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硫是作物营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中量元素.近年来,由于无机元素的大量投入,黑龙江省的部分耕地土壤出现了缺硫现象,影响了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不同类型水稻土壤全硫含量为102~816 mg/kg,其中黑土>草甸土>草甸黑土>白浆土.有效硫的含量为7.1~56.7 mg/kg,低于全国平均临界含量20 mg/kg的地块出现频率占总样本的11.8%,低于缺硫临界含量15 mg/kg的地块出现频率为9.8%.不同品种硫肥对水稻产量表现出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和改善品质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硫是作物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之一。我国在缺硫地区施硫肥,一般可以使作物增产15%-20%,且能改善作物品质。试验表明:柑桔、大豆、甘蔗、花生、红薯、茶叶等作物施硫增产显著,一般在10%以上。作物缺硫的原因各有不同:一是土壤本身缺硫。如南方大部分红壤土,硫的含量偏低,一般在0.03%以下,而有效磷仅16-30ppm。在生产上因氮、硫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3.
农业增产要重视硫肥的施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硫是作物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之一。我国在缺硫地区施硫肥,一般可以使作物增产15%-20%,且能改善作物品质。试验表明:柑桔、大豆、甘蔗、花生、红薯、茶叶等作物施硫增产显著,一般在10%以上。作物缺硫的原因各有不同。一是土壤本身缺硫。如南方大部分红壤土,硫的含量偏低,一般在0.03%以下,而有效磷仅16-30ppm。在生产上因氮、硫比例失调而引起作物缺硫现象极为普遍。随着氮肥的大量施用,相对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硫现象。二是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耕地土壤硫素状况及硫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是作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1991~1992年开展的土壤硫素肥力调查,已明确指出贵州省耕地土壤全硫、有效硫的含量情况.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21个田间试验,研究了硫肥对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的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贵州土壤平均有效硫与全硫量分别为55 mg*kg-1与419 mg*kg-1,比南方其他各省都高.在21个田间试验中有15个试验施用硫肥作物增产达5%以上.工业副产品磷石膏作为硫源比普钙、石膏、硫酸钾及硫磺粉好.田间试验证明当土壤有效硫含量低于30 mg*kg-1时有较好施硫效果,在贵州有效硫含量30 μg*kg-1或许作为缺硫或潜在性缺硫指标,在贵州大约有1/3土壤低于该值.为了作物高产稳产需求,在贵州缺硫或潜在性缺硫土壤上硫的施用量建议为31.5~60 kg*ha-1.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河南省几种主要土壤全硫和有效硫含量,表明全省耕地有一半面积属缺硫或潜在性缺硫。主要作物硫肥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增产效果显著:小麦增产3.5%~13.4%,玉米增产3.5%~11.7%,大豆增产7.1%~13.5%。在施硫量相同情况下,小麦、玉米硫磺增产效果大于石膏,而大豆石膏增产效果则大于硫磺。  相似文献   

6.
土壤硫肥力与作物硫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我国土壤硫肥力状况与作物硫营养研究进展;概括了我国土壤缺硫状况,论述了硫在作物营养平衡中的作用,分析了作物缺硫的原因,阐明了植物缺硫的症状,综述了各地使用硫肥对作物的增产效果、对农产品品质的改善作用及硫肥有效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硫氮或硫硼配合对菜籽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进行的田间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硫氮或硫硼配施可以显著增加菜籽产量.硫氮配施比对照增产108.2~314.0 kg/ha和5.5%~19.6%,硫硼配施比对照增产83.4~248.2 kg/ha和6.9%~23.1%.施硫可以增加油菜植株体内的硫含量并改善其硫素营养;在缺硫土壤上施硫可以降低菜籽硫甙及芥酸含量,提高油酸含量,因此有改善菜籽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土壤硫肥力与作物硫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述了我国土壤硫肥力状况与作物硫素营养研究进展 :概括了我国土壤缺硫状况 ,研究了安徽省土壤有效硫现状 ,论述了硫在作物营养平衡中的作用 ,分析了作物缺硫的原因 ,阐明了植物缺硫的症状 ,综合了各地施用硫肥对作物的增产效果及农产品品质的改善作用 ,提出了硫肥有效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硫肥在作物上施用的效果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安徽省施用硫肥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可使小麦籽粒平均增产6%-24%,粗蛋白含量由对照的8.1%-11.9%提高到施硫的9.0%-14.2%;油菜增产2.4%-31%;大豆增产12%-1 7%;花生增产达10%-15%.本文对不同作物缺硫症状及常用硫肥的施肥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硫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中量元素,被认为是作物的第四大营养元素.近年来,由于NPK元素的大量投入、有机肥料数量不足和施用含硫肥料较少,黑龙江省局部地区土壤出现了缺硫现象,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自1997年开始,我们对黑龙江省几种主要类型耕地土壤的硫素含量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黑土、草甸土黑土上进行了大豆和玉米的施用硫肥试验,初步明确了主要类型土壤含硫状况和硫肥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磷肥在我省从六十年代开始试验并逐步推广,已充分显示了它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和改造低产田的重要作用。据近年土壤普查资料表明,在我省5600万亩耕地和果园中,缺磷土壤占90%以上,严重缺磷约占60%左右,增施磷肥已成为我省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当前我省磷肥生产数量很少,供需矛盾很突出,而且质量差,有效磷含量低,品种单一。平均每亩耕地仅施用21.4斤,由于磷肥供应不足,氮磷比例(1:0.22)严重失调,对农业增产极为不利。为充分发挥钙镁磷肥肥效,促进我省农业的增产增收,在省石化局、农业  相似文献   

12.
<正>硫是作物必须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占干物质的0.1%~0.5%,平均为0.25%。中国是亚洲需硫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缺硫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该区高温多雨,土壤硫易分解流失。在北方和西南部也有部分缺硫的报道。油菜是需硫量较多、对缺硫敏感的作物之一。近年来,油菜缺硫现象时有报道缺硫已成为农作物生产的问题之一。为了摸清全市土壤缺硫状况,准确把握较为合理的硫肥施用量,依托雅安市2010、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打捆项目,在全市估计缺硫的土壤上取了95个土样进行硫的含量分析,同时在油菜、蔬  相似文献   

13.
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其它元素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物施肥的平衡程度,包括用量、比例和形态等,直接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利用效率,养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其结果最终反映在作物的生长上。本研究利用盆栽和田间试验,在四川的两个主要土壤,即灰潮土和黄红紫泥上,探讨了锰与钼、铜、硫、氯元素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灰潮土上,施用锰肥盆栽试验平均增产27.8%,田间试验增产14.3%,增产效果非常显著,表明该土壤严重缺锰。在黄红紫泥上,施用锰肥平均增产6.7%,田间试验增产4.2%,达到了施锰明显增产的效果。在这两种土壤上,施用KCl都能有效地减轻小麦缺锰,增加产量;而施用钼、铜、硫肥加重缺锰,影响小麦生长,导致减产。在灰潮土的盆栽试验中施用MnSO  相似文献   

14.
为完善上海市闵行区耕地地力动态监测档案和数据库,及时了解基本农田的地力动态,以闵行区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粮田和菜田的土壤样本共170个,测定了土壤中有效硫的含量,并对其丰缺状况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表明,闵行区耕地土壤中有效硫平均含量,粮田明显低于菜田,均出现了有效硫极缺或缺乏现象。本次调查土壤样本中的有效硫平均含量与2004年全区耕地地力调查结果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5.
91个代表土样分析表明,闽东南耕地土壤平均有效硫含量为22.3 mg/kg,缺硫土样占60%.施用20~60kg/ha的硫素,水稻可增产6.1%~15.4%,花生和甘薯分别增产6.4%~20.7%,7.2%~12.1%;甘蔗施用30~90kg/ha硫肥增产7.0%~37.9%.农产品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增施硫肥能改善品质.水稻、花生和甘薯的硫肥最佳用量为40 kg/ha,而甘蔗的最佳施硫量为60 kg/ha.  相似文献   

16.
段惠芹  孟召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076-10077
对萧县耕地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硫(S)、硼(B)、铜(Cu)、铁(Fe)、锰(Mn)和锌(Zn)含量及丰缺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萧县土壤有效铜含量丰富,有效铁含量较丰富,有效硫、有效硼、有效锰和的有效锌含量较低;约12.7%的土壤缺硫,16.8%的土壤缺硼。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黔西县旱耕地质量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测土配方施肥提供基础数据,对黔西县项目区的旱耕地的土壤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黔西县旱耕地质地主要以壤土为主,土壤pH 5.5~8.5,比较适宜作物生长。旱耕地营养状况:土壤肥力水平中等,总体上普遍缺氮,中度缺磷,钾较丰富,钙、镁、硫、铁含量极丰富;锰含量比较丰富,但分布不均,变异较大;铜10%调查点缺乏,锌20%左右调查点缺乏,硼80%以上调查点缺乏。  相似文献   

18.
宋刚 《农技服务》2023,(6):64-67
为明确贵州省剑河县土壤中量元素状况,科学补充中量元素,平衡作物营养,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科学依据,对剑河县12个乡镇140个土壤样本中的交换性钙、镁及有效硫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剑河县土壤交换性钙平均含量为1 144.42 mg/kg,岑松镇的土壤交换性钙最高,为2 088.40 mg/kg,磻溪镇最低,为653.81 mg/kg。全县有29.29%的土壤缺钙。交换性镁平均含量为118.40 mg/kg,有49.29%的土壤缺镁,其中磻溪镇、观么镇、柳川镇、敏洞乡、南加镇和南寨镇有超过50%的土壤存在缺镁。土壤交换性钙镁比的平均值为10.72,但仍有5.71%和3.75%的土壤存在生理性缺钙和缺镁的风险。有效硫含量适宜,平均为19.97 mg/kg,仍有53.57%的土壤存在缺硫或潜在缺硫。为此,生产上应针对不同农作区的土壤中量元素状况,因地制宜增施钙镁硫肥。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缺磷土壤上进行定位试验,研究磷肥效应和土壤磷素的供应状况.试验在红黄泥和河沙泥两种土壤上进行,包括施(CK)、氮钾肥(NK)、氮磷钾肥(NPK)、氮磷钾肥加稻草还田(NPK+RS)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磷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平均增产率表现为严重缺磷土壤高于中度缺磷土壤、早稻高于晚稻、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高于单施磷肥处理;中度缺磷和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能够显著的提高作物产量,尤其在早稻上效果更明显;中度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早稻平均增产6.3%,晚稻平均增产6.1%;在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早稻平均增产达到17.9%,晚稻平均增产达到10.5%;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的水稻产量提高幅度略高于施用磷肥处理;土壤连续施用磷肥和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且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效果最佳.中度缺磷土壤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处理连续两年试验后,土壤有效磷平均上升50.4%,严重缺磷土壤连续两年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处理连续两年试验后,土壤有效磷平均上升91.4%.在中度和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或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磷素吸收量和土壤的供磷能力.  相似文献   

20.
植物对硫元素的依赖程度仅次于氮、磷、钾三要素,其需要量与磷接近。近年来我国土壤缺硫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潜在因素。一般地讲有机质少、质地轻、代换量低的沙质土是缺硫的分布区。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耕地中土壤多为沙质土,占79%。2009年通过硫酸钾镁肥单因子4水平马铃薯试验,结果表明:处理间达到极显著水平,与CK比较,处理小区均表现增产且增幅明显,最低增产幅度23.63%,平均25.43%,最高27.65%。证实硫酸钾镁肥马铃薯应用效果好、增产大,是值得在生产上大力推广的新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