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模化猪场传染病免疫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约化、规模化养猪在我国已经兴起,养猪区域化、产业化生产日益明显,并不断涌现出现代化的养猪企业。由于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规模大、密度高,这就为猪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密集饲养猪只接触密切,一旦有疾病传人,就可能在猪群中很快传播。故应建立疫病的防制系统,即采取各种措施,如脱污、隔离、消毒、净化、免疫接种等手段,从环境、卫生、设备、营养、管理免疫等方面把病原体排除于猪场之外,同时还要防范存在于健康猪体内的条件性致病病原体于环境因素改变对猪群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杜绝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2.
集约化、规模化养猪在我国已经兴起,养猪区域化、产业化生产日益明显,并不断涌现出现代化的养猪企业.由于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规模大、密度高,这就为猪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密集饲养猪只接触密切,一旦有疾病传入,就可能在猪群中很快传播.故应建立疫病的防制系统,即采取各种措施,如脱污、隔离、消毒、净化、免疫接种等手段,从环境、卫生、设备、营养、管理免疫等方面把病原体排除于猪场之外,同时还要防范存在于健康猪体内的条件性致病病原体于环境因素改变对猪群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杜绝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3.
消毒的目的是杀死滞留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减少疾病的发生.随着我国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流通渠道的增多,造成了已控制的如水泡性疾病、猪瘟(HC)等传染病又呈扩散之势,而外种猪的引进,又致许多新病如猪繁殖呼吸综合征(PRRS)、猪增生性场病(PPE)、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等疾病传入我国,造成多病原混合感染,猪呼吸道疾病日益突出,细菌病、病毒病、寄生虫病日益加重的现象,因此除了在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等方面的工作加强以外,还要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消毒工作,消毒是对疾病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消毒工作做得好与坏,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猪场疾病的发生,是兴办猪场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周俊忠 《畜禽业》2012,(9):12-13
<正>1集约化猪场疾病发生的特点1.1猪传染病危害大传统的饲养方式,动物群体规模小、密度低、疫病传播受到一定限制,如能及时采取措施,就能尽快扑灭,而集约化养猪场为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条件,一旦疫病侵入,就会传播  相似文献   

5.
彭昔 《畜禽业》2013,(5):16-17
<正>目前,猪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我国许多规模化猪场和农村养猪大户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导致猪呼吸系统疾病的因素,并针对致病因素采取对应的防治对策。1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1.1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不同的猪群中可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向不同猪群中传播。引起蓝耳病的病毒可通过精液传播。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原体和猪呼吸系统冠状病毒等经空气传播。许多气候因素,如风向、风速,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养殖业发展迅速,猪种流动频繁,加上有些猪场饲养管理不当,在猪病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呼吸道疾病,它是由一些病原体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以及多种其它因子共同作用而引起发病,称为猪呼吸道病综合征。不少猪场呼吸综合征发病率达40%~85%,直接死亡率20%以上,此病已成为我国当前猪病的重中之重。1猪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因1.1传染性病因病毒性病原:主要有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  相似文献   

7.
猪附红细胞体病简称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2002年7~11月,山东省临沂市南部几县猪群相继发生一种以精神不振、发热、贫血、黄疸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并造成大批猪只死亡。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自2002年7月起,郯城县某猪场先发生该病,随后往北蔓延,涉及苍山、临沐、费县等60多个乡镇。一般在饲养密度高、封闭饲养的猪场内多发,主要侵害20~50kg重的育肥猪和后备猪,发病率达40%~50%,发病猪群死亡率达10%…  相似文献   

8.
在猪饲养过程中对猪舍空间进行消毒,是控制猪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发生传播的主要有效手段之一。坚持定期对猪群进行带猪消毒,可以大大减少疫病的发生。主要研究了猪场消毒的清洁法、通风换气法、蒸煮法、喷雾法、熏蒸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1流行病学猪附红细胞体病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而架子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低。妊娠母猪出现不食、中热、早产、死胎。患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重要传染来源。本病可通过吸血昆虫、疥螨虫、污染的器械(注射针头、耳号钳、断尾器、打牙器、阉割器械等)等水平传播和通过胎盘及子宫垂直传播。另外,应激因素如不良的饲养管理、恶劣的气候或患其他疾病等,都可使隐性感染的猪发病,症状加重,甚至大批发生。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呈地方性流行。2临床症状潜伏期6~10d,体温升高至40~42℃,呈稽留热…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7,(5)
<正>随着苏北地区生猪生产的快速发展,生猪及畜产品转运越来越频繁,猪病的交叉转播速度越来越快,猪病种类越来越多。概而言之,有如下特点。1猪场疾病种类增多,传播速度加快生猪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生猪及其畜产品的转运越来越频繁,但运送生猪及其畜产品的安全措施却没有跟上,这给疾病的交叉传播和流行创造了条件。同一猪场的不同栏舍之间、相近地区的不同猪场之间的猪病因此而互通有无,猪病有增无减传播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1.
生物安全(biosecurity)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在Saunder's Com prehensiveV eterinary Dictionary中将生物安全定义为“不被传染病、寄生虫病和虫害传播”。对于养猪业来说,生物安全应关注如何预防猪群被病原(细菌、病毒、霉菌和寄生虫等)侵袭。现代化养猪场的特点是规模化,猪群的数量大,饲养密度高,运动范围小,应激因素多,给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规模化猪场必须实施非常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才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传入并最大限度降低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从而能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最终得以体现在经济效益的增加上。即便一个猪场已…  相似文献   

12.
生物安全是指预防感染因子进入猪场生产中的每个阶段或场区或猪舍,控制疫病在猪场中传播,减少和清除疫病的发生等所采取的一系列的规则和步骤。它是一个畜群管理策略,通过它能尽可能减少引入致病性病原的可能性,从现有环境中除去病原体,是一种系统的、连续的管理方法,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控制疫病发生、流行、传播、扩散的方法。1病原和传播途径的控制1.1重视猪场的环境卫生猪场的环境卫生包括猪场的小环境(猪舍)和大环境(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卫生两方面。一个环境卫生好的猪场,猪群比较健康,相对来说抵抗力强,发病概率低,即使发病,也…  相似文献   

13.
李鹰 《畜禽业》2005,(8):23-26
疫病的发生或流行应该具备一定的内外因条件,内因是指猪场内存在或侵入的病原体,外因是指猪场环境和日常生产操作给病原体带来的得以生存和蔓延的物质条件.集约化猪场疫病的发生要具备病原体、传染途径、易感性猪群三个必须条件.因此,猪场的防疫工作不能依靠单一的措施来保证,必须从消灭控制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和降低猪群易感性三个方面同时推进,采取综合性、有效性、持之以恒的防疫措施,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7,(Z1)
<正>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多种疾病引起的猪群呼吸道症状的总称。该病的发病原因复杂,临床上常常伴随多病原体混合感染,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不便;另外,猪场中存在大量条件性致病菌(如支原体、猪副嗜血杆菌、链球菌),一旦外界环境变化或者猪抗病力下降便发病。所以,在猪场中呼吸道疾病较难预防。1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发生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猪群主要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咳嗽、呼吸困难为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热稽留、皮肤发红、  相似文献   

15.
闫恒普 《畜禽业》2008,(1):62-63
<正>呼吸道疾病是猪只较常见的疾病。但随着猪只品种改良,种猪的大量引进,以及饲养管理模式的改变,原始的呼吸道传染病尚未清除,而新的传染病又有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呼吸道传染病对养猪生产的影响,越发显的重要。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临床症状,病理现象以及致病能力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病原体感染,演变成为多个病原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兽医界称之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  相似文献   

16.
权中会 《畜禽业》2005,(8):55-55
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或猪出血性败血病,是由猪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许多猪场常采用猪舍上面搭盖塑料膜的办法保温,但如果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或突然增大通风使上呼吸道粘膜受到刺激而使猪体抵抗力降低时,则可能诱发疾病。陕西咸阳某猪场搭盖塑料膜的圈养猪发生以突然死亡和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疾病,确诊为猪巴氏杆菌病,现报道其发病及诊疗情况。  相似文献   

17.
现代猪场大都建立于密集饲养和专门化生产条件下,环境对病原和生猪个体的影响日趋明显,随着养猪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以及生猪品种的良种化,生猪的疫病也越来越复杂。近几年就出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2型、气喘病等疫病,这些病的发生导致猪免疫抑制性疫病,引起猪群呼吸病综合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的并发或继发,  相似文献   

18.
猪皮肤病,是各种因素引起的猪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我们在技术服务的过程当中,特别是在进行现场猪病诊断时,总需要注意观察发病猪的皮肤变化及损伤。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有的只局限于皮肤的变化,如耳部坏死、猪痘;有的则是全身出现红斑、斑点、水泡、疱疹等并牵涉到内部的疾病,如丹毒、猪瘟、圆环病毒病等;有的呈一过性变化,发生快,消退也快,如荨麻疹;有的则是采取任何措施也无效,如玫瑰糠疹。因此.  相似文献   

19.
陶群 《畜禽业》2012,(7):43
<正>坚持"全进全出"可以有效保证保育阶段猪病的控制,但我国现阶段中小规模猪场基本上是自繁自养,所以我国中小规模猪场不能有效的控制猪病的发生和流行。针对建湖县养猪现状,笔者就养猪保育阶段猪病的防治谈一些经验和体会。1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哺乳仔猪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保育阶段的饲养,健康、顺利度过断乳关对以后的保育非常关键。1.1吃足初乳,保证乳猪抗病力乳猪在出生要吃足初乳,因为初乳里含有各种抗体,仔猪在哺乳期间和保育初期只有抗体使仔猪产生被动免疫从而增强抗病力,减少后期保育部分疾病的发生。1.2做好仔猪保健,提高仔猪抵抗力在出生后第二、三天注射铁制剂,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7,(4)
猪呼吸道疾病通常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环境及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作用所致。发病猪群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气、呼吸困难、消瘦和后期衰竭死亡等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该病在猪场反复发生,防治困难,给猪场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