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秦浩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7):22-23,37
构建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是WTO框架下政府国内支持的主要举措.借鉴美、日、法等国外发展农业保险的经验,我国应建立健全以政府政策性保险为主导、农民合作保险为基础、商业性保险为补充的兼具政策性、互助性、经营性特点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规避农业风险,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加快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同时又是弱质产业,具有自然和市场风险高,产业竞争力弱的特点。构建与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是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的主要保证,也是WTO框架下政府国内支持的主要举措。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应建立健全以政府政策性保险为主导、农民合作保险为基础、商业性保险为补充的兼具政策性、互助性、经营性特点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规避农业风险和提高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张美玲  王文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55-6356
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运行了10多年时间,但农业政策性银行法尚未出台。从农业政策性银行法产生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其法律性质,立法误区,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农业政策性银行法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乐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63-4764
通过分析农业保险作为WTO允许和提倡的“绿箱措施”,是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政府进行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有力工具。指出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保护和支持。而我国目前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严重缺位,农业保险起不到支持农业发展的作用。因此,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在WTO背景下加快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李宁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64-19766,19824
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根源在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二是农业持续弱质和近年"农村金融市场失灵"成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客观依据和历史使命;三是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自身改革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剖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一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具备"第一推动力"的地位与优势;二是国家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政策性银行改革,持续增强农发行职能作用,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政策条件;三是农发行14年来的改革发展实践及其"十一五"远景规划的推出,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基于必要性与可行性,着重从以下6个方面,发挥其支持新农村建设"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一是加强对流通领域粮、棉等主要农产品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二是加强对加工领域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支持;三是加强对生产领域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生态建设等的信贷支持;四是加强对农村特定群体和区域发展的信贷支持;五是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应急体系与保险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六是加强对农业和农村金融服务中介建设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6.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组建以来,在完成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业务分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调控金融资源配置、贯彻政府农业发展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农业,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特别是实现专司的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支持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等  相似文献   

7.
县级信贷管理: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关键●李光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农业发展银行经营机构逐步设置到县级,从而使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经营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这标志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业政策性银行经营机构完善后,如何发...  相似文献   

8.
<正> 1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保护政策运作空间的影响 在WTO框架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包括国内支持、市场准入和出口支持三个方面。按WTO规则,这三方面各国都有相应的减让义务。 1.1 国内支持空间。国内支持措施主要是对农业生产者在生产投入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补贴和收购价格支持以及税费  相似文献   

9.
发展农村金融业解决农村资金短缺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所需的发展资金非常缺乏,要解决农村资金困难,宏观方面,究其原因,邮政储蓄拉走了农村大量资金;另外,我国农村金融政策落实不好,农村金融服务缺位,由此对农村的信贷支持也相当缺乏。微观方面,农户由于各种原因不相信贷款,信贷机构由于管理不充分而不愿经营农户信贷,这样农村资金也较为缺乏。这需要在政府、企业、农村集体及农民个体的共同努力下来完成。必须强化政策性银行的支农作用;要加大商业银行的支农力度;理顺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建立农村资金良性循环的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按照WTO的宗旨和原则,适当鼓励和引导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鼓励融资渠道多样化;不应该只考虑政府财政拨款和依靠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等银行来提供农业的筹资和投资。  相似文献   

10.
姚敏 《甘肃农业》2003,(7):12-13
加入WTO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的转折点。针对我国农业面临的国际化新趋势及加入WTO的新形势 ,为稳定国内粮食生产 ,抵御外部冲击带来的消极影响 ,保护农民利益 ,我国应正确选择农业保护与支持的目标和原则 ,充分利用WTO的农业规则 ,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加大对农业发展的保护与支持力度 ,推动我国农业结构的优化及农业效率的提高 ,从整体上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加大资金投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手段.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农发行辽源市分行始终秉持政策性银行的办行理念,坚持服务"三农"的办行宗旨,针对不同阶段的政策目标,积极探索、锐意改革,切实履行好政策性银行职能,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和谐有效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粮棉购销政策,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实现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性运行;支持粮棉企业深化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发展能力。此外,还应建立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本阐述了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粮棉购销政策,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实现粮棉油收购资金封闭性运行;支持粮棉企业深化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发展能力。此外,还应建立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WTO美国农业国内支持通报,分析了美国1995-2013年农业国内支持水平及结构特征,探讨了美国农业国内支持与WTO规则的一致性,以及对中国农业政策调整完善和多哈农业谈判的经验借鉴。分析表明,尽管美国农业国内支持总水平大幅上涨,但主要是绿箱政策支持的持续稳定增长;黄箱政策综合支持总量有所下降,未超过其最终约束水平,符合WTO规则。黄箱政策以针对特定产品为主,集中指向乳品、食糖、玉米等:绿箱政策则以国内食品援助、一般性服务、脱钩收入补贴等为主。今后,中国农业政策的调整完善应遵循WTO规则,用足用好黄箱政策支持,加大绿箱政策支持,同时应积极推动多哈农业谈判,参与国际农业规则制定和全球农业治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WTO农业协定中的国内支持规则,并评估了有关WTO成员履行农业补贴削减承诺义务及政策调整情况,供国内研究WTO框架下农业补贴政策调整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业保险属于准公共物品决定了农业保险必须走政策性发展之路。在分析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发展的建议: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制度,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转移制度,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7.
农业“走出去”投融资渠道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农业"走出去"全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投融资渠道不畅是制约中国农业"走出去"的一大短板,导致农业"走出去"受限较多。近年来,国内政策性金融服务日益完善,各类基金纷纷成立并投入运营,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服务平台等对满足企业境外投资需求、加快推进农业"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对现有的农业"走出去"投融资渠道进行梳理,重点关注政策性银行以及综合性、区域性基金的基本情况、支持领域、投资方式等,归纳金融支持农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更好地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支持服务农业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代表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低碳金融已经成为全球金融机构服务的新领域。本文结合国际低碳金融发展现状及主要经验,分析了现阶段国内低碳金融服务现状;从寻求低碳金融服务与支持"三农"的最佳结合点入手,指出农业政策性银行开展低碳金融服务具备必要性、本质性、效益性、导向性和独特性;倡导农业政策性银行低碳金融服务要树立新理念、推进新策略、开发新产品、推行新机制、引进新人才;并提出了强化政府规划、培育中介机构、制订扶持激励机制、完善法律法规等引导及推动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国内支持是各国支持农业发展的必然手段;分析了加入WTO后,我省构建WTO框架下的农业支持政策的客观必然性;简述了农业支持政策的主要范围,并着重分析了农村税费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对西部农村经济和农业科技普及无疑将产生重要影响。探讨在WTO框架下如何加强西部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建设,对推动西部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确保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西部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WTO农业协议允许政府加大国内农业发展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及保护力度,特别是《农业协议》规定允许的“绿箱”政策范围的政策措施的保护力度。根据WTO农业协议国内支持条款的‘绿箱政策”规定,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作为一般性政府服务措施,是保护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之一,属于加强的范畴。此方面在我国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得到支持的空间很大。因此,加入WTO,总体上看,更有利于西部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