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牙鲆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牙鲆可以在室内的水泥池进行工厂化养殖,也可以在海域中用网箱养殖,两者各有特点。在室内水泥池养殖,设备投资大,养殖成本高,鱼体生长较慢,但好管理,能及早检查到疾病,容易采取治疗措施;网箱养殖则具有投资少,鱼体生长快的特点,但管理不方便,易受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成活率低,对疾病不能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分别在传统网箱和室内水泥池投放真蛸(Octopus vulgaris)野生苗种22062头,进行了养殖初步试验。主要结果为,55口传统网箱共放养10912头,平均体重233.6g,经过40d养殖,平均体重达660.9g,生长速度快,日增重率高达2.389%,养殖成活率62.8%,饵料系数为8.08。18口室内水泥池共放养11150头,平均体重220.5g,第一阶段经过33d养殖,平均体重达364.5g,生长速度不如传统网箱,日增重率1.402%,养殖成活率70.9%,饵料系数为6.04;第二阶段进入越冬期,生长更慢,经过53d养殖,平均体重达489.5g,日增重率只有0.552%,死亡较严重,养殖成活率仅44.3%,饵料系数为8.97。传统网箱养殖经济效益高于室内水泥池,投入产出比前者为11.210,后者为11.105。此外,还对影响真蛸生长和成活的各种因素、互残和自残行为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黄鳝常见的养殖方式有土塘养殖、水泥池养殖、网箱养殖等。其中网箱养殖是主要的养殖模式:将一个个养殖网箱设置在池塘、河道、湖泊等水域,然后在网箱中放入水花生、水葫芦等水草,黄鳝穿行于水草间,栖息觅食。网箱中的水草能净化水质,还能为黄鳝提供躲避的空间。采收黄鳝时只需要移出水草,黄鳝便集中于网箱中,十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国内主要以水泥池和池塘网箱作为黄鳝的主要养殖方式。但由于农业用地的限制,水泥池养殖方式无法实现规模化,而池塘网箱一般需要设置在有水体交换的大水面,养殖管理十分不便。为了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率,实现黄鳝的规模化生产,通过试验攻关,在恒温帆布池内进行黄鳝的高密度养殖,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侯海涛 《齐鲁渔业》2004,21(2):20-21
牙鲆可以在室内水泥池进行工厂化养殖,也可以在海域中用网箱养殖,两者各有特点。在室内水泥池养殖,设备投资大,养殖成本高,鱼体生长较慢,但好管理,能及早发现疾病,容易采取治疗措施;网箱养殖则具有投资少,鱼体生长快的特点,但管理不方便,易受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成活率低,对疾病不能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6.
<正> 罗非鱼自1956年引进至今已成为我国许多地区主要养殖对象之一。罗非鱼苗种的培育技术及越冬技术也早已成熟,但采取的大都是土池或小型密孔网箱培育后再越冬法,即利用土池或网箱先将鱼苗培育到一定规格(一般在5.5cm以上)然后再转入越冬温室进行越冬。本试验直接利用水泥池对罗非鱼苗进行培育并在此池中实施越冬,目的是观察罗非鱼在水泥池中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及越冬效益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细鳞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乌苏里江、牡丹江中采捕野生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亲鱼,暂养后催产获得的鱼苗饲养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观察和测定了水温2~18℃下人工养殖的细鳞鱼的生长和发育,自2003~2010年连续进行了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结果表明,在流水池塘养殖条件下,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可使细鳞鱼正常生长和性腺发育成熟,人工催产方式可以批量获得鱼苗,且生长速度、产卵量、发眼率与野生细鳞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陆炳法 《淡水渔业》1986,(1):42-42,29
<正> 本试验以提高泥鳅的养殖产量、减轻捕捞强度为目的,对多孔材料替代泥土进行立体式养殖过程中,该鱼的行动、生长情况及最终的捕捞强度进行了观察,并与相同条件下的泥底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泥池中设置多孔水泥砖块,经90日饲育,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通过鸭绿沙塘鳢网箱养殖试验,探讨放养密度对网箱养殖鸭绿沙塘鳢的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隐避物A组网箱高于没有设置隐避物B组网箱成活率,两组试验网箱中鸭绿沙塘鳢的终末成活率都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由于试验水温较低,试验周期短,导致鸭绿沙塘鳢鱼种的生长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10.
网箱养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鳗鲡养殖大多采用土池和水泥池,用网箱养鳗还刚刚开始试验,但随着此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网箱养鳗将会不断发展。这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网箱养鳗不占农田,我国有广阔的尚未充分利用的大水面可供利用;第二,网箱内水体流畅溶氧高,鳗鲡生长速度快,病害少、成活率高,单产高;第三,网箱养鳗一次性基建投资比水泥池低得多,成本较低;第四,网箱养鳗规模可大可小,机动灵活,易于推广。为了探索鳗鲡网箱养殖技术,本所1988年进  相似文献   

11.
1.目前黄鳝养殖中有哪些模式? 答:在目前的黄鳝养殖中,有土池、水泥池、网箱、稻田等多种养殖模式。其中网箱养殖具有设施成本低、易驯化、生长速度快、易起捕、综合效益高等优点,现已被广大养殖户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刘雪华 《水产养殖》2012,33(7):16-18
2000—2004年分别在马銮湾、火烧屿、鳄鱼屿和猴屿4个海区进行卵形鲳鯵网箱养殖,探讨在养殖模式和饲料投喂技术相同条件下,海水流速度对网箱养殖卵形鲳鯵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水流速最慢的马銮湾海区养殖效果最好,海水流速最快的猴屿养殖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3.
方斑东风螺水泥池养殖不同底质的生长与存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方斑东风螺水泥池养殖适宜的底质,水泥池底铺设不同底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池底铺沙情况下,添加10%海泥或添加1%的贝壳,不影响方斑东风螺的正常生长与存活,体重、壳高生长速度分别是23.7~25.1mg/d和105.3~110.4μm/d,不同池生长、存活无明显差异;底沙添加海泥达到30%时,初期东风螺的生长受到不良影响,但随着换水次数的增加,逐渐趋于正常;池底不铺沙时体重生长速度为10.0mg/d,仅为其他池的39.8~42.2%,存活率仅为其他池的65.1~67.6%。认为东风螺水泥池养殖必须铺沙,底沙可适当含泥,含泥量不高于10%。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网箱和水泥池两种方式养殖泰国虎纹蛙60d,网箱平均产量253.9kg,出箱规格169g,成活率75.3%;水泥池平均产量69.8kg,出池规格208.5g,成活率80.9%;两种养殖方式的总体效果比较,水泥池养殖效果优于网箱养殖。水泥池3种不同密度的养殖效果比较,以80只/m^2的养殖密度为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15.
为营造东风螺水泥池养殖经济、高效的底质环境,进行了水泥池两种铺沙方式东风螺养殖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年份的相同季节,养殖水温无明显差异,养殖密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同一铺沙方式方斑东风螺(B.aerolataLink)和波部东风螺(B.formosaehabei)的生长无明显差异。而离底铺沙,方斑东风螺和波部东...  相似文献   

16.
史氏鲟养殖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鲟鱼室内水泥池养殖、池塘养殖和网箱三种养殖方式下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效益 ,认为室内水泥池养殖经济效益较高 ,养殖周期短 ,但设施投入太高不宜推广 ;池塘和网箱养殖鲟鱼也能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但在管理上要有防止水温过高等措施 ,同时就鲟鱼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广西各地兴起了面积在1000米2以上超大网箱养鱼新模式,其养殖效益、鱼类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均优于普通网箱养鱼。为探索这一新模式在全州县的可行性,2013年笔者在全州县永岁乡源口水库进行了超大网箱与普通网箱养殖草鱼的对比试验,经过10个月养殖试验,结果显示超大网箱的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和利税均高于普通网箱。现将对比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条件(1)试验水库:源口水库位于全州县永岁乡源口村,面积850亩,水位落差在2米以内。网箱设置在  相似文献   

18.
网箱养鳝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网箱养殖的优势 鳝鱼的养殖模式有土池、水泥池和网箱几种,由于土池、水泥池养殖不便管理已渐被淘汰。网箱养殖又分为大箱和小箱,大箱养殖面积一般在20~80m~2,箱内放软泥、水草,这种模式适宜水体较小,而且很浅的地方采用,在养殖效果和管理方面不及小网箱无土养殖。小网箱无土养殖为目前效果较好的养殖模式,有如下优势: 1.成本低,一个6m×1.5m×1.5m的网箱成本在50元左右,用几根竹子或木桩固定就可养殖,省去了建池子的费用。 2.操作方便易管理,在养殖起捕及大小鳝中途分选调整时十分方便。 3.吃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池养细鳞鱼亲鱼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细鳞鱼,是我国低温水域所栖息的一种较大型鲑科鱼类河流定居种。近年来,资源濒临绝迹,在华北已由原来的连续点状分布变为现在的孤立点状分布状态。为保护及开发这一珍贵资源,国内一些单位对细鳞鱼的繁殖进行了研究。黄浩明(1988)曾报导在封闭式的湖泊、水库中栖居及繁殖并获得发眼卵。白桂芝等(1999)报导利用水泥池试养野生细鳞鱼试验,但利用水泥池培育亲鱼进行繁殖至今未曾见过报道。本课题是在细鳞鱼移植驯养的基础上进行亲鱼培育达到成熟产卵的。现将研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养殖技术,引进斑石鲷(体长6 cm、体质量约6 g)进行室内水泥池的幼鱼培育和海区网箱养殖,经过六个月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125 d的室内水泥池幼鱼培育,斑石鲷幼鱼平均体质量达120.3 g/尾,日增重0.91 g;移至海区网箱养殖61 d后平均规格达2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