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于1993年5月24日从加拿大FortQu′Appelle鱼苗孵化场移运大眼狮鲈鱼发现鱼卵,经孵化后孵出鱼苗14万尾,在池塘中培育。鱼苗阶段培育36天,体长53.9mm,成活率75%;鱼种阶段经95-100天培育,套养的鱼种体长20-22.5cm,体重83-107.4g,单养的鱼种体长17.5cm,体重48.4g。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长吻鮠鱼苗鱼种培育技术作了初步研究。几年试验共育出鱼苗8万多尾,鱼种1万多尾。鱼苗经25~33天培育,平均全长4.8厘米,体重1.2~2.7克,成活率63.8~99.1%。水蚯蚓是鱼苗阶段的良好饵料,配合饲料也可使用。当年鱼种生长较快,一般体重41~74克,最好的可达90克以上。苗种生长适宜水温为24-28℃。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Hui苗种培育从卵黄苗培育开始,包括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卵黄苗以技角类为开口铒料,以后逐渐增加投畏罗氏沼虾仔虾料,鱼苗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鱼种培育用出膜10-15天,全长2.0cm的鱼苗,按7742尾/亩,10551尾/亩,14981尾/亩三种密度放养,投喂粗蛋白含量32%以上的配合饲料,经99-133天的培育,分别获得43.7%克/尾、18.8克/尾、10.9克/尾  相似文献   

4.
1998年至1999年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进行了梭鱼引种养殖试验,试验池面积均为1.6亩,共3个池,计4.8亩,分别进行了池塘套养梭鱼养殖试验(亩投放梭鱼夏花623尾,当年长至88克左右),梭鱼成鱼池塘养殖试验(亩放梭鱼鱼种400尾,当年长至500克以上),梭鱼鱼种池塘养殖试验(亩放梭鱼夏花6000尾,当年长至50克以上),均取得良好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流水条件下利用网箱驯化培育黄颡鱼鱼种和进行成鱼养殖,经驯化后鱼苗摄食人工膨化配合饲料取得成功,鱼种培育成活率达84.5%,成鱼养殖成活率达93.8%;密度为1000尾/m2。放养规格为180尾/k的养殖模式效果最显著。试验面积80m2,产鱼80.2kg/m2,产值2025.6元/m2,创利422.2元/m2。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镇通过实践表明:利用冬季鱼池套养鳜鱼,不仅解决鳜鱼单养需要有充足的饲料相配套,技术要求较高,大面积养殖有一定的困难问题,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池塘产出率,增加养殖效益,一般亩增商品鳜8~15千克一、套养方式1.冬季成鱼池套养利用冬季成鱼囤养池塘套养鳜鱼,塘口要求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面积5~10亩,水深2~2.5米。一般每亩套放一龄鳜鱼种50~80尾。2.冬季亲鱼池套养在冬季鲢、鳙等亲鱼池套养鳜鱼苗,每亩套放体长8~10厘米鳜鱼种50~100尾,可增收商品鳜10千克左右。3.冬季蟹…  相似文献   

7.
将平均体重(2.57±0.05)g,平均体长(46.5±2.8)mm的黄颡鱼苗进行大规格鱼种的培育试验,放养密度设0.75万尾/ 亩、1.5万尾/亩、2.25万尾/亩、3.0万尾/亩、3.75万尾/亩等5个梯度,经过4个月的养殖试验,以苗种成活率、生长速度及经济效益为评判依据,得出黄颡鱼4cm鱼种适宜的放养密度为15 000尾/亩。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长吻鱼苗鱼种培育技术作了初步研究。几年试验共育出鱼苗6万多尾,鱼种1万多尾。鱼苗经25~33天培育,平均全长4.8厘米,体重1.2~2.7克,成活率63.8~99.1%。水蚯蚓是鱼苗阶段的良好饵料,配合饲料也可使用。当年鱼种生长较快,一般体重41~74克,最好的可达90克以上。苗种生长适宜水温为24~28℃。  相似文献   

9.
广西贺县水产养殖场在抓好鱼苗、鱼种培育的同时,在鱼种池中套养成鱼。自1967年以来,坚持套养,时间短,产量高,每40-50天便出一批大鱼。几年来采用这种方法增产大批商品鱼。具体做法是:每年4—9月,在各个鱼种培育池里放养鲢鳙“食水鱼”、每亩放50-60尾、鲤鱼10—15尾,除鲤鱼留在年底扦捕外,鲢、鳙鱼每隔40-50天收获一次。从每次捕鱼来看,鳙鱼每尾体重达2.5—3市斤、鲤鱼达3—4斤。  相似文献   

10.
湘鲫是以红鲫为母本,湘江野鲤为父本的杂交一代鱼。具有抗病、耐低氧、养殖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当年夏花养成成鱼,个体重可达0.3-0.5kg。当年春片鱼种养成成鱼,体重可达0.5-1kg。3龄以上的最大个体可达2.5kg。湘鲫体态丰腴优美,含肉率高,且肉质鲜甜细嫩,商品规格适中,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口28m2的网箱,可放养2800-5600尾,年产成鱼1-1.5t,产值达1-2万元,除出网具、鱼种、饲料等开支,可取得30%-50%的经济效益,且生产集中,操作方便,易于推广。1网箱制作网箱的网衣是用聚乙烯编制的。网箱规格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1.
在4个6m^2的水泥池中分级放养3-5cm大口鲇鱼苗7500尾,经13天苗种阶段培育,出池规格7-12cm,个体差异较大,成活率41.6%;进行了主养、套养成鱼养殖试验,主养池成活率4.76%,套养池成活率在17-43%0之间。当年最大个体3.2kg。  相似文献   

12.
为摸索出适宜养鱼专业户操作的红鱼人工繁殖、养殖一条龙的生产模式,我们在滁州市曲亭进行试验、示范获成功,共催产极鱼9组,催产率66.67%,受精率巧.l%,培育喂鱼夏花1.24万尾,成活率612%,转入池塘养殖,第二年3月规格达450-900克/尾。一、亲鱼的选择和培育及每亲鱼来源于城西水库,在繁殖季节在水库中捕获一尾重3.5公斤的雌鱼及几尾雄鱼,当即实施人工授精,将受精卵带回实施人工孵化,得到少量鱼苗培育而成,繁殖用级亲鱼宜搭养在成鱼或鱼种池中,以保证性腺较为成熟,当年繁殖的鳅鱼第二年已可用于繁殖,但以3—4龄,体重1…  相似文献   

13.
《水库渔业》1981,(2):68-68
近年来,江苏省水库渔业日趋活跃。1980年大中型水库自繁鱼苗14,100万尾,比1979年增加近一倍;培育鱼种1,355万尾,比1979年增加43.2%,20座重点扶持的水库年产成鱼78.61万斤,比1979年增产25.5%。全省1980年还新增了一批鱼苗孵化设备,鱼种培育基地、防逃设施和船网工具,为今后鱼种自给,科学放养,和争取渔业高产稳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湘潭县射埠区从1984年以来,在湘莲田养鱼39000多亩次,共产鲜成鱼1000余吨,培养鱼种4600余万尾,莲田养鱼收入600多万元。这个区的旺冲乡白水村大冲小组刘述修,前2年共利用2.9亩湘莲田套养草、鲢、鳙、鳊、鲤、鲫等多类鱼科28460尾,总产鲜鱼292.5公斤,出售鱼种22150尾,总收入2409.75元,除去鱼苗和饲料成本,获纯利2313.15元,亩平797.5元。加上出售莲籽和藕种等产品,每亩产值超千元。莲田套养鱼的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5.
我社是一个以养殖成鱼、培育鱼苗、鱼种为主,种植莲藕、菱角、茭筍等多种作物为辅的水产社。全社共有成鱼塘28亩,鱼种塘96亩,藕、菱、茭筍塘29亩。几年来由于党政的正确领导和社员的忘我劳动,连年获得了丰收。1958年,又创造了大面积塘鱼高产奇迹。据9月和11月间省、市两次现场会议打网估算,总产量可达588,000斤,平均亩产21,000斤,比57年增产18倍多。培育鱼苗、鱼种和藕、茭筍等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原采捕鱼苗352万尾,出塘夏花鱼种306.4万尾,平均成活率达87%,藕平均亩产4,194斤,菱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1999年进行的池塘培育美国大口胭脂鱼鱼苗、鱼种的养殖技术。(1)鱼苗培育:美国大口胭脂鱼水花规格为0.7cm,亩放养5万尾水花鱼苗,经32天饲养,规格达3.5cm成活率78%;亩放养8万尾水花鱼苗,经32天饲养,规格达3.2cm,成活率72.2%,亩放养10万尾水花鱼苗,经30天饲养,规格达2.9cm,成活率73%。(2)鱼种培育:亩单养美国大口胭脂鱼夏花鱼种(规格3.2cm)6000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江西省吉安市进行了斑点叉尾(鱼回)的示范养殖试验,旨在示范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80:20池塘养殖模式和豆粕型鱼苗和鱼种饲料养殖斑点叉尾(鱼回)鱼种的生产情况。试验在3口2亩大小的池塘内进行,放养密度为斑点叉尾(鱼回)鱼苗8000尾/亩(即120000尾/公顷),并搭配放养白鲢鱼苗1000尾/亩(或15000尾/公顷)。经109天饲养,斑点叉尾(鱼回)苗从平均1克/尾长至39克/尾。养殖的平均毛产量为斑点叉尾(鱼回)269千克/亩(4038千克/公顷)和白鲢50千克/亩(750千克/公顷)。斑点叉尾(鱼回)和鲢鱼的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6.8%和6.4%。投喂豆粕型鱼苗和鱼种饲料,斑点叉尾(鱼回)的平均饲料转化率为0.96:1。养殖的平均净收入为人民币1646元/亩,平均经济回报率为62.3%。利用美国大豆协会的豆粕型饲料和80:20池塘养殖技术,斑点叉尾(鱼回)展示了良好的生长、摄食和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8.
黑鲷人工养殖技术讲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三讲 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1 鱼种培育 培育鱼种可采用苗种中间培育、鱼种单养、鱼种套养及混养等方法。1.1 苗种中间培育 培育池选用水深1米的室外水池,放苗种前彻底清池、消毒,全长30毫米左右的鱼苗,就可放入中间培育池进行培育,每平方米放养40~50尾,培育至  相似文献   

19.
江苏连云港海州区在2006年开始引进黄金鲫试养,根据传统的生产形式和养殖习惯,于2009年初设计了以黄金鲫苗种培育、鱼种塘套养南美白对虾、成鱼塘套养南美白对虾、商品鱼当年养成四种养殖模式作为对比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鱼塘总面积122亩,其中用于鱼种培育模式2个塘口、面积15亩,鱼种池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5个塘口、面积43亩,成鱼池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2个塘口、面积22亩,  相似文献   

20.
正在乌鳢的商品鱼养殖中,养殖户大部分需要200~250克/尾的大规格鱼种。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经过几年来的试验研究,我们总结出一套适合于北方地区培育大规格乌鳢鱼种的新技术。体长10厘米左右的乌鳢经约3个半月的养殖,平均体重达250克/尾左右,亩净产乌鳢鱼种可达1500千克以上,亩纯利14000元以上。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