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城疫(ND)的病原是新城疫病毒(NDV),虽然只有一个血清型,其抗原性也一致,但毒力差异较大。传统疫苗对流行毒株有一定保护力,但近年来免疫鸡群非典型性新城疫不断发生。目前,在生产中几乎所有的商品鸡均多次使用ND疫苗,但免疫鸡群仍屡次发病。更重要的是,近几年来火肠杆菌病与非典型新城疫的混合感染在养鸡场中广泛发生.  相似文献   

2.
新城疫作为养鸡业常见的传染病,已得到广大养殖户的充分重视,但随着新城疫疫苗大量使用、养殖环境不断恶化,非典型性新城疫成为养殖场的常发病。1主述长春市某养殖户饲养4000只180日龄蛋鸡,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各养殖场(户)针对新城疫疾病建立健全了严格的防疫措施,因而急性新城疫发病较少。但由于疫苗免疫方法、免疫途径、疫苗选择不当等原因而使非典型新城疫发病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4.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鸡的急性传染病。在非免疫或免疫失败鸡群,一旦感染新城疫病毒,可引起鸡群突然发病,迅速死亡,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临床可见呼吸困难、腹泻、神经紊乱等症状,剖检可见黏膜和浆膜出血,特别是腺胃乳头和贲门部出血为主要特征病变。由于新城疫疫苗的普遍使用,该病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典型新城疫已较少见。但低发病率、低病死率、非典型症状和病变的新城疫却时有发生。现将尤溪县城关某养殖户饲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对蛋鸡新城疫防控越来越重视的今天,新城疫的发生主要以非典型性新城疫为主,在鸡群各个时期均可发病,威胁鸡群健康。本文通过对非典型性新城疫发病原因的分析,总结出引发非典型性新城疫的两大因素,包括疫苗免疫不到位和环境控制不到位;并针对这些因素建立起做好疫苗免疫、加强环境控制和提高鸡群体质等3项具体措施,从而提高对蛋鸡非典型性新城疫的防控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非典型新城疫是由1型禽副黏病毒引起的疫病,常见于规模化鸡场,影响雏鸡正常生长,造成蛋鸡产蛋率严重下降,目前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与典型新城疫相区别并进行初步诊断。非典型新城疫发病和死亡率均低于典型新城疫,正确的疫苗免疫接种可降低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风险,发病后积极的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非典型新城疫也叫慢性新城疫,目前在养鸡生产中由于采用疫苗免疫接种,典型的新城疫少见,而非典型新城疫仍时有发生。因此,要加强对非典型新城疫的认识和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8.
典型新城疫,在使用新城疫油苗的今天,在蛋鸡群中已无大流行。但是,产蛋鸡非典型新城疫在国内许多蛋鸡场不断发生,给我国蛋鸡业造成巨大损失。 产蛋鸡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原因:①鸡场野毒污染严重。②鸡群对新城疫野毒感染的抵抗力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部分。人们常仅重视鸡群接种新城疫疫苗后血凝抑制抗体滴度(HI)的高低,也就是仅重视鸡群接种新城疫疫苗后体液免疫效果,而忽视了新城疫活苗(如新城疫Ⅰ系苗、Ⅳ系苗、克隆-30)的免疫效果,即鸡群接种新城疫疫苗后细胞免疫效果、粘膜免疫效果。③管理不当:如在用新城疫疫苗滴鼻点眼,或饮水,或气雾免疫后,马上搞带鸡消毒。 诊断: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  相似文献   

9.
由于新城疫疫苗的普遍使用和推广,典型新城疫在蛋鸡群中已无大的流行.但是,蛋鸡非典型新城疫在国内许多蛋鸡场仍不断发生,给我国蛋鸡业造成巨大损失.蛋鸡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①鸡场野毒污染严重.鸡场环境被病原微生物严重污染,导致鸡群感染非典型新城疫.②饲养管理不当.如在用新城疫疫苗滴鼻、点眼、饮水或气雾免疫后,马上进行带鸡消毒.③疫苗本身的原因.养殖户平时使用的活疫苗,一般要经过2~3个中间商,运输途径和保存方法不正确,导致疫苗反复冻融,造成免疫效果下降.④疾病原因.大部分养殖户会根据传统的经验定期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往往不考虑鸡群的健康状况,有时会在鸡群处于非健康的状态下进行免疫接种,造成更大的应激,导致免疫效果差,甚至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0.
鸡新城疫Newcastle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由于各种ND疫苗的广泛使用,该病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近年来,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暴发性为特征的典型新城疫已较少见,而低死亡率、高淘汰率、散发的非典型新城疫却呈上升趋势;而且本病缺乏典型新城疫的特有症状和病理变化难以确诊。如果有大肠杆菌、传染性法氏囊炎、霉形体等传染病并发时,死亡数明显增多,危害极大,本文就该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及防制对策作一阐述。1发病原因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发生原因与防制罗才文(江西省家畜防疫检疫站南昌330006)由于长期普遍使用鸡新城疫弱毒疫苗,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鸡新城疫的大流行。但是接种鸡新城疫弱毒疫苗的免疫鸡群,还常常发生非典型鸡新城疫,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养鸡场、养鸡专业户的鸡群,其...  相似文献   

12.
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病因探讨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有才  邱许 《畜牧与兽医》1996,28(4):168-168
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病因探讨及防制对策黄有才邱许张慎行李志芳蒋建兵(江苏通州市畜牧兽医站,226300)经新城疫疫苗免疫过的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是近年来影响养鸡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由于本病缺乏典型新城疫的特有症状,往往误诊,贻误了防制时机,造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养鸡户对鸡新城疫危害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新城疫疫苗的使用,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而经免疫接种的鸡群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率则有所上升。由于非典型新城疫缺乏特征性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而易被误诊,经常造成病原得不到及时清除,导致新城疫难以扑灭,亦严重影响了生产者的经济效益。1发病原因1.1母源抗体干扰首免效果。母源抗体除对雏鸡具有抗感染免疫保护作用外,在一定条件下,还有不同程度地抑制预防接种产生抗体的作用,如果首免时间、方法不当,因母源抗体的干扰,所获得的免疫力不强,而导致免疫失败。1.…  相似文献   

14.
1 发病病因 1.1免疫抑制病的影响许多农户使用了非SPF(无特定病原体鸡)蛋制备的疫苗,而带来的网状细胞内皮增生症等免疫抑制病;使用中等毒力偏强的法氏囊疫苗.虽不再发生法氏囊病,但因其对法氏囊这样一个免疫中枢器官的损伤和破坏而造成体液免疫受阻,导致非典型新城疫继发或并发大肠杆菌病及支原体免疫失败,这是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及败血性传染病。近年来,由于养殖户常年多次使用新城疫疫苗,鸡对新城疫的抵抗力有所增强。新城疫毒株也可能发生某些变化,出现非典型性新城疫,这给诊断和防治带来很大困难。在诊断上出现误诊是因为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上不出现典型的病变。雏鸡被误诊为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中雏和成雏的非典型新城疫,轻的病鸡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对新城疫的防控仍以疫苗免疫为主,由于饲养环境及管理水平、免疫程序、疫苗的质量、鸡免疫应答能力、毒株的变异等实际问题,目前多以非典型病例出现,容易造成误诊。该文通过对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情况、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手段进行分析,为该病的及时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城疫是由禽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疫苗的普遍使用,在临床上典型新城疫已很难见到,但非典型新城疫及其混合感染却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 ,由于新城疫发生了新的变化 ,出现了以发病率不高 ,死亡率低 ,临诊症状不明显 ,病理变化不典型为特征的新城疫 ,我们称之为非典型新城疫。1 发病原因及发病特点  新城疫病毒在疫苗作用下 ,可能改变其毒力和抗原的某些特性 ,出现了超强毒株或变异毒株 ,从而引发了非典型新城疫的爆发。发病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1)频繁的免疫。盲目重复免疫造成免疫抑制 ;超量使用疫苗 ,造成了免疫麻痹 ;免疫工作不认真 ,出现漏免或免疫剂量不足 ;不按要求操作 ,造成鸡只免疫力低下或空白。(2 )饲养管理不善。由于忽视饲养管理 ,鸡只营养不良 …  相似文献   

19.
<正>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特征鸡新城疫(ND)疫苗的广泛应用,从前那种大规模暴发、死亡率很高的新城疫已经悄然逝去,接踵而来的鸡非典型新城疫(NND)通常称作慢性、隐性、神经性鸡瘟,近年来在各地不断发生,其特征是不表现明显症状,隐性出现慢性经过,很容易误诊。发病的主要原因:①免疫程序相当混乱,疫苗用法不当,例如滥用Ⅳ系;②虽然多次用过ND冻干疫苗,但缺乏ND油佐剂灭能疫苗作基础免疫造成鸡体内循环抗体水平低。频繁地接种各类各系疫苗,疫苗与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破坏作用与交叉反应也应引起高度重视。③为图省事,多次运用联苗,其免疫效果极不确实,或者疫苗的剂量偏小,机体无法产生高水平的抗体。主要症状雏鸡有呼吸道症状,张嘴甩头,迅速死亡;青年鸡呼吸困难,个别鸡歪头扭颈,拉黄绿稀粪;成年鸡产蛋下降蛋壳褪色,产薄壳蛋、沙皮蛋。剖检:腺胃乳头弥漫性出血,十二指肠淋巴集腺充血。不过这种典型病变并不是每只病死鸡都能表现的,应该多解剖几只病鸡,才能作出初步诊断。监测HI抗体在2~0~2~6之间,参差不齐。防制措施用药物治疗无效,有时适得其反。用新城疫ND疫苗克隆化C30~86、Ⅳ系L有时无济于事,用ND疫苗Ⅰ系加倍剂量注射有时也只能起到暂时作用,很容易再度复发,尽管接  相似文献   

20.
<正> 鸡非典型新城疫生的原因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农村养鸡业的兴起,鸡非典型新城疫普遍发生,这些鸡群经过多次活毒疫苗(滴鼻、点眼或饮水)免疫或灭活苗多次注射免疫,其临床症状比80年代初工厂化养鸡要复杂。综合分析为以下因素所致:(1)由于农村千家万户饲养,尤其是在高存栏量饲养大村,不同来源、不同品种、不同日龄、不同免疫程序的鸡饲养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地方,没有兽医隔离、消毒等基本卫生措施,养鸡户也不可能做到"全进全出",即使一个农户做到饲养同一日龄鸡(多数农户育雏、育成、产蛋鸡在同一个院内饲养),作为一个村落也不可能实现饲养同龄鸡。我国工厂化饲养尚未做到"全进全出",何况农村,这为新城疫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免疫方法与程序的混乱。不同地区提出不同的方法与程序,特别是新城疫活毒疫苗多采用饮水免疫,新城疫活毒疫苗免疫雏鸡,滴鼻、点眼效果尚不佳,何况饮水方法,采用饮水免疫的方法在我国目前养鸡业新城疫病毒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必然会发生新城疫,这种教训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经出现过了。(3)农村很多地区,在对40日龄以上育成鸡进行新城疫冻干苗免疫时,均使用I系,更有甚者,当育成鸡发生散发性新城疫时,用5~6倍的I系注射进行紧急免疫,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