)用鳗鲡试验,测得蛋白质最适需要量为45%。Sin(1973)研究出不同规格的鲤鱼饲料中蛋白质需要量,鱼种的蛋白质需要量43~47%,鱼种和未成鱼的蛋白质需要量37~42%。成鱼和亲鱼蛋白质需要量则为28~32%。鲶鱼在20℃水温时的最适蛋白质需要量为35%,25℃时则为40%。  相似文献   

4.
我场于1982年接受省鲫鲤杂交研究协作组下达的湘鲫制种及养殖试验任务,同年2月24日从湘阴引种,4月6日制种获得成功。在湘鲫制种的同时,我们进行了湘鲫的养殖效果试验,充分显示出湘鲫的各种优良性状。现将我场五年来的,湘鲫放养情褫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我们利用电厂的余热水进行高密度养殖非鲫(即罗非鱼),并在非鲫亩产30~40吨的养殖技术上不断改进,逐步实行了对养殖非鲫生产技术管理规范化、示范化,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操作规程。现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简介如下:本规程规定了非鲫鱼种的要求和放养;饲料成份及投喂要求;饲养管理;鱼病防治等操作技术,适宜于水温在14~37℃,水的交换系数为1~2之间的养殖单位。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蛋白质和醣的含量对青鱼鱼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讨论了饲料中蛋白质和醣含量对青鱼鱼种生长的影响。试验饲料由酪蛋白、糊精、鱼肝油、羧甲基纤维素粉(CMC)、无机盐混合剂和适量的维生素组成。用于试验的青鱼鱼种的平均体重为37.12—48.32克,试验期间的水温为24—34℃,试验得到的数据,经统计分析表明,青鱼鱼种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29.54—40.85%。饲料中蛋白质和醣含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当蛋白质含量为37—43.3%,醣含量为9.5—18.6%时,青鱼鱼种生长最快。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对鱼体的蛋白质、脂肪和醣含量有一定影响,肝脏中蛋白质含量也受到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肝醣含量则随饲料醣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饲料中蛋白质和醣的含量会影响青鱼鱼种的消化率,当饲料中蛋白质处于最适量而醣含量在30%以下时,鱼的蛋白质消化率大致为92%左右,醣含量过高将对蛋白质的消化率产生影响。饲料的组成对青鱼鱼种的血红蛋白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团头鲂单位体重日需蛋白质量的最适范围.试验饲料由蚕蛹、三等粉、米糠、豆饼、菜籽饼、矿物质、饲料土霉素和维生素组成。用于试验的团头鲂平均体重为16.5-24.5克,试验期间水温和21-28℃.日投饲量占鱼体重的2-5%(梯度0.5%)。饲料配方中粗蛋白含量为22.77%.以生长增重率,体蛋白增加量和蛋白质利用率为指标.试验数据经统计分析表明:每100克团头鲂日需蛋白质量为0.64-0.81克。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高寒地区冬季市民吃上非鲫(罗非鱼)活鱼,红雁水产公司自1984年起,利用电厂冷却水进行温流水集约化养殖非鲫,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是饲料配方技术起着主导作用。一、温流水集约化养殖非鲫所需饲料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温流水养非鲫与池塘养非鲫或网养非鲫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温流水养非鲫没有天然饵料(生物营养)补充。所以,要求配合颗粒饲料效价要十分合理,其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可利用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是否符合非鲫生长的需要。1.蛋白质:从试验结果和数年养殖中证实,非鲫鱼种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8%~…  相似文献   

9.
于2017—2019年采用在池塘上方搭建简易保温大棚的方式开展了美洲鲥当年鱼种越冬养殖试验,研究探讨了越冬养殖相关的技术参数。结果显示:搭建保温大棚后,冬季池塘水温可保持在10℃以上,在美洲鲥当年鱼种(0+龄鱼种,平均体长12.45~16.65 cm,平均体质量27.29~66.41 g)放养密度为1518~2970尾/亩(15亩=1 hm^2,下同)和81.04~100.78 kg/亩的条件下,在越冬前中期(12月至次年3月中旬),日投饲量在0.8~1.6 kg/亩,越冬后期(次年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日投饲量也由2.0 kg/亩左右迅速增加到4.0~5.0 kg/亩。经过125~130 d的越冬养殖,鱼种平均体长达17.48~21.19 cm,增长28.04%~40.40%,平均体质量77.57~137.96 g/尾,增加了106.53%~184.24%,鱼种的体长和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193~0.261)%/d和(0.585~0.804)%/d,日均增长量和日增重分别为0.036~0.039 cm/d和0.387~0.572 g/d;收获时美洲鲥鱼的肥满度为1.42~1.43 g/cm3,养殖成活率为89.29%~94.81%,饲料系数为1.50~1.65,亩产量为198.50~205.68 kg。试验结果表明,在江浙地区,养殖池塘上方搭建保温大棚后,冬季池塘水温(10~20℃)在美洲鲥当年鱼种的适宜水温范围,能获得较理想的越冬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10.
1养殖品种的选择网箱养殖名贵水产,应根据名贵水产生物学特征、市场行情、饲料和鱼种来源及饲养技术水平等情况综合考虑。目前,较理想的养殖对象主要有:鳜鱼、乌鳢、加州鲈、斑点叉尾、优质鲫鱼(湘鲫、芙蓉鲫、湘云鲫、异育银鲫等)、虹鳟、黄鳝、河蟹等。2放养品...  相似文献   

11.
彭泽鲫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水产养殖新品种。1996年5月,黑龙江省茂兴湖水产养殖场首次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湖鲫鱼繁育基地引进原种彭泽鲫乌仔63.5万尾培育鱼种,秋片鱼种规格平均达到了115克,部分个体达到了200克。彭泽鲫的优良性状表现在:1.生长速度快。据该场用两口相同的池塘、同样的养殖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彭泽鲫平均规格达到了200克以上,而本地鲫平均规格仅有33克。2.越冬能力强。从该场彭泽鲫的越冬过程看,溶解氧不低于3mg/L,水温不低于1℃,即可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2.
水产养殖     
991142 澳大利亚淡水鱼类银鲈的养殖=Culture of the Australian freshwater sliverperch[刊,英]/Rowland S J,Connor P F,Ogburn D M…//Aquac.Asia..—1998,3(4).—6~9银鲈是澳大利亚高值的淡水有鳍鱼类,生存水温2~38℃,杂食性,怀卵量高(15万粒/kg)。鱼种和成鱼养殖成活率90%以上,日生长3g。鱼种从50g养至500g需要5个月,适宜水温20℃以上。雄鱼Ⅱ龄性成熟,雌性Ⅲ龄性成熟。投喂蛋白质35%的颗粒饲料,饲料系数1.6~2.0。放养鱼种2.1~4.3万尾/hm~2,年产量10t/m~2。放养体重0.5g的鱼苗,密度2~15万尾/hm~2,养殖3~4个月,成活率95%以上,饲料系数1.0~1.3。  相似文献   

13.
21~25℃水温下,经30d的饲养试验,探讨葡萄籽等植物提取物对湘云金鲫生长和鱼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g/kg葡萄籽等植物提取物能显著提高湘云金鲫的质量增加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并优于20g/kg添加组。添加葡萄籽等植物提取物可显著提高湘云金鲫的体蛋白质含量(P<0.05)、少许降低脂肪含量(P>0.05),改善鱼肉品质。  相似文献   

14.
芙蓉鲫(暂定名)是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筛选出的杂交组合,是以鲤鱼为母本,鲫鱼为父本杂交的F1代。芙蓉鲫选育,1996年列入湖南省农业科研项目。为了探索芙蓉鲫的适应能力和生长速度,我们进行了芙蓉鲫与湘鲫、彭泽鲫的养殖对比试验,现将养殖情况小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池塘在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院内抽池塘在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院内抽水机房边,面积6670米2,平均水深1.8米,长方形,南北向,池底平坦,淤泥深约20厘米,光照条件好,进排水方便,池塘西北角有猪舍两间,猪尿粪可直接入池,配有3千瓦增氧机1台。1.2鱼种放养1998年3月12日共…  相似文献   

15.
冬季既是水产养殖的收获季节,也是下一个养殖周期的开始。抓好鱼种管理,确保鱼种安全越冬,是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环节,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强化鱼种秋季培育,促进摄食,使之膘肥体壮,积蓄能量,是提高耐寒力、抗病力、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措施。进入秋季后,气候、水温适宜,应多投喂一些适口性强、富含蛋白质、淀粉较多的精饲料,日投饲量为池鱼体重的3%~5%,以提高鱼种的肥满度,使之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6.
池塘网箱养鱼的可行性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富荣 《齐鲁渔业》1997,14(5):31-33
1995、1996年在精养成鱼塘设置网箱养殖商品湘鲫与乌鳢鱼种,采取灌排水形成微流、启动增氧机、投放耐低氧吃食性鱼类、投喂颗粒馈料和动物肉、勤刷钢箱养措施,结果:湘鲫养殖136天,从150g长到670g,平均日增重3.82g,25m^2的网箱产成鱼334.33kg。平均13.3kg/m^2,成活率99.8%,乌鳢种培育42天,由体长1cm到10cm,平均日增长2.14mm,20m^2的网箱,共育鱼  相似文献   

17.
一、方法与材料1.养殖条件玉华洞点水泥池1口,规格8米×3米×1米,水温13~20.5℃,平均水温16.5℃,pH值6.8~7.3,部分水源为熔洞水。郭鹤垄点水泥池2口,规格11米×2.6米×1米,串联,水温6.5~26.5℃,平均水温19.5℃,pH值6.5,水源为山涧水。2.鱼种放养2000年4月1日从北京引进虹鳟苗种3600尾,全长3.5厘米,前期置于玉华洞点进行鱼种培育,于5月30日分池放养。具体分养情况见表1。表1苗种放养情况3.饲料投喂鱼种培育期用鲜杂鱼或新鲜动物肝脏搅碎拌和鳗鱼黑仔料…  相似文献   

18.
黄光中 《水利渔业》2003,23(1):38-38
湘云鲫是应用细胞工程和有性杂交培育出的三倍体鲫,具有自身完全不育、生长快、食性广、抗逆性强、易起捕、肉味鲜美等特点,是网箱养殖的优良品种。为了进一步探索山区水库网箱养殖湘云鲫的生长特点、产量和效益情况,作者在2001年进行了库湾网箱湘云鲫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水域条件试验在湖南省西部山区乌溪水库进行,水库养殖水面32 6hm2,平均水深8m,最大水深21 3m,库周为植被较好的山地,上游有部分农田、耕地,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5~6mg/L,pH值7~8,养殖期间水温15~28℃,总水温积温为…  相似文献   

19.
在辽西地区0.3hm2鱼池中进行湘鲫高密度养殖(夏花10.35万尾/hm2),经147天饲养,总产湘鲫3190kg,平均体重达110g/尾,成活率94.6%,饲料系数1.58,总盈利15630.44元,资金投产出比为1:1.83,试验证明,湘鲫在我国北方地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大菱鲆鱼种南移网箱养殖试验结果,并探讨了其网箱养殖前景。在水温12~22℃,盐度26~28,pH值7.9~8.1条件下,平均体重168g的大菱鲆鱼种经3个多月养殖达到商品鱼规格(平均体重556g),大菱鲆鱼种运输成活率98.3%,养殖成活率9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