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以紫荆(Cercis chinensis)、加拿大紫荆(Cercis canadensis)、巨紫荆(Cercis gigantea)和湖北紫荆(Cercis glabra)1年生苗木作砧木,于2月以芽接和劈接2种嫁接方式下分别在距地5、10、30及100 cm位置处嫁接繁育红叶加拿大紫荆苗木,研究其嫁接育苗情况。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方面,4种砧木表现为加拿大紫荆巨紫荆湖北紫荆紫荆;接后苗木生长指标和形态质量方面则表现为巨紫荆最优,湖北紫荆次之,加拿大紫荆再次之,紫荆最差。嫁接方式上,芽接育苗相对于劈接具备更大优势。结论:2月以巨紫荆为嫁接砧木芽接(5~10 cm)繁育红叶加拿大紫荆,嫁接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和质量指标均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紫荆容器育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春英  陈淑筠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85-10286
[目的]为优质种苗的生产和种苗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法进行栽培基质和肥料的筛选试验,调查加拿大紫荆容器育苗的株高、地径和叶片绿色程度。[结果]栽培在草炭∶蛭石为4∶1混合基质中的加拿大紫荆苗平均株高最高,平均地径最大,绿色度最大,分别为84.13 cm、1.26 cm和6.67;施复合肥2的加拿大紫荆苗生长量最大,植株叶片的绿色度和株高显著高于施农家肥猪粪的紫荆苗,平均株高为84.49 cm,平均地径为1.24 cm,绿色度为6.75。不同的基质和肥料对加拿大紫荆叶色的影响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草炭∶蛭石为4∶1的混合基质比较适合加拿大紫荆的苗期生长,是良好的容器苗栽培基质。氮磷钾比例为14∶13∶13的复合肥比较适合加拿大紫荆盆栽苗的生长,是良好的营养来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紫荆在当地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紫荆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栽培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红叶樱花的特征特性和繁殖方法。在精准化栽培方面,从土壤选择、适期栽植、田间管理3个方面介绍了红叶樱花的栽培技术,以期为红叶樱花的高效精准化栽培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筛选出适应郑州地区的彩叶植物。[方法]在郑州进行了对42种彩叶植物的引种试验。试验中观察了引种植物的主要观赏性状、物候期和抗逆性等,并对引种树种的种类结构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初步筛选出金叶复叶槭、红叶樱花、粉叶复叶槭、茶条槭以及紫叶加拿大紫荆等在郑州地区表现优良的彩叶植物品种。其中金叶复叶槭、金叶银槭、紫叶红栌既可以孤植,也宜作行道树或成片栽植作为风景林;红叶樱花、粉叶复叶槭、紫叶加拿大紫荆等可丛植、孤植于庭院、公园,也可栽植于街道两边或建筑物前;茶条槭等适应性强,是荒山绿化的优良树种等等.[结论]本研究不仅为郑州地区园林绿化提供了新优种源,有利于提升郑州地区的园林绿化水平,同时也可为其它地区引种彩叶植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紫叶加拿大紫荆生产技术及园林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介绍紫叶加拿大紫荆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病虫害防治以及园林应用,为广大用户提供生产及园林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7.
红叶复叶槭是树姿优美、高大的观赏乔木。通过银川地区引种栽培试验,观测了红叶复叶槭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了银川地区红叶复叶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紫荆的适应性强,最近几年在中原地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备受人民喜爱,其枝条串串朵朵鲜花令人陶醉,在春天尽显大自然的美,本文就紫荆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繁殖技术、栽培管理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比较4个紫荆品种(普通紫荆、白紫荆、加拿大紫荆及巨紫荆)在打破种皮休眠(机械损伤、浓硫酸、过氧化氢处理)和打破内休眠(0、100、200、400 mg/L GA3浸种)条件下处理24 h或48 h后种子萌发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和浓硫酸处理能在不伤及种胚的条件下快速有效地腐蚀紫荆种皮,从而促进种子萌发;过氧化氢处理对种皮有轻微腐蚀作用,但对打破紫荆种皮休眠无明显作用;在解除种皮休眠后,100 mg/L和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较高,普通紫荆、加拿大紫荆发芽率达到100%,巨紫荆发芽率为70%。紫荆种子最佳萌发条件为:浓硫酸酸蚀45 min洗净后,转入200 mg/L GA3水溶液中浸泡24 h,置于25℃湿润滤纸上暗培养,至子叶伸展后于12 h光照/12 h黑暗条件下培养15 d后即可。此处理下,除巨紫荆发芽率和成苗率相对较低(仅为70%和40%)外,其他3个紫荆品种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可高达100%。  相似文献   

10.
从最近几年的形势来看,苗木产业在销售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整体形势良好,多数种类与品种受到市场认可。如垂柳、金丝柳、红叶石楠、香樟、红叶小檗、栾树、法桐、银杏、蜀桧、龙柏球、红叶李、百日红、碧桃、紫荆、小叶女贞球、刺柏、蜀桧、田槐及小规格垂柳、雪松,价格相对平稳或略有下降,但市场销售依然流畅。香樟、红叶石楠、合欢、银杏、国槐等苗木一直价格坚挺。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紫叶加拿大紫荆试管苗生根难题,提高其生根率和生根质量,以紫叶加拿大紫荆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两步生根法,研究了诱导时间、IBA和NAA质量浓度、苗高及继代周期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继代周期为30 d、长度超过4 cm的试管苗,在附加IBA 5 mg/L和NAA0.5 mg/L的1/2MS培养基上,黑暗诱导11 d后转入空白培养基进行光照培养30 d,生根率最高可达95.4%,生根数为7.71条,根长达到3.56 cm。  相似文献   

12.
紫叶加拿大紫荆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外植体采集时间,不同质量浓度的6-BA、NAA、蔗糖以及不同部位茎段对紫叶加拿大紫荆增殖生长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基本培养基I、BA、NAA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叶加拿大紫荆外植体最佳的采集时期为5月;其增殖培养基为WPM+6-BA 1.5~2.5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增殖系数最高达3.3;带愈伤组织的下部茎段的增殖效果好于不带愈伤组织上部茎段,上部茎段在高质量浓度的6-BA中增殖效果好;基本培养基、IBA质量浓度、NAA质量浓度对生根率有影响,最佳的配比是MS+IBA 5 mg/L+NAA 0.5 mg/L。  相似文献   

13.
黄山紫荆一新变型——白花黄山紫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黄山紫荆的1个新变型——白花黄山紫荆Cercis chingii Chun f. albiflora S. H. Jin et D. D. Ma)。该变型与原变型Cercis chingii Chun f. chingii的主要区别在于花冠为白色。参2  相似文献   

14.
卢芳  周瑞玲  蔡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19-6420
对用浓硫酸酸蚀过的巨紫荆种子进行不同浓度(2505、001、000 mg/L)赤霉素浸种与冰箱低温层积相结合的催芽试验,测定了发芽率。巨紫荆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低温层积能够增进巨紫荆种子萌发,时间越长发芽率越高。层积前用赤霉素浸泡促进巨紫荆种子萌发的作用明显,以250 mg/L赤霉素浸泡244、8 h后层积60 d打破种子休眠效果较好,种子发芽率分别达22.5%和25.5%。清水浸泡促进萌发的效果不明显。赤霉素浸泡必须与低温层积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用250 mg/L赤霉素浸泡是理想的巨紫荆种子催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紫荆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紫荆的种质资源和生物学特性,阐述了紫荆花的文化品质,并进一步阐述了紫荆在园林绿化中的多种应用模式,以期为推动紫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紫荆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名树,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介绍紫荆的生物学习性,分析作为园林绿化树种的优势,并阐述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苏南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地的植物群落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应用群落生态学方法探讨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南京和苏州地区植物的影响风险。测定结果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S)、总数量(N)、均匀度(J)、群落多样性(H)、综合优势比(SDR)均低于没有一枝黄花生长地区;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地区的植物群落稳定性比没有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地区差,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阔剑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效果及其适宜用量。[方法]研究了不同药剂以及不同用量阔剑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效果。[结果]采用喷施量为15ooomL/hm^2以上的86%阔剑水剂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速效性较好,后期有较好的防除效果。[结论]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巨紫荆优良新品系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效繁殖巨紫荆的途径。[方法]采用组织培养对巨紫荆进行快速繁殖。[结果]茎尖繁殖以MS+ZT 2.0 mg/L培养的组培苗中褐化率和玻璃苗发生率为0,增殖倍数为3.56倍,效果最好;健壮的继代苗可显著提高苗木的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0.5mg/L TA生根效果最好,0.5 mg/L IAA+0.5 mg/L NAA+0.5 mg/L TA能有效诱导根的形成,移栽成活率达96.6%;S-1优树组培苗的生理状态优于实生苗。[结论]巨紫荆组织培养是一条快速有效的繁殖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