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3种垂直绿化植物对SO2的净化能力及其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熏气方法对2a生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云南黄馨(Jasminum mesnyi)和野蔷薇(Posa multiflora)进行8 h不同浓度(3 mg·m-3、12 mg·m-3、50 mg·m-3)的SO2熏气处理,探讨了3种植物对SO2的净化能力,及SO2对3种植物叶片叶绿素、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O2熏气增加了3种植物叶片中的硫含量,并且野蔷薇的硫含量与SO2浓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42**),3种植物平均净化SO2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野蔷薇、云南黄馨和爬山虎.随着SO2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抗坏血酸和游离氨基酸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而脯氨酸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3 mg·m-3SO2处理导致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增加,而抗坏血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50mg·m-3SO2处理下,3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下降,爬山虎的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降低,抗坏血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云南黄馨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增加;野蔷薇的抗坏血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可见,3种垂直绿化植物对SO2均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并具有相应的生理生化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垂直绿化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生理响应,以爬山虎和云南黄馨为试材,探讨了南京市不同月份大气污染对爬山虎和云南黄馨叶片中抗坏血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采样地点不同月份抗坏血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动态变化,同一月份不同采样地点2种指标都是绿化较好的采样点低于交通枢纽区和工业区采样点.抗坏血酸平均含量为云南黄馨>爬山虎,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为云南黄馨<爬山虎.这说明不同采样地点大气污染程度不同,爬山虎比云南黄馨更容易受到大气污染的伤害,云南黄馨对大气污染的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5种藤本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藤本植物在低温胁迫下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对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藤本月季(Rosah ybrida ClimbingRoses)、云南黄馨(Jasminum mesnyi Hance)、扶芳藤(Euonymus ortunei)5种藤本植物在不同低温处理下植物叶片的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胁迫时间的延长,5种植物的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SOD活性增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试验表明,这3种变化指标可用于5种植物叶片的抗寒性测定;在这5种植物中,扶芳藤较抗寒,云南黄馨、藤本月季、中华常春藤抗寒性居中,南蛇藤抗寒性最差.  相似文献   

4.
蚜虫为害对忍冬叶片防御酶活性及初生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比色法,研究蚜虫为害后忍冬叶片中保护性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蚜虫为害时间的延长,叶片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呈波浪式变化,但都明显高于对照。蚜虫为害后忍冬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所提高,但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说明防御酶活性及初生代谢物含量变化与忍冬的抗虫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烟叶等级和醇化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9种不同醇化时间和不同等级的云南K326烤烟品种为研究对象,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并测定其pH值。结果表明: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烟叶中总氮、烟碱和挥发碱的含量均有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还原糖、总糖和纤维素的含量没有规律性变化,三者含量的变化与烟叶等级相关。对于上部烟叶(B3F),还原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总糖含量逐渐下降,纤维素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对于中部烟叶(C3F),还原糖含量逐渐上升,总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纤维素含量逐渐上升;对于下部烟叶(X3F),还原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总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纤维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随着烟叶醇化时间的延长,烟叶pH值逐渐下降,其中中部烟叶(C3F)的pH值变化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长春蔓的影响,测量了植株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植株生物量和根系活力等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大,长春蔓叶片中S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期间略有下降,POD活性呈现先下降后呈上升趋势;叶片含水量先短暂上升,后随盐浓度的增加快速下降;叶绿素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植株生物量随盐浓度的增加而下降;根系活力随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盐浓度为0~6 g/L时,长春蔓有一定的耐受力,当盐浓度达到8 g/L时,长春蔓的生长受到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甘草扦插繁殖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对插穗生根过程中叶片及茎中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及总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插穗叶片及茎中的可溶性糖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后期又有轻微下降的趋势。淀粉含量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而茎中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后期又下降的趋势。总氮含量均呈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糖/氮及C/N均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说明甘草插穗不定根的发生与插穗体内的营养水平有密切关系,且营养物质对甘草的扦插生根过程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梁剑  刘小文  唐琳  徐莺  王胜华  陈放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0):31-34,封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Cd2+)和铅(Pb2+)对麻疯树幼苗生长及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细胞超微结构、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重金属处理后,麻疯树幼苗的株高、根长、根重和地上鲜重抑制作用较为明显;随着Cd2+、Pb2+浓度的增大,叶片叶绿素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SOD活性则先上升后下降。Pb2+胁迫下,POD活性随浓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AT活性则逐渐上升,叶绿体双层膜分辨不清,基质大量溢出;Cd2+胁迫下,POD活性随浓度缓慢上升,CAT活性则是先上升后下降,叶绿体结构轻微变形,呈圆形且有肿胀现象,基质少量溢出。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对黄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低温胁迫对黄瓜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黄瓜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都上升,脯氨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随着温度的降低,黄瓜叶片细胞膜受伤程度加重,保护酶的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抽薹性显著不同的不结球白菜亲本及其F1为试材,对其营养生长期、现蕾期、抽薹初期、始花期和盛花期的叶片、花蕾和花朵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SOD、POD、CAT和MDA呈先下降再上升随后又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不同品系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运用石蜡制片技术对重瓣野迎春的花部维管束进行解剖学研究,以探索其花部维管束分布与延伸,明确野迎春的花部重瓣来源的解剖学证据。结果表明:野迎春的花梗维管束为外韧型,密集地分布于花梗中央;心皮背束2束,隔膜束1束;子房壁维管束中的外轮维管束和内轮维管束,向上延伸发展为萼片维管束和花瓣维管束;同时,隔膜束和心皮背束继续向内移动,并产生分支;隔膜束延伸成花瓣维管束和雄蕊维管束,心皮背束发展成为雄蕊维管束和花柱维管束。重瓣野迎春的两轮花瓣维管束的来源为隔膜束和子房壁,故其重瓣的演化类型属于重复起源。  相似文献   

12.
10种园林植物的耐阴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给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提供实验依据,研究了10种常用园林植物的耐阴性。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等仪器测定了所选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合—光响应曲线,包括:叶绿素含量(Ca Cb)、叶绿素a/b值(Ca/Cb)、净光合速率(A)、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等生理指标,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比较分析植物的耐阴程度。结果表明,植物耐阴性与光补偿点、表观量子效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b值有关,其中光补偿点是最重要的指标。10种园林植物按耐阴性强弱分为4类:强耐阴——含笑、茶梅、贴梗海棠;较耐阴——黄馨、腊梅;中性——木芙蓉、金边黄杨、红花檵木;不耐阴——金钟,紫薇。  相似文献   

13.
NaCl胁迫对4种园林植物生长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盆栽试验,对4种园林植物幼苗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生长情况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4种植物的盐害指数均显著上升;金叶素馨、红花素馨和红白忍冬的根冠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郁香忍冬的根冠比在低盐浓度时无明显变化,至150mmol/L时才显著增加;金叶素馨和红白忍冬的根系活力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红花素馨的根系活力则在50mmol/L盐浓度时有明显的上升,郁香忍冬则一直无明显变化;4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红花素馨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4种植物的脯氨酸含量随着盐胁迫的加重都有上升趋势,但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却不尽相同。以上结果说明4种植物在受到盐害时均能产生积极响应,并通过增加根冠比、合成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等来适应盐胁迫。  相似文献   

14.
以3种常绿槭树为材料,研究其在南京地区的物候期、变色情况和适应性。结果表明:3种常绿槭树都能正常开花结果,并且都是先展叶后开花,罗浮槭萌芽展叶期比紫果槭和樟叶槭稍早,紫果槭和罗浮槭开花结果期比樟叶槭稍早;3种常绿槭树在南京并不“常绿”,紫果槭每年秋季叶片完全变红色并全部脱落,罗浮槭和樟叶槭也会部分变色并脱落;3种常绿槭树在抗热性和抗病虫性方面表现良好,罗浮槭抗寒性优于紫果槭和樟叶槭。  相似文献   

15.
弱光条件对红檵木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红檵木成熟叶中叶绿素a的含量上升,新叶的叶绿素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叶绿素b含量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新叶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成熟叶的类胡萝卜素大体呈上升趋势;成熟叶的叶绿素含量大体上升,而新叶的叶绿素含量则先上升后下降。光照强度降至8000 lx的过程中,a/b值明显下降;花色素苷含量随光照强度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采收成熟度对南丹山地烤烟质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明不同采收成熟度对广西南丹山地烤烟质量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烟株中部尚熟、成熟和过熟烟叶进行烘烤试验。[结果]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先由差变好,再由好变差;上等烟和上中等烟比例先升高后降低;单叶重持续下降;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值先增加后减少,总氮、烟碱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趋于下降;烟叶香气成分总量及其中性组总量、酸性组总量先升高后降低,碱性组总量趋于升高;烟叶香气指数先升高后降低;烟叶香气型指数趋于升高,过熟采收对香型风格稳定有不利影响。[结论]南丹山地K326品种中部烟叶不宜尚熟采收,更不宜过熟采收,必须成熟采收。  相似文献   

17.
打顶时期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打顶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时期的推迟叶片厚度逐渐减小;上、中部叶片烟碱含量逐渐降低,下部叶则先升高后降低;两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综合分析,以初花前后打顶为宜。  相似文献   

18.
采收时间对雪茄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优质雪茄的生产条件,了解不同采收时间雪茄烟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进而确定雪茄烟适宜的采收时间和成熟度,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雪茄烟叶片在不同采收时间的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中部叶硝酸还原酶活性随采收时间推迟逐渐下降,上部叶先升高后降低;中部叶和上部叶淀粉酶活性随采收时间的推迟先降低后升高。中部叶和上部叶的总氮、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均随采收时间的推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上部叶的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虽然在打顶后45~50 d降低,但差异不显著;中部叶在打顶后35~40 d,这些化学成分均显著降低。因此,雪茄烟的中部叶宜在打顶后35 d采收,上部叶宜在打顶后45~50 d采收。这些结果为海南省五指山市雪茄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h)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Fe3 对苦荞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3 浓度逐渐增大时,根中丙二醛(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叶中MDA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增强;根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逐渐升高后降低,而叶中POD活性逐渐升高;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增高后降低,叶中SOD活性逐渐增强;细胞色素氧化酶(CO)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