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改善当前苹果园不合理施肥现状,探究适合苹果园提质增效的施肥方案,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设置常规施肥、优化减氮、有机肥替代25%氮肥、有机肥替代50%氮肥4个处理,其中后3个处理的总施氮量一致,为常规施肥的一半,试验连续进行两年后测定果实产量、品质、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优化减氮处理产量与常规施肥差异不显著,氮肥偏生产力是常规施肥的2倍以上;有机肥替代50%氮肥处理的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处理增加5.4%。优化减氮处理和有机肥替代氮肥处理的果实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可滴定酸显著低于施化肥处理,糖酸比相反;有机肥替代50%氮肥处理的品质最佳,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分别比常规施肥高1.8%、2.7%、16.9%。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酶活性与土层深度及有机肥的施用有关,特别是在20~40 cm土层深度,有机肥替代氮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β-1,4-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且两两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在陕西省苹果园可以推荐常规施氮量减少一半的情况下用有机肥替代50%氮肥,以节省化肥、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升土壤质量,促进果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指导大田蔬菜合理施肥,设置7个不同的养分施用处理(习惯施肥、不施化学氮肥、优化施肥、纯施化肥、缓控氮肥、缓控氮肥减氮25%、有机替代25%氮肥)研究不同施肥对蔬菜经济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施化肥处理2季蔬菜经济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96.03、14.10 t/hm~2,优化施肥处理白菜季总生物量及经济产量均较低,马铃薯季总生物量最低,但经济产量并不低,反而高于习惯施肥处理及有机替代25%氮肥处理。白菜收获指数显著高于马铃薯,不同施肥模式下白菜的收获指数差异不大,不施氮肥处理马铃薯收获指数高达59.46%,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氮肥施用量最高的习惯施肥处理的马铃薯收获指数仅为45.26%,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不同,2季收获后,不施氮肥处理的pH值均最高,氮肥施用量最高的处理pH值均最低。种植蔬菜后,除有机肥替代25%氮肥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所下降,且不施氮肥处理有机质含量下降要甚于纯施化肥处理。综上所述,化肥尤其是氮肥对菜田经济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显著;叶菜类蔬菜在一定施氮范围内可提升经济产量,而根茎类蔬菜,施氮尤其是过量施氮反而不利于产量的提升;氮肥对土壤有一定的酸化作用,但适量施用氮肥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得以保留;增施有机肥可缓解土壤有机质的损耗,提升土壤交换性能,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故合理施用氮肥并配施有机肥对提高蔬菜经济产量、改善土壤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业科学》2020,(1):163-166
[目的]研究水稻生长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选用秀水为供试品种开展1季大田试验,设置常规及缺氮区(CK、T1)、减肥20%及缺氮区(T2、T3)、减肥20%有机肥配施区(T4~T7)和减肥20%缺氮有机肥配施区(T8~T11)共4组12个肥料运筹处理。测定水稻长势及植株养分吸收情况,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生长性状、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结果]常规施肥条件下水稻生长情况和产量均最高,但氮肥利用率较低;在常规施肥减量20%的基础上,适当增施有机肥,利于植株氮养分含量的积累,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完全不施氮肥,磷钾减肥20%的基础上,配施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和氮养分积累较为不利,产量明显偏低。[结论]综合考虑投入产出,当常规施肥减肥20%,有机肥配施量为3 750 kg/hm~2时,水稻产量与常规施肥差异不显著(P<0.05),为最优无机有机肥配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深松配施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氮肥利用的影响,为该地区合理耕作与施肥提供依据。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设置5个处理:(1)常规种植,不施氮肥;(2)常规种植+常规施肥;(3)深松+有机肥+不施氮肥;(4)深松+有机肥+常规施肥;(5)深松+有机肥+常规施肥减氮15%。探讨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土壤理化性状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相比,深松配施有机肥明显增加玉米产量,增加幅度为4.93%,提高氮肥利用率9.94个百分点。在稳产条件下可以适当减少氮肥15%,同时提高氮肥利用率6.91个百分点。施用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4.35%~9.24%,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深松降低了土壤容重4.91%,提高土壤总孔隙度2.53个百分点,田间持水量增加1.9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验证增施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状、产量的应用效果,开展增施有机肥后对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土壤状况下,增施适量的有机肥配施化肥,与单施化肥相比,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4.32%~5.76%,3.90%~9.09%,2.91%~7.72%,7.64%~10.25%。土壤容重降幅为1.97%~6.58%。适量增施有机肥较常规施肥区蔬菜产量提高4.43%。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有机肥种类和替代比例对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CN),优化减量施肥(ON),优化减量配施15%(ONL-15%)、30%(ONL-30%)和50%(ONL-50%)沼液氮,优化减量配施30%堆肥氮(ONC-30%),优化减量配施30%商品有机肥氮(ONS-30%)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CN处理相比,ON、ONL-15%和ONL-30%处理均显著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其中ONL-15%处理小麦产量最高,较CN和ON处理分别增产16.18%和14.08%,该处理下氮肥利用率也由CN处理的18.41%增至36.46%,表明优化减量配施15%沼液氮肥为减氮配施沼液最佳比例。在30%替代比例下,不同种类有机肥配施对小麦增产效果存在差异,与ON处理相比,沼液配施增加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而堆肥和商品有机肥配施显著降低小麦产量。堆肥配施可以促进土壤全氮、水解性氮和有效磷的积累,商品有机肥配施对缓解土壤酸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较好效果。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减少32.60%~65.91%硝态氮在耕层土壤的残留,增加土壤有效氮含...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河西绿洲番茄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齐大利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21年开展了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分析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番茄苗期与开花期生长特性、番茄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够促进番茄生长,其中有机肥15%等氮量替代化肥处理番茄各项生长指标最好。增施有机肥可提高番茄产量,如有机肥替代15%化肥、有机肥替代30%化肥、有机肥15%等氮量替代化肥、有机肥30%等氮量替代化肥处理产量较不施肥对照分别提高48.35%、39.30%、51.77%和49.21%,其中,有机肥15%等氮量替代化肥处理产量最高,达到97 960.5 kg/hm2。有机肥能够为番茄后期营养生长提供较为全面的养分,配合无机肥共同施用,能够提升番茄单株产量,进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河西地区设施番茄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最佳施肥方案为有机肥15%等氮量替代化肥。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青海省温室辣椒合理的有机肥替代氮肥比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温室辣椒产量、品质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40%氮肥除了与有机肥替代20%氮肥差异不显著外,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较常规施肥产量增加了8000kg/hm~2,增产率为9.30%。有机肥替代40%氮肥,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3.18%,较常规施肥增加了0.12%,增加率为3.92%;VC含量最高,为932.42mg/kg,较常规施肥增加了99.99mg/kg,增加率为12.01%;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32%,较常规施肥增加了0.11%,增加率为9.09%。拉秧期0-60cm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呈降低的趋势,且主要集中在20cm土层;较常规施肥处理,有机肥替代氮肥降低了拉秧期土壤硝态氮在0-60cm各土层的累积;有机肥替代40%氮肥各土层的硝态氮含量较其他处理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说明,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是提高温室辣椒产量、改善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有机肥替代40%氮肥是该地区温室辣椒种植中适宜的有机肥替代氮肥比例。建议该地区温室辣椒施用有机肥5680 kg/hm~2,配施N 170.4 kg/hm~2,P_2O_5123.2 kg/hm~2,K_2O 276.4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小麦增产和土壤培肥的方法,浦东新区开展了小麦增施有机肥的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每667 m 2增施有机肥50 kg对土壤的N、P、K营养元素影响不大,但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每667m2增施有机肥50 kg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处理的各项经济性状指标都是最好,实际产量达350.3 kg/667 m2,比常规施肥处理增加27.6 kg/667 m 2,增幅为8.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设施甜瓜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为设施甜瓜生产确定氮肥最佳施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化肥减施增效提供参考。【方法】 以新疆吐鲁番地方品种西开心甜瓜为试材,在设施条件下以不施氮肥和常规施肥为对照,分析不同施氮量处理对甜瓜生长发育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 以施入一定磷钾肥为基础,植株主蔓和茎粗生长在生育期内表现为为“慢-快-慢”3个阶段的“S”型生长曲线,主蔓长度与施氮量成正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茎粗、果实纵径、横径及氮素吸收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优化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氮素吸收率提高32.79%,氮肥利用率提高11.63%。氮素过量施用会导致氮肥对产量贡献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产投比都降低。【结论】 在保证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以优化施肥为基础,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根据甜瓜生长结果需肥规律,氮磷钾肥科学合理配施,实现氮肥的高效利用,提高氮肥利用率,减施化肥和农药,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实验教学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数据库实验教学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方案,包括实验课程的构思、实验课程的设计、实验课程的实现和实验课程的运作4个方面,以达到高效地组织数据库实验课程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遂宁组紫色土产流、产沙侵蚀的观测,运用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土壤侵蚀预测模型WEPP模型进行单次降雨侵蚀预测,与实测值比较,并对比通过气候生成器CLIGEN和断点生成器BPCDG的产生的气候参数对预测值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结果,认为WEPP模型对遂宁组紫色土侵蚀过程预测合理,而且利用断点生成器BPCDG的预测结果要优于气候生成器CLIGEN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安徽无公害水稻生产的实际 ,使用允许在无公害水稻生产中应用的部分农药品种进行病虫害防治 ,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虽然有些农药使用的次数和使用量有所突破 ,但检测结果仍未检出农药残留。另外 ,对水稻后期增施一定量氮肥试验 ,也未检测出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14.
周春丽  刘学洪 《农业网络信息》2009,(11):109-111,118
信息技术在畜禽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信息管理、遗传评估、畜禽保种的角度阐述了信息技术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讨论了畜牧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Ⅱ的功能和应用特点进行了讨论和比较,旨在和同行交流期刊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促进期刊自动化的发展。同时介绍了我馆ILAS在期刊管理工作上的运用,使期刊管理一体化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减氮及配施生物有机肥和镁肥对建三江水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稻米品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究减量施肥及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施肥中氮肥减少20%并增加(归复记)生物有机肥及镁肥,提高了稻米的碾磨、外观及营养品质,对两品种的食味评分的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硒是鱼类生长的必需元素,硒化合物可提高鱼类的孵化率。鱼类代谢性病与自由基水平相关性,以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蛋氨酸等系列硒化合物为核心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这展示了硒化合物与其他药用动植物相配合用作渔业新治疗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细辛属植物资源开发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细辛属植物资源的分类、药理学作用和临床应用等进行了概述,初步总结了我国细辛属植物资源的利用历史和现状,同时探讨了其潜在开发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平衡施肥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太原市1980年以来化肥、有机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总结了肥料效应函数,确定了主要作物平衡施肥用量。此项技术在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吴林森  戴养富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3):563-564,588
综述了植物生物技术在茶生产上的应用状况。植物生物技术与茶常规育种相结合 ,可为茶育种提供新的优质材料 ,提高育种效率 ,为人类创造出更优良的品种。指出茶的生物技术研究与推广仍落在其他许多植物的后面 ,开展茶生物技术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