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989年乌盟后山地区的大旱,使许多地方地没开镰、场没开门,连绵的旷野里竟然看不到直立的小草。据老年人讲,灾情可与“光绪二十六年”、“民国十八年”相比。在这样严重干旱之年,林业的效益又如何呢?从重灾区化德县、商都县调查结果看,有林无林、林多林少确实大不一样。化德县六支箭乡与锡盟镶黄旗交界,自然条件不好。过去,来自大草原的狂风,经  相似文献   

2.
化德县六支箭公社崩巴图大队共有5个自然村,323户,1324口人。总土地面积近3万亩,农耕地面积10320亩。饲养着大、小畜1660头(只),其中大畜360头(只)。1972年开始大面积造林,现有林地3000多亩,其中农田防护林317亩,森林覆被率10%。 1983年化德县遭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农作物欠收,牲畜饲料缺乏。六支箭公社崩巴  相似文献   

3.
化德县六支箭公社荣华村社员王英等人,无视有关护林法规,于7月16日擅自到公社林场放牧。护林员前往劝阻,他们非旦不听,反而聚众闹事,影响很坏。为了惩戒肇事者和教育广大群众,县人民政府责令林业局、检察院、公安局对此事进行查处,在查清事实后,  相似文献   

4.
阴山丘陵区旱地农业的出路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去年夏季先后到了武川县、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和化德县,对五个旗县十三个乡进行了考察,现提出一些设想建议,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牟定县江坡乡为搞好护林防火工作;乡党委、政府制定了“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护林防火方针,从乡到村公所健全了护林防火领导小组,全乡组建了一个由400多民兵组成的扑火救灾队伍。并把护林防火工作列为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之一。现在,每年春夏布置育苗造林任务,从冬到次年春夏抓护林防火,已成了全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我们到伊盟鄂托克旗了解林业生产情况,旗林业局的同志告诉我们,木肯淖乡是旗林业局的科技点,乡党委对绿化工作很重视,近几年,该乡林业发展比较快。来到木肯淖乡所在地,就见一位个头不高、身体墩实、憨厚而笑容满面的人迎了上来。他热情地和我们一一握  相似文献   

7.
转眼3年过去,郾城县大刘乡的平原绿化工作由1996年底的全市倒数第一到2000年初的全市先进乡镇,历经了由得黄牌到夺奖牌的奋斗过程。谈起大刘乡平原绿化,大刘乡的不少群众和有关领导都有这样的评论:“乡党委书记吕志明立了大功”。 吕志明,今年39岁,1986年调入郾城县纪检委,一干就是十几年。长期做纪检、监察工作,使他养成了勤政廉洁、务实重干、遇事总要讲个认真的  相似文献   

8.
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经济林工作,今年三月,乡三家班子一把手带领乡、村干部共180余人深入该乡辖十个行政村公所,种植经济林。苦干一个  相似文献   

9.
最近,汝州市蟒川乡党委政府在汝州市有关局委的协助下,分别在蟒窝村、田河村进行了荒山拍卖试点工作。 该乡位于伏牛山区,全乡三分之二的面积是丘岭,且土质肥沃,水源较好,宜林宜牧。去年初,该乡党委政府提出了林牧兴乡战略。一年来,尽管乡政府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部分行政村也按人口划分了自留山,但由于条条块块面积小,又分散,不易管理,农民不愿投本钱治理,致使荒山依旧。为改  相似文献   

10.
被列为乌盟风蚀沙化乡之一的达茂旗乌克忽洞乡,经过三年的治理,有林面积由1990年前的4967亩增加到1.4万亩。林木覆盖率由1.1%提高到3.2%,初步形成了带、网、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乌克忽洞乡地处乌盟后山地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近年来,尽管乡里采取一系列措施,营造了4967亩防护林,伹仍未有效控制大部分农田、草场沙化的局势,农牧业生产受阻,部分地区群众生活困难。面对严峻的现实,乡党委、政府不等不靠,作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马路乡把核桃产业作为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来抓,全力打造10万亩核桃大乡,为全乡经济发展创造支撑产业,确保群众增收致富。为稳步推进工作,该乡党委、政府  相似文献   

12.
桐柏县朱庄乡位于桐柏山北麓,属深山区,全乡自然特点:八山一水一分田。偏远闭塞,落后贫穷,每年拖欠教师工资情况严重,历年分配的大中专教师,都不愿到这里任教。 九五年春,乡政府决定把学校周围已进入盛果期的经济林山坡划归各学校,乡里派一名技术员负责技术指导和管理,山坡上所有收入归学校支配。今秋时节,果子飘香,经济林木收入达88万元,除补发全乡220名教师工资外,还剩余20多万  相似文献   

13.
歌风乡位于白河县西南部的白石河上游。1984年以来,乡党委、乡政府坚持不懈抓绿化,大力发展林特生产。在荒山上大做文章。坚持易人不易事,始终抓住绿化这个根本,把育苗造林任务指标量化分解,具体到村、组、山头、地块;乡政府每年同村组签  相似文献   

14.
阿荣旗三道沟乡在几十年前曾是山青地绿、畜旺粮丰的富庶之乡,多年来由于毀林毀草开荒,自然植被遭到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使这个乡沦为穷山乡。1980年全乡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80斤,大小牲畜不足1万头(只),人均收入仅为109元。乡党委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回顾了本乡几十年来所走过的道路,一致感到,三道沟乡所以贫穷落后,这是大自然给予的应有惩罚,如果不立即花大力气抓生态建设,用不了多久,三道沟将是山穷水尽难以生存。 1982年,乡党委根据我区“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了“种树种草,增粮兴牧,大办工商,家家致富”的  相似文献   

15.
赛乌素乡表彰造林护林先进集体和个人兴和县赛乌素乡重视生态环境改善,积极实施“绿色工程”规划.大力开展种树种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三年连续被评为全县林业生产先进乡。为巩固成绩,推动全乡林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去年底,乡党委、政府表彰了一批在1993年度...  相似文献   

16.
马俊  齐璋 《内蒙古林业》1998,(10):31-32
化德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段、乌兰察布盟东北部、地处阴山山地东端向内蒙古高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总面积385万多亩。化德县为低山丘陵区,地貌复杂,北部属北方现代沙漠化发展区范围、南部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没有天然林,到80年代末,有人工林7万多亩,灌木林1万...  相似文献   

17.
莽莽阴山北麓,巍巍绿色丰碑。从乌盟化德县七号乡到四子王旗大井坡乡,乌盟人民用三年多的时间在这里筑起了一座长约300公里、宽约50公里的绿色屏障。它凝聚了乌盟人民“团结一致、负重奋发、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展示了乌盟人民退耕还林还草、再造新草原的豪迈气魄。当我们走进这里,面对那绵延不绝的滚滚绿浪,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真实记录这段历史便成为一个义不容辞的使命。找回失落的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曾是乌兰察布大草原的真实写照。然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以粮为纲”政策的实施,大面积毁…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化德县省际通道绿化树种的观察,初步探讨了化德县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绿化树种的选择,以期为同类地区高等级公路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化德县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与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总结了化德县国家级公益林的管理特点及取得的成效,为公益林管护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小舟撑出绿荫来任涌十多年前,四十出头的张明从后草地返回故乡化德县,在七号乡柳条沟村扎根定居了。望着光秃秃的山、赤条条的沟,他想:哪天我眼前能有一片绿洲呢?1984年秋,一场洪水冲毁全村1000多亩成熟了的庄稼。县委书记为柳条沟人指出一条生路:造林植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