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四川小麦新品种(系)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49份四川小麦新品种(系)的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农艺性状普遍表现优良。蛋白质含量中等偏低,平均为12.97%。沉降值属中、低水平,平均为22.23 mL。面筋含量较高,湿面筋含量平均为33.68%。粉质指标普遍较差,其中形成时间平均为2.01 min,稳定时间平均为3.22 min,粉质质量指数平均为35.66。大多数材料筋力为中到弱筋。从主要品质指标来看,W7达到了优质强筋小麦标准,另有4份材料达到专用中筋小麦标准,2份材料达到专用弱筋小麦标准。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沉降值、面筋含量、吸水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沉降值与其它品质性状多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可作为品质育种早代选择指标;面筋指数与粉质参数多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千粒重与面筋指数、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反,其它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大多不显著,这表明高产与优质的矛盾并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克丰9号的品质特性(蛋白质含量11.4%,湿面筋含量18.85%,沉降值为22.3ml,面团形成时间1.0min,面团稳定时间0.95min,符合专用弱筋小麦的标准)和生物学特性,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贵紫系列小麦的加工品质,明确其适宜加工的产品。[方法]对27个遗传性稳定的贵紫特色小麦和3个普通小麦品种进行了湿面筋含量、干面筋、沉降值、蛋白质含量测定,结合食品加工应用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表明,30个小麦品种(系)湿面筋含量变幅为22.19%~38.87%,根据国家标准按湿面筋含量划分,有9个属于高筋小麦(≥32.0%),9个中筋小麦(28.0%~32.0%),12个弱筋小麦(28.0%);贵紫小麦沉降值变幅为3~44 ml,按沉降值划分无强筋粉小麦(≥45 ml),9个中筋粉(30~45 ml),21个弱筋粉(30 ml),表明贵紫小麦面筋强度普遍较弱;贵紫小麦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3.4%~17.8%,平均15.7%,有22个小麦品系蛋白质含量高于15%,说明贵紫小麦营养价值较高。相关分析表明,小麦沉降值与湿面筋之间呈非线性显著负相关(R=-0.380),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呈显著正相关(R=0.485),蛋白质含量与沉降值呈显性负相关(R=-0.432)。[结论]在面食加工业中贵紫系列小麦可加工面条、馒头,部分小麦品系可试制饼干、蛋糕,不适合加工面包产品。此外,贵紫系列小麦可在八宝粥等营养价值较高的产品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2006—2015年中国小麦质量年度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中国小麦由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4种类型构成,分析近10年来各类型小麦年度质量变化,探讨小麦生产质量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小麦生产、科研、购销和加工等环节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法】对2006—2015年中国小麦生产区742个小麦品种7 561份样品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指数和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分析各类型小麦年度比例和8个主要品质性状年度变化。【结果】小麦品种结构有所改善,但达标样品比例较低。从品种比例看,强筋品种、中强筋品种、中筋品种和弱筋品种比例分别为12.6%、16.7%、68.7%和2.0%,年度间保持稳定。从样品比例看,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样品比例分别为21.0%、16.9%、49.4%和3.8%;各类型小麦样品比例年度间变化差异较大,年度间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呈此消彼长趋势,中强筋小麦呈缓慢增加趋势,弱筋小麦呈下降趋势。从达标样品比例看,各类型小麦达标比例较低,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达标比例分别为4.8%、4.6%、25.0%和0.4%。中国小麦总体质量表现为中筋小麦水平,容重、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年度间变化趋势不明显,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呈小幅下降趋势。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品质性状年度间保持相对稳定,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弱筋小麦近年来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指数年度平均值增加,品质下降。不同类型小麦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容重年度平均值大小依次为中强筋小麦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年度平均值大小依次为强筋小麦中筋小麦中强筋小麦弱筋小麦,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年度平均值大小依次为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年度平均值变幅不同,其中沉淀指数、粉质和拉伸参数年度平均值变幅大小依次为强筋小麦中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结论】中国小麦品种结构有所改善,各类型小麦达标比例较低,小麦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应通过选育和推广高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合理增加现有各类型优质小麦品种面积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途径,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小麦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选育成功的冬小麦新品种“农大123”,是目前为数不多的饼干小麦品种之一,也是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优质小麦推广示范项目”的入选品种。   加工不同的食品,需要用不同的面粉。烘烤优质面包要用强筋粉,加工饼干、糕点要用弱筋粉。去年,国家颁布了《优质弱筋小麦标准》。“农大123”是目前北方比较好的饼干专用小麦品种。   农大123基本上符合国家新颁布的优质弱筋小麦标准。按照国家的弱筋小麦标准,其粗蛋白含量应该小于11.5%,湿面筋含量小于22%,面团稳定时间应该小于2.5分钟,而农大123粗蛋白含量在10.6%左右,稳定时间在1分半钟,比国家颁布的标准还短了1分钟。   农大123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都符合国家颁布的优质弱筋小麦标准,只是湿面筋含量有些偏高。但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以降低湿面筋含量,使它达到优质弱筋小麦的标准。   “农大123”是一个典型的白粒、粉质品种。经过测试,一级粉出粉率可以达到75%,而且面粉很白。它既符合面粉加工企业的要求,也能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市场竞争,寿县在国家小麦生产区域布局上,划分为弱筋小麦生产区.弱筋小麦要求籽粒软质,蛋白质含量低(粗蛋白质含量低于11.5%),面筋强度小(湿面筋含量低于22%),面团稳定时间小于2.5分钟,是制作优质糕点、饼干的专用小麦,市场需求量较大,其高产栽培技术与常规小麦种植有几点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市场竞争,寿县在国家小麦生产区域布局上,划分为弱筋小麦生产区.弱筋小麦要求籽粒软质,蛋白质含量低(粗蛋白质含量低于11.5%),面筋强度小(湿面筋含量低于22%),面团稳定时间小于2.5分钟,是制作优质糕点、饼干的专用小麦,市场需求量较大,其高产栽培技术与常规小麦种植有几点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江苏淮南麦区主推小麦品种的品质表现并明确小麦关键品质选择指标,为小麦品质育种的简单快速选择提供思路和方法,以江苏淮南麦区的14个小麦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连续2年种植试验,测定其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和溶剂保持力等面粉理化指标,及反应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粉质仪参数,并在实验室制作曲奇饼干.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2.07%~14.88%,籽粒硬度指数为15.56~64.42,湿面筋含量为24.36% ~32.89%,水溶剂保持力(solvent capacity retention,SRC)为53.67% ~86.73%,碳酸钠SRC为74.09%~116.84%,吸水率为55.05%~65.30%,形成时间为1.55~3.10 min,稳定时间为1.70~6.30 min,饼干直径为14.54~17.23 cm,品种间除稳定时间外各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硬度、水SRC、碳酸钠SRC和吸水率与饼干直径相关程度高;多元回归方程显示,硬度能解释饼干直径变异63.7%,是决定饼干品质的重要指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其他品质参数相关性弱,硬度、溶剂保持力及粉质仪各参数与其他各品质参数相关性较高.综合分析,硬度、水SRC、碳酸钠SRC、吸水率、饼干直径可作为饼干专用小麦的筛选指标.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为2类,宁麦13、扬麦16、扬麦25、扬麦23、镇麦9号为一类,这类品种蛋白质含量高、硬度指数大、溶剂保持力高、吸水率高、饼干直径小;其他小麦品种为一类,这类品种蛋白质含量低、硬度指数小、溶剂保持力低、吸水率低、饼干直径大.  相似文献   

9.
优质专用小麦是指营养品质好、加工出精粉率高、制作食品烘烤品质好和蒸煮品质好的小麦。栽培技术上对品质要求是保证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高,温面筋含量高,面团稳定时间长,为提高中强筋小麦的品质和产量,栽培上应重点抓好一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小麦主要栽培品种(系)的品质现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对 1999年山西省种植的或参加区试的 31个小麦品种 (系 )进行了品质测试 ,各性状的平均值为 :千粒重 36 0g ,容重 76 9 5g/L ,角质率 58 7% ,出粉率 6 1 0 % ,蛋白质含量 13 7% ,湿面筋 4 4 3% ,干面筋 14 5% ,沉降值 36 6ml。参照小麦品质分类标准 ,目前山西省种植的小麦品种的容重、出粉率、沉降值中等 ,蛋白质和面筋含量较高 ,但面筋质量较差 ,大多小麦品种属于中力小麦 ,个别品种达到强力小麦标准 ,无弱力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1.
优质专用小麦是指营养品质好、加工出精粉率高、制作食品烘烤品质好和蒸煮品质好的小麦.栽培技术上对品质要求是保证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高,温面筋含量高,面团稳定时间长,为提高中强筋小麦的品质和产量,栽培上应重点抓好一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西旱一号’与3个优质小麦品种配粉,研究小麦混配粉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品质性状与面条蒸煮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强筋粉能显著改善中弱筋粉的面粉品质;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都与面条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0.579和0.488;面团流变学特性中的面团延伸性、面团筋力、面团膨胀...  相似文献   

13.
束林华 《农家致富》2007,(17):30-31
一、弱筋小麦品质调优栽培技术规范 江苏沿江、沿海生态地区土质偏砂,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差,有机质含量低,易早衰,小麦生育后期日照偏少,不利于蛋白质的积累和面筋的形成,是江苏省区域化布局中优质饼干、糕点等弱筋专用小麦的生产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弱筋小麦是指用来制作饼干、蛋糕、糕点类食品的专用小麦,要求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低,筋力弱。与强筋小麦相比,河南省弱筋小麦的产业化发展水平明显滞后。本文分析了河南省弱筋小麦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从发展现状看,河南省研究、生产、加工弱筋麦的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但在弱筋小麦品种选育、栽培技术、规模化生产、优质优价、精深加工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分析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河南省强筋小麦发展经验,提出加快河南省弱筋小麦发展的几点建议:加强品种选育、深入研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壮大弱筋小麦商品粮基地、加强弱筋粉加工利用研究、培养龙头企业等。  相似文献   

15.
孙义 《甘肃农业》2011,(1):83-83
优质专用小麦是指商品品质(容重大、干粒重高、腹沟浅、面粉白)和营养品质(蛋白质、赖氨酸含量高)好,加工出精粉率高,加工品质(面筋含量、沉淀值高)优,制作食品烘烤品质好和蒸煮品质好的小麦。  相似文献   

16.
目前推广小麦品种面粉白度概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 4环境条件下对 10 4个小麦品种 (系 )面粉白度的研究结果表明 ,气候因素、土壤条件及栽培措施和品种 (基因型 )对小麦面粉白度均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但品种作用最为重要 ,通过遗传改良可显著提高小麦品种面粉白度 ;小麦品种面粉白度与籽粒硬度、面粉吸水率、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即籽粒硬度、面粉吸水率、蛋白质和面筋含量越高 ,面粉白度越差 ,面粉白度与蛋白质 (面筋 )的质量无关 ;10 4个小麦品种 (系 )的平均面粉白度为 74 8% ,变幅为 5 4 8%~ 82 2 % ,面粉白度高 (≥ 80 % )的品种多数为筋力弱的粉质麦 ,目前尚缺乏面粉白度高的强筋和中筋力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7.
江苏作为全国最大的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区,发展弱筋小麦生产和培育新品种具有独特的优势。为寻求弱筋小麦品种的突破,分析了弱筋小麦品质随着品种和种植环境改变而变化显著,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偏高且年度间不稳定,优质与高产等江苏弱筋小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弱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出了选育弱筋品质标准高且指标较稳定的品种,迅速推广利用溶剂保持力(SRC)等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国家标准对甘肃省 193份近期育成的小麦品种 (系 )的主要品质性状检测的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系 )籽粒平均含粗蛋白 14.10 %、赖氨酸 0 .46% ,SDS沉降值 40 .7ml、硬度 5 2 .4%、湿面筋 2 6.6% ,认为甘肃省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和硬度普遍较高 ,营养品质和磨粉品质好 ,但多数品种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较低 ,蛋白质质量较差 ;并筛选出 12个综合品质优良、有可能作为优质专用小麦的品种 (系 )  相似文献   

19.
施氮量对弱筋小麦扬辐麦2号产量和品质调节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弱筋小麦扬辐麦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施氮量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淀粉及其组分含量、湿面筋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增施氮肥,籽粒产量、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提高,淀粉及其组分含量下降;施氮量超过适宜值后,籽粒产量下降,籽粒蛋白质及醇溶蛋白、谷蛋白和面筋含量继续上升,且籽粒蛋白质含量超过弱筋小麦标准;过量施氮,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下降,施氮量以172 kg·hm~(-2)左右最为适宜。试验结果初步将弱筋小麦扬辐麦2号的施氮量划分为4个区域,即施氮高效区、产量品质协调施氮区、奢侈施氮区和过量施氮区。  相似文献   

20.
施氮量与追肥时期对弱筋小麦扬麦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扬麦9号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及其追肥时期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以及籽粒硬度等主要指标,降低弱筋小麦品质;拔节期以后追施氮肥对产量形成影响最大;追氮时期推迟,可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以及硬度等主要品质指标。在该试验条件下,弱筋小麦生产中适宜施氮量为240 kg.hm-2左右,适宜追肥时期为8.1~10.1叶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