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光照、温度、吸胀温度、萌发基质、激素(萘乙酸、美国奇宝)等条件对巴天酸模种子的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巴天酸模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光照、吸胀温度、萌发基质对巴天酸模种子萌发没有明显影响,两种激素处理均可提高种子的萌芽势和萌发率,而以200mg/L的美国奇宝(浸泡9 h)处理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巴东独活种子催芽技术,以巴东独活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时长、萌发床基质、浸种方法和激素条件对巴东独活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照时长、浸种方法和激素条件对独活种子萌发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佳光照时间为12h/d;适宜浸种条件为在含有30mg/L IAA与30mg/L NAA的20℃水溶液中浸种12h;3种萌发基质对种子萌发率无显著性影响。该研究对有效提高巴东独活种子的发芽率,从而降低育苗过程中独活种子使用量,降低育苗成本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狗尾草和金色狗尾草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狗尾草和金色狗尾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对具同属不同种植物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为分析种子萌发特点及其调控因子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设定6个温度处理和2个光照条件共12个处理.萌发指标包括萌发率、初始萌发时间、休眠率.结果表明:5℃/15℃和10℃/20℃是2种狗尾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低温和高温均显著抑制种子萌发;2种狗尾草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均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同一温度下光照或黑暗对2种狗尾草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影响.温度对光照或黑暗环境下狗尾草种子休眠率无显著影响,对金色狗尾草种子休眠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温度和光照对苦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苦参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发芽试验的发芽温度分别为10、15、18、20、25、30、35℃;光照条件分别为黑暗和自然光两种条件.完全随机设计.结果表明,10℃低温下种子吸胀和发芽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吸胀率、发芽率、发芽指数随之增高,当温度达到35 ℃时,种子霉烂率最高,但发芽率降低,其中20、25、30℃条件下,种子吸胀速度较快,发芽时间短,发芽率、发芽指数高,与其它温度相比较均达到了显著差异,苦参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0-30℃,最高温度为35℃.苦参种子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都能萌发,但黑暗条件下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5.
光照和温度对红果小檗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红果小檗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红果小檗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恒温条件下,红果小檗种子萌发适宜温度为10℃,最适温度为20~25℃,低于或高于此温度,种子萌发率降低或萌发期延长;变温条件下,10℃/20℃、10 ℃/25℃和15 ℃/25℃为种子萌发适宜温度,萌发率均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6.
姜黎  彭钼植  田长彦 《种子》2022,(12):14-18
为探索盐爪爪对荒漠干旱盐碱环境的适应性,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盐分浓度及光照(光暗交替和全黑暗)处理对盐爪爪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或高温能显著抑制盐爪爪种子萌发,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15℃;在同一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盐爪爪种子的萌发率与萌发指数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温度和盐分对盐爪爪种子萌发存在交互作用,低温或高温均显著降低了盐爪爪种子萌发的耐盐性;在同一温度下,光暗交替与全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有显著差异。在适宜温度下(30℃/15℃),光暗交替与全黑暗条件下种子耐盐临界值分别为393.6 mmol/L和259.0 mmol/L,极限值分别为664.7 mmol/L和403.3 mmol/L,光照能显著提高盐爪爪种子萌发时期的耐盐性。因此,温度和盐分可作为盐爪爪种子萌发时期主要限制生态因子,同时光照也可作为重要的调控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7.
以崖柏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光照和持续黑暗、不同浸种时间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5℃,种子发芽率为88%,20℃和3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77%和33%。种子萌发进程在20℃和30℃条件下比在25℃条件下开始的时间晚,萌发持续的时间长。高温会显著提高种子霉变率,30℃条件下的种子霉变率高达40%;光照不是崖柏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连续黑暗条件下种子仍可萌发,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霉变率等无明显差别。但在光照下种子持续发芽的时间短,种子霉变率低;浸种72 h、96 h和120 h对崖柏的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浸种120 h的种子发芽率低,霉变率高。浸种72 h即可以满足崖柏种子萌发对水分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少花蒺藜草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设定不同的温度、土壤湿度、土壤基质和光照等条件研究环境因子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萌发最低温度为20℃,萌发最高温度为30℃;光照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有一定影响,光照促进种子萌发;土壤湿度对其萌发有影响,最适萌发湿度为20%,最低萌发湿度为6%;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对土壤基质要求不严格,于沙土及草炭土中均可萌发.  相似文献   

9.
以西藏色季拉山沙棘种子为对象,研究不同光照和温度对种子萌发进程、萌发速率的影响,为该品种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种子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均能发芽。在光照条件下的最适萌发温度是5℃/1℃,萌发率为98.7%;在黑暗条件下的最适萌发温度是20℃/5℃,萌发率为95.0%。光照能有效促进种子萌发进程,播种时应选择有光地段。沙棘种子萌发温幅较宽,在5℃/1℃~20℃/5℃范围内均有较高的发芽率,而高温(30℃/15℃)抑制了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7种藜科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塔里木盆地分布的碱蓬、盘果碱蓬、五蕊碱蓬、星花碱蓬、刺藜、盐穗木、盐角草这7种藜科植物种子为材料,设置不同温光条件,研究其萌发特性及不同萌发对策.结果表明:1)碱蓬、刺藜和盐穗木种子萌发最适温光条件为30℃、12h黑暗/35℃、12h光照,最终萌发率分别为80.00%、93.33%和98.66%;2)盘果碱蓬、五蕊碱蓬和盐角草种子萌发最适温光条件为30℃、35℃/24h光照,最终萌发率分别为90.00%、86.00%和88.00%;3)星花碱蓬种子萌发最适温光条件下为25℃、12h黑暗/30℃、12 h光照,最终萌发率为84.00%.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红花瘤果茶(Camellia rubituberculata)物种濒危及自然繁育困难的问题,在不同的种子贮藏条件下,检测种子贮藏特性及其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变化。结果表明:1)红花瘤果茶种子在常温保存、干燥冷藏、干燥冷冻、拌沙冷藏、拌沙冷冻等5种条件下贮藏60 d后,种子的生活力均开始下降、拌沙冷藏60 d是最适宜的贮藏时间,种子生活力最高可达90.00%,而在贮藏120 d时生活力下降为30.00%。贮藏120 d后,种子劣变程度加深、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下降,冷冻贮藏的种子基本不发芽。2)在5种贮藏条件下,种子的粗脂肪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呈上升态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周期性变化规律。3)未经贮藏的种子在15℃、25℃、35℃条件下均能发芽,抗氧化酶活性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差异显著,在萌发后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15℃最高,25℃最低。35℃条件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于15℃和25℃条件下的,25℃条件下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15℃和35℃条件下的,温度一定时,光照时间对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温韦华  刘浡洋  施文彬  郭翎 《种子》2017,(10):37-41
铁线莲是一种优良的藤本花卉,园林应用潜力较大.对5种铁线莲种子的外观形态进行了观察,测量了种子的千粒重、相对含水量和吸水率,并就光照和温度对铁线莲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5种铁线莲种子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光暗交替条件下,大叶铁线莲和东方铁线莲种子萌发较易,3个温度梯度均适合其种子萌发.光照促进了铁线莲品种蓝丝带的种子萌发,其种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0℃/10℃变温和25℃/15℃变温.铁线莲品种蒙古钟声和黄花铁线莲种子的最适发芽条件是光暗交替条件下的25℃/15℃变温.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高山龙胆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高山龙胆种子的发芽率影响明显,低温(5 ℃)和高温(35 ℃)严重抑制种子萌发,25 ℃是高山龙胆种子萌发的最理想温度,发芽率达到68.9%。光照条件对高山龙胆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影响,黑暗条件不利于种子萌发。赤霉素处理对高山龙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促进作用,但过高的浓度会阻碍种子萌发,以300-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种子最为适宜,发芽率可达85%以上。 [结论]因此,高山龙胆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 ℃,且种子需光萌发,300-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四种苋属植物种子萌发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霞莉  毛一梦  王爱民 《种子》2012,31(7):51-53,64
以徐州地区常见的4种苋菜种子,皱果苋、凹头苋、反枝苋和白苋为材料,分别在15、20、25、30℃和20℃/25℃变温、遮光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分析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皱果苋和白苋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在25℃左右,凹头苋和反枝苋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变温对4种苋菜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黑暗条件下,反枝苋的萌发率显著提高,而其余3种无显著变化。冷藏4年后在25℃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皱果苋和白苋在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三方面与储藏前比较都显著降低,而凹头苋和反枝苋在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三方面与储藏前比较都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省农家桑树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钙浸种、提高温度和光照等对解除桑树种子次生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25℃)条件下,25 mmol/L CaCl2浸种24 h,可提高桑树种子的发芽率,其中,未休眠桑树种子的发芽率由81%提高到97%,次生休眠的桑树种子的发芽率由16%提高到44%.在25 mmol/L CaCl2浸种基础上进行不同温度(25,28,30,35,37℃)处理,以及相同温度下照光和遮光处理,进一步探讨次生休眠的桑树种子萌发对温度和光照的响应.结果表明,次生休眠的桑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5℃温度处理的发芽率达到最高,可达90%左右,说明提高温度是解除桑树种子的次生休眠的有效方法.桑树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且照光对桑树种子的根长和茎长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3种鸢尾属植物种子吸水及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冰  毕晓颖  郑洋 《种子》2012,31(1):34-37
对单花鸢尾(Iris.uniflora)、细叶单花鸢尾(I.uniflora var.caricina)和矮紫苞鸢尾(I.ruthencia var.nana)种子吸水规律进行测定,并研究温度和光照对这3种鸢尾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鸢尾种子生活力均为99.0%;种子含水量均在6.0%以上,其中矮紫苞鸢尾种子含水量最多,为7.5%;种子吸水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分急剧吸水期、稳定吸水期和饱和吸水期3个阶段;3种鸢尾种子在变温35℃/25℃下发芽率最高,均达到了80%以上;光照能促进对3种鸢尾种子萌发,在光照24 h下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比黑暗24 h下的高。  相似文献   

17.
光照、温度和盐胁迫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光照、温度、NaCl胁迫等方面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光照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以25℃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且萌发后的幼苗生长良好;NaCl胁迫对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NaCl浓度升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量均下降,发芽的高峰期推迟且峰值变小,相对盐害率升高;浓度大于0.20 mol/L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浓度达到0.50mol/L时种子不再发芽,但低浓度(0.01 mol/L和0.05mol/L)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采用L 9(34)正交试验开展基质、温度及乙烯利浸种对滇青冈种子发芽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滇青冈种子发芽延续期98 d,处理组合的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分别为48.7%~76.2%、4.9%~16.4%、2.1~3.7粒·d-1和92~105 d,处理组合间4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基质是影响以上4个指标的主导因子,其中,森林土∶炭渣为60%∶40%的配比极显著地提高滇青冈种子发芽相关指标,35℃温度处理显著地提高滇青冈种子的发芽速度。发芽率和发芽势理论优水平组合为1.2%的乙烯利浸种置于25℃烘箱恒温处理3 h,播种于森林土∶炭渣为60%∶40%的基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