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房实质、问质和实质间质的炎症,多发生于泌乳期,奶牛发生乳房炎对生产的影响较严重。如:临床型乳房炎,乳产量明显下降,炎乳废弃,继而乳区化脓坏疽,失去泌乳能力,其经济损失严重,特别有的牛患隐性乳房炎流行面较广,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乳产量降低4%~10%,牛奶品质下降,乳糖、脂肪、乳钙缺少;乳蛋白升高变性。钠和氯增多,为此防治乳房炎的发生是当前搞好奶牛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羊乳房炎是羊的乳腺、乳池、乳头的局部炎症,多见于绵羊、山羊的泌乳期。常见有浆液性乳房炎,卡他性乳房炎,脓液性乳房炎和出血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3.
该试验旨在研究病原菌感染与奶牛乳房炎发病之间的关联性.根据细菌分离鉴定程序和菌落总数计数法测定了636份乳样,涉及无乳房炎乳、不同等级的隐型乳房炎乳、临床型乳.结果表明,该牧场奶牛所患的乳房炎是以单种细菌感染为主,并且在一定的细菌感染比例下,乳房炎的发病程度与杆菌的相对比例正相关,与葡萄球菌的相对比例负相关;同时,乳房炎的发病程度还与菌落总数的含量正相关.无乳房炎乳、隐型乳房炎乳、临床型乳房炎乳中的菌落总数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本场乳房炎的发病程度与杆菌所占的比例和菌落总数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1980~1989年对22个城市32个奶牛场10371头成年泌乳牛进行乳房炎病因及发病情况调查,并对其中3384头泌乳期奶牛的12660个乳区进行隐性乳为检查,结果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奶牛头阳性检出率为73.91%,乳区阳性检出率为44.74%,采集2015份患乳房炎和健康奶牛奶样进行细菌性检查,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健康奶样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85.37%,62.76  相似文献   

5.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给奶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乳房炎分为临床型和隐性型,临床型乳房炎主要引起乳房红肿发热、疼痛、乳品质下降,严重的化脓性或坏死性乳房炎引起起全身症状,发热厌食乃至败血症而死亡;隐性乳房炎虽然不表现为临床症状,但也影响产奶量和乳品质,而且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极易转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导致产奶量下降和乳成分的变化.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57头荷斯坦奶牛(其中32头患隐性乳房炎)乳中脂肪酸组分,比较正常乳和隐性乳房炎乳中脂肪酸的组分.结果表明:共检出21种脂肪酸,隐性乳房炎乳中棕榈油酸(C16:1)的含量高于正常乳,其他20种脂肪酸均低于正常乳,其中有9种显著低于正常乳(P<0.05),2种极显著低于正常乳(P<0.01);隐性乳房炎降低了牛奶中脂肪酸的总含量及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隐性乳房炎乳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比高于正常乳,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比则低于正常乳.结果提示,隐性乳房炎影响奶牛脂肪酸合成过程,改变了脂肪酸的组分.  相似文献   

7.
自拟中草药复方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很多,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停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乳房炎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主要措施之一,但随着抗菌剂长期大剂量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乳中残留问题被普遍关注。中药作为天然药物,不仅不存在药物残留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许多中药还是很好的免疫调节剂,因此,用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课题。一些中药复方制剂和中药提取物制剂,已经在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常见奶牛病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草原》2005,(7):18-18
乳房炎:常因挤乳技术或停乳不当、乳房和牛床不清洁,细菌从乳孔侵入乳腺而引起。急性乳房炎的乳房红、肿、热、痛、硬,奶牛不让挤乳、乳量少或停止,乳汁带红、黄色,有絮状物甚至面条状,有时挤出水样乳,一般体温不高。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不同地区500头患急、慢性乳房炎的奶牛,用“乳复生”、“乳炙清”联合给药治疗,急性乳房炎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9,3%,治愈率833%;慢性乳房炎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77.7%,治愈率72.9%,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牛乳房炎由乳头口感染各种病原微生物后引起。伴随感染乳头粘膜和乳腺见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侵润并增加了乳汁中白血球数,乳房乳汁经抗原作用后不但免疫球蛋白浓度上升,而且.免疫球蛋白数增加,因而诱导乳腺和乳头发生局部免疫。我们已知,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粘膜,由于分泌型IgA可阻止病原体的定居,说明乳房炎病原菌的最初感染部位是从乳导管头部粘膜开始。本文通过对已判定为分泌乳房炎乳的乳头及乳房炎乳头的乳导管头部粘膜分泌IgA细胞(IgA阳性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对发生乳房炎时粘膜免疫有关的IgA阳性细胞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张剑 《中国乳业》2011,(8):28-30
本文在分析奶牛乳房炎产生的病因,即榨乳设备、疾病激发物的基础上,指出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同时论述了奶牛乳房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中药制剂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应用传统方法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经验的基础上,经改变给药途径和制剂,利用制剂直接注入乳池、乳房涂擦结合生理盐水冲洗乳池、肌肉注射等3种方法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苛性钠凝乳试验对久治县200头泌乳牦牛进行了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97头被检牦牛和360个乳室的乳汁呈阳性反应,隐性乳房炎的头患病率和乳室患病率分别为48.5%和42.5%;从第4胎起,牦牛隐性乳房炎患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左侧乳室与右侧乳室的患病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奶牛干乳期乳房炎发病率较高,对此,本试验进行了人工停乳,青,链霉素快速干乳和新洁尔灭溶液快速干乳预防奶牛乳房炎。效果观察结果表明:人工干乳发病率为21.8%,青,链霉素快速干乳发病率为12.5%,比人工干乳降低9.3%;新洁尔灭溶液快速干乳发病率为6.2%,比青,链霉素干乳降低6.3%,比人工干乳降低15.6%。使用新洁尔灭溶液快速干乳,配制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预防乳房炎收效甚好,对产奶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兰州乳房炎试验(LMT)对来自西安市某个牛场的76份奶样作隐性乳房炎检验,并对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牛场的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为33%,阳性乳样中细菌检出率为93.4%。阴性乳样中病原菌检出率为28%,在检出的94株细菌中,共有5种菌22株是与乳房炎有关的病原菌。其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占病原菌总数的90%以上。是引起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6.
根据感染性,奶牛乳房炎主要分为接触传染性乳房炎和环境条件性乳房炎。最常见的是链球菌性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和支原体性乳房炎等。1流行病学病原体主要为兰氏B群的无乳链球菌,C群停乳链球菌等也可以引起,均为革兰氏阳性化脓性球菌。无乳链球菌可  相似文献   

17.
1979年4月至1980年10月共检查91头奶牛,对临床型乳房炎的44个乳区,隐性乳房炎的74个乳区按乳汁检查确定了病性,得出下述结果。依据需氧细菌培养的菌落数,判定104个乳区为乳房炎,占88.1%。其中临床型乳房炎,病牛有38个乳区为阳性,占86.4%,隐性乳房炎病牛有66个乳区为阳性,占89.2%。乳汁中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展兰州地区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及病原菌的调查研究,试验应用LMT诊断液对兰州地区4个中等规模奶牛场的344头泌乳牛的1 237个乳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并对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为58.43%,乳区阳性率为36.86%;临床型乳房炎的头发病率为5.52%,乳区发病率为2.91%;主要病原菌检出率为无乳链球菌30.0%、大肠杆菌27.1%、金黄色葡萄球菌21.4%。说明兰州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率较高,病乳中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乳房炎作为一种生产性疾病伴随着养殖户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乳房炎防制当作重大课题加以研究。现已查明引发乳房炎的病原菌多达80余种,其中主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粪球菌、沙门氏杆菌、棒状杆菌、  相似文献   

20.
乳注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预防干奶牛的隐性乳房炎时临床型的奶牛乳房炎,人们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发现干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更为普遍,造成奶产量的下降更为明显,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更大。1993年度,我们进行乳注盐酸左旋咪唑注射液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