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沐万春 《南方农机》2023,(18):82-84
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育秧以及插秧环节的标准化、机械化生产,但由于部分地区农户自身条件和种植区域农田质量不足等问题,导致机插秧作业不够普及,严重制约水稻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成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安徽省巢湖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发展现状,并针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推广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多管齐下服务好小农户;精准宣传引导,增强农户机械化生产意识;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机械化生产环境;科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小田变大田;开展农机维修上门服务,保障农机生产安全;坚持农机农艺融合,助力科技增值提效。结果表明,加强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升级工作,扩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应用范围,有助于农户增收增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正>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先进适用农业装备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是农机化发展的方向。近年来,随着农机化的不断快速发展,农机与农艺不适应、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农机化向更高层次迈进的"瓶颈"。浙江省龙游县高度重视农机农艺融合工作,以全国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为载体,以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为重点,健机制、深研究、重培训、强扶持,农机农艺融合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加速推进。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械化种植是广东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短板.水稻机械化种植存在的农艺技术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因此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需要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本文根据不同水稻机械化栽种模式的特点,分别阐述各类型水稻机插秧、精量穴直播和农用无人机直播的机播用种量和栽种技术要点及其作业效率,为水稻机械化种植提...  相似文献   

4.
亟待破解双季稻区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迟缓的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双季稻地区的水稻种植将近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但种植机械化水平很低,严重制约该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文章通过分析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种植发展缓慢的因素,提出要加快发展双季稻区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水平,需要确定以机械化育插秧为主流技术、有针对性地攻克双季稻育插秧技术中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加强育插秧技术农机与农艺进一步融合;加速研发推出双季稻区适用的插秧机机型。  相似文献   

5.
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和难点都在育插秧,要突破育插秧技术瓶颈,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推广机制创新,依靠农机农艺相结合,才能促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近日,浙江省农机局联合浙江省种植业局、农技推广中心等部门共同编制并印发《浙江省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对整地准备、播种育秧、机械插秧、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主要环节的关键技术作了详细阐述,提供了统一具体的可操作标准,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宁国市是个山区县市,水田面积达17万亩,以粮油种植为主。近年来,市农机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广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以解决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瓶颈”。特别是今年全市共推广插秧机26台,建立25个机插秧示范点,实施机插秧5500多亩,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8.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环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环节主要包括:标准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现代化田间管理、机械化收获、水稻烘干及精深加工。1.标准化育秧水稻标准化育秧、机械插秧是农机农艺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发展水稻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水稻生产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效益,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项战略措施.目前,我省水稻生产中耕整地和收获机械化程度较高,但水稻机械化种植程度发展还较慢,主要原因是水稻育插秧农机和农艺融合的还不够好,育出的秧苗还满足不了机械化插秧的要求,还需要解决育秧中存在的农机农艺不相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是辽宁省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65万亩,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在逐年提高,单产和总产水平持续提升。虽然全省水稻生产形势总体较好,但目前水稻育苗农艺标准化程度较低,全程机械化综合水平不高,特别是水稻工厂化育苗比重偏小、技术标准化和育苗机械化还很薄弱,还满足不了机插秧的快速发展。农机和农艺在一些方面融合不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省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水稻种植环节的机械化是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目前全国范围的水稻种植方式仍然以人工插栽为主,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成为推  相似文献   

12.
在水稻的农业生产中,整地、植保、灌溉、收获等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在关键的育插秧环节,机械化水平几乎为零,已成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文章对机插秧技术应用群体、基础设施、现有的栽培方式、农机农艺的结合等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找出了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莫明 《当代农机》2012,(9):73-74
阐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加快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发展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全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洪泽县现有耕地面积44万亩,水稻面积38万亩,三麦面积27万亩。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36万千瓦,联合收割机近1000台,农用拖拉机2.7万台,水稻插秧机总量已有100多台。目前,三麦生产主要环节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劳动力解放,而水稻生产环节除插秧外,其它主要环节也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产业化项目实施实现了以点带面。但从全县来看,水稻机械化实施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结,如果没有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就谈不上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文章主要阐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现状、制约因素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肥东县地处江淮之间,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常年种植面积6.23万hm^2.目前,水稻生产的收获环节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近年来,肥东县农机推广部门在安徽省农机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加大力度引进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力求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两年来的推广示范,肥东县农机推广站探索总结了一套适宜本县应用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陕西省洋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水稻生产过程中的耕整地、收获环节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阻碍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机械育插秧环节已经开始试验示范,从技术上已初步具备了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基础条件。一、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2013年以来,洋县农机推广部  相似文献   

18.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传播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初,浙江省农机推广部门开始引进、示范和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然而,在经历了起步阶段较快发展后,全省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面临新的"瓶颈",这几年发展势头明显减缓。加快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与传播,对扩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普及利用率和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影响。鉴此,本文利用技术传播理论在分析浙江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基础上,提出加快水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是根据水稻生产的特点,研究建立水稻机械化栽培的关键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以水稻生产机械化为核心,以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为主线,以农艺栽培为基础,以机械作业为支撑,是一项以水稻机插秧为主体,集育秧、耕整地、大田栽插、田间管理、收获等多个环节于一体的先进适用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采用的核心技术主要有水稻播种前土壤处理技术、水稻机插秧技术、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该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一种集育秧、耕整、移栽、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于一体的机械化作业模式,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20.
水稻育秧及插秧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及老龄化加剧,传统的手工移栽已不适应我国现代稻作技术发展的需要.水稻插秧及其育苗技术通过塑料大棚、智能化浸种催芽设备、育秧盘、育秧播种覆土机等培育出标准化秧苗,机械插秧,大田高产农艺管理技术配套,实现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从而减轻水稻种植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