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熊猫犬瘟热病及病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2月和1999年7月,重庆动物园和雅安碧峰峡生态动物园喂养的小熊猫(red panda)分别大面积爆发和流行犬瘟热病,重庆动物园小熊猫死亡11只,死亡率达100%,雅安碧峰峡生态动物园小熊猫死亡4只,死亡率为25%。两地发病小熊猫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变化不完全一致,但均有血便、呼吸急促、不食,精神差,肺出血充血等类似症状。从雅安碧峰峡生态动物园患病小熊猫分离出的犬瘟热毒株(cdv2株)对VERO细胞适应性比从重庆动物园分离的(cdv1株)强,其TCID50达10^-6/0.2mL,两地分离的毒株均能同抗犬瘟热阳性高免血清反应。此外,用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治疗,成功地挽救了12只病重的小熊猫。  相似文献   

2.
南京某动物园引进3只小熊猫,次日1只小熊猫死亡。解剖发现大量寄生虫附着于小肠黏膜上,肝脏血肿,犬瘟热抗原胶体金检测为阳性。通过形态学鉴定,该寄生虫为印度列叶吸虫。对另2只小熊猫进行犬瘟热荧光PCR检测,均为阴性,而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抗体均为阳性,说明曾经感染过这2种病毒。本文报道了小熊猫死于印度列叶吸虫病。  相似文献   

3.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是人们喜爱的珍贵野生动物。小熊猫患肺丝虫病,很少为人们注意。邬捷(1956)曾在成都动物园解剖2只小熊猫后发现此病。1982—1983年,我们在重庆市动物园小熊猫寄生虫研究中,发现小熊猫患肺丝虫病相当普遍,危害严重,并可引起死亡。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简要报告于后,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小熊猫犬瘟热病毒分离成功小熊猫是浣熊科猫熊亚科猫熊属成员。对某动物园发病死亡的2只小熊猫进行了剖检,见肺脏大面积出血,有的部位发生肝样变,肝呈土黄色,脾呈黑红色,肾有少量出血点,肠内容物很少,有的部位是黑色。取肝脏匀浆液和粪便浸出液进行电子显微镜...  相似文献   

5.
小熊猫犬瘟热病毒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某动物园发病死亡小熊猫的病料进行电镜检查 ,发现了犬瘟热病毒 ( CDV)样病毒粒子 ;病料用 RT-PCR检测 ,均为 CDV阳性 ,并从部分病料中分离出了 CDV,说明小熊猫存在 CDV感染。用从小熊猫肝脏病料中分离的 CDV LP株接于幼犬 ,结果所有接种犬均发生了犬瘟热。中和试验结果表明 ,LP株是一免疫原性强的 CDV株。  相似文献   

6.
小熊猫等四种动物犬瘟热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犬,貂,貉,狐,熊,小熊猫,大熊猫,狼,狮,虎,金猫和猞狮共65只动物的病料进行了犬瘟热病毒分离,结果从小熊猫,犬膜梭菌抗毒素对小熊猫,犬,貉和狐四种动物的病料中分离出9株CDV,其中小熊猫CDV具有较强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该毒株有可能成为疫苗后备株。  相似文献   

7.
小熊猫犬瘟热疫苗接种引起大部分死亡的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是小熊猫 (Ailarus fulens)产地的免疫接种试验工作的总结报告。 4 0只小熊猫就地接种犬用四联苗 ,死亡率高达 60 %。对接种试验中不良反应和死亡小熊猫尸检进行详细描述 ,提出免疫接种引起高死亡率的几个可能原因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又名红熊猫、红猫熊、小猫熊、九节狼等,是一种濒危的哺乳类动物。我园2012年8只小熊猫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其中两例腹泻严重出现急性死亡,尸检肠内容物可见大量白色虫体,经鉴定为槽盘吸虫,对另6只小熊猫予以丙硫苯咪唑驱虫,疗效良好,槽盘吸虫转阴率高。槽盘属吸虫为小型吸虫,虫体粉红色,弯曲呈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自然感染小熊猫的犬细小病毒(CPV)野毒株,以快速检测试纸确诊的且具有犬细小病毒病临床症状的发病死亡小熊猫肛门棉拭子、口腔棉拭子和抗凝血为病料进行CPV的PCR检测后,将病料预处理并接种于F81细胞盲传至培养细胞出现病变,收集细胞毒并进行PCR鉴定,接种细胞毒给2月龄健康幼犬进行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小熊猫肛门棉拭子、口腔棉拭子和抗凝血的CPV PCR检测均为阳性。病料接种F81细胞盲传第5代时,细胞病变明显,细胞接毒72h后出现拉网、皱缩、崩解、脱落。细胞毒的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已经发表的CPV-js23和2010-BJ-A64毒株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接种细胞毒的幼犬出现了犬细小病毒病特征性症状。结果表明,获得了对小熊猫毒力较强的CPV野毒株。  相似文献   

10.
犬瘟热病是多种食肉兽的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据有关资料记载:对犬瘟热病毒易感的动物有狗、狐、北极狐、狼、胡狼、浣熊、水貂、鼬类、黑貂、松貂、伶鼬、獾、猫及家兔等。近年来,国内有几处动物园曾先后发现小熊猫患犬瘟热病。例如:佳木斯西林公园1975年死亡四只,重庆动物园1981年死亡17只(根据病情疑为犬瘟热病)、昆明动物园1980年和1981年两次共死亡16只,1976年3月至5月,保定市人民公园饲养的四只小熊猫,先后急性发病死亡。经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微生物学诊断,初步诊断为犬瘟热  相似文献   

11.
小熊猫犬瘟热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6月 ,四川省某野生动物园小熊猫发生一种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为特征的疾病 ,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小熊猫犬瘟热。1 发病情况  1 999年 1月中旬 ,该园从某县林区购买小熊猫 1 6只 ,圈养至 6月初 ,个别小熊猫开始出现呼吸困难 ,排出稀粪。曾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头孢菌素等治疗 ,均无明显效果 ,至 7月初 ,全群出现相同的临床症状 ,死亡 4只 ,死亡率达 2 5 %。2 临床症状 病猫初期眼、鼻流出水样分泌物 ,精神不振 ,食欲缺乏 ,眼结膜潮红 ,眼部分泌物在 2 4 h左右变成脓性 ,之后…  相似文献   

12.
李世宗  徐麟木 《野生动物》2012,33(5):258-259,263
使用荷兰英特威(intervet)公司生产的犬用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弱毒疫苗,接种了云南野生动物收容拯救中心、云南野生动物园和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3处不同地点、不同饲养环境条件下的72只小熊猫,历时12 a,先后共接种302次,接种前所有小熊猫经过检疫、检查,无任何疾病,健康状况良好.抽检其中4只小熊猫作抗体变化测定,接种前中和抗体效价平均为1∶44,经犬用犬瘟热病弱毒疫苗接种后中和抗体效价提高到1∶1976,经多次接种试验,除1只发生不良反应出现死亡之外,其余接种的71只健康状况良好,多年来未发生犬瘟热病,通过此次试验,证明使用荷兰英特威公司生产的犬用犬瘟热弱毒疫苗接种小熊猫较为安全,中和抗体效价比接种前提高了45倍,有很好的免疫效果,是国内动物园预防小熊猫犬瘟热较为理想的疫苗.  相似文献   

13.
犬瘟热病毒小熊猫株(LP)的动物感染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从死亡小熊猫肝脏病料中分离到CDV LP株第9代MDCK细胞培养毒,按不同剂量各接种7只2~3月龄的健康幼犬,接种犬全部发病。于接种后7天时各捕杀2只犬进行检测,电镜检查、CDV RT-PCR、CDV的分离及中和试验结果均为阳性,说明接种犬发生了CDV感染。结合接种犬出现的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学变化结果进行的分析表明,CDV LP株是一株强毒,并且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人工感染犬试验结果表明某动物园  相似文献   

14.
小熊猫是我国的珍贵动物。西宁市人民公园动物园一共饲养四只,两雌两雄,年龄均在8岁以上。系1974年由四川重庆动物园移居西宁市人民公园饲养。1979年12月28日至1980年元月8日,四只小熊猫先后发病、死亡。现将小熊猫四例的病例分析报告如下。一、病史简介和临床症状: 1979年12月28日1号小熊猫首先发病,精神萎顿,食欲减退,只进少量牛奶或苹果,不吃稠稀饭,两眼羞明,半闭状,眼角处流出粘脓性分泌物。次日开始拉稀,粪便中出  相似文献   

15.
小熊猫在中国的饲养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36年英国人史密斯在上海兆丰公园首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小熊猫.1953年2月成都动物园首次饲养了水熊猫.1954年6月29日,北京动物园的小熊猫首先创下圈养繁殖记录,一胎产下2仔,但未能成活.1961年,上海动物园创下成功繁殖小熊猫并成活的先例.1977年6月1日,重庆动物园小熊猫成功繁殖出子二代.目前,小熊猫在中国的圈养种群为256只左右,分散在30家饲养单位,圈养种群已初具规模,基本不需要野捕捉补充种源.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小熊猫这类野生动物是否存在布鲁菌感染,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及BCSP31-PCR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小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产房饲养的小熊猫进行了布鲁菌病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调查。结果表明:有2只小熊猫RBPT检测阳性,表示疑似布鲁菌感染,而进一步采用SAT及BCSP31-PCR诊断为阴性,排除了RBPT检测为阳性的2只小熊猫感染布鲁菌的可能性。说明RBPT存在假阳性结果,临床诊断此病时应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等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福州熊猫世界于1994年开始引进小熊猫进行人工饲养,目前存栏24只,其中雄性7只,雌性17只。该文介绍小熊猫常见的外科病、内科病、寄生虫病以及真菌病的防治,可为其他亚热带地区饲养小熊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自然感染犬瘟热病毒的小熊猫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犬瘟热病毒对小熊猫内脏器官可造成广泛性损伤。在淋巴系统各器官(淋巴结、脾等)表现为变性、坏死、淋巴细胞减少等退行性变化;肺表现为浆液性-化脓性肺炎;胃肠道表现为卡他性炎;脑表现为非化脓性脑炎;同时在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壁上皮细胞、食管上皮细胞、肠上皮细胞、胆囊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膀胱上皮细胞等胞浆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  相似文献   

19.
以杭州动物园小熊猫馆圈养展出的4只小熊猫为研究对象,对该处小熊猫笼舍进行丰容,包括外活动场搭建绳梯、内室增加竹制高栖架、增加镂空漏食网格球和竹筒取食器等,观察该笼舍内4只小熊猫昼间的行为变化,发现活跃行为显著增加,安静行为显著减少.丰容后动物表现出更多的走动、玩耍、探究行为,睡觉行为显著减少.将4只小熊猫按年龄分为老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一起小熊猫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暴发流行,发病27只,发病率90%,死亡2只,死亡率7%。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发病的原因与新鲜牛奶污染变质和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关。微生物检验和鉴定结果表明,致病微生物为奇异变形杆菌。注射头孢唑啉钠,同时口服诺氟沙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一事件揭示:野生动物的饲养由于环境的高度限制.极易造成食物中毒,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