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体视显微镜和常规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偃麦草属3种植物(偃麦草、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的种子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偃麦草属3种植物的种子形态均呈舟形,顶端均具毛;颜色略有不同,主要以黄色、土黄色及深褐色为主;种子长,宽和厚度差异显著(P<0.05),种子长的顺序为:长穗偃麦草>中间偃麦草>偃麦草,种子宽和厚度均为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偃麦草;长穗偃麦草种子千粒质量较大,平均为0.564 g,而偃麦草种子千粒质量仅为0.269 g。偃麦草属3种植物的种子胚位于种子基部,呈侧生型,胚乳占绝大部分比例;中间偃麦草种子的种皮厚度最大,长穗偃麦草种子的最小;偃麦草种子的种胚长度、胚根长、胚芽长和盾片均小于长穗偃麦草。通过对偃麦草属3种植物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质量和种皮厚度等的比较分析,可为其分类保存和遗传特性的系统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培养皿法研究了偃麦草属 3种植物种子萌发时期的耐盐性 ,采用盆栽育苗法研究了长穗偃麦草出苗和生长时期的耐盐性。结果表明 ,毛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种子的耐盐性基本一致 ,并且 2者明显强于偃麦草。长穗偃麦草幼苗能够在 1%盐浓度的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3.
促进偃麦草属植物种子萌发是偃麦草属植物栽培草地成功建植的关键。通过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 GA3溶液(0、500、1 000、1 500 和 2 000 mg/L)对长穗偃麦草、中间偃麦草和偃麦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分析外源 GA3对 3 种偃麦草属植物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外源 GA3处理浓度的增加,3 种偃麦草属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提高,1 500 mg/L 是最适合打破种子休眠而萌发的浓度;GA3浸种处理促进了 3 种偃麦草属植物种子胚根和胚芽的生长,提高了内源生长促进物质 IAA 和 GA3 含量,降低生长抑制物质 ABA 含量,且提高了胚芽的 POD 活性,降低了 MDA 含量。 1 500 mg/L 外源 GA3浸种处理可较好地调控种子内源激素含量继而促进种子萌发,为偃麦草属植物种子高效生产和草地建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干旱复水后4份偃麦草渗透调节物质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盆栽法研究了干旱复水后4份偃麦草种质资源对水分短缺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干旱复水后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且复水后0,5,10,15d间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复水后偃麦草叶片水分饱和亏缺基本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及游离氨基酸均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则呈下降趋势;游离氨基酸、脯氨酸与可溶性糖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糖间相关性极显著(P<0.01)。综合评价认为,4份偃麦草抗旱性强弱顺序为E22>E5>E1>E16,且当土壤水分含量低于39.47% 时,偃麦草开始受到干旱胁迫,需要进行及时灌溉。  相似文献   

5.
田间水分状况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种子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在云南研究不同土壤水分亏缺对白三叶种子发育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种子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处理间比较,水分亏缺越大,含水量下降越快.两年种子干鲜重不灌水处理均最早达到最大值,轻度水分胁迫、中度水分胁迫次之.白三叶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水分亏缺越大,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越快.水分亏缺增加白三叶收获种子的硬实率,对白三叶种子的发芽和活力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青海扁茎早熟禾种子生长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研究了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var.anceps cv.Qinghai种子成熟过程中生长、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成熟过程的推进,种子含水量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种子干质量则逐渐增加;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种苗芽长均呈增加趋势,电导率呈持续下降趋势,脱氢酶含量呈先增后减变化,淀粉含量持续上升而可溶性糖含量则下降(P<0.05).由种子含水量、发芽活力和生理特性指标判定出的青海扁茎早熟禾种子生理成熟期分别为盛花期后第28天、第28-36天和24-28天.可见,青海扁茎早熟禾一般在盛花期后第28天,即种子含水量35%时成熟.  相似文献   

7.
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及其杂交种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了杂交种植物组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叶绿素、可溶蛋白、丙二醛生理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偃麦草属不同材料[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长穗偃麦草(E.elongata)及其杂交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5个单项生理指标可综合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正交杂种(E.intermedia×E.elongata)的抗旱综合值为 0.529,反交杂种(E.elongata×E.intermedia)为0.702,而其2个亲本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仅为0.308和0.191,杂交种材料的抗旱能力远高于2个亲本,其中反交杂种的抗旱性最强。  相似文献   

8.
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解剖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和长穗偃麦草E. elongata的根、茎、叶以及根茎的形态解剖结构,结果显示:2种植物的根形态均由表皮、皮层和中柱组成,表皮着生大量根毛,内皮层细胞壁5面加厚,在横切面上呈马蹄形;茎与根茎的维管束分内外两圈分布,中央有髓腔;叶片形态由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构成,表皮细胞包括长细胞、附属物、气孔器细胞和泡状细胞。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的叶片表皮微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长穗偃麦草叶脉上分布3~4列乳突,而中间偃麦草叶脉上则分布3~4列刺毛,另外在根皮层细胞中发现了发达的类似通气组织的结构,产生原因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4种小麦族牧草种子耐盐补偿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不同浓度单盐(NaCl)与复盐(NaCl:CaCl_2:MgSO_4:K_2SO_4=71:3:4:22)土壤中对冰草、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Alker及Tyrell种子萌发时的耐盐补偿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盐胁迫下仅长穗偃麦草Alker表现出耐盐补偿生长现象;复盐胁迫下4种牧草种子均表现出耐盐补偿生长现象,冰草仅在0.4%盐浓度下表现耐盐补偿生长,中间偃麦草在0.2%及0.6%盐浓度下表现耐盐补偿生长,长穗偃麦草Tyrell与Alker的耐盐补偿生长范围为0.2%~0.8%.耐盐补偿生长点除冰草为0.4%外,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Alker及Tyrell种子的耐盐补偿生长点相同,均为0.2%.4种材料种子的耐复盐能力高于耐单盐能力. Alker及Tyrell种子萌发时的耐盐补偿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盐胁迫下仅长穗偃麦草Alker表现出耐盐补偿生长现象;复盐胁迫下4种牧草种子均表现出耐盐补偿生长现象,冰草仅在0.4%盐浓度下表现耐盐补偿生长,中间偃麦草在0.2%及0.6%盐浓度下表现耐盐补偿生长,长穗偃麦草Tyrell与Alker的耐盐补偿生长范围为0.2%~0.8%.耐盐补偿生长点除冰草为0. %外,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  相似文献   

10.
采用6种活力测定方法,研究了同德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 cv.Tongde)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种子质量和营养物质等生理生化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同德小花碱茅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散失速率呈先快后慢的规律,在盛花期后26 d种子达到生理成熟,含水量为27.85%,种子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种子成熟逐渐减少,而淀粉含量变化则相反。同德小花碱茅种子发育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生长素、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高峰依次出现。本研究表明,种子活力随种子成熟不断增加,在盛花期后26 d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河北省承德市鱼儿山牧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攻关实验站,以种植两年的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研究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重量和营养物质等生理生化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无芒雀麦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呈现逐渐下降的阶段性变化,而种子干重则逐渐增加,在盛花期后29d达到生理成熟,含水量为57.5%。种子内可溶性糖含量随种子发育成熟逐渐减少,而种子内淀粉含量则逐渐增加。无芒雀麦种子内IAA、GA、ABA含量高峰在种子发育过程中顺序出现。  相似文献   

12.
新疆高羊茅种子发育生理生化变化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在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牧草试验站,对交战高羊茅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战高羊茅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是先慢后快阶段性下降,而种子干重则逐渐增加,种子在盛花期后22d达到生理成熟,含水量为52.29%,可溶性糖含量随种子发育成熟而逐渐降低,而淀粉含量则逐渐增加,但在发育后期它们含量变化有升降起伏,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变化总趋势是随着种子发育而降低,而脱落酸含量变化是先升后降。  相似文献   

13.
冰草种子发育过程中活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种子发育过程中,随着种子的发育成熟,种子含水量逐渐下降,种子的干物质不断增加,直到盛花期后第30天达到生理成熟,含水量降到25.04%,干重达到最大为1.754 mg/粒.采用7种活力测定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种子的发育成熟,种子活力不断增加,在盛花期后第35天,种子活力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结缕草种子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旨在探明结缕草种子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为种子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山东胶州,结缕草盛花期后每隔3~5 d取1次种子样品,对其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缕草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是先升高,而后逐步降低,而种子干、鲜重则逐渐增加,最后略有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总趋势是降低(5.0%),而淀粉含量先升后降,再逐渐增加,最后保持在15.0%左右,种子酸性磷酸酯酶活性逐渐增强,且不同成熟度间的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种子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含量逐渐减少,而脱落酸含量是逐步增加,最后达72.7 μg/100 g鲜重。综合考虑,结缕草适宜的收获期应在盛花期后36 d左右,即6月15日左右,此时种子活力强,含水量为26%~28%,千粒重为0.89 g。  相似文献   

15.
高羊茅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供试高羊茅法恩和赛福瑞两个品种的种子在发育过程中含水量不断下降,由最初的60-70%降至最终的13%左右,种子的鲜重先于干重达到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而干物质重在含水量迅速下降时增加缓慢。法恩和赛福瑞高羊茅种子在含水量分别降至45.3和44.1%后进入生理成熟期。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则相反的变化,淀粉在种子发育初期积累迅速,ATP和TTC含量均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6.
菊苣开花及种子形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开花及种子形成规律的研究表明:在太原地区,菊苣6月上旬开始开花,三周之后即7月初达盛花期。种子在授粉后20天即发育成熟,此时,种子发芽率及千粒重均达到最高。最佳种子收获期应在盛花期后20~30天,此时种子呈深褐色,水分含量为25%左右。  相似文献   

17.
籽粒苋种子超干贮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控制超干处理时间获得8.09%、4.12%、2.03% 3种不同含水量的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种子,在50 ℃恒温箱内进行人工老化处理10 d,回水后测量种子发芽率等指标。结果显示,老化前超干种子与未超干种子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老化后4.12%超干处理的籽粒苋种子发芽率、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均高于对照组,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组,并且抗老化效果优于2.03%超干处理,表明适度含水量的超干处理可以使籽粒苋种子保持较高的活力,提高其耐贮藏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超干处理对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为柳枝稷种子耐干性及贮藏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硅胶干燥法将柳枝稷种子含水量由9%分别降至7%,5%,3%,2%,1%,测定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种子的活力以及种子萌发后第14 d幼苗的叶面积、根长、苗长、根冠比、鲜重、干重及相对电导率等指标的影响。柳枝稷种子含水量由对照9%降到2%的过程中,种子仍保持较高活力。含水量降至1%种子活力显著下降,但种子的相对电导率与种子活力没有显著相关性。超干处理后幼苗生长正常。柳枝稷种子属于正常型种子,其贮藏的安全水分下限为2%。超干处理并没有破坏柳枝稷种子细胞膜的完整性,也未对幼苗的生长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测定生殖枝叶片的光合速率,茎,叶,穗柄,穗的生物量和能量分配比,种子的千粒重和激素含量,分析种子发育时生殖枝水分,生物量和能量的数量及配比变化,探讨老芒麦种子发育的物质,能量基础及其转移规律.结果表明,1)生殖枝总生物量在开花-灌浆-乳熟期不断显著增加(P<0.05),蜡熟期达到最大值;营养器官生物量比例随种子发育逐渐下降,叶生物量分配比由开花期的18.39%下降到完熟期的9.76%,而茎生物量分配比在乳熟期达最大后显著下降;生殖器官生物量在乳熟-蜡熟期显著增加,穗柄生物量分配比相对稳定,穗生物量分配比则不断增加.2)光合速率在开花-乳熟期无变化,乳熟期后显著下降(P<0.05),生殖枝总能量在开花-灌浆期,灌浆-乳熟期有2个显著增加高峰(P<0.05),总能量蜡熟期最大;能量分配有极显著变化(P<0.01),变化大小顺序为穗>叶>茎>穗柄,穗能量分配比在开花-乳熟期无显著差异,乳熟期后显著增加.3)茎,叶热能值随种子发育而下降,叶热能值在灌浆-乳熟期,乳熟-蜡熟期有2次显著下降,下降达13.69%;茎热能值仅在乳熟-蜡熟期1次显著下降,下降了3.59%;生物量与能量随种子发育有由叶向茎向穗柄向穗的转移过程.4)种子鲜重有2个显著增加阶段,干重在5个发育期均有显著增加(P<0.05),种子产量在乳熟-蜡熟期显著增加,蜡熟-完熟期显著下降(P<0.05).5) 赤霉素 (GA)含量从灌浆期到完熟期下降了50.25%,蜡熟期脱落酸 (ABA)含量比灌浆期增加了91.37%.所以,种子田管理时,乳熟期之前要保持叶片的完整与健康为种子发育提供能量,种子收获应该在蜡熟后期进行.  相似文献   

20.
卫星搭载对新麦草二代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不同含水量的新麦草种子经卫星搭载,返回后对其二代种子进行室内分析。结果发现,卫星搭载对新麦草二代种子发芽能力、种苗生长、种子浸出液电导率有显著影响,具体变化因品种而异。种子含水量对卫星搭载效应有重要影响,当含水量为10%-12%,卫星搭载效应减弱;当含水量偏离这一范围时,卫星搭载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