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有些蜂群秋季群势较强,但到了春季,在蜂群没有明显病害的情况下,蜜蜂大量削弱,甚至陆续死亡。其原因是:培育的越冬蜂不适龄、蜂螨寄生率高、越冬饲料质量差、晚秋及早春管理不当、春繁过早等。一、越冬蜜蜂不适龄繁殖越冬蜂过早或过晚都不是适龄越冬蜂,所谓适龄越冬蜂就是越冬前出房的幼蜂进行过两三次排泄飞行,并未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特别是未分泌过王  相似文献   

2.
秋季蜂群管理的好坏,影响蜂群的安全越冬和来年蜂群的繁殖。为达到群强蜜足、无病害,使蜂群安全越冬和来年早春繁殖,我们在秋季管理着重抓: 一、抓越冬适龄蜂的繁殖。在我们山西地区,蜂群约有4个月的越冬期,采过荆条蜜的蜂是过不了冬的,只有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蜂王产的卵培育的新蜂,才是越冬适龄蜂。这时的作法是:①奖  相似文献   

3.
适龄越冬蜂是出房后经过排泄,但未担负过采集和哺育工作就进入越冬期的蜜蜂。适龄越冬蜂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翌年蜂群繁殖的好坏和产蜜量的高低。因此,一定要抓住10月中下旬这个时期,做好适龄越冬蜂的培育工作。 一、场地选择:蜂场周围要有蜜粉源,蜂群最好放在有树冠的落叶树荫下。要求环境高燥、避  相似文献   

4.
赵立平 《中国蜂业》2002,53(5):13-13
一年一度的越冬蜂繁殖期间 ,大家都注重怎样让蜂王多产卵 ,多培育越冬蜂 ,以使来年蜂群强壮。但我们往往重视培育越冬蜂 ,却忽视了喂越冬饲料的时间问题 ,从而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越冬蜂繁殖的效果。适龄越冬蜂应该是指那些没饲喂过幼虫、没有参加采集的蜜蜂。前几年 ,我 1 0月份才开始喂越冬饲料 ,而我地区 8月 2 0日至 9月 1 5日前后是繁殖越冬蜂的最佳时期 ,因此有部分越冬蜂参加过饲喂幼虫 ,致使越冬蜂因饲喂幼虫和搬运饲料提前衰老死亡 ,造成群势弱 ,直到来年刺槐流蜜期也难复壮 ,严重影响槐花蜜的产量。近几年 ,我一改过去的做法 ,采取在…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酉阳地区是个山区,不少的养蜂场是秋季繁殖之后就地进行越冬,往往是4~6框以上的蜂群,到来年春季仅有2框左右的蜂,有时还不足一框蜂,蜂群严重的衰弱,给来年春季繁殖带来不利条件。通过观察和了解,养蜂者有在十月(农历)“小阳春”繁殖越冬适龄蜂的习惯。中蜂的抗寒性较强,能繁殖一批越冬适龄蜂,但是意蜂适  相似文献   

6.
《蜜蜂杂志》2021,41(8)
正秋季管理是围绕培育健壮的越冬适龄蜂展开的。根据晋北地区近年来秋季流蜜较少、花粉不太充足的特点,采取得力措施,千方百计培育好越冬适龄蜂。1培育越冬适龄蜂的准备越冬适龄蜂是既没有参加过哺育也没有参加过巢外采集的健康幼蜂。有些资料介绍是没有参加过巢外采集的蜂就可以越冬,那是有偏见的,如果参加过哺育,工蜂的寿命显著缩短,勉强越冬,第二年春季过早死亡,  相似文献   

7.
黄坚 《中国蜂业》2000,51(5):7-7
实践证明 ,秋季若不能繁育出数量多、质量好的越冬适龄蜂 ,要搞好来年春繁 ,夺取全年丰收是比较困难的。而越冬蜂的多少 ,取决于秋繁的好坏 ,所以一个有经验的养蜂者总是把秋季繁殖作为一年工作的重点来抓。下面谈谈培育越冬适龄蜂既快又好的方法问题。一、如何提高繁殖效率蜂群秋季繁殖明显受时间限制 ,一到仲秋、深秋 ,气温逐渐下降 ,蜂王也就逐步缩小产卵圈 ,所以要赶在气温允许的时间内 ,采用多种方法 ,提高繁殖速度 ,增加越冬适龄蜂的数量。如何加快繁殖速度呢 ?措施之一 :及时培育新王 ,更替老 (劣 )王。这是提高产卵量 ,增加越冬蜂培…  相似文献   

8.
<正>蜂群有春衰现象也有秋衰现象,在黑龙江地区出现秋衰有以下几种原因。1.抓收益忽视越冬蜂培育8月立秋前后是本地秋季蜜源的黄金季节,同时也是繁殖适龄越冬蜂的最佳时期。有的蜂友为了减轻内勤负担,多取蜜、取浆,控制蜂王产卵,推迟了培育越冬蜂时间。其实,到了立秋节气,气温已是昼热夜凉,即使黑龙江南部地区也到了繁殖越冬蜂有时间。随着天气  相似文献   

9.
张丽亨 《蜜蜂杂志》2022,(11):40-41
<正>1越冬失败的原因1.1越冬蜂不适龄越冬适龄蜂是指秋季培育出的一大批幼蜂:没有参加过采集活动,没有哺育幼虫的经历,没有受过蜂螨寄生,健康无病,出房后进行过爽身排泄。只有具备上述5个条件才是真正的越冬适龄蜂,否则是假越冬蜂或不适龄蜂,寿命不长,使蜂群过早衰竭或死亡。  相似文献   

10.
试验表明:北京地区采用荆条花期的新王群,结合提前奖励饲喂培育越冬适龄蜂,能够比常规秋繁法培育出更多的越冬适龄蜂,从而使越冬蜂群保持有较强的群势。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繁殖群的群势以8~9框蜂最好。  相似文献   

11.
田青芝 《蜜蜂杂志》2006,26(7):13-13
初秋已近,养蜂者务必抓紧繁殖越冬蜂。因为越冬群势强壮,蜂群越冬会安然无恙,来年春繁蜂群会继续壮大。从“处暑”到“寒露”,即从8月23日~10月8日,虽仅一个半月时间,但却是繁殖越冬适龄蜂的关键时期。因为从产卵到幼蜂羽化出房共需21天,即10月8日产的卵,必须等到10月29日才有幼蜂出房,此时离“立冬”还有七八天,在华北地区气温正面临着日趋下降,有时也会急剧下降,一旦寒流袭来,幼蜂将冻死箱外。所以养蜂者尤其是初学养蜂者务必抓紧繁殖越冬适龄蜂,否则时不再来。根据我几十年来养蜂的经验教训,我个人认为,秋繁应该这样安排:1换王换王,即取…  相似文献   

12.
(一)秋季流蜜期的管理1.要及时采收蜜,结合选留好越冬脾,把孵化过二代蜂子、没有雄蜂房的蜜脾,放在继箱或采蜜群的两边,把蜜脾之间的蜂路放大到12毫米,让蜜蜂多贮蜜,封盖后作为越冬饲料。2.在繁殖越冬适龄蜂前,把老、劣蜂王全部换成优良的新蜂王。3.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彻底治螨3~4次。4.培育适龄越冬蜂。凡在越冬前没有参加过采蜜、酿蜜、哺育幼虫,又能在越冬前进行排泄飞翔的蜜蜂,都是越冬适龄蜂。培育方法:第一,在优王、壮蜂和蜂王有产卵地位的基础上,进行奖励饲养,以刺激工蜂积极工作,蜂王大量产卵;第二,及时补喂。幼虫脾上的蜜尽量少摇…  相似文献   

13.
葛蓬 《养蜂科技》2004,(5):10-11
对于北方来讲,进入8月时,将意味着一年的养蜂工作已接近尾声,面临着繁殖时期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培育好越冬适龄蜂。越冬蜂是否适龄、健康和强壮直接影响到下一年的养蜂工作。由此而得出的经验为“养蜂的一年之计在于秋”。一般地区,秋季最后一个蜜源的后期蜂王所产的卵,正是越冬蜂。  相似文献   

14.
培育健康适龄越冬蜂是蜂群安全顺利越冬和来年繁殖与全年生产的坚实可靠基础,这个环节必须抓紧抓好。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吴乐盛 《中国蜂业》1997,(5):16-16,32
秋季茶花期蜂群的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蜂种的改良,养蜂的季节也随之而变,秋季也由过去的秋闲而变成现在的秋忙。现在秋季要抓好蜂群管理,繁殖好越冬适龄蜂,而且还要继续抓好王浆和花粉的生产,夺取全年养蜂丰收。下面提出几点意见和大家共同讨论:1.慎重选...  相似文献   

16.
正秋季繁殖优质的越冬适龄蜂,都要组织双王群,每边都要有3框足蜂,喂好越冬饲料,做好到南方繁蜂的一切准备工作。1月初到南方繁殖,到4月初经过3个月的繁殖,蜂群都在14框蜂以上,这时正是东北开繁时,东北越冬蜂刚出室,也就是3~5框经过近半年的越冬与南繁刚拉回蜂群相比,3框赶不上1框,所以还  相似文献   

17.
正繁殖适龄越冬蜂,是养蜂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能否培育出数量多、质量好的适龄越冬蜂对于蜂群当年的安全越冬及来年的快速复壮、生产息息相关。在长白山区,越冬蜂的培育多在8月中旬,气温多变,蜂群正处于衰退期,蜂王产卵力下降,外界蜜粉源渐少,螨害上升的情况下进行的。如何在诸多不利因素下培育出大量健康的适龄蜂,不仅是蜂群安全越冬的关键,更是来年蜂群春繁复壮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1培养适龄越冬蜂 培养适龄越冬蜂是在秋繁一定群势基础上进行,在这之前要治一次蜂螨和更换老劣残蜂王.本地区培养适龄越冬蜂的时间,山区应放在8月20日至9月10日;平原区放在9月1日至9月20日,根据的气候可稍提前或推后.这段时间因外界蜜源基本结束,在组好群势以后(7框以上足蜂),隔天傍晚要用稀糖水奖励蜂群,刺激蜂王大量产卵繁殖.通过集中奖励繁育,最后可得5框以上适龄越冬足蜂,大群更多些,20天后扣王停产.赶野菊花的蜂场和有野菊花的地区可推迟冬繁或进行第二次培养越冬蜂.  相似文献   

19.
适龄越冬蜜蜂是出房后未负担过采集和哺育工作就进入越冬期的蜜蜂。适龄越冬蜂的多少 ,直接影响到来年蜂群繁殖的好坏和产蜜量的高低。因此 ,一定要抓住 1 0月份前后这个时期 ,做好适龄越冬蜂的培育。1 .选好场地蜂场周围要有蜂粉源 ,蜂群最好放在有树冠的落叶树树荫下 ,要求高燥、避风 ,让蜂群处于半阴半阳的地方 ,以便后期断子和减少盗蜂。2 .平衡群势真正能越冬和参加下年早春复壮阶段哺育第一批子脾的是最后一批 3— 5张子脾出房的蜜蜂 ,中等蜂群一般能培育 3— 5张子脾 ,而且能保证质量。所以 ,应把继箱群拆成平箱群。满箱的平箱抽出部…  相似文献   

20.
适龄越冬蜜蜂是出房后未负担过采集和哺育工作就进入越冬期的蜜蜂。适龄越冬蜂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来年蜂群繁殖的好坏和产蜜量的高低。因此,一定要抓住10月份前后这个时期,做好适龄越冬峰的培育。一、选好场地蜂场周围要有蜂粉源,蜂群最好放在有树冠的落叶树树荫下,要求高煤、避风,让蜂群处于半阴半阳的地方,以便后期断子和减少盗蜂。二、平衡群势真正能越冬和参加下年早春复壮阶段哺育第一批子脾的是最后一批3-5张子脾出房的蜜蜂。中等蜂群一般能培育3-5张子脾,而且能保证质量。所以,应把继箱群拆成平箱群。满箱的平精抽出部分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