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荔枝的冬梢与开花结果是一对矛盾。控制住冬梢,有利于促进荔枝开花结果,药物及农业技术控制冬梢促花效果较好。通过用2.4—D、萘乙酸、青鲜素、乙烯利和B9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农业技术(环割、断根)作对比试验,认为选择B9+乙烯利、乙烯利或B9来控制荔枝冬梢,不但可调节花穗长度、分枝数、雌花比率,还能提高座果率、株产量,效果显著。若应用于适龄树及营养生长特别强的树,增产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龙眼暖冬季节控冬梢促纯花穗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厄尔尼诺气候的影响,暖冬季节龙眼容易抽发冬梢和翌年花穗上长新叶的“冲梢”现象,是目前困扰龙眼栽培生产的技术难题。笔者运用适时培养第2次晚秋梢;增施钾肥;喷施15%多效唑(PP333)800-1000×10-6控冬梢;40%乙烯利(ELS)250-300×10-6促纯花穗;深翻断根和环割等一系列农业综合技术措施,促使翌年龙眼抽生花期稍迟,雌花比值高,短且粗壮的纯花穗,提高了自然座果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龙眼果树抽冬梢和春季冲梢进行乙烯利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每年12月中旬对龙眼果树喷洒浓度为350mg/L的乙烯利,可使龙眼不抽冬梢枝条率达到82.04%,对已冲梢的龙眼树,可于每年立春后10天左右。喷洒浓度为250mg/L的乙烯利和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可使冲梢转变成成花结果枝条,转化率达到70.04%。  相似文献   

4.
乙烯利在龙眼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烯利应用在龙眼栽培上 ,能有效控制龙眼抽发冬梢 ,促进花芽分化 ,提高雌雄比例 ,提高座果率 ;乙烯利还可以防止龙眼“冲梢”,具体应用如下 :1 冬季控梢   1 1月下旬~ 1 2月根据龙眼树生长情况决定最佳喷药时间 (即顶芽黑褐色转变成浅黄褐色 ,由硬变软则为适宜喷药时间 )。树势弱的可喷 350~40 0× 1 0 - 6 乙烯利 ,树势壮的可喷 450~ 50 0× 1 0 - 6的乙烯利。喷施时药液一定要成雾状 ,着重喷结果母枝顶部 (即冬芽或外层叶子上 ) ,喷到叶片均匀盖满水珠 ,但不能滴水 ,滴水容易造成老叶落叶 ,而湿度不够则达不到控梢促花目的。喷后 7…  相似文献   

5.
1993年7月中旬.我们对5年生苹果梨密植幼树上部旺技进行了控旺促花处理,结果在抑制旺枝上新梢生长方面,B91500mg/kg、拧梢、乙烯利1000mg/kg和乙烯利+双刀环割与对照差异极显著;环剥、乙烯利1000mg/kg、双刀环割、乙烯利+双刀环割有明显的促花作用,与对照差异极显著;B9、双刀环割、乙烯利、乙烯利+双刀环割还明显地促进了处理单株的花芽形成,与对照差异显著,并使枝果比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6.
广西龙眼种植面积达24.6万hm2,在广西农业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广西龙眼长期存在低产和大小年结果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冬春季节气温变化无常,致使龙眼连年欠收。目前困扰龙眼生产的三大难题是“冬梢”、“冲梢”“雌花比率低”。“植物生长调节剂‘宇花灵’促进龙眼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探索出一套较完整的糯米糍荔枝丰产稳产栽培管理技术,该项技术按其生长周期顺序分秋,冬、春、夏四季的管理,秋季管理主要包括;施足基肥;调整第一次秋梢抽发时期;适时促放第二次秋梢;防虫保梢,环割促结果母枝老熟,冬季管理主要包括;环割或施用乙烯利预防冬梢的抽生,短截晚秋梢或早冬梢促梢老熟;花芽分化后期适度增加水分能有效地促进分化好的花芽萌动;冬季清园;春季管理主要包括;施以氮肥为主的壮花肥提高花穗质量;环剥促花;喷药防治荔枝蝽象,尺蠖和霜疫霉病等;开花前施石灰杀菌防虫;用低浓度乙烯利喷杀花上小叶;始花时进行人工疏花和短截花穗;花期放蜂;夏季管理主要包括;于第二次生理落果前环割保果;于5月中旬施以钾肥为主的保果肥,结合施1次腐熟有机肥;果实采收时老弱树和挂果过多的树应先采收,以尽快恢复树势。  相似文献   

8.
1976年以来,我们从调查观察入手,探讨出适龄荔枝树不结果或少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树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一年多次抽梢,梢期混乱,造成营养水平低,不利于生殖生长,适龄荔枝树花期长,雌花期短,花穗长,花量多,雄花和雄能花花量多,而雌花比例少,雌雄花相接时间短,相遇次数少、时间短,加上雌花蛊开期常遇低温阴雨天气,授粉受精不良;由于授粉条件差,营养水平低及病虫害等影响,落花落果严重。经过几年来的试验研究,认为要促进适龄荔枝树稳产高产,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果园土壤管理,增强树势。促秋梢、控冬梢,培养理想的结果母枝。早虹、兰竹品种理想的结果母枝是秋分—寒露梢,乌叶品种是秋分梢。采用人工或于立冬前后用0.3~0.5%五氯酚钠,小寒前后用800~1000ppm乙烯利+750~1000ppm青鲜素喷杀控冬梢,使在冬梢葫芦节上抽晚短花穗。手工摘长花穗、截短长花穗、早长花穗打顶和五氯酚钠、乙烯利、青鲜素等化学药剂控穗,改变其不利开花习性。增加雌花比例和雌雄花相遇时间。喷药浓度和时间应因不同地区、品种、树势和物候期而异。在再抽侧穗临界期前期杀穗,可大幅度推迟花期,在中、后期应改用疏穗或疏蕾,可小幅度推迟花期或提前花期。根据气象资料测算,调控荔枝花期,趋利避害,把雌花直开期控制在天气晴好、日照充足的最佳时段里,有利于授粉受精。同时应及时合理施肥、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用2,4-D、萘乙酸、增产灵、防落素、三十烷醇、保果灵等生产调节剂单独或配合肥料、农药喷射,保花保果效果明显,座果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外源激素乙烯利控杀禾荔冬梢和促生短花穗的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外源激素乙烯利的不同浓度于12月至1月对初产的荔枝禾荔品种进行喷布树冠控杀冬梢的试验及较大面积生产使用结果表明,600~650PPm浓度乙烯利可安全而有效地杀死禾荔抽生的幼嫩冬梢,起到控制冬梢生长的目的。同时,还能促生15cm以下短而粗的花穗,每穗总花朵数相对减少,雌花比例相对提高,为增加着果数,提高座果率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冬春季天气异常高温或异常低温而导致龙眼抽生"冬梢"及"冲梢",往往造成龙眼低产甚至绝产。采用龙眼控梢促花新技术,能有效避免龙眼"冬梢"和"冲梢"发生,近年来在一些龙眼园示范推广,获得丰产稳产。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滕 《广西热带农业》1999,(4):16-17,29
广西平南县是我国石硖龙眼商品生产基地县,经过几年大力推广,面积已达20万亩,成为我县水果的拳头产品,农民的经济支柱。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异常,加上栽培管理不善,易抽冬梢、冲梢,雌花比例低,花质差,影响石硖龙眼成花和结果,出现花而不实或落果严重,造成连年欠收或失收。针对这种现象,我县雄发果场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该果场近年连年保持亩产500kg左右,现将该果场的有关管理技术措施归纳如下:1 控梢促花  控梢的目的是使树体停止营养生长,暂进入休眠状态,减少树体养分消耗,利于营养物质的…  相似文献   

12.
冬春季天气异常高温或异常低温而导致龙眼抽生"冬梢"及"冲梢",往往造成龙眼低产甚至绝产。采用龙眼控梢促花新技术,能有效避免龙眼"冬梢"和"冲梢"发生,近年来在一些龙眼园示范推广,获得丰产稳产。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荔枝大小年结果现象较严重,而造成荔枝大小年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荔枝易抽冬梢则是造成其大小年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有效控制冬梢,夺取荔枝稳产、丰产,通过在防城港市防城区华石镇黄江村荔枝场实施荔枝控冬梢主要技术:一是从栽培角度着手,入冬后,减少施液肥和灌水;在11月底至12月初,在树冠滴水线下深挖20厘米左右,深挖断根;当冬梢长3—5厘米时进行人工摘稍;二是对冬梢萌动后长度4cm时以500ppm乙烯利喷杀。控冬梢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龙眼结果母枝质量与结果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眼结果母枝的质量与结果有密切的关系, 结果母枝粗度与穗重、复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结果母枝在花芽分化前期, 叶片含N量过低是冬梢不能成花的内因之一; 在抽花穗期, 叶片含N量过高, 会造成“冲梢”。结合我区龙眼生产实际, 提出通过修剪、留梢及科学的肥水管理等促、控梢措施, 达到培育良好结果母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用螺旋环剥技术来提高龙眼产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川五星农场于 1984年大面积发展种植龙眼 ,现有龙眼面积 5 80 0多亩。十多年来 ,影响我场龙眼产量的最大因素是抽发冬稍 ,影响花芽分化 ,从而影响开花结果。对于冬梢 ,历年来有使用药物控梢及断根促花等措施 ,效果不明显 ,遇到不良气候条件 ,如冬季偏暖或者春季多雨 ,就发生冲梢现象。即使是开花正常年份 ,也因花期遇到清明前后的阴雨天气 ,造成龙眼雌花授粉受精不良 ,有产量也很少 ,致使龙眼树年年是风景树 ,没有经济效益。为此 ,在 1999年— 2 0 0 1年连续 3年进行螺旋环剥技术控制冬梢促进成花试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试验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16.
以5年生桂香龙眼结果树为试材,花芽形态分化期分别以喷213mg·L-1乙烯利、213mg·L-1乙烯利 100mg·L-1多效唑、人工摘除小叶、喷清水(对照)4个处理进行防"冲梢"试验,观察其防冲梢效果,并研究其对龙眼叶片内源激素和花芽形态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乙烯利 多效唑对于防治龙眼冲梢效果最佳;喷施乙烯利、乙烯利 多效唑以及人工摘小叶后,桂香龙眼叶片中的IAA、GA含量均较对照有所下降,各处理对ABA含量影响不大。其中喷施乙烯利、乙烯利 多效唑两种处理ZR含量增加,而摘小叶对ZR的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四会蒋姓农户问:怎样补救沙糖桔环割失败? 答:环割常作为控梢促花、保花保果的一种技术。但采用环割技术,应当在树势状旺,肥水管理良好,无强烈北风,无霜冻、干旱程度不严重等条件下进行。如果在环割前后出现上述的情况,就会造成环割控制过度,出现上部叶片变黄,树势衰退等现象。针对上述容易造成环割过度的原因及出现的现象,如果干旱,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环割对油茶春梢萌发期营养生长及养分调控的影响及养分与春梢生长特性的关系,以7年生无性系油茶为材料,进行360°环割、180°环割和不环割3种不同环割量试验,于环割口愈合前后分别测定叶、根有机及无机养分,调查春梢叶片表型、新梢长度及粗度等性状特性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阐明油茶春梢生长与养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360°环割抑制了春梢生长,使单叶面积、新梢长度和粗度分别降低了9.47%、24.12%和20.55%,而180°环割对春梢生长影响不明显;(2)环割口愈合前,环割对油茶叶片氮的积累有抑制作用,对叶片磷、钾含量及根系氮、磷、钾的积累均有促进作用,环割口愈合后,环割对根、叶磷的积累影响不明显,但对氮、钾积累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仍然存在;(3)360°环割能明显促进油茶春梢叶片对可溶性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抑制春季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向根系运输;(4)油茶冬、春季叶片中氮、磷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春梢生长,冬、春季根中氮、磷、钾养分含量高则始终不利于春梢生长,而春梢生长差会进一步影响根系有机营养的积累。可见环割促进了油茶叶片对磷、钾的积累,抑制了叶片对氮...  相似文献   

19.
螺旋环剥、环割处理对龙眼幼树的控梢促花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龙眼树主干进行螺旋环剥、环割,研究两种不同处理在龙眼控梢和促花上的效应,结果表明,在重庆地区,适度螺旋环剥是大乌圆结果幼树控冬梢、促花较理想的技术措施;石硖、蜀冠幼树采用环割控梢促花效应最好;对于晚秋梢抽发较多的植株,大乌圆于11月中旬短剪后进行螺旋环剥处理,石硖和蜀冠短剪后环割处理,是争取翌年增加产量较好的一项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海南地区气候条件比较特殊,低温时间短,常出现暖冬及早春阶段性高温,龙眼抽冬梢及冲梢现象比较严重。海南龙眼的控梢促花技术主要是培养适时老熟的优良结果母枝,采取物理或化学的控梢技术,及时催醒结果母枝,利于纯花穗的抽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