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研制三种不同的诱花剂配方对Mang果诱花和活动芽速生成新梢,三种诱花剂配方的效果都一样好Mang果树提早20~30d抽穗和扬花,平均穗长对比对照增长51.67%~63.27%,并且抽穗整齐一致。活动芽在喷药后第19天平均梢长对照增长52.33%~65.46%,梢色暗绿。吕宋Mang速生最快,喷药后第12天,梢长25cm,第19天达51cm,供试的栽培品种有三年Mang,文昌白玉Mang,吕宋Man  相似文献   

2.
以春茶福云6号为试材,于开采前后各喷1次奥普尔液面肥,结果表明,喷后比清水对照增加芽长0.42cm,增产714kg/hm^2;比对照液肥(0.3%尿素)增加芽长0.22cm,增产414kg/hm^2。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分析了鲁北洼羊4个年龄组(小毛、中毛、大毛和6月龄)的24只个体羔皮的主要品质性状。结果表明:毛股粗细为6.37~8.01mm,毛股根部面积为60.17~94.60mm2:毛股自然长为2.21~6.67cm,伸直长为二.56~8.86cm:毛股弯曲数为2.71~5.95个:羔皮总面积为1981.33~4374.67cm2,有花面积占总面积的65.95%~93.71%。中、大毛羔皮,毛股紧和较紧、弯曲明显和较明显的均占100%,上等花穗的串字花和软大花均占100%。由此证明:鲁北洼羊毛股较长、较紧实,弯曲较多而明显,并呈平波状,花穗美观;羔皮总面积较大,有花面积所占比例较高,羔皮品质良好,尤其是大毛羔皮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4.
新造毛竹林竹鞭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通过对移栽母竹新造毛竹林竹鞭生长的调查,得出造林当年新发竹鞭直径1.47cm,鞭长0.967m,鞭节长3.16cm,断梢率最低(9.167%),第二年新鞭鞭径1.918cm,鞭长2.170m,鞭节长4.48cm,断梢率最大(73.792%),第三年鞭径为2.042cm,鞭长1.755m,鞭节长4.45cm,断梢率52.667%.各年度竹鞭鞭径、鞭长、鞭节长和断梢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常规密度(495或630株/hm2)下,移栽母竹新造毛竹林两年即可实现地下郁闭(抽鞭8.97条/株,竹鞭扩展直径达6.274m).研究结果可为新造毛竹林的密度确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月季是天津市市花。月季生长最佳N:P:K的比例是1:1.3:9.67。1999年春,南开区园林局在本区培内进行了月季平衡施肥试验。施用三种N、P、K不同比例的全元素复混肥配方;1号、2号、3号。每种配方各三种施肥量,在三处地段试验,每处27个点。试验结果:月季平均株高比对照高2~6.7cm,花蕾数比对照多1~6.6个,花直径多0.4~1cm,自测花色深,色泽鲜艳。并论证月季最佳全元素复混肥配方和最  相似文献   

6.
化学杂交剂BAU—2诱导春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BAU-2对供试各品种(系)均有诱导雄性不育效果,不育率>95%;用0.2%、0.3%浓度的BAU-2在小麦花粉的母细胞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期喷施效果最佳,人工饱和授粉结实率53.0%,天然异交结实率47.8%;喷药后,小麦抽穗推迟2~4天,株高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7.
雷竹地下鞭的系统结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雷竹地下鞭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①雷竹地下鞭鞭段数为5.6条/m ̄2,鞭长为9.6m/m ̄2,体积为4.7×10 ̄(-4)m ̄3/m ̄2。在土中分布可深达60cm,11~40cm之间占80.0%以上,其中2~4龄鞭占总鞭数的85.0%。②壮芽占总芽数的31.1%,集中着生在3~4龄鞭上,发笋能力以3~4龄最强,占当年发笋总数的70.0%~80.0%;③壮芽和发笋位置在鞭段中部最多,6~15节壮芽占58.7%,发笋占70.1%,岔鞭多发生在鞭段前梢,在1~6节占67.0%;④鞭的延伸方向以平行林地和向上生长的类型为多,约占80.0%以上,向上坡伸展的在50.0%左右,向下坡伸展甚少;⑤以土壤肥沃深厚、疏松通气、蓄水保肥性能良好的竹林地鞭量较多,分布结构合理;⑥立竹1000~1100株/1000m ̄2的竹林,地下鞭结构最适宜;随着发育年龄的增大(12年生以上),壮龄鞭和壮芽渐减,老鞭增多。  相似文献   

8.
在苹果幼树新梢长到30-40cm时,剪留新梢全长的1/2-3/4,可使分枝百分率增加77.6-100.0%,果枝率达21.6-50.1%,每枝花序数增加0.41-1.13个。  相似文献   

9.
1997~1998年,采用地膜穴播技术,对山西省南部麦区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在晋中地区进行了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品种南种北用,植株高度普遍降低25cm以上,大多数供试品种穗粒数、千粒重都高于对照。并且初步筛选出了南部优良品种晋麦47号,比对照晋麦51号、晋麦43号显著增产,增产幅度达222%~340%。  相似文献   

10.
多脊椎蒙古羊的胸腰椎长度及其产肉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羊群体中的3种多脊椎羊(T14L7,T14L6,T13L7)和普通羊(T13L6的比例在1996年的抽样调查结果分别为6.57%,19.67%,63.19%10.57%;胸腰椎总长度(T+L)分别为58.0cm,55.00cm,54.47cm,52.13cm,当羊多1个胸椎时,脊柱平均长2.40cm;当羊多1个腰椎时,脊柱加长3.50cm;当胸腰椎各多个1个时,脊柱长度增加5.90cm。14个  相似文献   

11.
化学杂交剂BAU—2诱导春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BAU-2对供试各品种(系)均有诱导雄性不育效果,不育率>95%;用0.2%,0.3%浓度的BAU-2在小麦花粉的母细胞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期喷施效果最佳,人工饱合授粉结实率为53.0%,天然异交结实率为47.8%;喷药后,小麦抽穗推迟2-4天,株高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2.
赤霉素对杨梅的减花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采收前和采收后的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分别喷施50~150mg/L GA3,对杨梅减花均有效果。综合大田试验结果,以采收前喷100mg/L GA3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其春、夏榉减花幅度分别为59.7%和53.3%,春梢上的花芽增长0.19cm,增粗0.13cm,春梢抽生数量增加133.3%,平均单果重增加3.7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3.4%,成熟期提早3d。  相似文献   

13.
王树勋  惠祥等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6):557-557,559
小麦播种前用农宝919 小麦拌种专用剂处理后,麦株矮化3 ~5cm ,基部第1 节和第2 节缩短1 .59cm 和2 .3cm ,单株分蘖多1 .1 个,次生根多1 .4 ~2 .1 个,根增长2cm ,叶片数增加1 .3 片,单株小穗数多5 .93 个,不孕穗少2 .33 个,千粒重提高2 .07g ,冻害率下降8 .11 % 。在1999 年小麦大面积倒伏的情况下,增产率达40 .13 % 。  相似文献   

14.
唐菖蒲引种驯化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荷兰唐菖蒲品种引入青海经驯化,绝大多数品种生长良好。生长期150-170天,花期21-30天,米球繁殖系数0.6-3.02,重量增长78.3%-990%,切花母球的仔球重量增长69.47%-296.96%,切花梗长67-94cm,每穗花朵数13-22,花冠长8.1-11.5cm,着花密度3.1-4.4cm/朵,花色鲜艳,切花等级均达到特级标准。切花球种植密度1.7-4.1万株/亩,栽植材料密度5.  相似文献   

15.
蒙古羊群体中的3种多脊椎羊(T14L7,T14L6,T13L7)和普通羊(T13L6)的比例在1996年的抽样调查结果分别为6.57%,19.67%,63.19%,10.57%;胸腰椎总长度(T+L)分别为58.00cm,55.00cm,54.47cm,52.13cm。当羊多1个胸椎时,脊柱平均加长2.40cm;当羊多1个腰椎时,脊柱加长3.50cm;当胸腰椎各多1个时,脊柱长度增加5.90cm。14个胸椎羊的眼肌面积比13个胸椎的眼肌面积大2.46cm2。多脊椎羊当年羔的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比普通羊多4.77~7.61kg,4.12~5.59kg,3.36~4.90kg。多脊椎羊的产肉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羊,有巨大的增产增值潜力,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地膜覆盖对晚播冬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表明,油菜地膜覆盖有着明显的增温和保墒作用。盖膜比露地5cm日平均土温提高3.07℃,耕层20cm日平均土温提高1.90℃,0-10cm的土层含水量提高3.96%,10-20cm土层含水量提高2.41%;研究还表明地膜油菜较对照成熟早7d左右,而且经济性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产量性状中的角粒数,千粒重,单株角数变化较大,分别增加3.77粒,0.67g,51.6个。地膜油菜公 3550.20  相似文献   

17.
BAU—2诱导冬小麦不育性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用32个小麦品种(系),在其幼穗长度1.2cm时,喷施1.8‰的化学杂交剂BAU—2,探讨其诱导小麦品种的育性及其生长发育的表现。结果表明:(1)90%以上的品种(系)不育率达95%~100%,BAU—2杀雄效果稳定;(2)BAU—2对小麦柱头的活力有影响,人工、自然授粉结实率均较低,各为6.0%~36.8%、0.6%~34.2%,品种间差异极显著;(3)BAU—2对株高、穗下节间长度、穗长、千粒重、发芽势和发芽率均为副效应;对单株穗数有所增加,它们变幅分别为0.3~16.7cm、1.6~11.1cm、0~1.4cm、2%~99%和2%~99%、0.3~4.4个;小穗数与对照相近。这些不同程度的差异都是由品种间对BAU—2的不同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18.
流体播种技术在油菜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保水剂流体播种技术,解决了油菜适播期干旱不能一播全苗的问题,保证了油菜壮苗越冬。越冬至初花期单株叶片比对照多3.4~8.2片,茎粗比对照增加0.54~0.63cm,根条数增加2.5~2.87条,根干重增加65%~79.2%,终花期根伤流量增加1390%~149.4%,且病害轻,三年平均增产28.7%。生育期对5~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测定,平均比对照提高10%左右,保证了油菜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9.
取河套蜜瓜(Cucumis meloL.cv Hetao)在MS增减基上生长至5d的幼嫩子叶,在MS+6-BA0.9),IAA1.0的增减基中直接诱导生芽,待再生芽长至0.4cm~0.6cm时,切下转入芽伸长拳头基中(MS+6-BA0.9),待芽伸长至0.8cm~1.2cm时,再转入生根诱导(MS+IAA2)中,待植株长至8cm~9cm时,转入沙质土壤中炼苗。整个过程约需65d~75d,单个外值体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春小麦新品系4085,株高85cm左右,穗长10cm左右,千粒重42-48g,在1994-1996年全省水地春小麦区试中,平均产量为4564.95kg/hm^2,居10个参试品种的第3位;高抗白粉病,对锈菌生理小种中25号,29号,30号表现免疫,对条中31号中抗,现已示范种植0.67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