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宁杞1号枸杞为实验材料,对5个产区枸杞果实和种子的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果实百粒重和单果种子的数量进行统计,为不同产区同一品种枸杞的商品品质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传统性状鉴别和体式显微镜成像相结合的方法,对5个产区枸杞果实和种子性状进行观察、描述;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枸杞果实百粒重和种子数量进行统计.[结果]1)宁夏、内蒙古产区果实为长纺锤形,引种甘肃、青海后果实形状变化趋于卵圆形和椭圆形;2)果实纵、横径的变化规律一致,均表现为:青海>宁夏固原>宁夏中宁>甘肃靖远>内蒙古;3)枸杞种子纵径变化规律与果实纵、横径变化规律一致;4)百粒重数理统计结果显示,5个产区均有显著差异;5)种子数量数理统计结果显示,内蒙古与宁夏中宁、宁夏固原、甘肃靖远、青海产区枸杞种子数量有显著差异,而其它4个产区枸杞种子数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对不同产区宁夏枸杞果实和种子性状的对比研究,能够评价不同产区宁夏枸杞的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2.
不同钠盐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黑果枸杞(Lyciurn ruthenicum Murr.)种子在不同钠盐(NaCl、NaHCO3、Na2CO3)溶液中萌发情况的研究,旨在探明黑果枸杞种子在不同盐胁迫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NaHCO3和Na2CO3溶液及其导致的高pH溶液环境对黑果枸杞种子的毒害作用明显小于Na 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对NaCl的耐盐临界值为90.7 mmol/L,极限值为242.2mmol/L.不同钠盐胁迫下黑果枸杞种子胚根和胚芽的受抑制大小顺序为,中性盐NaCl胁迫:胚根<胚芽;碱性盐NaHCO3和Na2CO3胁迫:胚根>胚芽.  相似文献   

3.
对5个种源核桃楸种子性状及苗期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核桃楸果实及种子性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以种仁和种子重量的变异最大,变异系数高达25%以上,而果实及种子的横径与侧径、壳厚的变异较小;以双鸭山青山和方正星火的果实及种子三径较大,种子及仁重量大,出仁率高,壳厚薄。不同种源间苗高、地径和叶片生长均差异显著,种源间生长性状的变异较大。种子重量与仁重、种子三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壳厚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种子性状与苗高、地径、叶面积等相关性不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5个种源划分为3组,其中双鸭山青山和方正星火种源的种子三径大,种子及仁重量较大,苗高、地径及叶片生长较大。  相似文献   

4.
黑果枸杞果实中富含花青素,为探究黑果枸杞和白果枸杞的基因表达差异,挖掘控制黑果枸杞黑果性状的主效基因,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对黑果枸杞和白果枸杞进行转录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黑果枸杞和白果枸杞中共检测到25 279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12 381个基因在黑果枸杞表达上调,12 898个基因表达下调。KEGG富集结果显示,共有571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尤其是在黄酮类和花青素生物合成代谢通路中差异最为明显。黑果枸杞中共有8个参与花青素合成代谢的结构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白果枸杞,说明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可能与黑果枸杞黑果性状相关。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的bHLH转录因子CL8159.Contig5_All的表达水平比白果枸杞增强了2 139.57倍,这个基因很有可能是控制黑果枸杞黑果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筛选到控制黑果枸杞花青素合成代谢的候选基因,为黑果枸杞的分子遗传机理及进一步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厚荚相思不同家系间种子性状的变异规律及与其子代苗期生长性状的关系.对厚荚相思种子园中不同家系种子的主要性状进行了测定及育苗试验.结果表明:21个不同家系间种子各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发芽率>种脐长>千粒重>种形系数>种子长>种子宽.家系间的苗高与地径生长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614和0.844.这些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种子各性状与苗木生长的相关未达显著水平.而种子各性状间也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厚荚相思苗木早期生长与种子大小和重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
高羊茅种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吴佳海  尚以顺  牟琼 《种子》2000,(5):64-65
对高羊茅的7个农艺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穗长>千粒重>茎重>株高》叶片重.7个性状与单椿种子产量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叶片重>株高>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茎重>穗长.叶片重、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粒对种子产量的贡献较大,茎重和穗长的效应较小,提高单株种子产量,要增加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并兼顾千粒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葡萄品种资源果实重要经济性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郑州果树研究所国家葡萄种质圃内的主要葡萄栽培品种的果穗和浆果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在葡萄果穗形状、果穗大小、果粒形状、果粒大小、果粒重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总酸含量、果实颜色、果肉硬度和香味等方面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丰富的多样性中,具有圆锥形、圆形和短椭圆形果粒、软肉、无香味的品种最多,其它穗形、果形、硬度和特殊香味特征均是葡萄的遗传变异中人为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龙眼葡萄的果实性状特征,通过连续3年对龙眼葡萄的果粒重、果粒大小(果粒纵径、横径、果型指数、体积)、种籽数、种籽重和含糖量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指标在不同年份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以2004年单果均重最大,2003年单果重变异系数最大。龙眼葡萄的果型为椭圆形或圆形,是完全种籽的果实类型,含2~3粒种籽的果实占大多数,其比例分别为69.4%,83.4%,82.3%。对2年的葡萄果粒含糖量分析发现,葡萄果粒的平均含糖量分别为16.03%,15.89%,含糖量在14%以上的分布频率分别占83.42%,82.29%。龙眼葡萄果实各品质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单果重、种籽数、种籽重、果粒纵径、果粒横径和体积等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型指数与单果重及含糖量相关性不显著,表明龙眼葡萄果实的形态对果粒的重量和含糖量没有影响。果型指数与种籽数或种籽重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说明果实的形态对种籽的个数及单果重有影响,推测椭圆形果粒的种籽个数及单果重小,而圆形果粒种籽个数及质量要多。含糖量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在不同年间有差异,2004年含糖量与单果重、果粒纵径存在弱相关性,2005年含糖量与种籽数存在弱相关性。果穗不同部位的果实在形态上和种籽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基部的果型指数最大,含糖量最高,种籽数及种籽重最小,尖部则反之。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集来自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不同种源、不同种植地中野生与人工栽种黑果枸杞果实,测定果实中原花青素含量。得出鲜果原花青素含量内蒙古种源最高,之后依次为青海、甘肃、新疆,故内蒙古、青海种源黑果枸杞可作为阿拉善盟地区黑果枸杞优选品种;不同种植地中,种植在额济纳旗的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含量最高,阿拉善地区的环境指标可作为黑果枸杞种植地参考;人工栽种的黑果枸杞果实原花青素含量高于野生黑果枸杞。  相似文献   

10.
植物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HLH转录因子是植物转录因子中最大的家族之一,不仅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响应,还参与调控信号转导和激素合成。为了丰富bHLH家族在不同物种中的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枸杞属植物黑果枸杞的bHLH家族进行全面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对注释得到的132个非冗余的黑果枸杞bHLH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亚细胞定位预测,发现81个b HLH转录因子定位于细胞核中,48个定位于细胞外。黑果枸杞bHLH蛋白含2个保守结构域,碱性区含有高度保守序列His5-Glu9-Arg13,与靶DNA结合相关;螺旋区内Arg-25和Arg-55完全保守,参与二聚体形成。黑果枸杞bHLH蛋白结构域有多个氨基酸位点保守性较高,其中98个bHLH蛋白具有E-box结合功能,19个出现频率高于50%的保守位点,属于bHLH典型结构域序列特征。黑果枸杞bHLH家族含有3种保守基序,黑果枸杞bHLH基因全部成员可分为22个亚族。随着黑果枸杞果实的发育,bHLH家族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有48个bHLH转录因子基因随果实的发育成熟呈现出表达量上调,共有41个bHLH转录因子基因随果实的发育成熟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1.
甜高粱饲用品质性状与形态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相关分析法研究了28个甜高粱品种饲用品质性状与形态性状的相关关系.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株高和鲜质量对饲用品质性状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分蘖数和茎粗,节数的直接作用最小.饲用品质性状间也存在相关关系:锤度与粗纤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1 9,与粗蛋白和蜡粉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7 5和-0.632 2;粗蛋白与粗纤维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83 7.因此,在甜高粱品种选育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饲用品质性状间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2.
袁媛  唐亮  王嘉宇  徐正进 《种子》2008,27(2):1-7
以北方杂交粳稻所衍生的两个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为试验材料,对其叶型性状进行了分析,探究北方粳稻叶型特征及最优叶型模式.结果表明,两群体高产和超高产类型总体的叶型为上部叶片直立,下部叶片披散,剑叶的角度略大于下部叶片的角度.超高产类型的倒二叶基角一般为13~14°,张角在13~16°之间,而倒三叶的基角为17°左右,张角20°左右,倒四叶的叶角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3.
大豆育成品种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适合我市的夏大豆育成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产量>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脂肪含量>始花(R1)~成熟(R8)日数>主茎节数>出苗~始花(R1)日数;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产量,影响较大的是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与脂肪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始花(R1)~成熟(R8)日数>株高>生育日数>主茎节数>产量>蛋白质含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出苗~始花(R1)日数;对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始花(R3)~成熟(R8),影响较大的是株高、生育日数、单株节数.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明确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杂交子一代与栉孔扇贝形态性状对自身体重和肉柱重的影响,通过间接选择形态性状而实现质量性状的选择,从而使选育现场工作更加便捷高效,所以,随机选取杂交扇贝及对照组栉孔扇贝各60只,分别测量壳长、壳高、壳宽3个形态学指标并称量活体重和肉柱重。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这两种扇贝形态性状对体重、肉柱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进而对各性状的影响大小进行剖分。结果表明,两种扇贝各自形态性状与体重、肉柱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P<0.001);3个性状对质量性状的直接贡献存有异同,杂交扇贝壳高是影响体重和肉柱重最重要的直接因素,而对于栉孔扇贝而言,壳高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壳长对肉柱重的直接作用最大。所以现场选育过程中杂交扇贝主要的选择依据是壳高,栉孔扇贝应以壳高和壳长为共同参照指标。  相似文献   

1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适合我市的夏大豆育成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产量〉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脂肪含量〉始花(R1)-成熟(R8)日数〉主茎节数〉出苗-始花(R1)日数;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产量,影响较大的是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与脂肪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始花(R1)-成熟(R8)日数〉株高〉生育日数〉主茎节数〉产量〉蛋白质含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出苗-始花(R1)日数;对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始花(R3)-成熟(R8),影响较大的是株高、生育日数、单株节数。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荔枝果实的成熟特性,以‘糯米糍’和‘桂味’2 个花期和成熟期较一致的荔枝品种为试验材料,当‘桂味’果皮首先开始转黄时,定期测量2 种果实的纵横径和果实各部分质量,测定果实固形物(TSS)、糖、酸和Vc等含量,从果实外观成熟度变化、果实的生长情况和果实品质等方面探讨荔枝的成熟特性。结果表明,‘糯米糍’果实的初始缓慢生长期较‘桂味’长,果皮推迟转黄约13 天,但后期大部分时间内生长速度更快,两者果径和单果重的差异在缩小,成熟度趋于一致;后期果径的生长以横径为主;当果实的鲜食品质趋于最佳时,果径有暂时收缩的趋势;‘糯米糍’和‘桂味’的果肉分别以积累蔗糖和还原糖为主,过熟时还原糖含量增加;可滴定酸持续下降,当可滴定酸含量位于0.23%~0.69%、糖酸比位于20.93~61.75 时,果实鲜食品质较佳;‘糯米糍’可食率较高,维持在约80%,过熟时‘桂味’可食率下降,单果重的增加以果皮和果核增重为主;2 种果实过熟时继续生长,‘糯米糍’生长速度较快,但果实TSS 下降,Vc含量较低,果实品质劣变更加严重。2 个荔枝品种的果实具有独特的成熟特性。可滴定酸和糖酸比可作为判断果实成熟度的参考指标。‘糯米糍’成熟果实衰退快速,维持适宜含酸量和糖酸比的时间较短,宜鲜食的品质保持期和适宜采收期较短,‘桂味’果实衰退速度较慢,适宜保质采收期较‘糯米糍’长,这也是‘桂味’品种的成熟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以10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按4×6组配的24个杂交组合为材料, 研究了玉米5个株型性状的杂种优势, 遗传模型, 遗传相关及其与穗粒性状的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 结果表明, 雄穗分枝数的平均杂种优势最大, 叶面积次之, 叶形系数、叶夹角、叶向值则较小. 叶形系数、叶夹角的遗传符合加性遗传模型; 叶向值、雄穗分枝数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  相似文献   

18.
东北主栽花生品种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东北地区花生新品种创新力度,加快新品种遗传改良进程,本研究针对东北主栽的33个花生品种从农艺、品质以及产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合本地区推广的花生株高不超过40 cm,分枝数为5~9个,百仁重为(78.47±14.44) g,出米率为(72.84±3.65)%;相关分析中,结果枝数、单株饱果数随脂肪含量增加呈正相关,分枝数的增加与粗蛋白呈负相关;偏相关分析中,出米率对品质影响较大,呈偏正相关;灰色关联分析中,油酸与产量关联系数较大,粗蛋白与产量结果关联系数较小;从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图中可以得出,东北地区主栽的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为下一步主栽品种的单个性状的亲本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分子标记研究水稻根系形态特征数量性状位点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方萍  吴平 《作物学报》1999,25(2):181-185
通过水培试验测定水稻F3群体((Palawan×IR42)137株系的幼苗根体积、根表面积、相对根粗、最大根长和根数等根系形态特征。借助由该组合的F2群体所构建的RFLP标记连锁图,通过方差分析检测与根系形态特征表型值相关连的分子标记位点,共测得7个标记位点分别与3个表型性状关连。其中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2对连锁标记位点RG139与RZ  相似文献   

20.
张韫  廉超  张国武  冯云  郭起荣 《种子》2016,(10):70-73
高地竹(Oldeania alpina)是非洲竹区分布最广泛的竹种之一,其零星开花不仅对当地高地竹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威胁.根据GB 2772-1999《林木种子检验规程》测得高地竹种子平均长6.17 mm,平均宽2.06mm,长宽比3.01,千粒重17.87 g,平均净度98.25%,平均发芽率30.7%,平均发芽势25.0%.由不同浸种温度、浸种时间、硼酸(H3 BO3)浓度的L9 (34)正交试验结果可得,浸种时间、H3BO3溶液浓度是影响高地竹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所有选项中的最优组合是浸种温度20℃,浸种时间12h,H3 BO3浓度40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