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玉兰家族是对木兰科木兰属植物白玉兰、飞黄玉兰、红运玉兰、二乔玉兰、望春玉兰、紫玉兰等的统称。它们具有独特的树形,多样的开花习性,美丽芬芳的花朵,而且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广,因此在我国园林观赏树种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玉兰家族的繁殖方法多样,各地有所差异。传统的方法是种子繁殖或嫁接繁殖。北京东北旺苗圃在传统枝接繁殖的基础上,多年来一直探索秋季芽接的方法。经过对比试验,这种方法比传统的枝接和嵌芽接成活率大大提高,育苗周期缩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南召是我国望春玉兰的原生区和发源地,有多处500年以上历史的天然望春玉兰野生群落,树龄达数百年之久的古树有近千株。该县以望春玉兰为砧木所培育的红玉兰、黄玉兰、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等数十个种(品种)的优质木兰花木面积达23万余亩,2012年实现年产值9.8亿元。为大力发展以玉兰为主的花木产业,强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南召县花卉苗木产业办公室经公开招标后,  相似文献   

3.
大家知道,月季的扦插繁殖基本上不受季节的影响,方法也很多。在这里,我们给大家介绍一种能提高月季扦插成活率的好方法——刻伤或环剥法。 1.原理此法是根据国外同行对桧树、柏树、杜鹃、木兰、冬青等常绿植物进行扦插时,将插穗基部刻伤或环剥(深达木质部),并采用一种生根促进物质进行浸泡处理,取得良好的生根效果而引进到月季的扦插繁殖中的。其原理是插穗基部刻伤或环剥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析玉兰亚属(Subgenus Yulania)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掌握玉兰亚属更多分子身份信息,本研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以14种玉兰亚属及其9个近缘种植物为材料,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检测,根据结果对23份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了玉兰亚属及其近缘种的指纹图谱。18对引物共检测到251个多态位点,多态性比率达100%。PIC含量变化范围为0.750 8~0.948 2,平均0.879 4。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最大为0.499 8,最小为0.043 0,Shannon信息指数变化范围为0.105 7~0.692 9,平均值0.213 5。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玉兰亚属、木兰亚属(Subgenus Magnolia)及含笑属(Michelia) 3个类群明显分开,在遗传相似系数0.776处供试玉兰亚属材料可分为4个组:紫玉兰组(section Tulipastrum)、玉兰组(sect.Yulania)、望春玉兰组(sect. Buergeria)、朱砂玉兰组(sect. Soulangeana)。建议将新种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归并到玉兰组,不建议将含笑属与玉兰亚属合并。天目木兰(Magnolia amoena)与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亲缘关系较近,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与望春玉兰组亲缘关系较近,源自美洲的渐叶木兰品种‘黄鸟’玉兰(Magnolia acuminata'Yellow Bird')与中国的各种玉兰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分析了玉兰亚属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获得了指纹图谱,可为玉兰亚属种质资源的系统分类及种质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景宁木兰穴盘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不同基质、不同生根剂等处理方式对景宁木兰进行穴盘扦插,结果表明:嫩枝插穗生根率高于老枝插稳.1/2蛭石+ 1/2珍珠岩基质栽培,ABT 1处理的嫩枝生根率最高;1/3素砂+ 1/3蛭石+1/3珍珠岩、1/3素砂+1/3珍珠岩+1/3泥炭土基质栽培,ABT 1与IBA处理的嫩枝与老枝均不生根.  相似文献   

6.
月季大批量繁殖,扦插是简便易行的好方法。经验证明,月季扦插,技术要求也是很高的。笔者于1985年秋采用阳畦扦插10万株,成活率不足10%,1986年和1987年改进扦插技术,成活率提高到70%左右,1988年扦插成活率在90%以上。为什么月季扦插繁殖成活率有高有低呢?原来月季插条生根发芽也是有条件的。现以阳畦扦插作介绍。 1.月季插条生根,本身必须具备3个条件。 (1) 插条上部保留2—3片叶子。插条分离母株后,光合作用大幅度降低,扦插后,如果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大于其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质,并且有所积  相似文献   

7.
蓝莓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优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方法,进行兔眼蓝莓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处理时间、基质类型对蓝莓嫩枝扦插的生根质量有明显影响,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分别为IBA、500mg/L、10min、珍珠岩:茵包(1:1),该组合生根质量平均Q值为59.26,为蓝莓嫩枝扦插处理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方法,以生根率、平均根长和平均生根数3个因子为生根质量的指标,对茅莓进行无性扦插繁殖技术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NAA浓度、扦插基质、插穗类型和处理时间对茅莓扦插繁殖的生根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中,扦插基质对茅莓无性扦插繁殖生根质量的影响最大,插穗类型次之,NAA浓度第3,处理时间影响最小。当NAA浓度为100 mg/L,扦插基质为菜园土,插穗为带顶芽茎段,处理时间为2 h时,茅莓扦插的生根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9.
水松扦插繁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松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孑遗植物,目前对其保护主要通过人工栽培以恢复种群规模。建立有效的水松扦插繁殖体系,可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对其种质资源保存和种群扩大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不同条件进行水松扦插繁殖试验,探讨不同激素种类、激素浓度、处理时间、扦插基质及插穗的选择等因素对水松扦插生根率及生根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ABT1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明显高于其他激素,浓度为150 mg/L ABT1处理后生根率最高可达36.94%;不同浸泡时间对插穗生根率影响不同,浸泡2 h后生根率最高;泥炭土:珍珠岩(2:1)混合基质条件下,生根率最高,生根性状指标优于其他基质;侧枝及顶芽是影响水松插穗生根率的重要因素;春季扦插生根率明显高于秋季。总结得出水松扦插繁殖的最佳技术组合,生根率可达39.89%,研究结果可为水松种群的保护和人工培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短梗大参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建立短梗大参扦插繁殖技术,为其苗木的规模化生产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常规扦插方法,以短梗大参为试验材料,研究插穗类型、扦插基质、不同种类及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短梗大参扦插生根的影响。不同插穗类型对短梗大参扦插生根的影响显著(P<0.05),3年生硬枝的生根效果明显优于1年生嫩枝。不同基质的生根效果差异显著(P<0.05),其中黄心土和椰糠生根效果较好,河沙、谷壳灰次之,珍珠岩生根效果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对短梗大参扦插生根有明显的影响(P<0.05),其中以2000 mg/LIBA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达98.8%,平均根数为93.75,平均根长为4.23 cm,根系效果指数高达409.18,与对照相比,其生根数量和根系效果指数分别提高了3.54倍和4.35倍。不同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不利于短梗大参的扦插生根。短梗大参合适的扦插条件为:扦插基质为黄心土,插穗为3年生硬枝,速蘸2000 mg/L IBA溶液处理。生产上不宜采用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