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采用链酶蛋白酶消化法获得猪成肌细胞、肌细胞生成素(MyoG)和生肌决定因子(MyoD)的RT-PCR和Desmin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猪成肌细胞后,分别研究外源Leptin对猪成肌细胞产热相关基因过氧化体增殖活化受体gamma辅助活化因子α(PGC-1α)和解偶联蛋白家族(UCPs)mRNA表达的影响。对产热相关基因的RT-PCR检测结果表明,30和100nmol/L Leptin均可促进成肌细胞中PGC-1α mRNA表达,100 nmol/L Leptin作用效果显著高于30 nmol/L,且作用24h促进效果明显优于12h作用效果(P<0.05)。30 nmol/L Leptin可明显提高成肌细胞中UCP2 mRNA的表达,且作用24h促进效果明显优于12h处理效果(P<0.05),100 nmol/L Leptin作用效果显著低于30n mol/L Leptin作用效果,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和100 nmol/L Leptin均不影响UCP3 mRNA的表达(P<0.05)。结果提示,Leptin可能通过上调PGC-1α和UCP2转录,促进成肌细胞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2.
通过培养四川白鹅(Anser cygnoides)和朗德鹅(A.anser)原代肝细胞,测定葡萄糖和胰岛素对其甘油三酯(TG)含量,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5 mmol/L葡萄糖或50 nmol/L胰岛素对两种鹅原代肝细胞的TG含量、FAS活性及mRNA表达量影响不显著,而30mmol/L葡萄糖显著增加TG含量、FAS活性及mRNA表达量;5mmol/L葡萄糖与50 nmol/L胰岛素两者共同作用时对TG含量、FAS活性及mRNA表达量诱导效果显著增加,30 mmol/L葡萄糖与50nmol/L胰岛素共同作用的诱导效果更加明显.另外,5 mmol/L葡萄糖与50 nmol/L胰岛素对朗德鹅肝细胞中TG积聚的影响大于四川白鹅,30 mmol/L葡萄糖、5 mmol/L葡萄糖与50 nmol/L胰岛素、30 mmol/L葡萄糖与50 nmol/L胰岛素对朗德鹅FAS基因表达的影响大于四川白鹅.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中国荷斯坦新生公犊的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前脂肪细胞,体外诱导分化9 d后,细胞变圆出现大量脂滴成为脂肪细胞,伴随着前脂肪细胞标志基因前脂肪细胞因子-1(preadipocyte factor-1,Pref-1)的表达消失和脂肪细胞标志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mRNA高丰度表达.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胰岛素对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发现1 nmol/L胰岛素对脂联素mRNA的表达水平没有影响(p>0.05),10 nmol/L、100 nmol/L和1000 nmol/L胰岛素分别能显著抑制脂联素mRNA 48.7%、61.4%和61.9%的表达(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100 nmol/L胰岛素处理脂肪细胞24 h内呈时间依赖性抑制脂联素mRNA的表达,这种抑制效应随胰岛素的除去脂联素的转录水平24 h后恢复到对照水平,用LY294002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后,胰岛素对脂联素的转录没有影响.结果提示,体外胰岛素在脂肪细胞中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可逆性抑制脂联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体外胰岛素对猪脂肪组织脂肪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对取自于7日龄大白×长白杂种仔猪皮下脂肪组织的脂肪细胞,经原代培养,用0!400nmol/L胰岛素处理48h,采用油红O染色提取、甘油试剂盒和半微量RT-PCR分别测定了脂肪细胞生脂和脂解的累计变化,以及转录因子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和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1)和激素敏感脂酶(HSL)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低糖条件下(5mmol/L)下,胰岛素不影响原代培养猪脂肪细胞ChREBP和ACC1转录表达;胰岛素(200nmol/L例外)明显促进FAS转录表达,100!300nmol/L也显著增强SREBP-1c表达。但二者表达变化不一致,在原代猪脂肪细胞胰岛素是否是通过SREBP-1c途径调控FAS转录尚待进一步研究;高浓度胰岛素(300!400nmol/L)显著促进脂肪细胞HSL表达和脂解活性。  相似文献   

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1 alpha,PGC-1α)是调控肌纤维类型转换的关键因子,已成为研究畜禽肌肉品质的一个热点基因.为探讨生长速度不同的两个品种鸡(Gallus gallus)生长发育早期两种表型肌肉中PGC-1α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GC-1α mRNA和蛋白在慢生型清远麻鸡和速生型隐性白羽鸡的比目鱼肌(主要含慢肌纤维)和趾长伸肌(主要含快肌纤维)中的发育性(0,1,3,5,7和9周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同一种肌肉组织中PGC-1α mRNA均是0周龄时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周龄(P<0.05);肌肉组织中PGC-1α mRNA和蛋白表达趋势虽然均不相同,但其表达均与肌肉表型和品种相关,即相同周龄时,两个品种鸡的比目鱼肌中PGC-1α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其趾长伸肌,两种表型肌肉中PGC-1α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是清远麻鸡高于隐性白羽鸡,且在0周龄时,mRNA表达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鸡骨骼肌PGC-1α表达可能与慢肌纤维含量密切相关,并与鸡肉品质存在关联.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PGC-1α在鸡骨骼肌中的作用,并为改良鸡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Preparation of Bioactive Recombinant Chicken Leptin Fusion Protei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鸡Leptin成熟肽的cDNA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RSET A的Nhe Ⅰ和Hind Ⅲ两位点之间,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Lep -SCAU2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菌株BL21(DE3), 将重组菌在含氨苄青霉素100 μg/mL 的LB培养基中培养至OD600大于0.6之后,经IPTG 0.05 mol/L诱导表达出分子量约为17.5 kD的含6×His标记的重组鸡Leptin,诱导4 h后表达量达最高,占总菌体蛋白的25%左右,且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该重组鸡Leptin经50%Ni-NTA树脂纯化和透析复性折叠后分离出可溶性部分。对35日龄的矮脚黄鸡腹腔注射该可溶性重组鸡Leptin(2 mg/kg 体重);注射后60 min内的采食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 > 0.05),但在注射后80~120 min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Leptin处理公鸡的采食量在注射2 h后逐渐上升并在5.5 h时与对照组公鸡相同。但Leptin处理母鸡的采食量持续受到抑制,在注射后5.5 h时仍然显著低于对照组母鸡(P <0.01)。表明所表达的重组鸡Leptin能显著抑制鸡的采食量(母鸡比公鸡效果更为明显),证明所制备的重组鸡Leptin融合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7.
半胱胺对肥育后期猪脂肪组织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体重55kg左右的肥育后期杜×(长×梅)三元商品猪80头,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600 mg/kg半胱胺盐酸盐.35 d后进行屠宰实验,并采集血样、背部皮下脂肪组织和下丘脑.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insulin)、瘦素(leptin)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用RT-PCR方法,以18S rRNA作内标,定量分析脂肪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IR)和leptin mRNA丰度以及下丘脑Ob基因b型受体(Ob-Rb)基因表达.结果显示半胱胺分别使猪的体重和日增重提高1.54%(P<0.05)和4.83%(P<0.05),分别使胴体脂率和6、7肋背膘厚下降14.90%(P<0.05)和20.14%(P<0.05).实验组血清中leptin水平下降39.33%(P<0.05),血清中TNF-α水平升高25.00%(P<0.05),但血清中insulin水平在二组间没有差异.实验猪脂肪细胞leptinmRNA丰度比对照猪减少15.02%(P<0.05);实验猪脂肪细胞GH-R、IGF-1、IGF-IRmRNA丰度以及下丘脑leptin-RbmRNA丰度与对照猪无显著差异.表明半胱胺可抑制猪肥育后期的体脂沉积,改善胴体品质,而这种作用并不是通过改变脂肪组织中GH-R、IGF-1和IGF-IR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斜带石斑鱼生长激素分泌及其mRNA表达的调控规律对于性别分化的控制、临床药物的选择,以及石斑鱼的增养殖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应用静态孵育系统,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和化学发光液相杂交实验,研究GnRH和DA对斜带石斑鱼GH分泌、GHmRNA合成的调控作用。100nmol/LsGnRH作用斜带石斑鱼脑垂体碎片1也4h,明显促进GH的释放和GHmRNA的合成,并具有时间依存性;10nmol/L~1μmol/LsGnRH作用1h能明显促进斜带石斑鱼脑垂体释放GH,促进GHmRNA的合成,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100nmol/L、1μmol/LmGnRH作用1h以一定的剂量依存方式促进GH的释放、促进GHmRNA的合成,但mGnRH的效应比相应剂量的sGnRH的作用弱。APO为DA受体的非选择性激动剂,不同剂量APO对斜带石斑鱼脑垂体碎片的作用结果显示,10nmol/L-1μmol/L APO以剂量依存方式促进斜带石斑鱼脑垂体碎片释放GH、促进GHmRNA的合成:1μmol/LAPO作用12h以上明显促进GH的释放和GHmRNA的合成,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sGnRH对斜带石斑鱼GH释放、GHmRNA合成的作用相比,APO的作用较弱。本研究结果证实GnRH和DA能促进斜带石斑鱼脑垂体GH释放和GHmRNA合成。  相似文献   

9.
利用AG490特异性抑制剂阻断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信号通路,研究该通路对骨骼肌发育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雄性健康昆明小白鼠(Mus musculus),用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连续腹腔注射15 d,定期测体重和体温,小鼠处死后取腿肌提取总RNA,利用RT-PCR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关键因子JAK2和STAT3、骨骼肌发育相关基因成肌分化因子(MyoD)和生肌决定因子(Myf5)及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肝X受体(LXRα)和解偶联蛋白3(UCP3)mRNA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小鼠体重下降,差异显著(P<0.05);小鼠体温维持在正常浮动范围内;JAK2和STAT3mRNA表达量下降,差异显著(P<0.05);骨骼肌发育相关基因MyoD和Myf5mRNA表达量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能量代谢相关基因LXRα和UCP3 mRNA表达量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JAK2/STAT3信号通路可通过降低骨骼肌发育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而调节骨骼肌发育和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一种新型低毒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处理克隆胚胎时对其发育能力和克隆效率的影响,本研究以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进行体细胞核移植构建重构胚胎,重构胚胎激活后培养在添加Scriptaid不同浓度(0~300nmol/L)的胚胎培养液中培养不同的时间(0~36h),观察克隆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评价克隆胚胎体外的发育能力。实验结果发现100nmol/L Scriptaid处理24h组克隆胚胎的囊胚发育率(30.4%)较对照组(17.5%)显著提高,P〈0.05。将100nmol/L Scriptaid处理24h组克隆胚胎和对照组胚胎分别移植到4头受体母猪中,进一步观察其体内的发育能力。处理组克隆胚胎的受体在平均窝产仔数和克隆效率(分别为5头,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5头,0.7%),P〈0.05。以上结果表明,100nmol/L Scriptaid处理24h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克隆胚胎,有利于提高克隆胚胎的发育能力和克隆效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semi-qRT-PCR、细胞转染、Hoechst 33342和吖啶橙(AO)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猪前体脂肪细胞经维甲酸X受体α(RXRα)的配体9顺式维甲酸(9-cis Retinoic acid,9-cisRA)处理、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R(p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s C2)-RXRα(pEGFPC2-RXRα)重组质粒和化学合成的RXRa-小分子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RNA)(RXRα-siRNA)后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表明.猪前体脂肪细胞发牛凋亡的形态学变化为细胞首先体积缩小.细胞浆凝缩,染色质逐渐凝集.细胞核固缩呈均一的致密物,进而断裂,胞膜仍完整,然后胞膜小断出芽、脱落.最后细胞变成数个大小不等的由膜包裹的凋亡小体;10nmol/L 9-cisRA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显著降低(P相似文献   

12.
16头长白×大约克F1代去势公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注射重组猪生长激素rpGH,每头4mg/d),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28 d后采样.用RT-PCR方法,以18S rRNA作内标,定量分析背最长肌和半腱肌中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生肌调节因子(myogenm)、肌源性决定因子(myoD)及钙激活蛋白酶3(calpain 3)、过氧化物增殖体激活物受体γ的共激活物-1(PGC-1)mRNA相对丰度.结果显示(1)实验组平均日增重提高26.1%(P<0.05);(2)背最长肌和半腱肌myostatin和myogenin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3)半腱肌myoD mRNA丰度增加82%(P<0.05),calpain3mRNA丰度增加93%(P<0.01);(4)背最长肌myoDmRNA丰度增加79%(P=0.14),calpain 3mRNA丰度增加23%(P=0.11),半腱肌中PGC-1 mRNA的表达有明显下调的趋势(P=0.16).重组猪生长激素能上调肌肉myoD和calpain3的表达,但对背最长肌和半腱肌的调节程度有差别,提示这些基因可能在生长激素(GH)调节骨骼肌生长的途径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杜长大母猪的肠系膜脂肪中提取基因组RNA,用RT-PCR扩增SOCS3基因,获得1条约332 bp的片段,以pGEM-T Easy vector 为载体,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中。从筛选的阳性克隆中分离出SOCS3基因,测定其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 SOCS3 cDNA的部分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猪SOCS3 cDNA部分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100%。以SOCS3基因片段的克隆为基础,构建了优化的半定量RT-PCR法,以18s rRNA为内标,研究不同生长阶段猪肠系膜脂肪中SOCS3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发现,从初生到90 kg,SOCS3基因在肠系膜脂肪中表达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90 kg较初生时增加了141%(p<0.05)。  相似文献   

14.
采用AO和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在体外培养的猪前体脂肪细胞中添加RXRα配体9-cisRA、转染pRXRα-EGFP和RXRα-siRNA后猪前体脂肪凋亡的变化。结果表明,猪前体脂肪细胞发生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细胞首先体积缩小,细胞浆凝缩,染色质逐渐凝集,细胞核固缩呈均一的致密物,进而断裂,胞膜仍完整,然后胞膜不断出芽、脱落,细胞变成数个大小不等的由膜包裹的凋亡小体;10 nmol/L 9-cisRA和pRXRα-EGFP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被显著降低(P0.05);10 µmol/L 9-cisRA和RXRα-siRNA组凋亡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指出, RXRα具有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是一种氧化还原调节蛋白,通过与硫氧还蛋白结合抑制其活性,调节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在葡萄糖和脂质稳态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从3~7日龄仔猪(Sus scrofa)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培养的脂肪细胞,应用RNAi沉默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ChREBP)表达,以含0或0.1 mmol/L NAD+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5和15 mmol/L的培养液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xnip及ChREBP mRNA表达,以探讨葡萄糖和含腺苷分子对猪脂肪细胞Txnip表达的影响及其转录调控途径。结果表明,葡萄糖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猪脂肪细胞Txnip和ChREBP mRNA表达,无糖条件下NAD+对Txnip mRNA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但葡萄糖存在时显著促进其表达。siRNA沉默脂肪细胞ChREBP表达后,葡萄糖对Txnip 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比相同条件下培养的对照细胞有较大幅度降低;以NAD+处理后,Txnip表达在葡萄糖浓度为5和15 mmol/L时分别较对照细胞降低了91%和93%。由此说明,NAD+诱导猪脂肪细胞Txnip转录表达依赖于葡萄糖的参与,ChREBP介导葡萄糖和NAD+对Txnip 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ChREBP在葡萄糖和脂质稳态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leptin基因,将leptin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PIC9K,电穿孔转化GS115菌株, 经G418筛选和甲醇诱导后,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琼脂糖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草鱼leptin基因cDNA序列由438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4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GenBank登陆号AY551335),与鲤鱼(Cyprinus carpio)leptin基因相比, 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9%; 与人、猪和鼠相比,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4%、86%和95%, 氯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4%、82%和96%;与河豚(Takifugu rubripes)相比,氨基酸具有较大的差异,仅有9%的同源性,表明leptin在物种的进化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实现了草鱼leptin基因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的表达,表达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6 kD, Western blot 分析表明,表达产物具有一定的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四川白鹅(Anser cygnoides)原代培养肝细胞为模型,测定了油酸对鹅肝细胞活性、三酰甘油(TG)含量、脂滴形成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油酸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基因(PPARα)表达的作用.结果表明,0.5 mmol/L的油酸能增强肝细胞活性,而1.5 mmol/L油酸对肝细胞活性有抑制作用.添加不同浓度油酸都能诱导鹅肝细胞TG含量和脂滴增多,其中1.0 mmol/L的油酸作用最明显.0.5 mmol/L、1.0 mmol/L和1.5 mmol/L油酸都能提高PPARα mRNA水平;而0.5 mmol/L和1.0 mmol/L油酸均能提高TNFα基因表达,但1.5 mmol/L油酸对TNFα mRNA水平没有明显影响,表明PPARα和TNFα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对维持鹅肝细胞内脂质代谢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生长激素(GH)和共轭亚油酸(CLA)对不同部位来源脂肪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程度的影响,以大鼠(Rattus norveaicus)为实验模型,分别从附睾及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得到脂肪前体细胞,并在不同浓度的IGF-Ⅰ、GH和CLA处理后,用MTT法检测脂肪前体细胞的增殖,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脂肪前体细胞的分化聚脂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各剂量IGF-Ⅰ和CLA均能够显著地促进大鼠附睾及皮下脂肪前体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但GH对大鼠附睾及皮下脂肪前体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均无明显作用。为进一步观察IGF-Ⅰ和CLA对皮下脂肪组织的作用机制,实验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PPARγ和C/EBP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发现,100ng/mL IGF-I可显著上调大鼠脂肪前体细胞中PPARγ与C/EBPα基因表达水平;48ng/m LGH和100μmol/L CLA可显著促进PPARγ基因表达,但对C/EBPα 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结果示IGF-I可能主要通过上调PPARγ与C/EBPα基因的高水平表达进而促进大鼠脂肪前体细胞的分化,而CLA对脂肪前体细胞的作用在上调PPARγ的表达的同时,还作为PPARγ的配体激活该受体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α-乳清蛋白(α-lactalbumin,α-LA)是哺乳动物乳汁中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富含机体必需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其极佳的氨基酸比例、易吸收性以及功能特异性,使得α-LA在婴幼儿个体正常生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旨在构建人α-乳清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IRES2-ZsGreen1-opLA,将其转染至猪(Susscrofa)的成纤维细胞,获得稳定表达人α-LA的细胞。根据猪基因密码子偏爱性优化并合成人α-乳清蛋白基因mRNA序列opLA,并将其定向克隆入pIRES2-Zs Green1真核表达载体,双酶切及测序方法鉴定重组载体;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载体转染入培养的猪成纤维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果,G418抗性筛选重组细胞;RT-PCR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通过酶切以及测序鉴定得到的重组载体pIRES2-Zs Green1-opLA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了pIRES2-Zs Green1-opLA和pIRES2-Zs Green1空载体的细胞均发出绿色荧光,且荧光多集中于细胞核;筛选重组细胞的最小G418浓度为400ng/μL;RT-PCR法检测到与目的基因大小一致的片段,而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组均未检测到。本实验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ZsGreen1-opLA,并获得稳定表达目的基因的猪成纤维细胞,该细胞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转基因克隆猪的供体细胞。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基因型肉鸡十二指肠SGLT1和GLUT2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遗传背景相同的1 d父母代雄性Arbor Acre (AA)和岭南黄肉雏鸡各120羽,饲养58 d,统计其生产性能并在不同时间采集十二指肠样品,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研究不同基因型肉鸡在不同时期十二指肠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1, SGLT1) 和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cose transporter2, GLUT2) 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显示: ①AA鸡每周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黄羽肉鸡(P<0.05)。②AA鸡和黄羽肉鸡SGLT1 mRNA表达,从2~30 d不断升高,44 d下降,55 d回升;不同基因型之间SGLT1 mRNA丰度比较,AA鸡均高于黄羽肉鸡,且在16和30 d差异显著(P<0.05)。③AA鸡和黄羽肉鸡GLUT2 mRNA的表达在2~30 d呈现升高的趋势,且16和30 d均显著高于2 d(P<0.05);AA鸡44和58 d GLUT2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16和30 d(P<0.05), 而黄羽肉鸡GLUT2 mRNA的表达,58 d显著高于2、16和30 d(P<0.05);不同基因型之间GLUT2 mRNA丰度比较,16和30 d AA鸡显著高于黄羽肉鸡(P<0.05),58 d时黄羽肉鸡GLUT2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AA鸡(P<0.05)。以上结果说明,AA鸡生产性能显著高于黄羽肉鸡,营养水平的改变对动物生产性能有较大影响,AA鸡的反应比黄羽肉鸡更敏感; 不同基因型肉鸡十二指肠SGLT1 mRNA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且与生产性能的表现相一致;更换饲料下调SGLT1 mRNA的表达,提示调控SGLT1的表达,可以改善生产性能; 生长发育后期黄羽肉鸡GLUT2 mRNA的表达模式,是其有别于AA肉鸡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