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95%的乙醇来提取地锦草(Euphorbia humifusa Wild)中的化合物,再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对地锦草乙醇提取物进行分极性段萃取,研究地锦草各极性段二甲基亚砜萃取溶液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柱状屈挠杆菌(Flexibacter calumnaris)、鳗弧菌(Vibrisis angnillarumz)4种常见水产动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地锦草各极性段的抑菌作用强度有明显差别(P<0.05),其中乙酸乙酯、石油醚极性段的抑菌作用最为强烈,对温和气单胞菌的MIC均≥12.5mg/mL;乙酸乙酯极性段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的MIC均≥50mg/mL;石油醚极性段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的MIC≥25mg/mL;正丁醇和水极性段对4种菌的MIC均≥50mg/mL。  相似文献   

2.
选用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荧光假单胞菌三种常见水产病原菌,用于测定柠檬酸的抑菌效果及最小抑菌浓度,并研究了柠檬酸抑菌作用的稳定性。三种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试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对三种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并得到最小抑菌浓度,依次是:0.0011g/mL,0.0008g/mL,0.00125g/mL;在最小浓度下抑菌作用可达6d之久,柠檬酸抑菌效果有一定的稳定性。将Nisin溶于0.00125g/mL,得到复合液的抑菌效果强于柠檬裴单独作用,且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22味中草药对创伤弧菌和灿烂弧菌体外抑菌作用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2 味中草药对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和灿烂弧菌(V. splendidus)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22味中草药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和连翘对创伤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49 mg/mL和 1.95 mg/mL,最小杀菌浓度与最小抑菌浓度相同;黄连、黄芩、连翘和黄柏对灿烂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较好,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98、1.95、1.95和3.90 m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0.98、1.95、1.95和7.81 mg/mL.  相似文献   

4.
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20种中草药对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GD080715-1、GD080715-2)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五倍子、乌梅、大青叶、石榴皮的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6.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50 mg/mL;吴茱萸和菖蒲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BC为50~100 mg/mL;而苦地丁、栀子的抑菌作用不明显,MBC〉200 mg/mL。  相似文献   

5.
20种中草药对迟缓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20种中草药对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GD080715-1、GD080715-2)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五倍子、乌梅、大青叶、石榴皮的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6.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50 mg/mL;吴茱萸和菖蒲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BC为50~100 mg/mL;而苦地丁、栀子的抑菌作用不明显,MBC>200 mg/mL。  相似文献   

6.
筛选对大鲵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采用琼脂打孔法,测定中草药在不同pH值时对大鲵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圈效果。使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在不同pH值时对大鲵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试验结果表明,200种中草药对大鲵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各不相同,其中135种中草药具有一定抑菌作用,其余65种无抑菌作用,而不同pH值时抑菌效果亦有所不同。药液为酸性时,乌梅、五味子、五倍子及诃子的抑菌效果极强,抑菌圈明显。135种中草药对豚鼠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亦有所差异,其中,诃子、五倍子、石榴皮、大黄及槐角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小于1mg/mL,抑菌作用最强。本试验筛选出具有很强抑菌作用的中草药。  相似文献   

7.
选用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荧光假单胞菌三种常见水产病原菌,用于测定柠檬酸的抑菌效果及最小抑菌浓度,并研究了柠檬酸抑菌作用的稳定性。三种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试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对三种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并得到最小抑菌浓度,依次是:0.0011g/mL,0.0008g/mL,0.00125g/mL;在最小浓度下抑菌作用可达6d之久,柠檬酸抑菌效果有一定的稳定性。将Nisin溶于0.00125g/mL,得到复合液的抑菌效果强于柠檬酸单独作用,且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18种中草药煎液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抑、杀菌效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等18种中草药对2株病原温和气单胞菌(Aerom onas sobria)的抑制作用,并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中草药对这2株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显示:五倍子、苏木、地锦草、石榴皮、黄芩、虎杖和山楂对病原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较强;苏木、五倍子、地锦草和石榴皮4种中药对2株温和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为1.56~6.25 mg/mL之间,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12.5 mg/mL之间,其中五倍子的抑菌和杀菌浓度最低,分别为1.56 mg/mL和3.12 mg/mL;而金银花等11种中草药抑菌作用较小。结果表明,所选取的18种中草药中五倍子对防治由温和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五倍子对3种致病菌的体外抑菌和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姜蕾  郑曙明 《水利渔业》2005,25(6):89-90,109
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五倍子水煎煮液对3种鱼类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进行了对鲤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煎煮液对温和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柱状屈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250 mg/mL、3.125 mg/mL、0.781 m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2.500mg/mL、12.50.mg/mL、3.125 mg/mL.五倍子对鲤鱼的48 h半致死浓度为1.1015g/kg,安全浓度为0.1102g/kg.五倍子具有较好的杀菌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0.
山姜对益生芽孢杆菌体外抑菌活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草药山姜粗提液对益生芽孢杆菌体外抑菌效果,特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管碟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山姜煎煮液和乙醇提取液在体外对蜡样芽孢杆菌PAS38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Pab04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抑菌直径,并以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4μg/mL硫酸庆大霉素作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结果表明,山姜煎煮液和乙醇提取液对两株益生芽孢杆菌和ETEC无抑菌作用,硫酸庆大霉素对蜡样芽孢杆菌PAS38和枯草芽孢杆菌Pab04菌株MIC均为1.25μg/mL,对ETEC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625μg/mL。山姜煎煮液和乙醇提取液对受试菌株抑菌直径与生理盐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硫酸庆大霉素与其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山姜粗提液对两株益生芽孢杆菌无明显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47种中草药体外抑杀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霞  张其中  李春涛 《水产科学》2012,31(7):387-391
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石榴皮等47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28种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结果显示石榴皮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超过20mm,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均为7.81mg/mL;赤芍次之。虎杖等26种中草药有一定的抑菌和杀菌效果;陈皮等19种中草药无抑菌作用。石榴皮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受试物的抑菌作用和二倍稀释法测定受试物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及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的方法,研究地肤子、小茴香、茯苓、蛇床子、牡丹皮、黄芪、陈皮、藿香、猪苓、高良姜、黄柏、苦参、昆布、肉桂、姜黄和丁香1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2株草鱼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茯苓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20mm以上,MIC为15.63 mg/mL,小茴香、昆布和姜黄次之,MIC均为31.25mg/mL;丁香对类志贺邻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18.93±0.37)mm,其MIC为31.25 mg/mL,黄芪次之,其MIC为62.5 mg/mL。  相似文献   

13.
对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柱状曲桡杆菌进行复壮.将分离纯化的3种菌用二氧化氯和三氯异氰尿酸进行抑菌、杀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对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柱状曲桡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0.17、0、17、0.06μ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是0.23、0.23、0.17μg/mL;三氯异氰脲酸对上述3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6.25、12.5、6.25μ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是12.5、25.0、6.25μg/mL。  相似文献   

14.
25种中草药对普通变形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中草药提取物对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的体外抑菌效果,为防治该菌引发的人、畜、水产动物疾病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了秦皮、熟地、乌梅等2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普通变形杆菌(201901145、201901146)的体外抑菌活性,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具有抑菌效果的中草药对该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乌梅、石榴皮对普通变形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苏木、黄芩、艾叶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他中草药则未表现出抑菌作用;秦皮、鸡血藤、女贞子、覆盆子的抑菌作用表现出明显的菌株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这25种中草药中,乌梅的抑菌能力最强,当其质量浓度为15.625 mg/mL时对普通变形杆菌具有杀灭作用,可用于防治该菌引发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22味中草药对创伤弧菌和灿烂弧菌体外抑菌作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2味中草药对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和灿烂弧菌(V.splendidus)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22味中草药对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连和连翘对创伤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49mg/mL和1.95mg/mL,最小杀菌浓度与最小抑菌浓度相同;黄连、黄芩、连翘和黄柏对灿烂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效果较好,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98、1.95、1.95和3.90m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0.98、1.95、1.95和7.81mg/mL。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黄连等30种中草药对鲟鱼源海豚链球菌的抑菌、杀菌作用,通过水煎煮法对30种中草药进行提取,采用牛津杯打孔法,在观察鲟鱼源海豚链球菌对30种中草药敏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对鲟鱼源海豚链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鲟鱼源海豚链球菌对黄连、黄芩、连翘、丁香高度敏感,其中黄连的体外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28.35±0.65) mm;对秦皮、山楂、女贞子、苦楝皮、石榴皮等均中度敏感;对丹参、猪苓、苍术、茯苓、贯众和生首乌低度敏感。黄连、黄芩、连翘、丁香、秦皮对鲟鱼源海豚链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95 mg/mL和3.90 mg/mL、1.95 mg/mL和15.62 mg/mL、3.90 mg/mL和7.81 mg/mL、3.90 mg/mL和15.62 mg/mL、7.81 mg/mL和7.81 mg/mL,其余中草药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均高于15.62 mg/mL和31.25 mg/mL。综上可知,黄连、黄芩、连翘、丁香、秦皮对鲟鱼源海豚链球菌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对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及复方,本研究通过煎煮法制备31种常见中草药水提取物,以牛津杯法测定各味中草药对该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选取体外抗菌活性较好的6种中草药,应用棋盘法进行15组二联药方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试验;按正交设计表配伍25组复方,同样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1种中草药中,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等6种中草药抑菌效果最好;15组联用药方均未发生拮抗作用,其中以五倍子+地榆、诃子+黄芩联用效果最好,FIC分别为0.31、0.50,表现为协同作用;综合复方中草药的抑菌作用,复方F16(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4∶4∶2∶5∶3∶1)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23.2 mm, MIC与MBC分别为0.98 mg/mL、1.95 mg/mL,可作为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抑菌药物的首选配伍组合。  相似文献   

18.
《淡水渔业》2021,51(3)
为了筛选出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有抗菌效果的安全药物,本实验采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12种中药的抑菌效果,同时以"棋盘法+中药互配"研究了对上述致病菌具有较强协同抑制作用的药物组合。结果显示:12种中药对3种供试病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丁香、罗汉果、山茱萸、五味子和八角的抑菌作用较强,其抑菌圈直径达到17~44 mm,最小抑菌浓度(MIC)2.031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4.062 mg/mL;其中,山茱萸的抑菌作用最显著,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的MIC分别为0.172、0.043、0.086 mg/mL。互配实验结果表明,10种不同的药物组合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联合抑菌作用具有显著协同作用;而大部分药物组合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效果表现为无相关作用,仅五味子和八角对副溶血弧菌的组合效果表现为协同作用。另外,丁香和罗汉果对副溶血弧菌的组合效果表现为拮抗作用。10种中药组合对溶藻弧菌的联合抑菌效果均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中草药对大菱鲆源哈维氏弧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哈维氏弧菌菌株对18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五倍子、石榴皮、大黄、乌梅和苏木的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12.5 mg/m L;黄连、马齿苋、鱼腥草、穿心莲、公丁香和桉树叶的抑菌作用次之,MIC为12.5~25mg/m L;沙棘、黄柏、辣蓼、甘草和薄荷抑菌效果较好,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00~500 mg/m L;而陈皮、石菖蒲的抑菌作用不明显,MIC均大于500 mg/m L。结果表明,18种中草药中五倍子、石榴皮、大黄、乌梅和苏木对大菱鲆源哈维氏弧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为防治大菱鲆哈维氏弧菌病中草药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1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试管内抑菌作用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在试管内测定了21睛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8个菌株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五倍子、辣蓼、大黄.黄芩、乌梅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小于10ul/mI;黄柏、菖蒲、金银花、龙胆草有一定抑菌效果,NIC10-50ul/mI;而连翘、板兰根、马齿苋、射干、穿心莲、鱼腥草,白头翁、蒲公英,大青叶,桑叶、车前草和艾抑菌作用不明显。MIC均大于50ul/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