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现代蚕业生产创新机制,阐述了依靠技术创新促进现代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积极发展桑蚕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现代蚕业农业的软科学研究、完善现代蚕业科研与服务体系、提供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支持、探索蚕业标准化生产等对策,以期有效解决蚕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面提升现代桑蚕产业化水平,推动蚕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巴马县实施蚕业"三高"示范项目建设,探索石山区蚕农发展桑蚕生产新模式。该项目实践结果表明:蚕业"三高"模式对改善当地农民群众种桑养蚕条件、实现蚕农增产增收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蚕桑产业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蚕桑产业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包括种桑养蚕促进农民增收、桑蚕生产副产物综合利用增加经济收入、生态桑园优化石山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加工业发展、发展特色蚕业农业与提高蚕业效益等,以期为当地蚕桑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蚕桑产业在广西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包括种桑养蚕促进农民增收、桑蚕生产副产物综合利用增加经济收入、生态桑园优化石山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加工业发展、发展特色蚕业农业与提高蚕业效益等,以期为当地蚕桑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环江县近年来桑蚕生产的实际情况,总结分析影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根据历年桑蚕行业管理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快蚕业发展的对策,供蚕区生产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6.
所谓"旅游观光蚕业"就是利用养蚕的生产过程、生产场所、蚕业成果,以及连带的休闲产品,为人们提供集旅游、观光、休闲、益智、品尝等功能性的生产形态。1蚕业旅游资源的范围1.1蚕业生产场所包括桑蚕、柞蚕、蓖麻蚕、天蚕的生产场所,分别为:桑树林、蓖麻地、蚕房、柞蚕场和原生态柞林。这些生产资料本身就可以成为人们学习参观的对象,如果辅以进行一些必  相似文献   

7.
正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蚕业的发源地,丝绸作为东方文明的使者,开创了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蚕业发展的回顾河南省地处黄河中游,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是柞蚕、桑蚕的适宜生长地。由于自然条件优越,一直是我国唯一的桑蚕、柞蚕并重的蚕业生产大省。(一)柞蚕生产河南省是一化性柞蚕的适生地  相似文献   

8.
就1980-2009年南通蚕桑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对桑蚕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蚕桑气象灾害阈值随其生育期而定,气温是影响南通蚕桑生产最敏感的气象要素.冬、春异常偏暖,严重的桑田虫害影响全年多期蚕桑生产;桑树雀口期遇晚霜,桑树有冻害,桑田偏旱会加剧桑树冻害程度;桑蚕大蚕期遇连续3 d≥30℃的天气,对蚕茧产量和质量危害极大;春季低温、阴雨使春蚕饲养期延长,病害发生概率增大,大蚕期遇高温天气的风险加大;桑蚕饲养期大风、大雨会加剧桑蚕病害的传播与发展;晚秋蚕生产的丰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10月份温度.21世纪以来,影响南通蚕桑生产的气象灾害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广西桂蚕一号蚕茧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广西桑蚕品种质量情况,找出制约广西桑蚕产业发展的瓶颈,为做大做强广西桑蚕产业提出建设性意见.研究方法:采用对比法研究广西桑蚕质量,主要对比对象为浙江桑蚕品种.研究数据为缫丝企业全年的生产测试数据,采取干壳量检验法和缫丝检验法确定.测试过程依据桑蚕干茧国家检验标准(GB/T 9176-2006)、生丝国家检验标准(GB 1797-2001).研究结果:广西桂蚕一号桑蚕品种茧丝长、生丝品质等技术指标低于浙江蚕茧;上车茧率、解舒率等技术指标优于浙江蚕茧;清洁、洁净等技术指标接近浙江蚕茧;生丝质量低1~2个等级.研究结论:推广优质高产"桂蚕系列"品种,加大标准化小蚕共育技术的推广力度,推进"三高"蚕业示范基地建设,用发展工业的思路谋划广西蚕业和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广西桑蚕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周世瑞 《河南农业》2014,(23):17-17
<正>病毒病是当前桑蚕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一类蚕病,特别是夏秋蚕尤为严重,给蚕茧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目前,河南省因病毒病而损失的产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10%~15%。这种病害既降了单产又影响了茧质,甚至时有丰产而不丰收的现象,使养蚕积极性逐渐下降。面对桑蚕这一传统产业滞后的局面,近年来,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在蚕病研究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迈进和探索,把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实施到桑蚕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中,起到  相似文献   

11.
1柳州市桑蚕生产发展概况 柳州市1984年开始辖两县一郊,桑蚕生产呈波动性大起大落和不平衡发展.80年代至90年代初,两县的桑蚕作为一个独立的种植行业,机构健全(两县均设有蚕业站或桑蚕办),技术力量较雄厚(两县拥有近10个桑蚕专业的农艺师和技术人员),桑蚕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蚕种繁育中的种茧生产、蚕病的综合防治及桑蚕微粒子病的预知检查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详细总结,旨在为蚕业生产者提供经验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蚕桑业的起源,距今已有5 000多年的历史。新时期下,蚕业发展中需要结合先进技术和方法,在形成规模化生产中提高桑蚕养殖水平。文章主要针对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蚕业发展的方法和必要性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荔波县蚕桑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继兰 《农技服务》2011,28(3):343-344,359
荔波县是贵州最适宜蚕桑生产的地区之一。分析了荔渡蚕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加快发展蚕业生产的有利因素,并提出了加快荔波蚕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桑蚕稚蚕人工饲料网育蚕技术宋淑环,谭智达,郑淑梅,林学祝,王兰瑞(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烟台264002)(文登市丝绸公司)用人工饲料育蚕是桑蚕发展的必然趋势,已成为我国蚕业科研的重要内容。山东省蚕业研究所自1989年开始进行人工饲料育蚕技术研究,于199...  相似文献   

16.
浅析小蚕共育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滕益准 《广西农学报》2008,23(6):99-101
田林县乐里镇政府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抓住“东桑西移”、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推广小蚕共育技术作为发展桑蚕产业、实现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桑蚕业得到迅速发展。本文就乐里镇推广小蚕共育在桑蚕产业发展中的现状及对策作初步探讨,以促进乐里镇乃至田林县桑蚕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桂中地区饲养原种蚕季节的历年温湿度与桑蚕最适宜的温湿度作比较,分析原种蚕蛹死笼率规律性,有目的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变蚕室的温度和湿度,使原种蚕的生长发育处于最适宜的气象条件,有利于提高原种蚕茧产量和质量,降低死笼率,从而达到气象指导桑蚕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郓城县位于鲁西南黄河故道,栽桑养蚕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桑蚕业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农民在养蚕过程中注重蚕病防控,轻视桑树食叶害虫防控,造成桑树害虫频频发生,导致桑叶产量与质量下降,严重威胁蚕业生产。鉴于此,笔者对当地桑树主要食叶虫害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发生特点、规律,并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桑树主要食叶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珏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3):161-162
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具有桑蚕业发展的区内外潜在优势,结合退耕还林工程以及"南蚕北移,东蚕西迁"工程的实施,提出了榆林市综合发展桑蚕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桂蚕一号、桂蚕二号是广西蚕业指导所新近育成的桑蚕新品种,现将其主要特性及饲养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