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天山马鹿和东.天杂交马鹿繁殖成活率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辽、吉、黑三省12个单位的459只天山马鹿和东.天杂交马鹿的繁殖成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无论天山马麝,还是东.天杂交马鹿。其繁殖成活率均较二年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善。  相似文献   

3.
天山马鹿繁殖期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胜.   《新疆畜牧业》1999,(1):33-34
  相似文献   

4.
马鹿人工授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前言我国在鹿的人工授精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据白庆余等(1984)在“茸鹿人工授情的研究”一文中报道,他们在1960年~1964年首次对6只梅花鹿用假阴道法采出精液,并用其鲜精给母马鹿输情,其准胎率为33.3%(3/9)。1979年对3只马鹿进行电刺激采精,2只马鹿精液进行安瓶冷冻(103安瓶)成功。用该冻情给母马鹿输精,其准胎率为36%(9/25)。鹿的人工输精可以充分利用优良种公鹿的精液,给大量母鹿配种扩大优良基因对鹿群的影响,加速低产鹿群的品质改良,同时又可以有效的防止生殖器官疾病传播及因本交配种造成的损伤。马鹿的人工输精技术是马鹿人  相似文献   

5.
6.
试验以东北马鹿为父本,甘肃肃南鹿场人工驯养的甘肃马鹿为母本,进行导血杂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甘肃马鹿导入东北马鹿杂交改良,其杂交后代初生重、断奶重、周岁重和2~3用岁公、鹿产茸量均显著高于本地马鹿。  相似文献   

7.
关于马鹿繁殖新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马鹿从野生状态驯养至今,由于长期以来近亲繁殖和饲养管理不当,繁殖率不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繁殖潜力,母鹿受配率低妊娠率也不高。鹿是季节性多次发情的动物,繁殖季节比较短,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时期最大限度地使更多的母鹿正常发情配种,用人为的方法控制母鹿的发情排卵,按着人们的意愿使其更大地提高生产。  相似文献   

8.
对天×甘F1代马鹿生长发育及产茸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天×甘F1代的体质量、体高、体斜长、胸宽、胸深、胸围、颈长、尻宽与甘肃马鹿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岁天×甘F1代公鹿的体质量、体高和体斜长分别达到甘肃成年公马鹿体质量、体高和体斜长的61.75%、92.58%和87.19%,同比甘肃公马鹿分别增长了3.09、5.53、3.84个百分点;2岁杂种母马鹿的体质量、体高和体斜长分别达到甘肃成年母马鹿体质量、体高和体斜长的70.56%、98.62%、93.53%,同比甘肃母马鹿增长了2.43、6.28、3.58个百分点。杂种公鹿初角茸鲜质量(0.42±0.12 kg)以及二杠茸鲜茸质量(1.52±0.65 kg)均极显著大于甘肃马鹿(p〈0.01),杂种鹿初角茸和二杠茸鲜茸称质量分别比纯种甘肃马鹿多0.16 kg和0.59 kg,分别增长了61.54%和63.44%。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马鹿应用CA增茸素的增茸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机选择驯养的116只3-5岁塔里木马鹿分三组做对比试验,对试验组58只鹿每只皮下注射6mL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生产的CA增茸素,结果表明,试验组对照组只增增产再生茸干重404g,增收157元,其中,3岁组的再生茸增幅最大,4岁组增加产量最大。  相似文献   

10.
11.
东北马鹿杂交改良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产的天山马鹿种公鹿冷冻精液给东北马鹿母鹿人工输精,对其后代(F_1)进行生长发育、生活力、产茸量和繁殖力等项研究。结果从1989至1992年共生产F_1代鹿383头,其生活力、产茸量和繁殖力均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F_1代头锯鹿茸单产2545克,比东北马鹿1650克提高了54.2%,二锯单产为3835克,比东北马鹿的2412克提高59%,其杂种优势率为27.8%,F_1代公母都能正常繁殖,母鹿繁殖成活率达80%,高于双亲。  相似文献   

12.
马鹿夹竹桃中毒王建寿,任家琰(山西农业大学,太谷030801)孙宝成(平遥县科协)夹竹桃(NeriumindicumMill.)又名红花夹竹桃、柳叶桃等,为夹竹桃科植物。全株及乳白色汁液均含有毒素。有毒成分为多种强心贰,主要是欧夹竹桃甙丙,夹竹桃贰A...  相似文献   

13.
马鹿精液细管冷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管冻精在我国的家畜人工受精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鹿科动物方面的细管冻精未见报道。我们的马鹿细管冻精试验是在颗粒冻精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 1.材料与方法 1.1 鲜精的采集和品质评定在哈尔滨特产研究所鹿场于1990年8月间,分3次用电刺激法采集到天山马鹿鲜精,并将每头次采集的鲜精分  相似文献   

14.
15.
浑江市某国营参鹿场,从1978年开始用奶山羊哺乳驯养野生仔马鹿.到1990年累计参加配种母马鹿53只,受胎46只,平均受胎率87%。累计产仔成活38只,平均成活率84%,从没发生一例难产。今年5月产仔期,上年参加配种母马鹿11只,受胎10只,受胎率91%,有4只是经助产和截肢取胎才娩出,难产占受胎的36%。成活仔马鹿8只。现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马鹿的饲养管理北京市爱鸟协会王增年马鹿又称赤鹿、黄臀鹿、白臀鹿,它体型较大,雄性体重200~250kg、雌性150kg左右。雄性有角,在基部即生出眉枝、斜向前伸、与主干几成直角、主干长、而后倾、第二枝紧靠眉枝、第三枝与第二枝间距较大,以后主干再分2~...  相似文献   

20.
马鹿几种配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景田  赵列平 《野生动物》1996,(3):30-30,43
马鹿几种配种方法的比较侯景田,赵列平(哈尔滨特产研究所150038)马鹿属季节比发情动物,在我国一般从每年九月下旬开始至十一月下旬结束。繁殖季节期间母鹿有2—4个发性周期,每周期16d左右;公鹿发情略有提前或错后。目前,马鹿的配种方法主要有群分群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