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峰驼髂内动脉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血管内灌注有色油画颜料的方法,解剖观察了双峰驼髂内动脉的分支及分布情况.髂内动脉是骨盆部动脉的主干,其分支有脐动脉、臀前动脉、闭孔动脉、臀后动脉和阴部内动脉.阴部内动脉的分支有阴道动脉、直肠中动脉、会阴腹侧动脉和阴蒂动脉.在双峰驼未见有会阴背侧动脉.还就双峰驼和其它家畜髂内动脉的解剖学特点进行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血管内灌注颜料的方法解剖观察了双峰驼的髂总静脉、髂外静脉及其属支。髂总静脉由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汇合而成,注入髂总静脉的侧支有旋髂深静脉。荐中静脉注入右髂总静脉。髂外静脉是后肢的静脉主干,其属支有旋股内侧静脉和阴部腹壁静脉。  相似文献   

3.
应用大体解剖学和血管铸型方法,研究了12峰双峰驼肾动脉的分支分布。结果显示,肾脏的肾动脉在进入肾门之前均分成一背干和一腹干,在肾窦内,背干分为一前支,再由前、后支分别发出背部贤脏的各肾段动脉。腹干不分前、后支,而由主干直接发出腹部肾脏的各肾段动脉。不仅各肾段动脉之间未见吻合,背干及其分支与腹干及其分支之间也无吻合。左肾肾段动脉共13条,右肾肾段动脉12条。表明,双峰驼不仅左、右肾的肾动脉与肾段动脉不尽相同,各肾的背部和腹部的动脉供应也存在差异。肾动脉的背干和腹干是相对独立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管道铸型技术以及扫描电镜技术对双峰驼肾动脉血管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显示,双峰驼肾动脉在入肾门前约4~8 cm处分为背干和腹干,入肾后在肾窦内相继形成肾段动脉.左右两肾段动脉的分支分布各有特点,各段动脉分支延伸至肾的皮髓交界处,形成弓形动脉;弓形动脉是叶间动脉的延续,并不与肾表面相平行;肾血管球以及出、入球微动脉因分布区域的不同,形态结构也不尽一致.表明,双峰驼肾各段动脉分布的规律性强,段动脉分支之间没有吻合支存在;肾各部位的血管球随分布区域的不同,其形态结构也呈现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双峰驼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解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血管内灌注颜料的方法解剖观察了双峰驼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的分支及分布情况,发现胫前动脉Guo动脉的主干延续,其主要侧支有胫前返动脉,小腿骨间动脉,外侧踝前支脉和内侧踝前动脉,足背动脉的支有跗外侧动脉,跗内侧动脉,跗穿动脉和趾伸肌腱动脉,其中趾伸肌腱动脉在其它家畜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作者研究了双峰驼肘关节的动脉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分布于双峰驼肘关节的动脉支有肘前支、肘内侧支、肘外侧支和肘后支。肘前支有肘前内侧支、肘前上支、肘前中支和肘前下支,均自肘横动发出;肘内侧支自尺侧副动脉分出;肘外侧支有肘外侧上支、肘外侧中支和肘外侧下支,均自肘横动脉分出;肘后支有肘后上支、肘后中肘、肘后下支,肘后内侧支、肘后外侧上支和肘后外侧下支,除肘后上支和肘后外侧上支自肘横动脉分出外,其斜匀自尺侧  相似文献   

7.
双峰驼脑硬膜外异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动脉内注射红色油画颜料,红色乳胶溶液的大体解剖学方法,解剖了15例双峰驼,研究了双峰驼的脑硬膜外异网,并追踪了进入和传出硬膜外异网的血管。结果发现双峰驼有发达的硬膜外异网,部分位于颅内硬膜下海绵窦内,部分位于眶圆孔和翼腭窝后部。构成异网的血管来自颈内动脉和颌内动脉的分支吻合动脉,这些动脉进入海绵窦后立即分支互相吻合形成异网;在异网的背内侧部这些吻合支又聚集形成颈内动脉颅内段和后交通动脉自海绵窦传出并互相连接形成大脑动脉环。在异网中找不到颈内动脉贯穿异网的迹象,这一点与牛的硬膜外异网不同。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5,(8):1312-1316
以成年欧拉型藏绵羊头为试验材料,采用管道铸型腐蚀技术,制作了藏绵羊脑动脉系统的铸型标本,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其结构特性开展了研究。结果显示,藏绵羊颅内主要脑动脉由脑部颈动脉、大脑动脉环和各脑动脉分支组成;大脑动脉环的整体形状呈"倒葫芦"形,管径均匀一致,其上发源的脑动脉各分支左右对称,基本走形相同;藏绵羊的脑硬膜外异网主要由一对左右对称的长三角形四面体构成,脑异网左右两叶间有2~3条"V"型吻合支呈疏松或紧密连接。藏绵羊大脑动脉环与其他动物类似,主要脑动脉间少有细小侧支出现。本试验观察的藏绵羊标本,其左、右大脑前动脉之间没有交通支连接;藏绵羊与牛科动物比较,其颅外主要的供脑血管网无脑硬膜外后异网及附属结构。  相似文献   

9.
试验应用血管铸型方法,对14枚(左肾7枚,右肾7枚)绵羊肾动脉分支分布做了研究。肾动脉在进入肾门前有两种分支形式:前后干型和背腹干型,后者占主要。背腹干分布形式的肾脏,背干在进入肾窦内分为一前支和一后支,由前支和后支发出肾脏背部各肾段动脉。腹干不分支而直接发出肾脏腹部各肾段动脉。各肾段动脉之间未见有吻合支。绵羊肾脏不论肾动脉是前后干型还是背腹干型,肾段动脉的数目均为7。肾段动脉分布的区域即为肾段,所以与之相应的肾段也有7个。  相似文献   

10.
猪肾动脉分支多为二支型,偶见三支型,在二支型中多数是前后干型,少数是背腹干型,在前后干型中,一般由前干发出前背侧肾段动脉和前腹侧肾段动脉,后干发出后背侧肾段动脉和后腹侧肾段动脉,在背腹干型中,一般由背干发出背前侧肾段动脉和背后侧肾段动脉,由腹干发出腹前侧肾段动脉和腹后侧肾段动脉,三支型又可分为背腹三支型和前后三支型两种,前者肾动脉分支为背前干,背后干和腹干,后者分为前干,后干和中间腹侧干,在曳的各动脉分支中未见与肾表面明显平行的动脉。  相似文献   

11.
经对双峰驼臂动脉的行走路线及其分布解剖学观察表明,臂动脉在肩关节肌运动内侧承腋动脉,在臂下1/4段近端,桡窝内侧,无于出尺侧副动脉,肘横动脉和骨间总动脉之后,为正中动脉所取接。由臂动脉发出的倒支有旋肱后动脉,旋肱前动脉,臂深动脉,臂二头肌动脉,尺侧副动脉,肘横动脉,前臂浅前动脉,骨间总动脉及一些分布于胸升肌,胸浅肌,臂二头肌,喙臂肌和臂三头肌长头和内侧头的肢支及分布于前臂背面及背向侧面的皮支和肘淋  相似文献   

12.
初生东北虎胃和肠的动脉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动脉灌注法观察了1例初生东北虎胃和肠的血管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胃、肠的动脉分别来源于腹腔动脉、肠系膜前动脉、肠系膜后动脉和阴部内动脉的分支;胃十二指肠动脉分胰十二指肠前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两支;回结肠动脉的结肠支分布于升结肠。  相似文献   

13.
北京鸭输卵管血管分布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观察了20羽北京鸭输卵管血管分布。结果表明:北京鸭输卵管动脉有输卵管前、中、后动脉和阴道动脉;输卵管静脉通常与同名动脉伴行,但缺输卵管后静脉,这些血管均位于鸭体左侧。输卵管前动脉一般有1条,起始于左髂外动脉的耻动脉,分布于输卵管漏斗部和膨大部;输卵管中动脉起于左肾后动脉,主要分布于输卵管峡部和子宫前部;输卵管后动脉起始于左髂内动脉或左阴部外动脉,主要供应子宫后部的血液;阴道动脉起于左阴部内动脉,分布于阴道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动脉铸型和大体解剖学方法观察了犬肾动脉 38例 ,脾动脉 30例。结果表明 :(1)犬肾动脉入肾前分为背干和腹干 ,由它们发出 2~ 6支肾段动脉 ,其分布区即为同名肾段。 (2 )犬肾段动脉有 5种分支类型 ,变异较大 ,但具有高度的对称性。 (3)犬脾动脉的分支均为双分支型 ,即分为脾上叶动脉和脾下叶动脉 ,将犬的脾脏分为 4个脾段 ,每 1个脾段由同名脾段动脉供应血液。 (4 ) 2 5例各脾段动脉之间无吻合支存在 ,称为“无血管区”;5例存在着少量吻合支 ,可称为“少血管区”。  相似文献   

15.
采用血管内灌注册颜料的方法解剖观察了双峰驼荐尾部血管的构筑情况。荐中动脉(A.sacralis mediana)是荐尾部的动脉主干,自腹主动脉末端背侧壁发出,沿荐骨盆面向后延伸,其侧支有第6腰动脉(A.lumbalisⅥ)、荐支(Ramisacrales)、肌支(Rami muscularis)、尾外侧动脉干(Truncus caudalis lateralis)和直肠支(Rumus recta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1-125
分别从青海、浙江及山东采集高原型藏羊、湖羊和小尾寒羊的新鲜卵巢样本,利用血管铸型技术获得3个绵羊品种的卵巢动脉构筑标本,通过标本观察、管径测量、数据分析等,研究卵巢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学特性及与绵羊繁殖性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3个绵羊品种卵巢动脉分支中的输卵管支、子宫支及其小动脉分支,其走形均显示出程度不同的波浪形弯曲;高原型藏羊的卵巢动脉主支、输卵管支和子宫支的管径及卵巢支螺旋线圈数目均显著小于小尾寒羊和湖羊(P0.05)。结果表明,生活在高海拔环境中的藏羊,其不发达的卵巢动脉及其分支会引起卵巢及其周围组织的供血减少,导致卵泡的发育及优势化能力低,可能是造成其产羔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旨在用管道铸型技术制作绵羊卵巢动脉立体构筑标本,观察其形态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其功能相关性,为绵羊生殖生理及卵巢解剖学研究奠定基础。采集20只藏绵羊子宫及卵巢样本,用8%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铸型剂通过卵巢动脉进行灌注,获得卵巢动脉风干及腐蚀标本,通过观察或图片采集分析其解剖学特性。研究发现,绵羊的卵巢动脉包括卵巢支、子宫支及输卵管支,并有更小分支向系膜供血;卵巢支螺旋动脉可分为重螺旋、螺旋及轻螺旋3种不同形态,部分个体有分支螺旋动脉伴行;进入卵巢后,卵巢微动脉在卵巢门髓质部呈拳头状重螺旋折叠,末端发出卵泡或黄体微动脉。结果表明,绵羊卵巢动脉及其分支与普通牛类似,其卵巢支呈复杂的螺旋形盘绕特征,推测能降低血压、维持卵巢供血稳定性及促进优势卵泡成熟。  相似文献   

18.
采用ABS乙酸乙酯液血管铸型法观察了20例藏羊心脏的左冠状动脉,结果如下:左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球的左后窦,至冠状沟分为圆锥旁室间支和旋支。圆锥旁室间支分出左心室前支、右心室前支、室间隔动脉和细小的室间隔前动脉。其中左心室前支和右心室前支分布于左右心室前部;室间隔动脉分布于室间隔;室间隔前动脉分布于室间隔前部;旋支分出左室前支、左缘支、后缘支、左室后支,右降支和左房前、中、后支,分布于左心室、窦下室间沟和左心房。右降支分出2一8条细小的室间隔后动脉分布于室间隔后部。  相似文献   

19.
鹅的腰淋巴结有一对,分别位于腹主动脉两侧、肾中叶与腰荐骨之间,是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据国外文献描述其具体位置为:髂外动脉稍前处起,至坐骨动脉稍后处止。呈狭长形(见图Ⅰ)。典型的长度约2.5厘米,在髂外动脉根部宽约0.5毫米。未见没有腰淋巴结的报道。笔者对31头中国白鹅进行了详细观察,这些鹅屠体重约在2.5公斤左右(除去肠),可见腔上囊、睾丸与卵巢都很小。发现其中竟有7头不存在腰淋巴结,约占总数的23%;6例只有一侧存在(其中仅存在于左侧者2例,仅存在于右侧者4例),约占19.6%;全有者为54%。这种现象是否与性成熟有关,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观察6匹成年马、驴尸体的交通支。在胸1-4(5),腰4-5(6)节段有一条交通支;自胸5(6)至腰(3)节段有二条交通支。仅在马、驴腰(2-3)节段,有斜支。交通支的前支较细,与脊神经的连接点在多数节段距离椎间孔较近,主要含无髓纤维,属于灰交通支。后支较粗,与脊神经的连接点距离椎间孔较远,主要含有髓纤维,属于白交通支。斜支主要为有髓纤维,也属于白交通支。交通支有分支,可归纳出三种分支类型(前支有分支,后支无分支;后支有分支,前支无分支;前支和后支均有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