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壤湿热灭菌对连作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土壤湿热灭菌,研究灭菌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灭菌处理后连茬(连续种植12 a)棉花死苗率降低26%,病株率降低43.0%。灭菌处理后,连茬棉花株高、干物质重前期增加,分别增加30%和26.2%,但后期减少,株高降低12.7%,地上部干物质重减少66.7%,地下部干物质重减少44.5%。土壤生物学因素不仅是导致棉花连作减产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养分循环,促进棉花生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棉花是我县的重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在40万亩左右,麦套棉占总面积的80%以上.2002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减产幅度达25%~30%,为了保证我县的棉花丰收,我们研究了减产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福建农业科技》2014,(12):11-11
据国家统计局于2014年12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播种面积减少等因素,2014年全国棉花总产量616.1万t,比2013年减少13.8万t,减产2.2%。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宋跃征表示,播种面积减少是棉花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2014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421.91万hm^2,比2013年少12.65万hm^2,减少2.9%。新疆是我国最大棉产区。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灌云县地处淮北沿海地区,全县常年植棉2万hm2以上,常年平均皮棉产量1 500 kg/hm2,年产皮棉3万t。2005年灌云县棉花遭受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水灾,在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即8、9两个月,连续降水近800 mm,长期淹水,阴雨寡照,导致全县棉花减产70%的面积占2/3,减产50%的占1/3。全县2万hm2棉花,平均籽棉产量1 552kg/hm2,较正常年份籽棉产量3 900 kg/hm2减产2 348 kg/hm2,全县减收近3亿元。灾后,我们对不同受灾棉田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水涝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抗灾抢管提供科学依据。1灾前棉花生长情况2005年全县棉花由于播种适时,达到…  相似文献   

5.
杨林 《农村科技》2011,(7):28-29
棉花早衰对棉花单铃重影响较大,早衰棉花不仅严重减产,并且种子和纤维品质全面下降。早衰发生越早,影响越大,一般减产10%~40%。南疆棉区早衰棉花多发生在7月下旬~9月上旬。根据棉花生长条件和长势长相,进行分析预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预防棉花早衰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棉花烂铃是影响棉花产量,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导致棉花减产,还影响棉花的品质。一般田块烂铃率达10%~15%,多雨年份严重地块达30%以上。因此,弄清棉花烂铃原因,对症采取预防措施,是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增加植棉效益的关键。1发生原因棉花烂铃主要发生在接近成熟期的棉铃。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11,(4):16
2010年中国的棉花产量大概在660万吨左右,减产了8%。预计2011年全球棉花减产的趋势仍不会改变。由于供应量减少,棉花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2010年国内外棉价的大幅上涨,众多中小企业生产受到巨大的冲击,在下游棉纺制品销售价格滞涨和上游棉花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压制下.  相似文献   

8.
枯萎病病级对棉花农艺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陆地棉品系425系、N13系和968系为试材,研究了枯萎病病级对棉花产量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萎病对棉花产量影响最大,病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的病株皮棉产量分别比0级健康棉株减产4.25%、16.4%、29.56%和81.01%,减产显著;不同病级的枯萎病均不会导致黄萎病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9.
《河北农业》2007,(2):43-44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的推广,棉花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棉花枯黄萎病日趋严重,成为影响棉花生长的主要障碍因素,造成棉花大面积减产,轻则减产10%,重则减产30—50%,且棉花品质显著下降,据初步统计,全国每年因枯萎病、黄萎病损失皮棉约200万担,因此,要夺取棉花高产稳产,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威县是产棉大县,全县棉田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的90%以上。棉花生产是威县的支柱产业,千方百计提高棉花的产量和收入成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现如今,全部种上抗虫棉以后,棉铃虫已不再是棉花减产的主要因素,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成为影响棉花产量的首要问题。为此,想要棉花丰产,防治病害成了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西瓜蔓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蔓枯病是西瓜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茎蔓.本文介绍了西瓜蔓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为天津地区防治西瓜蔓枯病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香蕉枯萎病发生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枯萎病,也称黄叶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是我国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据统计1996~1998年在我国广东省首次发现,先后有18000多亩香蕉被毁,而我省2003年也有几百亩的蕉园受害。  相似文献   

13.
蔓枯病是西瓜主要的病害之一,西瓜蔓枯病发病株率一般为15%~25%,严重时高达60%~80%,病害流行时可使瓜田出现大量死蔓,减产30%以上,严重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由于西瓜重茬面积较大、抗病品种较少等原因,西瓜蔓枯病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亚麻枯萎病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麻枯萎病菌鉴定张志铭,刘信义,陈书龙,孙茜,王金月(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关键词亚麻枯萎病菌;鉴定;尖孢镰刀菌亚麻专化型;尖孢镰刀菌芬芳变种分类号Q949.331.3IdentificationofFlaxwiltpathoge...  相似文献   

15.
四川棉花区试品种枯、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棉花区试品种对棉枯、黄萎病有较高的抗性水平,品种的抗病性在逐年提高。2001~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的66个新品种中,抗病性指标达到四川省品种审定标准(抗枯、耐黄)的有38个,占总参试品种的57.6%。其中,抗枯、抗黄的双抗品种有川99-1890,02-9,02-140,00-160,川99-1892,01-243,2K-Y2和SG-39共8个。通过鉴定,推荐的4个抗病品种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百合枯萎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合枯萎病是一种由土传真菌引起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百合的生产。其病原菌镰刀菌可以在适合寄主生活的任何温湿度条件下生长,这给百合枯萎病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系统论述了百合枯萎病的症状和特点、病原、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蓟县,冬小麦死苗、黄苗现象时有发生,主要有: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地下害虫、冻害等,在防治时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将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Gastrodia Antifargal Protein,GAFP)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彩色棉品种新彩棉1号和新彩棉3号,转化后代经卡那霉素初筛、分子检测、农艺性状选择,培育出16个转基因新品系,对其在人工病圃进行田间黄、枯萎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的转基因品系中LBS007、ZB5020等5个品系既抗黄萎病又抗枯萎病,为兼抗类型;其余11个品系均为抗黄萎病耐枯萎病类型.  相似文献   

19.
黄瓜枯萎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瓜枯萎病是黄瓜尖镰孢菌(f.sp.cucumerinum Owen)侵染引起的病害。一般年份产量损失25%~35%,发病重的年份造成绝产。经过几年的连续试验,筛选出40%抗枯宁、50%复方多菌灵、25%适乐时等几个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结合嫁接栽培等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或降低了枯萎病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0.
潜伏侵染指病原物侵入植物组织后,由于寄主或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但仍保持其生命,寄主植物不表现症状的现象。松材线虫病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松树流行性病害,也是我国目前危害最为严重的森林病害。潜伏侵染在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地广泛存在,目前因为其发生发展机制不明确,给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外,由于潜伏侵染的无症状携带者识别难度大,导致疫木清除过程中容易被忽视,最终会吸引媒介昆虫取食和产卵,作为侵染源引起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因此,建议对松材线虫病潜伏侵染的发生机制、发展规律及快速识别等加强研究,推动更为有效的防控技术产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