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农村实用人才是广大农民的优秀代表,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快速成长"。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0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与强化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大跨步发展。调研分析发现,不少乡镇的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存在缺乏相应的人-企-政对接系统、培训机制不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环境落后、人才培养资金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从农村实用人才的信息建设、人才培训、环境创造和专项培养基金等方面强化农村实用人才的服务和管理思路,促使农村实用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主力军”。  相似文献   

3.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首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实用人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由于农村人力资源底子薄、质量差、开发难度大,致使目前北京市农村实用人才的素质与建设存在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知识层次偏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通过理念创新将首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导向科学发展轨道,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根据江苏省姜堰市实际制定的农村实用人才界定标准,对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进行调研,并就该市农村实用人才的结构、家庭收入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姜堰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总量偏低,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年龄偏大,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同时,该市农村实用人才家庭收入水平总体不高,文化程度、职业、地区和年龄等因素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15,(9)
<正>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浙江省舟山市紧贴新农村建设工作实际,紧紧抓住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等环节,初步建立了整体联动、选育结合、政策激励的农村人才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支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新农村人才队伍,促进了农村实用人才队  相似文献   

6.
根据江苏省姜堰市制定的农村实用人才界定标准,对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就该市农村实用人才的结构、家庭收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颖 《现代农业科技》2013,(16):337-338
农村实用人才是广大农民的优秀代表,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底子薄、差距大的问题依然存在。该文从加强领导、强化培养培训,造就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建立科技示范户,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带动作用、优化环境,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等方面对新形势下农村实用人才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牢牢抓紧人才振兴。在引人才、育才人、留人才等方面下足功夫,才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通过不断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以农村实用人才为主体的农村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使之逐步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通过这几年参与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和培训工作,笔者对无棣县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浅谈南汇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实用人才是广大农民的优秀代表,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只有培养出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农业人才,才能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本文介绍了南汇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开展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其因,并且提出了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16,(11)
正为全面了解掌握浙江省金华市"十二五"期间农村实用人才工作,谋划"十三五"农村实用人才发展,根据市委人才办的部署,金华市农办组织各县(市、区)农办,就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1.主要做法(1)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机制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完成数量、新增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列入各级党委、政府新农村建设考核工作内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初步建立实用人才信息库,制订了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标准,明确各类农村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