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种子》2018,(10)
以22个紫苏资源为供试材料,测定了紫苏资源发芽期间的根长、苗长、根鲜重、苗鲜重、千粒重和发芽率6个主要性状指标,并计算根鲜重/苗鲜重和根长/苗长的数值,采用相关性和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进行数值的分析,综合评价22份紫苏资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22份紫苏资源的萌发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萌发期各个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发芽率与根长、苗长、根鲜重、千粒重和根鲜重/苗鲜重显著正相关,与苗重极显著负相关。通过隶属函数平均值对22份紫苏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依次为:HZ 44SU-9SU-5SU-8HZ 8HZ 47HZ 27HZ 71HZ 46HZ 29HZ 23HZ 24HZ 49SU-6HZ 48HZ 34和HZ 33HZ 53HZ 32HZ 30HZ 54HZ 26,为下一步进行紫苏杂交育种、诱变材料选择等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超级稻新品种‘松粳15’在盐胁迫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特性,采用NaCl单盐胁迫,设置50、100、150、200 mmol/L 4个浓度梯度进行人工气候箱培养,调查分析了发芽势、发芽率、苗长、根长、主根数、苗鲜重、根鲜重、苗干重、根干重等发芽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导致‘松粳15’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下降,并且随着盐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苗长和主根数受到抑制,根长随着盐浓度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苗鲜重和苗干重低于对照,根鲜重和根干重高于对照,通过对盐浓度与发芽特性指标相关分析,盐浓度与根鲜重、根干重极显著正相关,与苗长、根数、苗干重、芽势、芽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亚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亚麻在干旱环境下的有效存活问题,以四种亚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亚麻种子在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及抗旱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模拟干旱胁迫能促进种子的萌发速度和数量,其中5%处理下四种供试材料的种子发芽率均高于对照。随干旱胁迫的增加,四种亚麻品种的株高明显降低,根长变化不大,地上部和地下部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根据隶属函数值法计算出四种亚麻品种在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为轮选3号>定亚23号>轮选2号>陇亚8号,各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芽率与地上部含水率显著负相关,根鲜重与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苜蓿种子萌发对低温胁迫的响应,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设置不同温度(4℃、4℃/18℃、18℃/25℃、25℃)处理,比较分析7个苜蓿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和根长的变化,进而鉴定苜蓿种子萌发期耐寒性。结果表明,低温下所有苜蓿材料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和根长均呈下降趋势,萌发高峰期随温度降低而后延。品种间简化活力指数、根长和发芽率差异显著,且与萌发时的温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价指标鉴定萌发期苜蓿的抗寒性。经模糊隶属函数评价得出各品种的抗寒强弱顺序依次为:龙牧801>草原3号>公农2号>皇后>敖汉>420>赛迪。  相似文献   

5.
水花生不同部位水浸液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苜蓿种子为受体,初步研究了水花生不同部位(根、茎、叶)、不同浓度(0、10、20、30、40 g/L和50 g/L)的水漫液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所有部位的水花生水浸液对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根长和苗长)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三者所受的抑制作用也有所增强;而在同一浓度下,水花生水浸液对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强度顺序均为叶>茎>根.  相似文献   

6.
五种杀虫剂对两种草坪草萌发期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5种杀虫剂不同浓度时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紫羊茅(Festuca rubra萌发期根长、苗长的安全性影响.结果表明,在0~2000mg/L范围内,随着5种杀虫剂浓度增大,多年生黑麦草、紫羊茅的根、苗长均呈减小趋势,且受到的负向抑制率越明显.其中,绿草定抑制率最强,其EC50值是227.25 mg/L,浓度500 mg/L时抑制率均已达100%;哒螨灵抑制率最小,EC50值是1 322.17mg/L,浓度2000mg/L时,对多年生黑麦草、紫羊茅的根、苗长的抑制率分别是77.58%、38.55%和89.33和81.58%.其余的介于二者之间,依次为二嗪磷>苯霜灵>残杀威.低浓度残杀威对多年生黑麦草根长、紫羊茅根、苗长促进作用明显,浓度50mg/L时促进率分别为41.15%、26.09%和61.17%.萌发期多年生黑麦草、紫羊茅根长、苗长的抑制率同5种杀虫荆不同浓度下自然对数的相关性均大于0.90;与5种杀虫剂敏感性大小为,多年生黑麦草根>紫羊茅根>紫羊茅苗>多年生黑麦草苗,四者间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粱地方种质芽期苗期耐盐性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严重的土壤盐渍化对现代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高粱既是世界五大粮食作物之一,又是耐盐性很强的抗逆作物。开展高粱耐盐性研究、筛选出一批综合耐盐能力优良的高粱品种对开发利用盐渍化土地、增加粮食产量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110份中国高粱地方品种分别进行了芽期200 mmol L~(-1)和苗期100 mmol L~(-1)的NaCl胁迫试验,测定芽期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苗期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苗长、根长、苗鲜重、根鲜重、苗干重、根干重等指标。计算芽期、苗期盐胁迫下性状值占对照性状值的百分比表明,参试品种芽期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范围分别为0~98.89%、23.65%~101.79%,盐胁迫下相对发芽势变化差异显著。苗期相对叶绿素含量、相对苗长、相对根长、相对苗鲜重、相对苗干重、相对根鲜重、相对根干重变化范围分别为59.53%~99.91%、52.47%~95.23%、47.87%~100.14%、27.43%~95.28%、30.48%~98.26%、21.62%~100.34%、31.46%~102.13%。采用隶属函数值分析和主成分分析2种方法结合聚类分析对参试高粱芽期和苗期的耐盐能力综合评定,鉴定出芽期高度耐盐材料22份,耐盐材料32份;苗期高度耐盐材料37份,耐盐材料41份;其中,来自内蒙古的朝阳棒槌(00003011)和来自北京的白鞑子帽(00001081)等10个品种在芽期和苗期均表现高度耐盐,可作为后续全生育期耐盐鉴定和耐盐育种的优异资源。对芽期隶属函数值排名以及苗期F值排名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芽期与苗期耐盐性没有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反映生物量的指标如苗干重、根鲜重可作为苗期大量材料耐盐鉴定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耐镉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了明确不同品种水稻种子萌发和苗期对镉胁迫反应的差异,为小麦品种耐镉性筛选和耐镉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通过对贵州省常见的12个水稻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芽长、根鲜重、芽鲜重、耐镉半致死浓度和耐镉致死浓度进行比较研究,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水稻的耐镉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增加,12个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受到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芽长、根鲜重、芽鲜重呈下降趋势,其中活力指数、根长、根鲜重对镉胁迫的反应更敏感;不同水稻品种间种子萌发受镉胁迫抑制的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耐镉半致死浓度为208~955 μmol/L、耐镉致死浓度940~3678 μmol/L。【结论】在供试的12个水稻品种中,II优808和川江优3号的耐镉性较强,而中优9801、宜香优101、冈优725和宜香1979的耐镉性较差,其他为耐镉性中等品种。  相似文献   

9.
NaCl胁迫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晓春  高婷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2):135-141
为研究盐胁迫对紫花苜蓿萌发的影响,本试验以不同浓度的NaCl盐浓度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萌发期的室内发芽鉴定,通过对不同盐浓度下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及根、茎、苗高等数据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盐胁迫下(0.2%,0.4%,0.6%),多数品种(13个品种)都能保持较高的发芽能力(89%以上);而当盐浓度达到0.8%时,各品种发芽能力有了较大差别。同时,开始出现畸形苗,是开展苜蓿萌发期耐盐(NaCl)鉴定时最适的起点浓度。耐盐能力越强的品种,畸形苗出现的比例越少。随着盐浓度的增大,毒害作用越大,很多已萌发植株的根失活,而苗越长的植株虽然根已失活,但个别苗会从根茎处发出新根,增加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的耐盐性。通过对以上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耐盐较强的品种有:‘岩石’、‘中苜1号’、‘陇东’、‘中苜3号’、‘DS310FY’。本试验的开展,为紫花苜蓿耐盐碱品种快速筛选及盐碱地区紫花苜蓿引种和培育较耐盐的紫花苜蓿新品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苜蓿品种的优劣影响苜蓿草地建植与生产性能,其中发芽特性是首要指标。为筛选出优良的品种用于试验研究和生产,收集了我国育成苜蓿品种14个和国外22个品种的种子(其中包衣种子8个),测定了发芽率、硬实率、苗长等12个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平均值法综合评价了品种优劣。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千粒重为1.56~4.87g,发芽势为49.33%~97.33%(平均为83.52%),发芽率为49.33%~97.33%(平均为86.85%),发芽指数为5.83~17.04(平均为10.90),活力指数为0.18~0.60(平均为0.390),25个品种有硬实种子,其中,新疆大叶硬实率为49.33%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将硬实种子划破种皮继续培养,发芽率均有提升。综合指标评价最高的5个品种为甘农6号、中苜3号、甘农9号、耐盐之星、前景,综合指标评价最低的5个品种为公农5号、WL 168HQ、WL 354HQ、太阳神、新疆大叶。我国品种综合指标较高,平均为0.51,国外品种平均为0.44,国内品种表现优于国外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不同棉花基因型种子萌发响应铜胁迫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铜污染耕地种植棉花对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棉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铜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仍不清楚。以7个陆地棉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设置0、10、100和2 000μmol/L 4个Cu2+浓度处理进行发芽试验,记录10d后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鲜重、根长和芽长。以幼苗鲜重、根长和芽长为指标,采用耐性指数和隶属函数对不同品种(系)种子的耐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Cu2+浓度10~2 000μmol/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幼苗鲜重、根长和芽长所受抑制增强,且根长的受抑制程度高于芽长。在中低浓度下(10~100μmol/L)能将不同基因型种子萌发对铜胁迫的耐受性较好地区分开来,鄂抗棉10号的耐性指数和隶属函数平均值均居首位,而SGK321均居末位。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鄂抗棉10号为铜胁迫钝感基因型,而SGK321为敏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12.
系统研究了不同成熟期Y两优689杂交水稻种子的活力、可溶性寡糖含量和小分子热激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根数、根长、苗高、苗重发现,授粉后19~34d的种子生活力与活力均较高。种子成熟过程中含水量呈下降趋势,授粉后10~22 d,种子含水量从48.2%下降至23.9%;鲜种子棉子糖与果糖含量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水苏糖和葡萄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授粉后10~19 d,小分子热激蛋白64SHsp18.0和Os03g0267200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此后相对表达量下降。水分、棉子糖、水苏糖和蔗糖等物质含量,鲜种子及干种子的千粒重,以及64SHsp18.0和Os03g026720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与种子发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及其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阐明盐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性状表现和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能强弱,同时为改良盐碱化土壤提供更加耐盐碱的植物品种,提高盐碱化土地资源利用率,本试验以5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处理(0、0.4%、0.8%、1.2%),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对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苗高、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均有较大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苜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苗长和根长明显缩短,而且,高质量浓度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尤为显著。不同苜蓿品种在不同盐浓度间的差异显著;品种间各指标的表现不尽相同,发芽势与发芽率指标在品种间的差异显著,苗高和幼根长指标在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单项指标耐盐系数和品种综合耐盐指数来看,5个苜蓿品种的耐盐性能强弱顺序为‘Magnum salt’>‘中苜1号’>‘维多利亚’>‘巨人201T’>‘皇冠’。  相似文献   

14.
不同pH值土壤浸提液对苜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10个不同pH值土壤浸提液处理下,研究了对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低pH值或高pH值浸提液处理下,各品种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受到显著抑制;pH值为6.17、8.76、9.20时,虽抑制苜蓿种子发芽,但能够促进已发芽苜蓿种子的生长;发芽率、幼根长度与幼苗高度的比适宜用作鉴定苜蓿耐酸碱性的指标;pH值在5.81~8.44时,各苜蓿品种的平均发芽率都在60%以上,能够正常生长;根据回归方程得,苜蓿生长的临界pH为5.06或9.17,极限pH为2.71或10.26;耐酸碱性强的苜蓿品种有中苜1号、公农2号和霍普兰德。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不同血缘的玉米种质资源,探讨自交系籽粒性状与种子萌发能力之间的关系,为选育强发芽势玉米品种提供依据。以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鉴定供试材料的籽粒类型、百粒重,同时采用纸间萌发法,测定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芽长等性状。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的籽粒大小与种子萌发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即籽粒大小与发芽率、发芽势呈显著相关,均为负向低度相关。其中,百粒重与发芽势的相关系数为-0.133,百粒重与发芽率的相关系数为-0.132。籽粒大小与根长、芽长呈极显著相关,均为负向低度相关。其中,百粒重与根长的相关性为-0.222,百粒重与芽长的相关性为-0.215。籽粒类型与种子萌发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均小于0.1。发芽率和发芽势、根长和芽长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5。通过百粒重性状可以推断自交系芽期活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6.
The salt susceptible rice ( Oryza sativa L.) cv. Jaya and salt resistant cv. Damodar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rates were studied in laboratory and field conditions. The effect of salinity on seed germination, shoot and root length, seedling vigour index (SVI) and increase in the root: shoot length ratio in the laboratory was relatively more in cv. Jaya than in cv. Damodar. The relative susceptibility to salinity was more in cv. Jaya than in cv. Damodar in the field also. However, their responses varied with growth period. The root: shoot length and fresh and dry weight ratios increased with salinity at 15 days in cv. Jaya. The root: shoot fresh and dry weight ratio decreased with salinity at 15 days in cv. Damodar. However, the root: shoot fresh weight ratio decreased with salinity at 25 days in the susceptible cv. Jaya. The root and shoot length fresh and dry weight of cv. Damodar was enhanced at 0.5% (w/v) NaCl treatment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seedlings at 25 days. SVI in cv. Jaya decreased with salinity in the laboratory and field conditions. SVI in cv. Damodar, SVI showed little change at 15 days but decreased with salinity of 1–3% NaCl with an enhancement at 0.5% NaCl level in the laboratory and at 25 days in fiel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浓度的ZnCl2对盐胁迫下成县迟蒜鳞茎种子进行处理,对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及4种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单一NaCl胁迫下,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添加不同浓度ZnCl2后,大蒜鳞茎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的耐盐性明显增强.添加浓度为10-5 mol/L时,大蒜鳞茎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和芽长、根长、发根数以及幼苗鲜重、苗干重、根鲜重、根干重和根体积、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达到最大,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降到最低.因此,外源ZnCl2缓解NaCl胁迫对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和幼苗伤害的最适浓度为10-5 mol/L.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种子萌发期耐铝毒特性综合评价及其种质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萌发是油菜植株形态建成的重要阶段,铝毒是酸性土壤中影响其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筛选出种子萌发过程中耐铝毒种质对油菜生产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5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筛选出油菜萌发期耐铝毒种质资源处理的适宜胁迫浓度为90μg mL~(-1)。并以该浓度处理148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种子,于萌发期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鲜重、干重、根长和芽长等指标,通过铝毒胁迫耐性综合评价值(A值)、平均隶属函数值(ASF值)、对铝毒加权耐性系数(WAC值)、相关性、频数、主成分、灰色关联度、聚类和逐步回归分析等鉴定萌发期耐铝性,建立萌发期对铝毒耐性综合评价模型并筛选出适宜的评价鉴定指标。结果表明, 148份甘蓝型油菜的萌发期各指标在品种(系)间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萌发期耐铝毒甘蓝型油菜品种(系) 01188、WH-20、A109、甲预31棚等。根据灰色关联度及回归分析结果认为,在油菜萌发期测定其根长、芽长、鲜重、发芽率和发芽势,通过回归方程估算其A值,可以初步判断甘蓝型油菜种质的耐铝毒特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探讨了干旱胁迫对‘三得利’、‘敖汉’和‘中苜1 号’3 个紫花苜蓿品种根系ABA浓度和根系特征的影响。按照田间持水量的100%(对照)、85%(轻度干旱)、70%(中度干旱)和55%(重度干旱)设置4 个梯度的水分胁迫处理,分别对3 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处理,并对根系ABA含量和根系性状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水分胁迫可以显著影响不同生长时期的紫花苜蓿根系ABA的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水分胁迫处理的紫花苜蓿根系ABA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在移栽后的第75 天,根系ABA含量达到首个峰值,然后开始下降,到第105 天的时候将至最低,然后开始回升直至处理结束。移栽105 天以后,4 个水分胁迫处理(W1、W2、W3 和W4)紫花苜蓿根系ABA含量分别为44、56.6、64.6、94.4 ng/g FW。同时,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根系ABA含量存在差异。移栽105 天以后,‘敖汉’、‘三得利’和‘中苜1 号’根系ABA含量均达到最低,分别为83.2 ng/g FW、61.7 ng/g.FW 和49.9 ng/g FW;之后,根系ABA含量开始回升。与对照相比,重度水分胁迫使根系长度降低了20.92%,使侧根数降低了20.71%,使根鲜重降低了43.79%,使根干重降低了37.96%。重度水分胁迫下植株根冠比是对照的1.9倍,这说明水分胁迫对地上部茎叶的影响要大于地下部的根系。水分胁迫降低了紫花苜蓿根长、侧根数、根鲜重和根干重,增加了紫花苜蓿根冠比,促使根系ABA含量升高。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根系ABA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