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51只马鹿进行再生茸生长剂增茸试验,结果试验组34只鹿100%长出再生茸,对照组只有23.5%长出再生茸,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增产0.613kg,增增13.93倍,平均增收89.00元;以33只马鹿进行再生茸生长剂与CA增茸素的对比试验,再组均100%长出再生茸,平均产量分别为1.196kg和1.134kg,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分1993、1994、1995年三个阶段进行麦饭石粉对鹿茸产量的影响研究.经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993年度的产茸中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0.094kg/头,差异显著(P<0.05);1994年度3岁花公鹿产茸量中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0.103kg/头,差异显著(P<0.05);1994年成年公鹿产三岔茸重中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0.275kg/头,差异极显著(P<0.01);1995年成年花公鹿产茸重中试验Ⅰ组比对照组提高0.166kg/头,差异显著(P<0.005),试验Ⅱ组比对照组提高0.27kg/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提高梅花鹿再生茸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0年3月-6月分别在黑龙江省海林县三部落鹿和吉林省松花湖鹿场进行试验。用止血,提高动物营养和人工降雨增加鹿舍相对湿度的三种方法对梅花鹿再生茸生产生长的影响和潜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纯进行锯茸止血或提高动物营养对再生茸的产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在止血和提高动物营养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人工降雨,可明显中再生茸的产量175±28g(P<0.01),使锯口愈合时间提前4.6±0.4d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三化夜生茸期精实补充料中适宜的Ca,P水平,选择4只健康和生茸正常的梅花鹿,采用三个处理组的对比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岁梅花鹿生茸期产补充料中适宜的Ca,P水平分别为1.23%和0.64%;饲粮Ca,P水平对梅花鹿生茸期的Ca,P能量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年龄东北马鹿和塔里木马鹿血浆T3(triodothyroxine)、T4(thyroxin)、cAmp、cGmp与其成品茸重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东北马鹿再生茸血浆T3与成品茸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cAmp与成品茸重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塔里木马鹿中仅cAmp与其成品茸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6.
东北马鹿乌兰坝品种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东北马鹿乌兰坝品种选育的第4个世代2119只1 ̄15锯公鹿和869只可繁殖母鹿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表明,选育公鹿头茬鲜茸和成品茸平均单产分别达4.562kg和1.814kg,畸型茸率占6.8%,锯四杈茸率占68.5%,选育母鹿的繁殖成活率达81.13%,茸料比3.023;生产利用年限15年。  相似文献   

7.
采用长1m,内径2mm,内装5%OV-107/GasChromQAWDMCS(150~180目)的玻璃柱,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在相同色谱条件下,对三唑酮和甲基异柳磷进行了定量分析,其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为0.014、0.008和0.33%、0.77%,回收率分别为100.2%~101.8%和98.7%~101.3%  相似文献   

8.
采用长1m,内径3mm,内装4.5%OV-101+1.5%QF-1/GasClmromQAWDMCS(60~80目)玻璃柱,以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三唑酮含量,其标准偏差为0.047,变异系数为1.33%,回收率在98.3%~101.9%之间。多菌灵含量采用薄层—紫外法测定,检测波长281nm,多菌灵含量标准偏差为0.27,变异系数0.82%,回收率在99.4%~101.3%之间。  相似文献   

9.
对308头成年雄性马鹿在生茸期间使用多种中药配制的添加剂和复合添加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中药添加剂的鹿茸产量提高12.07%,辅以复合添加剂的提高16.64%。  相似文献   

10.
富锗人参的栽培技术可使人参中有机锗含量提高10-40倍,提高人参产量33.0-40.0%,抗乏氧作用提高66.7%,降血糖作用提高140.0%,对S180实体瘤抑制作用提高160.0%。  相似文献   

11.
阐明和龙膨润土的毒性和饲养效果,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LD50>20g/kg,说明属实际无毒类物质;小白鼠精子畸形试验表明,1.0%、3.0%添加组精子畸形率呈阴性(P>0.05),5.0%添加组呈阳性(P<0.01);黄牛基础日粮中添加1.0%、3.0%、5.0%膨润土饲喂后,试验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6.15%、47.69%、13.85%,差异显著(P<0.05);CP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71%、8.58%、6.77%;CF消化率分别提高了9.33%、13.71%、7.23%,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中草药活性物质对肉鸡生长及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添加0.1%,0.15%由甙,酚等组成的中草药活性物质,与抗生素类添加剂进行肉鸡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1%组的肉鸡增重,成活率,饲料转化率分别比抗生素组提高5.0%,8.9%,4.9%,42日龄时,0.1%添加组的法氏囊显小于抗生素级(P〈0.05),血清球蛋白含量极显提高(P〈0.01),血钙含量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提高(P〈0.05),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清含量均有所  相似文献   

13.
红辣椒粉和植物油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及脂肪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36o只21日龄的艾维因商品代肉用仔鸡,按3×3全因子试验设计,测定了辣椒粉(0,0.3%,0.5%)和植物油(0,3%豆油,3%玉米油)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及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8%的植物油(豆油或玉米油)可提高仔鸡增重9.02%~9.34%(P<0.05),单位增重耗料量降低5.36%~7.20%(P<0.05),同时使屠宰率和腹脂率明显增加.添加0.3%和0.5%的辣椒粉可使鸡的增重分别提高3.60%和4.03%(P<0.05),添加辣椒粉对提高饲料转化率也有作用,但效果不显著(P>0.05).在添加植物油的情况下,辣椒粉具有抑制腹脂沉积的作用,对母鸡效果尢为明显(P<0.05)。  相似文献   

14.
麋鹿茸化学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麋鹿茸有效成分测定结果表明,茸内含有氨基酸19种,其中必需氨基酸8种,氨基酸总量为54.899%,高出梅花鹿10.959%,主要影响鹿茸生物阶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总量的7.154%,相近于梅花鹿的7.23%,维生素B1,B2分别是梅花鹿茸,马鹿茸含量的1.63倍和2.42,矿物质含量亦高于其它鹿茸。  相似文献   

15.
选用2头装有长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空怀水牛,比较研究舍饲稻草──混合精料(1期)与青刈草(2期)两种日粮条件下水牛复胃氮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2期与1期比较,瘤胃液pH降低2.02%(P<0;01),NH3-N提高266.96%(P<0.001),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提高486.36%(P<0.001);昼夜十二指肠食糜pH增高22.06%(P<0.001),流量增加23.36%(P>0.05),总氮流量增高52.06%(P<0.05),非氨氮(NAN)增加53.35%(P<0.01),MCP氮增加101.88%(P<0.01),饲料及内源性氮增加44.20%(P<0.05),NH3-N增加47.65%(P>0.05),尿素氮降低23.35%(P>0.05),昼夜食糜总氮流量与摄食总氮量之比下降14.13%(P<0.001),复胃有机物(OM)消化率提高26.90%(P<0.05),MCP合成效率提高34.81%(P>0.05)。  相似文献   

16.
梅花鹿添加剂预混料增茸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考察梅花鹿添加剂预混料增茸效果和进一步优化其配方,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试鹿分三组,每组头数分别为26头、31头、22头,分别接受Ⅰ:基础料不加添加剂预混料组、Ⅱ:基础料加1号添加剂预混料组、Ⅲ:基础料加2号添加剂预混料组的处理,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鲜茸产量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与其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剂预混料的添加量和各微量成分间的配比对增茸效果亦  相似文献   

17.
叠氮化钠对小麦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叠氨化钠处理小麦种子,研究M_1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性状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2到2.0mmol·L ̄(-1)浓度范围内,叠氮化钠抑制种子萌发和生长,抑制去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随萌发过程的增高。低浓度叠氮比物(0.002mmol·L ̄(-1))处理刺激幼苗生长,提高酶的活性,在一定萌发时期内,去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幼苗高度显著正相关,2mmol·L ̄(-1)叠氮化钠处理,M_1代结实率为81.5%。叠氨化物不改变酯酶同工酶酶带数目和迁移率,但对酶带颜色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尿囊素有对土壤微生物激活作用和促进小麦增产的双重效应。尿囊素对土壤激活作用表现为:刺激细菌增殖,其中固氮菌增加4.58~14.27倍,放线菌增殖达显著水平,同时能显著抑制霉菌生长;改善土壤供肥性能,碱解氢增长11.1%,Cu、Zn等微量元素有效含量增加。尿囊素能促进小麦对磷、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能,促进小麦早发壮苗,干物质积累明显提高,有利于争多穗、大穗,每公顷增加成穗24.0万,小麦增产8.0~13.8%。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夏秋高温热应激期间,在蛋种鸡日粮中添加中药刺五加浸膏对产蛋性能,种蛋受精,孵化及小公鸡氮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添加0.1%刺五加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10.2%(P〈0.01),料蛋比下降9.2%(P〈0.01),破软壳蛋减少18.5%(P〈0.01),鸡死亡海汰率下降10.3%(P〉0.05),种蛋受精率提高17.58%,种蛋孵化率提高17.76%,氮平衡试验结果表明,刺五加浸膏对  相似文献   

20.
旱地苹果园不同覆盖措施的研究结果表明,覆草可使旱地苹果园土壤含水量增加1.2%-6.4%;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3.0%,较地膜覆盖提高0.97%;氮、磷、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8.6%、25.0%、56.5%,果园覆草的效主尖显著优于覆膜和清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