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冷害是一种生理失调现象,是因长时间持续低温所致。目前,其产生的主要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在新南威尔士大学食品科技系进行了两年,在0℃贮藏条件下,研究乙烯处理对来檬、桔、葡萄柚、夏橙冷害发生的影响以及腐胺、鲨烯、α—法呢烯变化情况,选取中等大小,色泽一致,无损伤的四种果实置于防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延长果实贮藏期最有效的方法是冷藏。但是,热带和亚热带果树由于系统发育处于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中,对低温较敏感,在低温贮藏中易遭受冷害。一些温带果树也会发生低温冷害。从冷害角度我们可以把果实分为3类:抗冷、轻微冷敏和冷敏。抗冷类果实贮藏寿命与贮...  相似文献   

3.
葡萄柚果实用漂白粉1:4(体积比)的稀释液浸泡2分钟,或用联苯酚盐处理,晾干[未用联苯酚盐处理者在其果梗断面处滴10微升苯菌灵(0.5克/升)],再将果实在植物油或油-水乳浊液中蘸两次(30秒钟)。然后果实在约3℃、最低相对湿度85%下贮藏,定期检查冷害情况。最后在室温下放置14天,以模拟销售及家庭贮藏。 结果表明,2月采收的红玉葡萄柚,贮藏20天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平和县于2013年引进种植火焰葡萄柚,经植物学特性、物候期观察,果实性状和品质测试,结果表明:火焰葡萄柚适合在平和县栽培,早结、丰产,但较琯溪蜜柚感柑桔溃疡病;果实色泽艳丽,多汁化渣,低固酸比,可作为辅栽品种调剂发展。同时,根据不同采收期果实品质表现,建议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为火焰葡萄柚在平和县的成熟采收期。  相似文献   

5.
冬季异常低温对马水桔果实品质的不利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桂林市各县出现了多次霜冻、冰冻、雨夹雪和冻雨等寒潮天气,2011年1月与常年同期相比,荔浦、阳朔、临桂和灵川县的平均气温低4.4~6.4℃,1月极端低温2.3~3.3℃,比2009年同期低1.3~2.3℃,比2010年低5.0~5.2℃,属1957年以来罕见的异常低温天气.在长期异常低温及霜冻天气下,马水桔果实外观正常,但浮皮、枯水严重,浮皮、枯水果率达30.51%~49.37%,其中树冠中上部浮皮、枯水果发生率更高达51.04%~83.87%,可食率、果汁率降低,不化渣、口感差,果实品质严重下降.因此,在桂北地区不宜盲目种植马水桔,对已有果园应在冬季通过树冠覆盖薄膜等措施来避免异常低温霜冻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采前避雨栽培影响桃果实采后贮藏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桃果实的贮藏研究主要包括品质维持技术研发及调控机制分析,有关采前生产措施对于采后贮藏品质的报道相对较少。【方法】研究选取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Prunus persica L.Batsch‘Hujingmilu’)为材料,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开展避雨栽培桃果实在采后低温贮藏及货架期间的品质分析。【结果】避雨栽培果实置于0℃贮藏21 d转货架3 d发生果肉组织褐变等冷害症状,对照果实出现冷害的时间为28 d转货架。不同栽培模式来源果实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等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含量的显著差异主要发生在低温贮藏21 d转货架3 d,整个贮藏过程中的糖酸比含量在不同处理中并无显著差异。电子鼻的统计质量控制(SQC)分析结果显示,避雨栽培果实在采后低温贮藏期间与对照样品存在感官品质差异。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SPME-GC-MS)分析发现低温后转货架发生冷害的避雨栽培果实内酯类、酯类、呋喃类和降异戊二烯等挥发性物质显著含量低于对照果实,冷害越严重浓度越低。对于具体挥发性物质而言,乙酸己酯、顺-3-乙酸己烯酯、反-2-乙酸己烯酯、γ-癸内酯等在避雨栽培果实低温贮藏转货架后显著低于对照。【结论】相对于露地栽培措施,避雨栽培桃果实在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更易发生冷害,主要症状包括果肉褐变、组织不能正常软化,蔗糖含量减少,果香型的内酯类和酯类物质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导读】冷害是冷敏果实采后在不适宜低温下出现的常见问题,也是造成冷敏果实严重采后损耗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冷敏植物器官对低温胁迫的不良反应,果实冷害症状可能由于细胞壁、细胞膜的改变,果肉褐变以及呼吸与乙烯释放异常引起。目前生产中常通过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类措施改善植物组织的抗冷性,减轻果实冷害,维持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8.
甜椒果实冷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低温下甜椒果实呼吸异常升高,果肉细胞膜透性增大。贮前热处理可降低低温胁迫引起的呼吸增加,减缓果肉细胞电解质的渗漏。热处理后的果实贮藏在0 ̄1℃下,冷害症状显现的时间推迟,冷害程度减轻;后熟转红受到明显的抑制,商品率增加。贮前热处理对甜椒果实的冷藏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低温是延长采后果实成熟衰老的有效手段,但是作为冷敏性的桃果实,不适宜低温贮藏容易发生冷害,失去商品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桃果实冷害发生过程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壁代谢相关蛋白以及一些信号蛋白,丰富桃果实采后贮藏保鲜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3个厚皮甜瓜品种在采后不同堆放条件下果实温度的变化,探讨了影响甜瓜果实温度变化的内外因子。结果表明,采后暴晒条件下甜瓜温度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遮荫条件下果实温度主要由大气温度调节。在预冷介质温度相近时,甜瓜果实降温速度因介质性质和果实大小而异。深井水清洁、卫生、温度低、热容量大,是甘肃河西地区厚皮甜瓜预冷的首选介质。白兰瓜是冷害敏感果实,预冷或低温贮运必须注意控制临界温度,防止冷害发生。  相似文献   

11.
低温对黄瓜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龚国强  于梁 《园艺学报》1996,23(1):97-98
1 目的与材料方法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果实对低温敏感,在13℃以下低温3~5天就会受到冷害。有关植物在逆境和衰老条件下氧自由基损伤细胞膜的理论已被许多研究证明,至今已形成了氧毒性的活性氧学说。有关活性氧对园艺作物果实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造成损伤的程度还不太清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植物体内防御活性氧毒性的保护酶,它能  相似文献   

12.
采后不同处理对甜瓜果实温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3个厚皮甜瓜品种在采后不同堆放条件下果实温度的变化,探讨了影响甜瓜果实温度变化的内外因子。结果表明,采后暴晒条件下甜瓜温度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遮荫条件下果实温度主要由大气温度调节。在预冷介质温度相近时,甜瓜果实降温速度因介质性质和果实大小而异。深井水清洁、卫生、温度低、热容量大,是甘肃河西地区厚皮甜瓜预冷的首选介质。白兰瓜是冷害敏感果实,顶冷或低温贮运必须注意控制临界温度,防止冷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在不引起果蔬冷害、冻害的前提下,适宜的低温是贮藏果蔬的最好条件,然而不同产品、不同产地的果蔬,对贮温的要求有很大差异。如果果蔬贮藏在不适当的低温条件下,极易引起产品发生冷害,造成严重的采后损失。大部分冷害症状在低温贮藏期间不会立即显现出来,但产品出库以后,在运输和上市期间会使潜伏的冷害症状立即表现出来。因此,冷害所引起的损失通常比预料的更严重。为减轻果蔬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生,降低采后损失,提高经济收入,现介绍几种预防果蔬冷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葡萄柚果实套袋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防溃疡病对葡萄柚果实的为害,对马叙无核、汤姆逊、星路比等三个葡萄柚品种进行了果实套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使用双层褐色纸袋来套果实,可有效预防溃疡病的为害,防治效果达91.56%,同时,套袋加快和增进了果实着色,改善了果实外观,提高了果实的商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鸭梨果实芳香多汁,品质优,耐贮藏.但要注意,鸭梨对低温十分敏感,应重视冷藏温度的科学管理.鸭梨于10月20日采收,装于聚乙烯(0.03mm厚)袋中贮藏.直接在0℃或5℃下贮藏,果实会发生冷害,其症状是:果肉褐变(黑心病),呈水浸状,症状最初源于果肉中央,以后逐步扩大连接成片至全部果肉褐变.冷害果实味淡而苦.经过缓慢(分级)降温预处理后,再将果实贮藏于5℃下,可以减轻或避免冷害的发生.例如,在10℃下存放2周再于5℃下贮藏,可延缓果实冷害发生1周;在10℃下存放3周或4周再于5℃下贮藏,果实不发生冷害;20℃下放1周→15℃下放1周→10℃下放1周,再于5℃下贮藏,果实也不发生冷害.鸭梨果实经3周以上时间的缓慢降温处理后,可在5℃下贮藏5个月,果实无冷害发生,且品质和风味优良.  相似文献   

16.
茄子果实冷害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余挺 《园艺学报》1998,25(3):303-305
‘杭州红茄’果实在(2±1)℃低温下贮藏6d即出现冷害症状。冷害发生前乙烯释放量较高,而后急剧降至较低水平;SOD活性在此温度下前8d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显著低于(13±1)℃条件下的活性;CAT活性在4d后即迅速降至较低水平;膜透性和POD活性则在冷害发生(第6天)后急剧上升。表明果实冷害的发生是冷害低温抑制SOD和CAT活性、强化膜脂过氧化作用的结果,而POD活性的上升则促进了冷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不引起果蔬冷害、冻害的前提条件下,适宜的低温是贮藏果蔬的最好方法,然而不同产品、不同产地的果蔬,对贮温的要求有很大差异.如果果蔬贮藏在不适当的低温条件下,极易引起产品发生冷害,造成严重损失.大部分冷害症状在低温贮藏期间不会立即显现出来,但产品出库以后,在运输和上市期间潜伏的冷害症状会立即表现出来.因此,冷害所引起的损失通常比人们预料的损失更加严重.有些批发市场和冷库常将若干种果蔬集中在一起进行冷库贮藏,这就使得很多冷敏性果蔬极易发生冷害现象.为了减轻果蔬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病率,降低果蔬的采后损失,提高果农收入,本文简要介绍几种有效的预防果蔬冷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龙眼冷藏适温及其冷害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周云  季作梁 《园艺学报》1997,24(1):13-18
研究了广东省主栽石硖龙眼(DimocarpuslonganaLour.cv.Shixia)品种的低温贮藏、冷害及其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0℃下贮藏14天果实开始表现冷害,21~28天发生不可逆冷害,果实受冷害后果皮细胞膜透性增大,呼吸作用异常升高,过氧化氢酶(CAT)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好果率显著下降,贮藏期缩短。在8℃下贮藏21天表现褐变与腐烂。在4℃下贮藏既不表现冷害,褐变也只在贮藏30天以后才开始表现。贮藏中乙烯释放量一直保持低水平,未出现高峰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瓜甜瓜》2004,(6):53-53
低温是保存水果和蔬菜的最好方法,但是不同的产品起源地不同,对低温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使用了不适当的低温贮藏水果蔬菜,就会导致产品发生冷害,造成严重的采后损失。大部分冷害症状在低温环境或冷库内不会立即表现出来,而是产品运输到温暖的地方或销售市场时才显现出来。因此,冷害所引起的损失往往比我们所预料到的更加严重。有些批发市场和冷库经常将多种果蔬混装在一起,容易使冷敏产品产生冷害。下面介绍一些防果蔬冷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叶面喷施硼肥对葡萄柚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葡萄柚果实品质,在其果实发育期(花后30~180天),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平(0.2%、0.4%、0.6%)的硼肥,研究不同叶面硼肥处理对葡萄柚果实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叶面喷施硼肥促进葡萄柚果实总糖、可溶性固形物、Vc、果肉硬度、单果重和可食率,降低了果实总酸含量。0.2%~0.4%范围内,葡萄柚果实品质随喷施浓度的提高而增加。综合试验结果,缺硼葡萄柚果树,可在果实发育期叶面喷施4~5次0.4%的硼砂溶液果实品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