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 91H秋 - 2 1(矮脚黄 )不结球白菜为试材 ,研究了碘乙酰胺 (IOA)和罗丹明 (R 6G)对子叶原生质体线粒体失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0 .5mmol·L-1的IOA ,在 2 5℃条件下处理 2 0min(分 ) ,就能将植板率从 15 .0 %降到 6 .6 % ;1.0mmol·L-1的IOA ,在 2 5℃条件下处理 10min(分 )可使不结球白菜子叶原生质体失活。 40 μg·mL-1的R 6G ,在 2 5℃条件下处理 30min(分 ) ,可有效地抑制不结球白菜子叶原生质体的分裂和愈伤组织的形成。利用R 6G使原生质体线粒体失活 ,更有利于非对称细胞融合的进行  相似文献   

2.
原生质体非对称电融合获得不结球白菜胞质杂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以不结球白菜OguCMS‘91H 秋-100’ ( 不育系) 和‘91H 秋-1’( 保持系) 为试材, 研究了不同交流场强、交流频率、直流脉冲场强、直流幅宽及脉冲次数对非对称细胞融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结球白菜电融合的最适电场条件为交流场强20 V/ cm、交流频率1500 kHz、直流场强200 V/ cm、直流脉冲幅宽40 􀀁s、直流脉冲次数3 次。融合产物用KM8P1培养基进行包埋培养, 获得了383 块小愈伤组织, 其中32 块分化出芽, 形成20 株完整植株,驯化后栽培成活8 株, ZS2、ZS6、ZS8 等3 株不育, 后用保持系花粉授粉, 分别收获种子。对胞质杂种的分子、细胞及生化分析将在其后代中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3.
报刊摘录     
《中国蔬菜》2002,1(2):59-59
Ogura不育源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通过成果鉴定由苏州市蔬菜种子公司和苏州市蔬菜研究所承担的“Ogura不育源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于2001年12月25日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主持的成果鉴定,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研究是将Ogura萝卜胞质不育源转育到不结球白菜品种香青菜后,其植株继续保持了不育率和不育度为100%,雄蕊退化成花瓣,无花丝,无花药,无花粉,并且成功地解决了Ogura不育源不育系植株在低温条件下的黄化和蜜腺退化等缺陷,并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在自然授粉条件下制得优良杂交种子。经多代回交转育,其杂种后…  相似文献   

4.
不结球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育性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玻里玛(Polima)为不育胞质供体,不结球白菜(BrassicacapmestrisL.ssp.ChinensisMakino)为受体,通过种间远缘杂交,经过连续回交和选择,育成了3份不育株率100%的具有甘蓝型油菜不育细胞质的不结球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其中不育系19302A育性不易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播种期处理下育性较稳定。其他不育系的育性在不同播期处理中育性不稳定,其育性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但结合不同的采种方法可克服部分玻里玛异源胞质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育性不稳定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Ogura不育源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细胞质基因和2对隐性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其不育性的Ogura不育源,从1980年开始,以全国各地大量的结球白菜品种、品系和自交系为保持系进行转育。早期保持系为青麻叶、玉青、731等;中期为万泉青帮;后期为小青口,经过15年17个世代的转育,基本上克服了原有不育源的苗期黄化、蜜腺退化、花蕾败育、种子瘪、结荚与结籽率低、种子在荚内发芽及生长速度慢、不结球等缺点,育成了胞质型优良不育系1A1,和2A1,已达到能在生产上应用的水平,完成了Ogura不育源的转育任务。为大白菜配制一代杂种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萝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POD和SOD同工酶酶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萝卜(RaphanusSativusL.)5对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同工酶酶谱进行了分析。取材部位是成株茎上的叶片和开花前1~2天的花蕾。结果表明,在花蕾上,所有的不育系都具有4条相同的POD谱带,所有的保持系都具有2条相同的POD谱带,而SOD谱带,不管是不育系还是保持系,都只有3条相同的谱带;在叶片上谱带的表现规律性不强。因此初步认为花蕾上POD同工酶电泳谱带的增加与萝卜雄性不育系花的败育有关,而花蕾上SOD同工酶与萝卜雄性不育系花的败育无关。  相似文献   

7.
青麻叶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的转育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利用核型雄性不育系3A 作为不育源, 以青麻叶材料黑227 为目标亲本, 经过杂交、自交、兄妹交、测交等转育手段, 将雄性不育基因转育到青麻叶结球白菜上, 获得了青麻叶类型雄性不育系S10 , 其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 % , 蜜腺正常, 结籽正常, 农艺性状与青麻叶类型结球白菜基本相同。对育成的雄性不育系S10 进行了配合力测定, 并对所配组合做了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8.
试验根据大白菜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以不结球白菜细胞核基因雄性不育系为不育源,向乌塌菜作物中转育,并对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转育机制进行系统研究。获得如下结果:设计遗传转育模式,完成乌塌菜4个世代雄性不育的转育工作,获得含有乌塌菜基因型的甲型"两用系"、临时保持系和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9.
不结球白菜后衰老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挺 《园艺学报》1998,25(4):402-404
不结球白菜采后在25℃条件下贮藏5d内呼吸强度呈峰型变化,而乙烯稀放量持续下降,比较分析外叶和内叶SOD,CAT,POD活性,AsA,GSH,CarChl可溶性蛋白持,MDA含量和膜透性的差异表明,不结球白菜后衰老与其活性氧代谢失调及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不结球白菜采后衰老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结球白菜采后在25℃条件下贮藏5d内呼吸强度呈峰型变化,而乙烯释放量持续下降。比较分析外叶和内叶SOD、CAT、POD活性,AsA、GSH、Car、Chl、可溶性蛋白质、MDA含量和膜透性的差异表明:不结球白菜采后衰老与其活性氧代谢失调及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1.
取不结球白菜OguCMS 5d苗龄的下胚轴 ,在 2 0mg/mL纤维素酶 (OnozukaR 10 ) ,10mg/mL果胶酶 (MecerozymeR 10 )及CaCl2 ·2H2 O 10mmol/L、KH2 PO4 0 .7mmol/L、甘露醇 0 .5mol/L的酶液中游离 36h ,50 0r/min下离心收集下胚轴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在KM8P1附加 2 ,4 D 0 .5mg/L、 6 BA 0 .2 5mg/L、NAA 1.0mg/L的培养基上培养 2 1d形成小愈伤组织 ,经MS附加 2 ,4 D 1.0mg/L增殖愈伤组织 ,在MS附加 6 BA 10 .0mg/L和NAA 0 .3mg/L培养基上进行芽分化培养 ,并在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生根 ,14d后即可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2.
赵铁伦  贾生 《蔬菜》2021,(8):19-22
为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不结球白菜矿质元素吸收和品质的影响,以"春油5号"为试验材料,在温室内设置畦灌、微喷带、膜上畦灌、膜下微喷4个灌溉方式,比较分析不同处理不结球白菜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及纤维素含量等品质指标和氮、磷、钾素含量。结果表明:膜下微喷、膜上畦灌能促进不结球白菜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并促进不结球白菜对氮、磷、钾素的吸收利用,改善不结球白菜品质。其中膜下微喷与畦灌相比,温室不结球白菜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8.55%、63.55%,外叶柄中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22.32%。膜下微喷处理最有利于提高不结球白菜的品质和营养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用紫外线辐射处理胡萝卜雄蕊瓣化型不育材料7-0-8 ( 供体) 的原生质体, 与经15 mmol/ L 碘乙酰胺预处理的来源于可育材料66-3 的原生质体( 受体) 电融合, 获得了33 株再生植株。所有再生植株营养体形态特征与受体亲本一致, 染色体数目为18 条, 是二倍体。RAPD 分析表明, 所有再生植株核基因型与受体亲本一致; 线粒体特异性引物- STS4 引物PCR 扩增中, 所有再生植株均得到了与供体亲本一致的谱带, 而与受体亲本不同, 认为33 株再生植株均为胞质杂种。对4 株再生植株进行花期形态学鉴定, 全部为雄蕊瓣化型不育株, 进一步证实获得的为胞质杂种, 雄蕊瓣化型细胞质不育性已由7-0-8 供体转移到受体可育材料66-3 中。  相似文献   

14.
钼锰对不结球白菜硝酸还原酶活性及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叶面喷施、根部施用、叶面喷施与根部施用相结合的3种处理方式,研究了钼、锰对不结球 白菜硝酸还原酶活性、硝酸盐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钼能够显著提高不结球白菜的硝酸还 原酶活性,使其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锰对不结球白菜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但可以显著降低其 硝酸盐含量。钼和锰均可提高不结球白菜可溶性糖和VC含量。与单施钼、锰相比,钼锰配施对降低不结 球白菜硝酸盐含量、提高其可溶性糖和VC含量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型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Eru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红菜薹保持系俞优以及二者杂交获得的红菜薹早代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和POD同工酶分析得出:三者在植株形态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花器官性状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三者的POD同工酶分析存在谱带增减、活性强弱变化和器官特异表达差异,花和花蕾则是不育系和保持系间生化差异最大的器官,叶片和薹次之、叶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姜童  付翔  王辉  杨延杰  林多 《北方园艺》2018,(11):22-26
以簇生椒不育系‘001A’和同型保持系‘002B’为材料,观察花器官的形态差异,研究不同器官和不同花蕾发育时期不育系与保持系的能量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差异,以探索CMS型簇生椒物质代谢与雄性不育之间的关系,从理化方面研究簇生朝天椒不育系‘001A’的败育机理。结果表明:不育系‘001A’花药干瘪、无花粉、花器比正常花器小、柱头露出花药,而保持系‘002B’花药饱满,柱头不外露。不同植株器官和不同开花时期均存在保持系‘002B’中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高于不育系‘001A’;各个开花时期不育系‘001A’的丙二醛含量高于保持系‘002B’,植株茎和叶的丙二醛含量表现则相反。辣椒不同植株器官均存在保持系‘002B’中的CAT活性高于不育系‘001A’,SOD活性表现则相反;在各个开花时期不育系‘001A’的POD、SOD活性均显著高于保持系‘002B’,而不育系‘001A’的CAT活性显著低于保持系‘002B’。因此,不育系花药中营养物质的缺乏和保护酶间的异常,是导致簇生朝天椒CMS花粉败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Ogura不育源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的转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Ogura不育源是由日本人小仓于1968年在鹿儿岛萝卜品种田里发现的不育株经选育而成.其特点是雄蕊完全退化呈小花瓣或条状,无雄蕊,无花粉,雌蕊外形基本正常,不育率、不育度均为100%.但由于该不育源存在苗期遇低温植株黄化、花器蜜腺退化等缺陷,所以在生产上还难以应用[1~4].1997年笔者引进Ogura不育源,开始进行Ogura不育源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转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利用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成新品种绿宝2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 2 0 0 1年利用 3个引进的青花菜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为不育源 ,对不同类型的青花菜材料分别进行转育 ,育成一批不同熟性不同类型的青花菜不育材料。这批材料不育性稳定 ,其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 10 0 %,蜜腺正常 ,结籽正常 ,农艺性状与保持系基本一致。对育成的雄性不育系进行配合力测定 ,并对所配制的组合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示范 ,选育出青花菜新品种绿宝 2号。该品种抗病毒病和黑腐病 ,主花球产量 12 0 0~15 0 0kg·(6 6 7m2 ) -1。  相似文献   

19.
新品种简介     
吉研五号白菜 “吉研五号”白菜是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所1986—1992年选育出的杂种一代,原代号F8610。1993年通过省级鉴定并定名。 该杂交种生长期82天,植株生长势较强,株型较直立,株高54厘米,株幅70厘米,外叶10—15层,绿色,叶面较平展,邦白色。叶球长筒形,舒心,绿黄色。结球率达95%左  相似文献   

20.
以不结球白菜达美为试材,采用培养皿发芽试验和随机区组试验的方法,分别设定不同剂量冷等离子体40、60、80、100、120 W,研究了不同剂量冷等离子体对不结球白菜种子的萌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找到一种高效的育苗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剂量冷等离子体处理对不结球白菜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种子α-淀粉酶活性增强,电导率下降,其中80 W冷等离子体处理下,α-淀粉酶活性显著增强了116.81%,电导率明显下降了45.41%。同时冷等离子体处理能促进不结球白菜生长发育,使株高和根长增加,使产量提升14.55%~47.79%,其中80W冷等离子处理下产量最高。冷等离子体处理后,不结球白菜叶片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都有所增加,其中100 W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了63.89%。除40 W冷等离子体处理外,其他处理叶片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对照。综合可知,80~100 W的冷等离子体处理对不结球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产量提高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