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广智 《广西植保》2007,20(4):36-37
指天椒炭疽病主要危害指天椒果实,果实受害时,初现水渍状黄褐色圆斑,边缘褐色,中央灰褐色,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轮纹上密生小黑点,严重影响椒果品质和产量。2006年天等县指天椒种植面积为3 200ha,指天椒炭疽病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 000ha,占种植面积31·3%。指天椒炭疽病在该县龙茗镇益山和桥皮两个村的指天椒(特别是“满天星”品种)上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80ha,发病严重的地块,整株椒果全部染病,无法采收,损失严重,如此严重的指天椒炭疽病在天等县历史上尚无记载。了解指天椒炭疽病的发生为害情况,探索其局部大暴发的原…  相似文献   

2.
指天椒种植是天等县特色农业产业,年种植面积达3390ha,生产鲜椒5万多吨。这里生产的指天椒个小肉厚,香辣独特,口味极佳,有"天下第一辣"的美称,2007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种植指天椒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路子。但是,由  相似文献   

3.
花椒是循化县主要经济林支柱产业之一.但是,花椒根腐病在本县发生严重,一直是生产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据调查.花椒根腐病常年发生面积占本县种植面积533 hm2的30%以上.且为害程度逐年上升.发病严重时全株枯死.为害轻的减产25%左右,重的减产达40%~60%,椒农损失巨大.为此,笔者对该病的发生特点、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油桃根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立武 《植物医生》2004,17(1):18-18
近年来,随着油桃栽植面积的扩大,油桃根腐病发生面积在夏县逐年加大, 2003年发病面积达 67 hm2, 2~ 3 a生油桃树,表现尤为严重,已成为影响油桃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1999年夏县三鹰椒日灼病大发生。全县发生面积 3 3 0hm2 以上 ,占播种面积的 4 0 %以上。由于 7~ 8月份强光暴晒 ,土壤严重干旱 ,三鹰椒果日灼病发病率达 2 0 %~ 3 0 %,严重田达 50 %以上 ,椒果被晒成白皮果 ,减产严重。生产上可采用以下防治方法 :①苫草遮阴 ,取苫草在椒果苗上进行遮阴。②间作玉米 ,辣椒田每隔 4行在宽行中间点种 1行玉米 ,株距 2 6~ 3 3 .3cm为宜。③及时喷洒过磷酸钙浸提液 ,或氨钙宝 ,氨基酸钙等以增强植株抗性1999年夏县三鹰椒日灼病严重发生@曹立武$山西省夏县植保站!044400…  相似文献   

6.
江健  张云萍 《植物医生》2001,14(2):15-15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近年来在湄潭县流行危害越来越重。根据该站及各镇(乡)农技站调查统计 ,全县平均每年流行面积550hm2~600hm2,严重年份达1000hm2,发病田块的病株率15%~30 % ,严重田块达100 % ,造成水稻减产绝收 ,严重影响全县粮食生产。一、发病症状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在苗期至穗期均可危害。但在湄潭县 ,发病主要在秧田期至抽穗前 ,5~7月为主要发病时间 ,水稻抽穗后很少发病。秧田期发病 ,叶片和叶鞘初期呈现水渍状长条 ,沿中脉上下发展 ,病斑逐渐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 ;但在田间只是零星出现病株。大田期发…  相似文献   

7.
天等县2003年指天椒病毒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广智 《广西植保》2004,17(2):34-35
天等县种植指天椒已有30多年历史,因特有的土质和气候条件,所产的指天椒个小,肉厚,色泽鲜红,辣味十足,醇香浓郁,品质上乘,为天等县所特有,被誉为“天下第一辣”,产品扬名海内外,为广大用户所喜爱。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指天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几年来稳定在2600hm^2左右,品  相似文献   

8.
张培坤 《广西植保》2001,14(2):19-20
玉米青枯病 ,又名玉米茎腐病、茎基腐病等。国外早有发生 ,2 0世纪初便开始有研究报道 ,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南斯拉夫、日本、印度等发生较严重 ,其中美国因此病减产 2 0 %~ 30 % ,局部地区50 %以上 ,被称为玉米的头号病害。在我国 ,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各玉米产区也相继发生 ,一般病株率 1 0 %~ 30 % ,严重的达 80 %以上 ,遂引起各省、市、自治区生产和科研部门的极大关注 ,并予以研究 ,现将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 症状  玉米青枯病是典型的土传根病 ,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 ,乳熟期到蜡熟期为发病高峰期。玉米发病后 ,叶片出现青…  相似文献   

9.
卢明  廖海洪 《广西植保》1998,11(1):31-31
1997年上半年,北海市早稻细菌性条斑病在合浦县公馆镇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800hm2,占种植面积的40%,严重发生面积466~533hm2,防治面积707hm2,占发生面积的88.33%。1 发生情况  4月下旬,首先在合浦县公馆镇扫管村发现发病中心,此时天气时晴时雨,气温适宜,加上强风天数较多,病害扩展迅速。至5月上旬,全镇大面积早稻发病,病情较重的有六甘、石付、均塘、香山等6~7个村,发病叶率25%-86%,重的达90%以上,全田稻叶呈黄褐色火烧状;病指8.7~25.7,发病严重的田块病指高达32.5。达到大发生程度。  据调查,该镇发病品种主要有竹优54、竹优61和广…  相似文献   

10.
大麦条纹病的重发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条纹病是一种主要由种子带菌传播的系统侵染性病害,该病一旦发生,病株及其分蘖全部发病,对大麦生产构成极大的威胁.近几年来,该病在东台市某些田块发生严重,发病田块病株率一般在 10%~ 20%,最高田块达 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三樱椒因其生产投资少、见效快、耐储运、效益高而越来越受农民重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04年,许昌市种植面积已达7000hm2。2004年因夏季降雨量大等原因,三樱椒疮痂病大面积严重发生。据调查,病田率100%,病株率95%,70%的田块叶片脱落严重,植株生  相似文献   

12.
玉米螟过去一直是大丰市玉米、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其他作物上很难发现其为害。2002年本市首次引种七彩椒,并采用大棚种植,生育期比露地青椒早30d左右。2002年6月中旬有农户反映七彩椒上虫害发生严重,后经市植保站调查确认是玉米螟第一代幼虫为害所致。调查6块田,虫株率40%~100%,百株虫量63~248头,因虫害导致烂果率达20%。一代玉米螟发生期间,产量损失40%左右。在七彩椒上玉米螟主要产卵于中、下部叶背面,卵孵化后先咬食卵壳,然后转移为害;二龄幼虫直接钻蛀果实,导致七彩椒腐烂落果。究其原因,一是七彩椒为甜椒型水果椒,含糖量高,玉米螟对其…  相似文献   

13.
吴郁魂 《植物医生》2003,16(5):10-11
油菜根肿病自苗期开始发生 ,严重时可导致油菜苗死亡以至全田毁株。成株受害则根部肿大 ,腐烂 ,甚至使植株枯萎死亡。近年来 ,该病的发病率在川南一带有上升趋势 ,一般植株的发病率达 10 %~30 % ,严重的高达 5 0 %以上。对油菜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现就该病的症状、病原与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症状在发病初期 ,病株地上部份有萎蔫现象 ,早晚可恢复 ,叶片无光泽 ,主根呈纺锤形或不规则畸形 ,大小不等的肿瘤 ,初期表面光滑、白色 ,以后颜色变褐 ,表面粗糙、龟裂 ,易为土中杂菌感染而腐烂 ,主要特征是根部肿大 ,因此有“萝…  相似文献   

14.
棉花枯黄萎病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棉花面积扩大,抗虫棉的推广,枯黄萎病传播快、发病重,特别是老棉区,连茬3 a以上的棉田,成片成片早期枯死,收成甚微,给棉花生产造成障碍.2004年夏县植棉面积6 667 hm2,发病面积5 333 hm2,受害重的达2 000hm2,减产超过60%~80%,成为棉花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棉花生产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西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近两年东台市种植西瓜 1万hm2 以上 ,其中大棚设施栽培近 70 0 0hm2 。随着种植年限延长 ,西瓜主要病害的发生危害逐年加重 ,菌核病已成为大棚西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一般田块病穴率2 0 %~ 30 % ,严重田块在 80 %以上 ,已严重威胁着大棚西瓜生产。为此 ,近两年我们对西瓜菌核病的症状、发病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 ,并对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现简要介绍如下 :1 病害症状菌核病在西瓜整个生育期地上部分均可发生 ,主要引起叶、茎蔓枯死和果实腐烂。子叶发病 ,初呈水渍状 ,逐渐扩大呈…  相似文献   

16.
高民侠 《植物医生》2004,17(4):10-11
番茄病毒病是露地番茄生产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素有"植物癌症"之称,防治十分困难.2000至2003年在韩城市的龙亭、苏东、板桥等乡镇普遍发生,病情严重.病田率为80%~100%,平均病株率20%~30%,重者达80%以上,年发生面积超过0.07万hm2.发病轻者减产20%~30%,重病田块几乎绝收.番茄病毒病还可使番茄品质下降,风味降低,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是番茄生产中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优质白魔芋主要产于川滇交界的金阳、雷波、屏山、宁南、永善和昭通地区。发展白魔芋产业是西南地区比较有前途的一个致富项目。但是 ,随着白魔芋的大面积种植 ,群体密度高 ,适宜病虫普遍发生 ,病虫为害日趋加重 ,直接影响白魔芋的收成。 1 999年金阳县白魔芋病虫普遍发生 ,尤为严重的是白魔芋软腐病 ,平均发病率达 1 2 %左右 ,较重的达 2 8.5%,最严重的高达 85%。植株一旦发病 ,轻则减产 ,重则无收 ,整个田块甚至“全军覆灭”。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消灭白魔芋病虫为害 ,确保白魔芋生产的健康发展 ,本着“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  相似文献   

18.
朝天椒是河南省内黄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郾5万~2万hm2。主要栽培品种有三樱椒系列、子弹头系列及天鹰椒系列。近年来随着重茬、连作面积的扩大,温室大棚数量的增加,朝天椒病毒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在高温、干旱,蚜虫大发生年份,尤其严重。1发病规律朝天椒病毒病  相似文献   

19.
2004年阜南县水稻稻曲病暴发流行,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发生特点1)流行面广,发病率高。全县2.1万hm2水稻,有1.6万hm2发病。其中严重发病田块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0%以上。发病田块病穗率平均31.8%,严重的70%~100%;病粒率平均4.37%,最高达54.0%。2)感病品种较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水稻主要品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为害,尤其是新品种粤优938受害损失严重,个别田块基本绝收。从田间调查结果看,一般高感病品种(如粤优938)病穗率达70%~80%,病粒率15.2%;严重田块病穗率达90%~100%,病粒率达54%;中感病品种(如Ⅱ优725)病穗率为40%;病粒率平均为1…  相似文献   

20.
李卫 《广西植保》2007,20(3):33-34
蒙山县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温度和光照非常适宜生姜生长.但近几年来,生姜种植规模一直没有扩大,青枯病(姜瘟)是制约生姜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在生姜生产中普遍发生,发病严重时,田间病株率在50%以上,部分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