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定量检测标准体系是实施转基因定量标识的基础,而不确定度评定是定量检测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需建立适合一般实验室采用的标准化转基因定量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自上而下评定方法,以便检测实验室自行评定定量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测量方法精密度不确定度评定有2种方法,一种是根据“不确定度函数”的一般概念,利用15个不同浓度的常规样品,建立测量方法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评定公式;另一种是重复测量有证标准物质,根据检测数据的中间精密度,计算方法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用有证标准物质或实验室配制样品作阳性定量质控品进行偏倚不确定度评定,实验室配制样品标称值的不确定度由实验室根据制备过程采用简易程序自行评定。将测量方法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和测量过程的偏倚不确定度合成,评定试样定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然后乘以包含因子k,获得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以转基因玉米DBN9936定量检测方法为例,分别用模拟的DBN9936常规样品和有证基体标准物质(GBW(E)100901)评定测量方法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分别为0.76%和0.33%,与常规样品相比,用有证标准物质评定的测量方法精密度不确定度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迅速在转基因生物检测实验室推广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对转基因大豆定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初步评定。结果表明,A类不确定度(uA)为0.000 8,B类不确定度(uB)为0.002,合成不确定度(uC)为0.002;在置信水准为95%时,包含因子(k)取1.96,扩展不确定度(U)为0.02。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表明,微量液体转移量的偏差是本次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在以后的转基因生物检测中,应尽量减小微量液体转移的偏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建立多元素总量检测时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程序。[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同时检测茶叶中16种稀土元素,以计量检定规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依据,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其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通过对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和合成,计算出茶叶中稀土氧化物A类、B类不确定度及包含因子,进一步算出稀土氧化物总量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通过计算测量过程中的A类、B类不确定度和自由度,从JJF1059-1999技术规范的附录A中查出包含因子K,计算出扩展不确定度U,说明了多元素总量检测时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程序。[结论]该方法可以用来评估多元素总量检测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4.
连续流动法测定烤烟水溶性糖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元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7):90-92,96
通过对连续流动法测定烤烟水溶性糖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研究,确定了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样品水分、连续流动分析仪样品示值和测量重复性。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得出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42%,在95%的置信度下,取包含因子k=2,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8%。  相似文献   

5.
为了把测试分析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保证测试结果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使分析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达到要求的质量,根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技术规范,估算了转基因水稻外源成分NOS终止子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A类评估结果为uA=0.001,B类评估结果为uB=0.008,合成不确定度为uC=0.008,置信水平为95%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95=0.016,NOS终止子含量测量结果为0.1124±0.016。本实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表明,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NOS终止子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于实验操作中的随机效应、微量移液器转移液体的误差、Ct值与lgA值的线性偏离。因此,在转基因生物安全定量分析中应重点注意上述不确定度来源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有机磷残留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143-146
以测定黄瓜中毒死蜱残留量为例,建立数学模型,并从称样质量、定容体积、重复性等对影响测量结果的各个分量进行评定,得出检测方法重复性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为3.86%,毒死蜱标准溶液浓度测量值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为1.393%,色谱仪峰面积测量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为1.633%。以上猿项分量对测量不确定度构成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7.
吕燕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9):2098-2102
本研究参照农业部783号公告-1-2006《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方法,对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量进行测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测量结果中产生的各个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分别对A类和B类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范围为 5.47%~10.60%。通过探讨该方法不确定度的来源及主要因素,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对实际操作中减少不确定度,为正确评价和使用检测数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苦丁茶的综合利用与深度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丁茶叶中的总黄酮含量,运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分析影响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合成计算总黄酮含量的不确定度。[结果]通过分析及计算样品称量质量、样品定容体积(25、100ml容量瓶)、标准溶液配制、仪器读数的标准4个B类不确定度和回归方程y=a+bx中y残差的标准、样品测量重复性2个A类不确定度,最后合成苦丁茶中总黄酮含量的不确定度。苦丁茶中总黄酮含量的不确定度为ω=2.26%±0.15%,包含因子K95=2.06。样品质量及定容体积对不确定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结论]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准曲线的拟合及样品的重复性测定是苦丁茶中总黄酮含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分析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量水产饲料中赖氨酸含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对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其扩展不确定度。当饲料中赖氨酸的含量为3.08%时,赖氨酸含量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20%(k=2)。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果蔬类农产品中甲胺磷农药残留量测量不确定度,为正确分析农产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气相色谱法测定果蔬类农产品中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过程,找出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并应用数学模型对测量不确定度各分量进行评估和计算。[结果]甲胺磷农药残留量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样品处理中的样品溶液定容体积、标液制备中的0.1 m L分度吸量管,其次为重复性测量、提取溶剂总体积及仪器的稳定性。[结论]通过选择更高精度的移液、定容器皿,规范操作就可以有效减少不确定度,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TaqMan定量PCR技术检测水稻中外源基因含量。[方法]采用TaqMan定量PCR技术以编码磷脂酶D基因PLD为内标准基因,检测转基因水稻中外源TT51-1的含量。利用DNA梯度稀释法分别求内标准基因PLD和TT51-1的C_t值与拷贝数对数值的标准曲线方程,并将得到的C_t值代入标准曲线方程求取样品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结果]内标准基因PLD标准曲线方程为y=-3.403x+39.939,R~2=0.993;TT51-1基因标准曲线方程为y=-3.35x+37.37,R~2=0.991,转基因含量为1.21%,不确定度为0.45。[结论]TaqMan定量PCR技术可以用于确定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基因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使用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含量为1%的转基因玉米MON863样品(CRM)中结构特异片段的含量,并从扩增反应、数据处理以及微量移液器等不确定度来源,评定测量的不确定度。[结果]研究得到uA=1.7×10-2,uB=9.0×10-4,uC=1.7×10-2,U95=0.036,测量结果为1.08%±0.036。[结论]转基因玉米MON863结构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的主要不确定度来自检验过程中的随机效应。  相似文献   

13.
皖杂40杂交棉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陆地棉杂交种皖杂40为基础材料,配制多世代群体,进行多年多点多世代群体联合试验,研究该组合杂种优势的表现及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皖杂40杂交棉的皮棉产量、籽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的平均中亲杂种优势F1代分别是26.1%、23.7%、15.1%、6.6%和2.0%;F2代分别是21.1%、19.2%、13.0%、6.4%和1.5%。皖杂40杂交棉的纤维品质性状杂种优势低。高产杂交棉的杂种二代具有在生产上利用价值的产量杂种优势。通过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体系分离分析和多世代平均数联合尺度测验验证,表明控制皖杂40杂交棉皮棉产量、霜前花产量、铃数和衣分的遗传效应主要是显性效应,控制铃重的遗传效应包括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因此,显性效应是该杂交棉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形成的主要遗传基础。棉花产量和品质性状存在主基因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14.
芝麻EMS诱变条件优化与突变体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适于芝麻诱变的最佳甲基磺酸乙酯(EMS)剂量和处理时间,创制优异芝麻突变体,采用0.1%~2.0%EMS浸泡处理芝麻91-0株系种子6~24 h,研究了EMS不同剂量和处理时间对芝麻突变体创制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0.1%EMS浸种24 h、0.5%EMS浸种24 h、1.0%EMS浸种12 h、1.5%EMS浸种6 h处理芝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为53.13%~90.17%,根长为0.30~2.00 cm,活力指数为18.53~131.00,适于芝麻诱变研究。2008—2010年,选用1.0%EMS浸种12 h优化条件先后处理芝麻91-0株系成熟种子7万粒,共获得M1代植株22 855份,成株率达到32.65%。对诱变株系及其后代叶型、株型、花器与育性、蒴果及粒型以及其他共5类24个田间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M1、M2代诱变率分别为7.60%、2.78%,M1、M2代株系发生的主要突变性状类型均为花器与育性类,比率分别为4.08%、0.93%。对831份突变体后代株系的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后代中可稳定遗传的突变体比率为23.71%,主要突变类型为蒴果及粒型,占总调查株系的14.80%。研究表明,在1.0%EMS浸泡12 h诱变处理条件下,芝麻91-0株系发生可遗传突变的比率为0.80%。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致病疫霉群体特征的认识,是控制晚疫病危害的必要前提。【方法】对云南32个马铃薯和番茄产区的致病疫霉群体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mtDNA单倍型进行了研究。【结果】云南马铃薯致病疫霉群体主要由A1交配型组成,番茄致病疫霉全部为A1交配型。A2 交配型和自育型菌株总体发生频率较低,分别为3.4%和4.4%。自从2002年以后,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没有检测到A2交配型或自育型菌株。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敏感性的离体测定显示马铃薯和番茄上均存在抗性、中抗和敏感菌株。甲霜灵抗性、中抗、敏感菌株分别占测定菌株的13.2% 、9.4%和 77.4%。分离自番茄的甲霜灵抗性菌株比例高于分离自马铃薯的菌株。Ⅰa 、Ⅱa 和 Ⅰb 三种mtDNA 单倍型被检测到,马铃薯致病疫霉有Ⅰa 和 Ⅱa 两种单倍型,全部为第二次全球迁移后出现的“新”群体。Ⅰa 单倍型在群体中的比例为96%,分布于所有马铃薯产区;番茄致病疫霉则为Ⅰa 和Ⅰb 两种单倍型,“新”、“旧”群体共存。【结论】马铃薯和番茄致病疫霉群体的遗传结构有明显差异;致病疫霉“新”、“旧”群体在云南已发生演替,马铃薯致病疫霉“新”群体已成功替代了“旧”群体;迁移和有限的有性生殖可能在云南致病疫霉群体的演替中担当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猪瘟疫苗病毒(HCLV)含量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HCLV基因200bp片段,构建含有该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对此重组质粒进行系列稀释后作为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模板,绘制定量检测HCLV的标准曲线。【结果】在(6.4×107~6.4×102)copies/μL模板浓度范围内,荧光定量PCR的扩增效率为92.2%,标准曲线的决定系数为0.9997。该方法的精确灵敏度为640copies/μL,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小于2%,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临床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商品猪瘟疫苗之间的病毒载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建立了1种具有良好特异性与敏感性的HCL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宣城市城区公园内212个样地为研究对象进行植物群落结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有园林植物171种,隶属于69科121属,乡土种和外来种分别占61.4%和38.6%,重要值最大的乔木是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灌木是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分别为18.949%和10.173%。植物群落以人工类型为主,主要群落类型有6种,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样地数比例最高,占43.4%,地带性植物类型常绿阔叶林仅占15.1%,群落相似度均在0.5以下,为中度不相似和极不相似,其中敬亭湖公园和梅溪公园之间的相似度最大,为0.409;响山公园和府山广场之间的相似度最小,仅0.047。  相似文献   

18.
王璐  彭袆  罗铭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344-9346,9348
[目的]制备适用于气相色谱仪期间核查时使用的3种农药标准工作液并对其量值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针对气相色谱仪期间核查需求,以农残检测常见农药品种六氯苯、马拉硫磷和治螟磷为研究对象,以国家农药标准物质为原料,采用容量法研制了农药标准工作液.标准工作液分别通过配置了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并在浓度赋值后,从原料、制备过程、均匀性和稳定性几方面进行了量值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3种标准工作液质量浓度分别为0.1、10.0、100.0 mg/L,扩展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2.640%、1.980%和2.400%(k=2).[结论]为实验室开展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分析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包装袋中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各环节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计算,得出合成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使用GB/Z 21276-2007《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多溴联苯(PBBs)、多溴二苯醚(PBDEs)检测方法》所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69,在置信概率p=95%、包含因子k=2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14;加标后的复合食品包装袋中PBDE-4含量为X=0.42 mg/kg,复合食品包装袋中四溴联苯醚的含量为(0.42±0.14) mg/kg.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土壤湿度(15%、35%、55%、75%、95%、115%)对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苗期生长和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棉苗正常生长土壤适宜含水量为55%~75%,过多过少均不利于棉苗健壮生长。棉花苗期受水分胁迫,植株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增加;水分胁迫处理初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抗氧化酶活性不断降低;植株真叶数、株高、茎粗以及干重和鲜重明显减少,根系干重和鲜重也同样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