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掌握绿洲荒漠过渡带天然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为荒漠区植被恢复与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白刺、猫头刺、油蒿3种天然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天然群落结构简单,组织水平低,群落中共有植物种29种,隶属10个科26个属,灌木层物种相对单一且数量较少,草本物种相对丰富且数量较大,植物都是以相对较低的芽位适应生境条件;天然群落丰富度指数较高,多样性指数较低,群落间的均匀度指数相差不大。本研究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天然植被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荒漠植被的生长受制于地下水和大气降水。民勤绿洲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现大部分区域植被已无法利用地下水,降水量逐年呈略增趋势,降水逐渐成为植被生长的主要来源。研究民勤荒漠绿洲地下水位、降水量变化对植被的影响,对绿洲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2000—2018年的地下水观测数据、年降水数据结合遥感反演的NDVI数据,探究民勤绿洲年降水和地下水对植被覆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民勤绿洲地下水主要在15~30 m之间;影响绿洲植被覆盖的地下水埋深主要在1~10 m;随着地下水位下降,对植被覆盖影响降低;NDVI和年降水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增加趋势,并且降水显著影响绿洲地表植被覆盖。  相似文献   

3.
兵团绿洲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绿洲防护体系的有效防护基础上的,随着兵团农田林网化建设更加深入,绿洲内部防护体系日趋完善.作为绿洲防护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外围灌草带的建立和荒漠植被的恢复,成为实现兵团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产生根本转变的主要制约.荒漠造林上升为当前植树造林重要方面.新疆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梭梭林是抵御沙漠流动和扩张的天然屏障,对稳定新疆的荒漠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恢复准噶尔盆地的梭梭林资源方面,推广采用科学、可靠、简易有效的梭梭造林实用技术,在绿洲外围无灌溉条件下的立地造林,见效快,效益好.  相似文献   

4.
民勤荒漠生态退化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置样方,调查研究了民勤荒漠生态退化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民勤绿洲区地下水位正在急剧下降,天然植被面积逐年减少,盖度正在明显下降,随着水资源退化和植被退化,沙漠化土地面积正在扩大,沙漠化程度正在增强。荒漠区水资源退化引起植被退化,植被退化进而导致沙漠化过程加强。随着植物的大面积死亡和稀疏化,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植被退化加之开垦使得极重度、重度沙化土地面积扩大,中轻度沙化土地面积相对减少。目前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大,二是上游入境水量逐年减少。实践证明,在干旱沙漠中造林,尤其是打井提取地下水造林,只能加速沙漠化和生态环境退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多熟、集约、高效种植的重要意义绿洲生态,是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自然综合体,它是在干旱荒漠地区水、土、光热资源相互协调的地方形成的.水是形成绿洲生态最基本的因素.凡是河流通过的地方,基本上是绿洲的所在.新疆土地资源虽然较丰富,但受水的制约,也不能随意扩大耕地.为了充分利用新疆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不同生活型植物在维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方面的机理,对民勤沙区绿洲-荒漠过渡带8种典型植被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灌木层在物种组成和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除红砂群落外,其他群落中灌木所占比例均在56.86%以上,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较小,在整个群落中仅占0.30%~3.14%(除沙蒿群落6.65%),数量较稳定;(2)8个群落中白刺重要值最高,达84.41%,猫头刺群落最低为20.70%,其余6个群落在56.78%~68.07%之间;(3)8个群落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猫头刺群落>绵刺群落>红砂群落>沙蒿>沙拐枣群落>珍珠猪毛菜群落>膜果麻黄群落>白刺群落,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偏低,物种丰富度较低,生态优势度较高,种间相遇率偏低,群落中物种分布不均匀。说明民勤沙区绿洲-荒漠过渡带群落物种主要以矮化的小灌木、小半灌木为主,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较小,优势种群在荒漠灌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对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过程和群落的演替方向,具有比其他物种更重要的作用,荒漠灌木群落由于缺乏冗余物种的支持,是一类不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7.
天然绿色屏障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灌木,株高1.5~2.5米。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地区,北自太行山、燕山,向南绵延至中条山、沂蒙山、大巴山、伏牛山和黄山等山区。北京北部山区河北承德地区、内蒙古昭乌达盟和伊克昭盟等地区都有自然形成的天然绿色屏障分布,是北方干旱山区阳坡、半阳坡的典型植被,对荒地护坡和防止风沙均有一定的环保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疆幅员辽阔,属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量少,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工业污染较少,农业生产为绿洲荒漠灌溉农业,可控性强.小麦生产的产量和品质稳定,不同生态地区形成的小麦品质特点不同,具有生产各种类型优质专用小麦的有利条件,也是国家级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9.
民勤荒漠植被退化演替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民勤县是中国的典型荒漠化地区。为了研究荒漠化过程中植物的退化特征,该文通过样方调查和查阅地方史志、文献资料的方法研究了民勤荒漠植被退化的阶段。研究结果认为,民勤自西汉以来生态环境逐渐退化,植被退化经历了3个阶段:在大面积湖泊、河流背景上是沼泽植被,在干涸湖泊、河床背景上的是盐生草甸植被,在沙质荒漠背景上的是荒漠植被。现阶段存在着荒漠植被退化演替和盐生草甸植被向荒漠植被演替2种退化过程。目前的植被正处在进一步退化过程中,植物种类和面积减少,大面积枯梢、死亡,优势种的优势度增大。现阶段决定荒漠植被生长状况的主要是大气降水,植被盖度和密度随年际降水量变化较大,尤其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影响植被退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是上游来水量减少,地下水严重超采、草场严重超载和造林密度过大等。  相似文献   

10.
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土壤养分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了毛乌素沙地南缘天然草地、人工封育草地、撂荒地、退耕还林地、固定沙地5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区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速效磷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灌草结合的人工封育草地、退耕还林地、固定沙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的含量高于以草本为主的天然草地和撂荒地,但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刚好相反;植被对表层0~20 cm土壤养分的影响大于下层20~60 cm土壤,植被作用下土壤养分向表层富集;采用柠条进行退耕还林,能够充分发挥其根系特性,有利于改良深层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秦岭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秦岭地区具有丰富的植物种类与茂密的森林植被,保存有东亚地区最完整的山地生态系统之一,素有"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的美誉,也是陕西省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新近出版的《秦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民勤绿洲退耕地的植被恢复、合理利用植被资源,笔者利用物种多样性理论、养分动态,研究退耕地植被演替过程、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民勤绿洲退耕地植被演替过程中,植被恢复分为恢复阶段(退耕1~3年)、多年生草本演替阶段(退耕3~8年)、多年生灌木演替阶段(退耕8~24年)、多年生灌木植物稳定阶段(退耕24~31年),物种多样性也呈现一定的规律:植物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呈波动式减小的趋势,而Pielou和Alatalo指数呈波动式增大的趋势;(2)土壤养分在整个植被演替过程中总体呈现消耗—积累—稳定的趋势,演替初期阶段速效K、P消耗较少,演替中期土壤养分消耗较大,演替后期土壤养分处于积累状态,之后逐步趋于稳定状态;(3)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养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Margalef指数与速效K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N呈显著相关,Simpson指数、Shanon-wiener指数分别与速效K呈极显著负相关,群落优势度指数与速效K呈极显著相关,Pielou指数、Alatulo指数分别与全N、有机质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荒漠地区由于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常伴有土壤盐渍化,其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群主要由旱生灌木、超旱生灌木和半灌木等灌木类木本植物组成。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它们的种子逐渐形成与恶劣环境相适应的萌发对策,从而确保其在特定的荒漠环境中生存和繁衍。本文就单一盐胁迫和干旱与盐胁迫交互作用对荒漠木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种子形态结构、环境诱导种子休眠和种子萌发行为等三个方面对种子萌发的盐适应特性进行了综述。鉴于荒漠地区干旱、土壤盐渍化常常并发,应加强干旱和盐胁迫双因子及多因子对荒漠植物的影响及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为今后筛选和挖掘有耐盐潜力的荒漠木本植物种质,以及荒漠植被重建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芳草湖农场地处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的开阔荒漠地带,风沙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农业节水灌溉经济效益的分析和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干旱缺水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农业节水灌溉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农作物产品的一种农业高效用水模式;对农业节水灌溉经济效益的分析和计算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供相关人员参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垦区是荒漠、半荒漠人工垦荒绿洲灌溉农业区,缺水问题尤显突出。要使垦区农业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单方水的生产效率,节水扩灌,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提高粮、棉、果、牧的产量和品质;只有通过农业节水才能满足“生态维护用水”的需求,防止生态脆弱区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降低各种自然灾害(大风、沙尘暴、浮尘等)发生的频率,减少农田沙化的进度。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兵团团场绿洲外围荒漠带林地资源与林地分类情况,本文作者建议应实行多种形式的分类经营,并提出在经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态功能分区是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综合管理的基础,可为区域生态系统恢复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环境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确定了疏勒河中游绿洲生态功能分区目标、分区原则与依据。运用RS和GIS技术,采用定性和定量以及计算机图形空间迭置法等方法,将疏勒河中游绿洲划分为绿洲农业、荒漠戈壁、防风固沙、平原绿洲植物、盐渍化防治和平原绿洲湿地6个生态功能区和34个生态功能亚区,并对各个功能区生态服务功能、生态保护方向、生态保护以及生态功能恢复措施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促进《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一定借鉴与参考作用,同时对促进干旱内陆河流域绿洲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有效配置、区域产业布局与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兵团团场绿洲外围荒漠带林地资源与林地分类情况,本文作者建议应实行多种形式的分类经营,并提出在经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仙人掌类植物,全世界约有70~110个属2000余种,多产于美洲干旱荒漠或半荒漠地区。墨西哥分布最多,约有900余种,野生分布的仙人掌类植物有300万公顷,素有“仙人掌王国”之称。成片的仙人掌属(Opuntia)植物在公路两旁随处可见,在海拔较高的中部、北部干旱地区,仙人掌类植物更是天然植被中的主要成分,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在墨西哥,人们不仅把这类植物作为优美的观赏植物,建设了许多以此为特色的植物园和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20.
南疆荒漠绿洲带保护性耕作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耕作方式比较试验表明在荒漠绿洲带土壤上进行保护性耕作种植春小麦,与传统耕作相比,可以保持甚至提高春小麦产量水平,还可减少机耕费用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有较好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