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1 500~2 000倍液灭幼脲Ⅲ号对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灭幼脲Ⅲ号防治松毛虫,地面杀虫效果可达90%,对松毛虫的幼虫、蛹、成虫、卵有连续的灭杀作用,成效显著,而且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易形成胶膜而不易被水冲刷,残效期较长,成本低,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
<正> 灭幼脲是防治松毛虫的一种新型药剂,因其经济、有效、安全、使用简便。受到广泛欢迎。我县在1986、1987年,曾于3月底至4月初两次推广利用灭幼脲防治马尾松毛虫,并对灭幼脲Ⅲ号的杀虫效果及其对松毛虫的长期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试验材料供试药剂 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以下简称“灭Ⅲ”) 供试昆虫马尾松毛虫第一代幼虫施药器械江苏省江阴县生产的工农16型背负式手压喷雾器. 上海前进微型电机厂生产的3WCD-5型手持式电动超低量喷雾器.  相似文献   

4.
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2种农药混配成的4种混剂以及2种农药单剂对马尾松毛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最佳混剂B在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表明:混剂防效好于灭幼脲Ⅲ号单剂,而且有一定的速效作用;最佳混剂B的推荐使用量为525g/hm^2。  相似文献   

5.
<正> 灭幼脲Ⅲ号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杀虫剂,其主要作用是抑制昆虫体壁几丁质的合成,对高等动物及其它有益生物比较安全,可望成为综合防治松毛虫的主要手段之一。1984年5-6月,我们在河北省东陵林场西山林区,采用灭幼脲Ⅲ号进行了林间防治松毛虫试验和残效期试验,并对该杀虫剂的后效作用及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做了初步的测定和观察。  相似文献   

6.
灭幼脲是近年人工合成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是一种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的苯酰苯基脲类衍生物。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胃毒抑制昆虫表皮的几丁质合成,控制幼虫蜕皮,使变态受阻而丧失生命力。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巩固绿化成果,寻求大面积防治松毛虫的新型药剂,我们于1983年用灭幼脲Ⅲ号进行了防治松毛虫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灭幼脲Ⅲ号防治油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幼脲Ⅲ号是一种无公害的生物杀虫剂,笔者采用不同浓度的灭幼脲Ⅲ号,对I同松毛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与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灭幼脲Ⅲ号与对比化学农药有相同的防治效果,其常量喷雾最佳浓度为100倍液,可有效杀死油松毛虫,而对其天敌伤害极小。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 ,使用灭幼脲、杀蛉脲防治美国白蛾、松毛虫以及果树害虫 ,收到了理想效果。现在脲类农药已在河北省 1 1个市大面积推广应用。由于它药效好、无残毒、持效期长 ,对人、畜、鸟、鱼无毒害 ,对害虫天敌不杀伤 ,又无特殊气味 ,不污染环境 ,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是河北省目前防治森林害虫的首选药剂。因此 ,充分了解和掌握该药剂的性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对于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灭幼脲类杀虫剂的杀虫机理 ,是抑制昆虫表皮的几丁质合成 ,使害虫的幼虫取食后 ,不能形成新表皮 ,蜕不下皮而死亡。主要是胃毒作用 ,也能侵入昆虫和卵的…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浓度的灭幼脲Ⅲ号,对油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并与氧化乐果等化学农药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灭幼脲Ⅲ号与化学农药有相同的防治效果,其常量喷雾最佳浓度为100倍液,可有效杀死油松毛虫,而对其天敌伤害极小。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新型杀虫剂──灭幼脲3号北京市林保站张俊楼灭幼脲3号杀虫剂,是一种高效、安全、无公害、无污染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这种农药对防治危害林木、果树、蔬菜、农作物的鳞翅目害虫均有特效。一、灭幼脲3号的杀虫机理及特性灭幼脲3号是新发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它...  相似文献   

11.
提起农药,人们谈虎色变,它虽能杀虫,但也杀伤天敌,污染环境,甚至危害人畜;现今化学农药更被说得一无是处。其实,这是一种偏见。随着社会的前进和科技的进步,化学农药也已向着高效、低毒、无残留、具有特殊选择性等方面发展。如特异性杀虫剂一灭幼脲Ⅲ号,就是近年来化学农药中迅速突起的一支异军。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是我国七十年代才开发出的一种新型特异性杀虫剂。对磷翅目害虫的幼虫有特效。主要用于防治各种松毛虫、毒蛾、尺蛾、美国白蛾、粘虫、菜青虫等,并兼治蚊蝇类卫生害虫。  相似文献   

12.
灭幼脲与白僵菌混合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灭幼脲Ⅲ号胶悬剂与白僵菌孢子粉混合,用901烯释防治马尾松毛虫,其杀虫效果比二者单用分别提高9%~28.8%和21.9%~29.6%。灭幼脲与白僵菌最优配比为灭幼脲150g/hm^2和灭幼脲225g/hm^2加白僵菌45g/hm^2。喷洒混合剂后,林间松毛虫取食量减省得.4%以上,幼虫僵虫率提高17.5%左右。  相似文献   

13.
灭幼脲Ⅲ号胶悬剂与白僵菌孢子粉混合,用901稀释防治马尾松毛虫,其杀虫效果比二者单用分别提高9%~28.8%和21.9%~29.6%。灭幼脲与白僵菌最优配比为灭幼脲150g/hm2加白僵菌90g/hm2和灭幼脲225g/hm2加白僵菌45g/hm2。喷洒混合剂后,林间松毛虫取食量减少28.4%以上,幼虫僵白率提高17.5%左右。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应用B^杀虫剂飞机防治松毛虫Dendrolimussp.试验的方法,并与米螨、杀铃脲、灭幼脲Ⅲ号等仿生农药进行了比较.B.t.杀虫剂飞机防治松毛虫校正死亡率96.4%,使用最佳剂量600g/hm2.并对其应用前景及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遵照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伟大教导,我们农药组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用松毛虫杆菌对当地的柏毛虫进行了杀虫试验,和松毛虫杆菌的土法生产,均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受到了贫下中农的欢迎。现将杀虫试验与土法生产的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敖汉旗是赤峰市南部发生松毛虫比较严重的地区,到1986年松毛虫已经蔓延30万亩,严重地块平均虫口300~500条/株。给松林造成了很大损失。为了对松毛虫进行大面积防治,我们在1986年9月选用吉林通化生产的25%灭幼脲Ⅲ号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表明,亩用量30克杀虫效果较好。在试验的基础上,1987年5月我们对4~6龄松毛虫进行大面积防治,共计防治面积11.15万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林间罩笼和林间小区试验系统地测定了灭幼脲Ⅲ号(Dimilin Ⅲ)胶悬剂对不同世代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并通过测定排粪量分析了使用灭幼脲Ⅲ对减少松毛虫取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对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41.70 mg/kg,松毛虫取食灭幼脲Ⅲ胶悬剂溶液处理的松针3 d后即出现取食量下降,6 d后,50 mg/kg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溶液处理组的幼虫平均体重下降了62.09%.林间应用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对第2代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第1代和第3代防治效果受温度影响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正>以灭幼脲3号为代表的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是昆虫生长调节剂中的几丁质抑制剂,它的杀虫机理也是通过抑制昆虫的几丁质合成酶,而导致害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作用方式为胃毒和触杀。此类农药品种包括灭幼脲3号、杀铃脲、除虫脲(灭幼脲1号)、氟玲脲、苯氧威等。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毛虫是江苏森林的主要害虫.长期以来,在防治工作中、均采用二二三、六六六等有机氯类农药,松毛虫对该类农药的抗性越来越大,严重污染环境,常引起鱼、畜大量中毒死亡,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自1983年初我们进行新农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筛选工作.通过20多种农药品种对松毛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了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20%氯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新农药对马尾松毛虫有特高的杀伤效果,进行林间药效试验,杀虫效果在90%以上.为此,1984年4月在高淳县游山林管会进行了飞机低量喷洒药效试验,杀虫效果均达99%以上.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一)供试农药品种 2.5%溴氰菊酯(法国进口)、20%杀灭菊酯(日本进口)、20%氯氰菊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45%马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发挥阻隔法防治松毛虫等有上(下)树习性的林果害虫不污染环境、极少杀伤天敌的优点,有效提高现有阻隔制剂的杀虫持效期和防治效果,采用农药缓释技术和抗雨水冲刷技术研制出了松毛虫长效阻杀剂。防治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其杀虫持效期长达250d,虫口减退率达到100%,对害虫天敌的影响极小。该技术将高效杀虫与保护环境和天敌有机地融为一体,能在确保森林、环境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松毛虫等的猖獗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